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玉芝 肖淑艳 刘宁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4期1768-1769,共2页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是为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其中,健康教育是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关键环节之一[1]。我院骨科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采取一系列健康教育措施,将健...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是为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其中,健康教育是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关键环节之一[1]。我院骨科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采取一系列健康教育措施,将健康教育纳入患者住院的全过程,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训练,避免了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服务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王昊阳 季庆辉 +2 位作者 乔晓峰 石磊 孙国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619,共10页
目的:系统分析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矫形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目的:系统分析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矫形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关于TXA在AIS患者矫形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回顾性对照研究(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RCS)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从建库至2023年12月,语种不限。由研究者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RCT文献使用Cochrane评价表进行评估,RCS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评估,然后提取各研究中的结局指标,包括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值、手术时间、深静脉血栓及相关并发症,将所提取的数据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评价,评估TXA在AIS患者矫形术中应用的效果。结果:共纳入8篇RCT文献和5篇RCS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共计855例患者,其中TXA组439例,对照组4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TXA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310.8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331.91,-289.72),P<0.01];总失血量低于对照组[MD=-431.92,95%CI为(-568.72,-295.13),P<0.01];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MD=-59.87,95%CI为(-63.98,-55.75),P<0.01];输血率低于对照组[比值比(odds ratio,OR)=0.17,95%CI为(0.05,0.53),P=0.003];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MD=-5.94,95%CI为(-10.73,-1.14),P=0.02];术后Hb值高于对照组[MD=-0.40,95%CI为(-0.26,0.54),P<0.01];均无深静脉血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TXA可有效减少AIS患者矫形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手术时间,维持术后Hb水平,且不会增加血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失血量 脊柱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miRNA-495及其成熟体调控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瑞明 张帅 +2 位作者 衣鹏程 魏巍 于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微小RNA(miRNA)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其中,许多研究表明多种肿瘤细胞中miR-495及其成熟体miR-495-3p或miR-495-5p异常表达,通过调控下游信使RNA、受竞争内源性RNA调控、影响胞内信号通路等多种方式调控肿瘤...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微小RNA(miRNA)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其中,许多研究表明多种肿瘤细胞中miR-495及其成熟体miR-495-3p或miR-495-5p异常表达,通过调控下游信使RNA、受竞争内源性RNA调控、影响胞内信号通路等多种方式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等多种生物学行为以及影响肿瘤细胞耐受放化疗能力。此外,部分学者表明miR-495及其成熟体与疾病诊断以及预后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研究对miR-495及其成熟体调控不同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miRNA-495 竞争性内源RNA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来源神经前体细胞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海马内的分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敏 江峰 +2 位作者 杨建华 王裕 马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3-737,共5页
目的 研究胚胎干细胞(ESC)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内后,在海马的迁移和分化。方法小鼠ESC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制作小鼠HIBD模型。术后第2~3天,将细胞植入损伤侧侧脑室。对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聚合酶... 目的 研究胚胎干细胞(ESC)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内后,在海马的迁移和分化。方法小鼠ESC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制作小鼠HIBD模型。术后第2~3天,将细胞植入损伤侧侧脑室。对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聚合酶链反应(PCR)、X-gal和免疫荧光组化染色等检测。结景小鼠ESC在特定条件下,能成功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细胞移植后,经PCR检测和X-gal染色发现能长期存在于脑内,并迁移、分布于受损海马,构成海马结构,经进一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可分化为神经元;同时病理学检测亦发现细胞移植后受损海马内的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体外经过特定的诱导分化后。ESC被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植入HIBD小鼠脑内后,能迁移至损伤海马,分化为神经元,替代损伤或坏死的神经细胞。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移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海马 分化
下载PDF
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乔晓峰 杨建华 +1 位作者 朱光宇 赵立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制备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研究其病理和影像学变化,为后期的干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信息。方法8周龄SD大鼠,咬除T9~T10棘突及相应椎板,用纤维剪刀将脊髓完全横断,将分离的肌肉缝合封闭椎管缺损,缝合皮肤,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将经过相同... 目的制备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研究其病理和影像学变化,为后期的干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信息。方法8周龄SD大鼠,咬除T9~T10棘突及相应椎板,用纤维剪刀将脊髓完全横断,将分离的肌肉缝合封闭椎管缺损,缝合皮肤,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将经过相同措施处理但未损伤脊髓的SD大鼠作为对照。对两组SD大鼠在制模成功后不同时间点进行BBB评分、病理学和MRI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在制模成功后1、3、5、7周时BBB评分分别为0、(0.36±0.46)、(0.91±0.50)、(1.18±0.45)分,对照组分别为(20.57±0.48)、(21.00±0.00)、(21.00±0.00)、(21.00±0.00)分,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SD大鼠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和影像学的改变。结论脊髓横断损伤SD大鼠脊髓损伤区无脊髓组织残留,且出现明显的组织和影像学改变,在行为学上也与脊髓未损伤大鼠有明显差异,适用于脊髓再生的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大鼠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淀素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柴瑛 乔建民 +1 位作者 周成福 邢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淀素(Amyl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89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血清Amylin、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I...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淀素(Amyl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89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血清Amylin、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采用美国NORLAND XR-46 Excell-plus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分别测定正位腰椎(L2-L4)及左侧股骨颈BMD。结果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正位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血清Amylin、BAP、BGP水平较正常男性老年人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NTX水平较正常男性老年人明显升高(P<0.01)。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Amylin水平与患者正位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血清BAP、BG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98,r=0.652,r=0.576,r=0.584,均P<0.01),与患者血清NTX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73,P<0.01)。结论血清胰淀素水平降低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胰淀素 骨转换生化指标 骨密度
下载PDF
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爽 李善昌 +1 位作者 刘占领 魏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与细胞外基质磷酸糖尿蛋白(MEPE)表达的相关。方法建立兔股骨骨折模型,通过RT-PCR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不同阶段BMP-2与MEPE基因表达水平。随后将含有BMP-2基因的质粒转染MC3T3-E1细胞,采用免... 目的探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与细胞外基质磷酸糖尿蛋白(MEPE)表达的相关。方法建立兔股骨骨折模型,通过RT-PCR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不同阶段BMP-2与MEPE基因表达水平。随后将含有BMP-2基因的质粒转染MC3T3-E1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验证BMP-2与MEPE的关系。结果骨折愈合第6天可检测到BMP-2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MEPE mRNA表达随BMP-2增加而增加;24 d后,两者下降至最初水平。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转染BMP-2的细胞MEPE表达也随之增加。结论 BMP-2在骨折愈合早期发挥重要作用,BMP-2可促进MEPE表达,是MEPE上游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BMP-2 MEPE
下载PDF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马超 唐华羽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DFNF患者128例,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61~84岁,平均72.7岁。... 目的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DFNF患者128例,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61~84岁,平均72.7岁。骨折原因跌伤75例,撞伤32例,高处坠落伤2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型假体THA组(BPTHA组,n=64)与骨水泥型假体THA组(CPTHA组,n=64)。BPTHA组行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CPTHA组行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等围术期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血清前列腺素缓激肽(BK)、5-羟色胺(5-HT)等疼痛因子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PTHA组住院时间长于CPTHA组(19.76±2.24)d vs.(15.37±1.71)d,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低于CPTHA组(81.72±8.37)分vs.(86.68±8.85)分,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高于CPTHA组(95.54±9.67)分vs.(90.72±9.12)分,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高于CPTHA组(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低于CPTHA组(P<0.05)。B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C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THA、CPTHA均可应用于老年DFNF的临床治疗,但CPTHA近期疗效优于BPTHA,而BPTHA远期疗效优于CPT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生物型 骨水泥型 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下载PDF
中老年股骨髁间C型骨折三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实验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权 刘士臣 +2 位作者 徐伟明 孙孟喆 吕少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867-3869,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髁间C型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根据Müller骨折分型,选用9具死亡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防腐股骨髁部标本,制作股骨髁间C1型骨折(Y形)标本。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三具标本,采用三种内固定分组制作C...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髁间C型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根据Müller骨折分型,选用9具死亡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防腐股骨髁部标本,制作股骨髁间C1型骨折(Y形)标本。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三具标本,采用三种内固定分组制作C1型骨折内固定模型:股骨髁支撑钢板(CBP)组;锁定加压钢板(LCP)组;动力螺钉髁钢板(DCS)组。在万能力学实验机上加载,在载荷-应变、载荷-位移、刚度等方面比较三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600N载荷下,在载荷-应变与载荷-位移方面,LCP组、CBP组、DCS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内固定中,股骨外髁应变测试点的应变值与股骨内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刚度方面,LCP组分别与DCS组、CBP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DCS组与CB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髁间骨折LCP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DCS和C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间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脊髓损伤早期凋亡调控蛋白的表达与电生理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成福 牛德刚 +3 位作者 乔晓峰 王淑秋 马小茹 刘月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62-1767,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与电生理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与脊髓的电生理变化关系。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6组制成急性...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与电生理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与脊髓的电生理变化关系。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6组制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于伤后0 h、6 h、12 h、24 h、48 h、72 h描记CSEP和MEP,随后采集脊髓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CSEP和MEP的峰峰值在伤后立即下降或消失,6 h有所上升,12 h又下降,24 h较12 h略上升,48 h上升较明显,72 h继续上升,但较正常峰峰值略低。峰峰值呈下降-升高-再下降-再升高的双谷态势,潜伏期相对应不同程度延长。Bcl-2和Bax都在术后6 h可见阳性表达,Bcl-2表达在24 h达到高峰,Bax的表达在12 h达到高峰。结论:CSEP和MEP的变化与脊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预后的电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凋亡 诱发电位 BCL-2 BAX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马超 唐华羽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研究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FNF患者96例,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62~86岁,平均73.... 目的研究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FNF患者96例,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62~86岁,平均73.3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AA组(n=48)与PLA组(n=48)。观察并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髋臼前倾角、外展角等影像学指标;术后1、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外展肌力矩;术前、术后7d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等应激因子水平;VAS评分及血清前列腺素E 2(PGE 2)、缓激肽(BK)、5-羟色胺(5-HT)等疼痛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DAA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均少于PLA组[(10.48±1.16)cm vs.(13.39±1.42)cm,(229.96±24.57)mL vs.(352.76±36.85)mL,(11.89±1.34)d vs.(17.64±1.86)d,(21.54±2.25)°vs.(23.51±2.47)°,(37.98±3.93)°vs.(41.06±4.32)°],手术时间长于PLA组[(112.85±13.07)min vs.(90.38±9.22)min],P<0.05。术后1个月,DA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外展肌力矩均高于PLA组[(82.39±8.41)分vs.(77.68±7.90)分,(0.23±0.04)Nm/kg vs.(0.16±0.02)Nm/kg,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外展肌力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1.98±9.33)分vs.(90.79±9.28)分,(0.42±0.06)Nm/kg vs.(0.41±0.06)Nm/kg,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外展肌力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64±9.47)分vs.(93.70±9.49)分,(0.53±0.07)Nm/kg vs.(0.52±0.06)Nm/kg,P>0.05]。术后7d,DAA组VAS评分及血清Cor、NE、PGE 2、BK、5-HT水平均低于PLA组[(149.88±16.69)nmol/L vs.(163.59±18.38)nmol/L,(236.49±25.48)pmol/L vs.(252.77±27.19)pmol/L,(132.44±14.96)pg/mL vs.(144.77±15.94)pg/mL,(5.41±0.56)μg/L vs.(5.84±0.60)μg/L,(136.78±15.42)ng/L vs.(148.55±16.45)ng/L,(4.83±0.52)分vs.(5.21±0.54)分,P<0.05]。DAA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PLA组(2.08%vs.16.67%,P<0.05)。结论较PLA THA相比,DAA THA治疗老年FNF创伤小,可有效缓解机体应激,抑制疼痛因子生成,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入路 老年
下载PDF
股骨头颈骨内、外静脉回流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永轶 胡俊清 +1 位作者 钟震亚 陈克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 :为探讨Legg Perthes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采用巨微解剖、血管透明、组织切片、造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 45例胎儿、新生儿及儿童的股骨头颈骨内、外静脉回流途径、骨内微血管构筑特点进行观察。结果 :(1 ... 目的 :为探讨Legg Perthes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采用巨微解剖、血管透明、组织切片、造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 45例胎儿、新生儿及儿童的股骨头颈骨内、外静脉回流途径、骨内微血管构筑特点进行观察。结果 :(1 )髋关节骨外静脉包括 :旋股内、外侧静脉 ,闭孔静脉 ,臀上、下静脉 ,颈后静脉 ,髂腰静脉 ,股骨头韧带静脉 ,颈升静脉 ;骨内静脉包括 :前、后、上、下骺静脉 ,内骺静脉 ,前、后、上、下干骺静脉。关节囊内存在丰富的滑膜下静脉网 ,髋关节周围形成两个彼此有吻合的环状结构。(2 )一条微动脉一般有两条微静脉伴行 ,微静脉间有丰富的横行吻合支 ,在微动脉移行为毛细血管的部位 ,常可见到环形缩窄。结论 :(1 )Legg Perthes病与股骨头、颈静脉回流障碍密切相关。 (2 )根据股骨头、颈骨内外静脉回流特点 ,Legg Perthes病可以设计骨内、外双重介入治疗 ,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股骨颈 髋关节 静脉回流 应用解剖学 LEGG-PERTHES病 儿童期特发性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网膜素-1与骨转换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柴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178-3180,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网膜素(Omentin)-1水平与骨转换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2例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患者(OP骨折组)、50例老年男性OP患者(OP组)和5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对照组)血清Omentin-1、血清...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网膜素(Omentin)-1水平与骨转换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2例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患者(OP骨折组)、50例老年男性OP患者(OP组)和5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对照组)血清Omentin-1、血清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CTX),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其正位腰椎(L2~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MD)。分析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与骨转换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OP骨折组腰椎股骨颈BMD、血清Omentin-1、OPG、PINP水平较OP组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RANKL、β-CTX水平、RANKL/OPG比值OP骨折组较OP组明显升高(均P<0.01)。OP骨折组血清Omentin-1与腰椎、股骨颈BMD、血清OPG、PINP呈正相关(r=0.402,r=0.389,r=0.428,r=0.401,均P<0.01),血清Omentin-1与RANKL、β-CTX、RANKL/OPG比值呈负相关(r=-0.447,r=-0.412,r=-0.528,均P<0.01)。结论血清Omentin-1水平影响骨转换,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在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Omentin-1、OPG、RA NKL、PINP、β-CTX水平可作为预测老年男性OP性骨折风险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网膜素-1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人工骨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庆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90-1194,共5页
背景:为获得更加理想的人工骨材料,前期实验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人工骨材料。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两组,制备单侧股骨中远段骨缺损模型,... 背景:为获得更加理想的人工骨材料,前期实验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人工骨材料。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两组,制备单侧股骨中远段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人工骨材料,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单纯羟基磷灰石,植入后4,8,12周取实验侧股骨,进行大体、X射线摄片、生物力学检测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随着时间的增长,两组生物力学强度逐渐增大,实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生物力学强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时,实验组植骨区表面连续且光滑,色泽正常,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区别,人工骨材料完全降解吸收、被新生骨质替代,骨缺损区已完全愈合;对照组植骨区表面不光滑,表面骨皮质连续,与周围骨质界限不清,人工骨材料降解不完全,骨缺损处由骨痂连接,材料与骨质结合较紧密,骨缺损部分修复。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人工骨材料可促进骨缺损修复,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丝素蛋白 复合体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学扬 杨建华 +2 位作者 张洪军 李瑾 刘士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符合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施行肌腱取出与缝合、前交叉韧带的重建,并指导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期术前、术后的术口恢复情况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48...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符合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施行肌腱取出与缝合、前交叉韧带的重建,并指导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期术前、术后的术口恢复情况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48例患者术后随访周期为9~12月,平均(10.30±1.4)月。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恢复良好,未见术后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对本次治疗疗效基本满意。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1.93±1.68)分,术后3月中途随访为(68.20±3.04)分,术后12月末次随访为(89.32±2.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前交叉韧带重建可以很好起到前交叉韧带的修复作用,且由于创伤小,安全性高,对关节功能造成废用性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损伤修复 关节镜 字体 腘绳肌 重建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雪旺氏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文彦 王景宏 +1 位作者 刘钦毅 郑长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转染雪旺氏细胞,观察GDNF基因在雪旺氏细胞内的表达效果,以及对雪旺氏细胞的营养作用。方法将雪旺氏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载体组、空载体组,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GDNF基因转染雪旺氏细胞... 目的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转染雪旺氏细胞,观察GDNF基因在雪旺氏细胞内的表达效果,以及对雪旺氏细胞的营养作用。方法将雪旺氏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载体组、空载体组,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GDNF基因转染雪旺氏细胞。用细胞增殖实验(MTT)、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观察在24h、48h、72h各组转染后对细胞的营养作用。结果在载体组细胞的生长状况较其他两组增殖良好。免疫组化可见GDNF在载体组细胞内呈现高表达。流式细胞仪观察基因转染后对雪旺氏细胞有明显的营养作用。结论GDNF基因转染雪旺氏细胞后,在细胞内呈现高表达,并对细胞有明显的营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氏细胞 胶质神经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 转染
下载PDF
过表达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8基因抑制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被引量:3
17
作者 柴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探讨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8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ADAMTS18过表达载体和空载体分别转染143B和U-20S人骨肉瘤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研究过... 目的探讨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8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ADAMTS18过表达载体和空载体分别转染143B和U-20S人骨肉瘤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研究过表达ADAMTS18基因对143B和U-20S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蛋白质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ADAMTS18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载体转染细胞株比较,过表达ADAMTS18基因可显著抑制143B和U-20S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下调143B和U-20S细胞AKT蛋白水平。结论 ADAMTS18经下调AKT通路活性而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8 蛋白激酶B(AKT)
下载PDF
骨肉瘤患者白细胞介素8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柴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75-2476,共2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8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骨肉瘤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血清中IL-8含量差异;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8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骨肉瘤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血清中IL-8含量差异;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小室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研究重组人IL-8对143B人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健康人比较,骨肉瘤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增高(P<0.05),骨肉瘤临床Ⅲ级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P<0.05),肿瘤浸润T2、T3阶段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T1阶段(P<0.05);细胞培养24、48 h,不同浓度重组人IL-8可显著促进143B细胞增殖、迁移能力(P<0.05;P<0.01);细胞培养48 h,40、60 ng/ml重组人IL-8可显著上调143B细胞ERK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上调IL-8表达可经ERK信号通路参与骨肉瘤的恶性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白细胞介素(IL)-8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庆治 李金良 李忻轩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年第1期52-53,共2页
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三种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n-HA/SF)、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壳聚糖(n-HA/SF-CS),并植入实验兔股骨下端缺损处,通过种植体在不同时期的骨结合界面情况... 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三种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n-HA/SF)、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壳聚糖(n-HA/SF-CS),并植入实验兔股骨下端缺损处,通过种植体在不同时期的骨结合界面情况的研究,探讨复合体的生物学行为,为建立更为理想的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复合支架 种植体
下载PDF
双钢板Y型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36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长德 袁学强 张亚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第1期77-78,共2页
肱骨髁上骨折约占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25%[1],此类骨折往往是由较大的暴力或老年人生活伤引起,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由于肱骨远端不规则的解剖、骨折远端骨量少的特点,被认为是创伤骨科较难治疗的骨折之一。目前国外大部分的学者认... 肱骨髁上骨折约占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25%[1],此类骨折往往是由较大的暴力或老年人生活伤引起,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由于肱骨远端不规则的解剖、骨折远端骨量少的特点,被认为是创伤骨科较难治疗的骨折之一。目前国外大部分的学者认为切开复位牢固的固定肱骨远端的内外柱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固定术 闭合性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