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对兔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13
1
作者 宁兆荣 郭延伟 +1 位作者 李松 房殿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淫羊藿苷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ADSCs,茜素红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实验组在骨缺损处植入ADSCs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对照组1植入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材料;对照...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淫羊藿苷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ADSCs,茜素红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实验组在骨缺损处植入ADSCs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对照组1植入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材料;对照组2植入淫羊藿苷/n-HA复合材料;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应用X线、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并比较植入物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成骨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骨缺损区完全被骨组织修复,边界已融合;对照组1部分修复,有少量炎性渗出;对照组2大部分已修复,边界模糊;空白组基本未见修复。结论:ADSCs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具有骨缺损修复能力,其效果优于淫羊藿苷/n-HA材料及单纯n-HA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淫羊藿苷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支架材料
下载PDF
兔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松 郭延伟 +2 位作者 王占义 宁兆荣 房殿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并对下颌骨来源的BMMSCs进行鉴定,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兔下颌骨中的骨松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取P2或P3代BMMSCs进行检测。倒置...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并对下颌骨来源的BMMSCs进行鉴定,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兔下颌骨中的骨松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取P2或P3代BMMSCs进行检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计算克隆形成率;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多向诱导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胞经传代后形态一致,呈梭形或三角形;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下颌骨BMMSCs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克隆形成率为37%;成骨及成脂诱导形成钙结节及脂滴,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呈阳性;成骨骼肌诱导desmin抗原标记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所获得的下颌骨BMMSCs纯度较高,CD90和CD146表面标记阳性率分别为98.7%、98.1%。结论:从兔下颌骨分离的BMMSCs纯度较高,有强大的自我复制、增殖特性和体外多向诱导分化潜能,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兔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松 郭延伟 房殿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2477-2480,共4页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来源主要是股骨或髂骨,但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下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来源主要是股骨或髂骨,但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下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或3代检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变化,并对其进行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结果与结论: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下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细胞呈成纤维集落形成单位外观。茜素红、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成骨诱导、成脂诱导后形成钙结节及脂滴。结果证实,兔下颌骨分离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强大的自我复制及增殖能力,具有多向诱导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行为 增殖 分化 干细胞培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在唾液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宁兆荣 李松 +1 位作者 郭延伟 房殿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ox-2)与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与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5例唾液腺恶性肿瘤(包括50例AC...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ox-2)与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与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5例唾液腺恶性肿瘤(包括50例ACC、45例MEC)、10例多形性腺瘤及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Cox-2和XIAP的表达情况,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x-2、XIAP在唾液腺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在多形性腺瘤和正常唾液腺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Cox-2、XIAP的表达与唾液腺恶性肿瘤组织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Cox-2和XIAP在唾液腺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可能在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下载PDF
兔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体内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松 郭延伟 房殿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评价下颌骨BMMSCs体内成骨的效果。方法:取兔下颌骨中的松质骨,贴壁培养,取第P2或P3代检测: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评价下颌骨BMMSCs体内成骨的效果。方法:取兔下颌骨中的松质骨,贴壁培养,取第P2或P3代检测: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2)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3)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4)将P3代BMMSCs与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复合,自体回植;单纯HA/TCP植入做对照。术后8周和20周,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体内成骨的效果。结果:1)细胞经传代后形态一致;2)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下颌骨BMMSCs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3)成骨诱导、成脂诱导后形成钙结节及脂滴,茜素红、油红O染色呈阳性;4)体内成骨显示术后8周BMMSCs-HA/TCP组空隙内新骨形成;术后20周大量新骨形成,HA/TCP大部已降解。单纯HA/TCP植入组术后8周未见新骨形成;20周大部HA/TCP降解,仍未见新骨形成。结论:兔下颌骨分离出的BMMSCs,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增殖能力及多向诱导分化的潜能,并能体内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行为 体内成骨 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下载PDF
碘对大鼠三叉神经痛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善昌 李银萍 任宏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碘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及评价其与酒精的疗效。方法:将60只SD大鼠建立左侧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术后分别于神经周围立即注射碘酊、酒精及盐水。于术后第3、7、14天测疼痛阈值,并将每组大鼠分别随机抽取3只... 目的:探讨碘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及评价其与酒精的疗效。方法:将60只SD大鼠建立左侧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术后分别于神经周围立即注射碘酊、酒精及盐水。于术后第3、7、14天测疼痛阈值,并将每组大鼠分别随机抽取3只处死,应用组织学检测观察神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碘酊对三叉神经痛的抑制作用较酒精显著。碘酊的作用使大鼠痛阈升高较酒精显著(P<0.01);组织学检测可见神经纤维非选择性破坏,而酒精对神经的破坏程度较轻。结论:碘对三叉神经痛有治疗作用,且其疗效优于酒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碘酊 慢性缩窄环 组织学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延伟 房殿吉 李松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71-276,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8只。通过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骨关节病模型,对照组与实验组造模成功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8只。通过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骨关节病模型,对照组与实验组造模成功2周后开始药物治疗。对照组关节上腔注射人参皂苷Rg1/ADSCs悬液0.6mL,实验组注射透明质酸/人参皂苷Rg1/ADSCs复合物0.6mL,每周1次。各组动物分别于用药第3、9周后处死,每次16只,每组4只。制备标本,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组软骨病变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MMP-13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TIMP-1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改善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脂肪干细胞 人参皂苷RG1 透明质酸
下载PDF
外源性BMMSCs通过改善内源性BMMSCs成骨分化能力缓解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 被引量:4
8
作者 帅逸 于洋 +4 位作者 邵秉一 常鹤然 张立超 廖立 金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观察系统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否通过改善内源性BMMSCs成骨分化能力缓解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方法 1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高剂量(high-dose)组和低剂量(low-dose)组。建立OVX和sham模型... 目的观察系统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否通过改善内源性BMMSCs成骨分化能力缓解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方法 1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高剂量(high-dose)组和低剂量(low-dose)组。建立OVX和sham模型。术后24 h,高、低剂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5×107和0.375×107cells/kg细胞。microCT扫描股骨近端。ALP和茜素红染色检测BMMSCs成骨能力,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结果 1)OVX组的骨密度(BMD)和骨小梁数量(Tb.N)低于sham组(P<0.05),OVX组内源性BMMSCs的成骨能力弱于sham组(P<0.05)。2)高剂量组的BMD和Tb.N高于OVX组(P<0.05)。高、低剂量组内源性BMMSCs的成骨能力均强于OVX组(P<0.05),高剂量组强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系统注射BMMSCs通过改善OVX大鼠内源性BM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缓解OVX大鼠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注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肿瘤线粒体DNA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鹤佳 朱杨 李德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79-481,486,共4页
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存在于细胞核外又带有遗传物质线粒体DNA(mtDNA)的细胞器。mtDNA支持和参与诸多重要的细胞功能。mtDNA因其特殊的结构和遗传学地位,易受各种因素的损伤。当损伤发生时,线粒体内的DNA损伤修复因子,诸如线粒体... 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存在于细胞核外又带有遗传物质线粒体DNA(mtDNA)的细胞器。mtDNA支持和参与诸多重要的细胞功能。mtDNA因其特殊的结构和遗传学地位,易受各种因素的损伤。当损伤发生时,线粒体内的DNA损伤修复因子,诸如线粒体转录因子A、mtDNA聚合酶-γ、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等参与修复过程,而整个修复过程受到上游相关因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肿瘤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线粒体DNA聚合酶 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
下载PDF
兔髁突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对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房殿吉 宁兆荣 +2 位作者 李松 杜晓岩 郭延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研究兔下颌骨髁突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其体内成骨情况。方法:从兔下颌骨髁突中分离干细胞进行培养,对BMMSCs向成骨、成骨骼肌细胞的分化进行鉴定。实验组将B... 目的:研究兔下颌骨髁突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其体内成骨情况。方法:从兔下颌骨髁突中分离干细胞进行培养,对BMMSCs向成骨、成骨骼肌细胞的分化进行鉴定。实验组将BMMSCs复合于载黄芪多糖(APS)支架材料上,植入骨缺损区;对照组1植入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HA)材料;对照组2植入APS/CHA复合材料;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应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并比较植入材料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成骨修复情况。结果:细胞经过传代后形态一致,呈梭形;ALP染色呈阳性,成骨诱导后形成钙结节;成骨骼肌诱导后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植入体内修复骨缺损12周,实验组见大量新生骨及活跃的骨细胞;对照组1仅在材料表面见少量新骨形成;对照组2材料内有部分新骨形成;空白组基本未见骨修复。结论:从兔下颌骨髁突中分离、培养出的BMMSCs,具有体内、体外成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髁突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对骨质疏松性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波 姜龙 +2 位作者 唐海波 张铁军 李慕勤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1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对骨质疏松性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后再在大鼠右侧下颌骨体部造成颊舌侧贯通的不完全性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下颌骨骨折组(A),去势+下颌骨骨折+葛根素治疗组(B)和去势+...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对骨质疏松性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后再在大鼠右侧下颌骨体部造成颊舌侧贯通的不完全性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下颌骨骨折组(A),去势+下颌骨骨折+葛根素治疗组(B)和去势+下颌骨骨折+盐水对照组(C),骨折后B、C两组分别于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和盐水。于术后第1周、2周、3周和4周将每组大鼠分别随机抽取5只处死,并取右侧下颌骨,用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骨折愈合处骨密度值和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在第3周后平均骨密度分析显示B组骨折愈合处平均骨密度值均高于C组(P<0.05);差异随着愈合时间的延长而显著;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C组骨折愈合明显延迟于B组。A组和B组差别不明显。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加快骨生长,促进骨密度增加和骨质疏松性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下颌骨骨折 葛根素
下载PDF
杜仲叶提取物/细菌纤维素/胶原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波 王景新 +3 位作者 刘苗 王丹 王志刚 刘欢欢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3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细菌纤维素(BC)/胶原(Col)/杜仲叶提取物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种材料BC,BC/Col,BC/Col/杜仲叶提取物分别植入不同大白兔下颌骨的缺损区,分为对照组,胶原组和杜仲组,在术后4、8、12 w将大白兔处死后,在缺损区周围0.... 目的探讨细菌纤维素(BC)/胶原(Col)/杜仲叶提取物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种材料BC,BC/Col,BC/Col/杜仲叶提取物分别植入不同大白兔下颌骨的缺损区,分为对照组,胶原组和杜仲组,在术后4、8、12 w将大白兔处死后,在缺损区周围0.5 cm取材,锥体束CT检测缺损区新生骨的密度情况,扫描电镜观察新生骨和材料的衔接情况,组织学观察新生骨长入材料的情况。结果每时间点CT检测表明,杜仲组的数值最大,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各时间点杜仲组与材料的衔接最紧密;组织学表明缺损区均有成骨细胞的长入,其中杜仲组对骨的修复效果最好,胶原组次之,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杜仲叶提取物/细菌纤维素/胶原支架材料具有明显加速成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细菌纤维素 胶原 杜仲
下载PDF
γ-射线上调线粒体DNA损伤修复相关因子的表达
13
作者 朱杨 李鹤佳 +1 位作者 李德超 刘继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研究γ-射线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线粒体DNA(mtDNA)损伤相关修复因子——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和DNA聚合酶-γ(Polg)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OSCC-2和-5细胞株,甲噻唑四唑氮比色检测其存活率... 目的研究γ-射线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线粒体DNA(mtDNA)损伤相关修复因子——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和DNA聚合酶-γ(Polg)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OSCC-2和-5细胞株,甲噻唑四唑氮比色检测其存活率,RNA干涉技术敲除相关基因,半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其相关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OSCC-2和5细胞株经30Gy的γ-射线处理后,存活率分别下降至(35.33±6.03)%和(75.67±4.16)%,tfam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但是OSCC-5细胞株tfammRNA水平存在时相性,即在射线处理6h后,tfammRNA的水平较高。经过γ-射线处理的OSCC-5细胞株的Ogg-1和Polg的表达也较强,Tfam、Ogg-1和Polg各自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都下调了相应的蛋白质表达水平。siRNA转染细胞经射线处理后程序性亡率有所增加。结论γ-射线能抑制OSCC-2和-5细胞株的增殖,上调mtDNA修复相关因子Tfam、Polg和Ogg-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线粒体DNA 线粒体转录因子 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 DNA聚合酶-γ
下载PDF
淫羊藿苷/固邦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李善昌 宁尚波 +2 位作者 姜炳华 闫磊 董兴中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固邦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淫羊藿苷与固邦人工骨复合,植入兔下颌骨的缺损区。分别在术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测、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以及新骨的形成观察。结果:时间点大体观察、X线、...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固邦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淫羊藿苷与固邦人工骨复合,植入兔下颌骨的缺损区。分别在术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测、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以及新骨的形成观察。结果:时间点大体观察、X线、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新骨的形成,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淫羊藿苷/固邦人工骨具有明显加速颜面部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淫羊藿苷 固邦人工骨
下载PDF
机械离心力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铭 关键 +3 位作者 段峰 朱丽萍 岳长军 王建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3626-3629,共4页
背景:Runx-2是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的靶目标,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成骨细胞对机械离心力刺激的生理响应过程,而且在成骨细胞对力学信号引起的信息传递级联反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的:观察机械离心力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 背景:Runx-2是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的靶目标,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成骨细胞对机械离心力刺激的生理响应过程,而且在成骨细胞对力学信号引起的信息传递级联反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的:观察机械离心力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MC3T3-E1细胞用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预处理24h后,分为对照组,90r/min组、180r/min及250r/min组,每组再分为离心1,3,6h亚组,给予不同转速和不同时间离心力刺激。对照组同步置于除离心外相同的环境中。收获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unx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Runx2mRNA的表达增加,二者成正相关,转速为180r/min组的Runx2mRNA表达明显高于90r/min组和250r/min组(P<0.01);90r/min组和250r/min组Runx2mRNA的表达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19)。结果可见离心力大小和离心持续时间不同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的生理响应不同,该通路在对力学信号引起的信息传递级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离心 成骨细胞 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 RUNX2 MRNA
下载PDF
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坚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尹翰文 林娜 +1 位作者 关键 张国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应用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及Ansys有限元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可吸收板和钛板坚固内固...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应用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及Ansys有限元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可吸收板和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4种固定方法在3种咬合状态内固定系统的应力以及骨劈开处的位移,比较固定效果以及不同咬合状态下对固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咬合状态下,骨劈开处的最大位移基本相似。内固定系统的最大应力值为钛板大于可吸收板,双板大于单板,双板中上板大于下板。相同固定方式下,内固定系统的最大应力值及骨劈开处的最大位移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前牙咬合、前磨牙咬合、磨牙咬合。结论:双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单板固定。坚固内固定板材料对应力遮挡有影响,钛板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可吸收板。单板固定时位置应偏上缘,前牙咬合对内固定系统的不良影响较大,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 有限元分析 坚固内固定 生物力学 应力遮挡
下载PDF
神经嵴细胞发育分子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君芳 王佳琦 +2 位作者 毕庆伟 尹翰文 张国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621-3627,共7页
背景:神经嵴细胞发育对中枢神经系统、颅颌面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多个基因调控,但各调控基因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神经嵴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网络。方法:从GEO在线数据库获得在神经嵴细... 背景:神经嵴细胞发育对中枢神经系统、颅颌面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多个基因调控,但各调控基因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神经嵴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网络。方法:从GEO在线数据库获得在神经嵴细胞发生时差异表达明显的500个基因。通过DAVID和STRING数据库分析这些基因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从GEO数据获得的在神经嵴发生时差异表达的500个基经DAVID数据库分析后按照一定的共同属性富集在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同源盒基因、神经嵴细胞分化、神经管发育等不同的"信号通路"、"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子集;(2)经STRING数据库分析后建立了DLX5、MSX2、SNAIL2、PAX7、SHH、SOX9、NOG、GSC、KAL1、骨形态发生蛋白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和WNT3a等12个基因的分子网络图,这些基因通过共表达、拮抗、激活等彼此关联;(3)神经嵴细胞发生时许多基因参与了调控,这些基因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形成网络,提示要从信号通路和分子网络上整体思考神经嵴发育障碍相关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节网络 基因调节网络 计算生物学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神经嵴细胞 发育 分子网络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柚皮甙复合自固化磷酸钙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勇 李善昌 +2 位作者 宁尚波 姜炳华 闫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探讨柚皮甙/自固化磷酸钙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柚皮甙与自固化磷酸钙复合,植入兔下颌骨的缺损区。分别在术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测、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以及新骨的形成观察。结果:每时间点大体观察、... 目的:探讨柚皮甙/自固化磷酸钙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柚皮甙与自固化磷酸钙复合,植入兔下颌骨的缺损区。分别在术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测、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以及新骨的形成观察。结果:每时间点大体观察、X线、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新骨的形成,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柚皮甙/自固化磷酸钙材料具有明显加速成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柚皮甙 自固化磷酸钙
下载PDF
三种不同表面处理的种植体对成骨细胞增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丽娜 丁明超 +2 位作者 李慕勤 张爱琴 李德超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8-363,共6页
目的:探讨钛合金表面3种生物陶瓷涂层对成骨细胞黏附、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在钛合金(TLM)基体表面进行喷砂酸蚀和微弧氧化(MAO)技术处理,制备出喷砂酸蚀(SLA)、载银(MAO-Ag)和非载银(MAO)3种不同材料的表面生物陶瓷涂层;扫描电镜(S... 目的:探讨钛合金表面3种生物陶瓷涂层对成骨细胞黏附、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在钛合金(TLM)基体表面进行喷砂酸蚀和微弧氧化(MAO)技术处理,制备出喷砂酸蚀(SLA)、载银(MAO-Ag)和非载银(MAO)3种不同材料的表面生物陶瓷涂层;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仪观察分析膜层的表面形貌及元素构成;观察不同材料表面成骨细胞生长状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法和四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微弧氧化制备的涂层表面多孔,能谱分析证实MAO-Ag涂层表面含有银元素;SLA、MAO和MAO-Ag 3种材料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并随着时间延长,ALP含量及吸光度(A)值均逐渐升高。MAO组优于SLA组,MAO-Ag组优于MAO组和SLA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表面生物陶瓷涂层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MAO-Ag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钛合金 微弧氧化 银离子 喷砂酸蚀
下载PDF
骨膜、骨髓单个核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新悦 杜晓岩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将骨膜、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HA)复合应用于引导性骨再生,为临床修复骨缺损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方法:6-8月龄实验用白兔18只,在兔双侧下颌骨各制备一10 mm×8 mm,深5 mm的骨缺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将骨膜、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HA)复合应用于引导性骨再生,为临床修复骨缺损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方法:6-8月龄实验用白兔18只,在兔双侧下颌骨各制备一10 mm×8 mm,深5 mm的骨缺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只,即A组用自体游离骨膜、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修复,B组用自体游离骨膜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C组单纯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充填修复。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末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每次每组处死2只,标本行肉眼、X线、扫描电镜及组织学观察,计算缺损区新骨面积。结果:实验组A组在术后4、8、12周的骨密度值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显示,A组新生骨和原有骨结合致密且骨结构相似。组织学观察表明,A组材料大部分降解,大量成熟骨形成,较少材料包裹于其中,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组。结论:骨膜、骨髓单个核细胞、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的成骨作用优秀,可有效促进骨缺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 骨髓单个核细胞 引导性骨再生 骨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