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桂萍 肖慧艳 +2 位作者 宋艳平 孙桂英 高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晚期癌症病人是一个特殊的患病群体,这部分人群身心状况异于普通病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需要采用特殊的医疗方式,在给予医疗护理处置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心理关怀和心理治疗,对患者临终前不同的心理状态施行不同的心理护理结合医疗治... 目的:晚期癌症病人是一个特殊的患病群体,这部分人群身心状况异于普通病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需要采用特殊的医疗方式,在给予医疗护理处置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心理关怀和心理治疗,对患者临终前不同的心理状态施行不同的心理护理结合医疗治疗,以期达到较好的疗效。方法:对50例癌症晚期病人进行心理分析与个性化人文关怀。结果:通过采用心理疗法与医疗工作方法相结合,使病人拥有一个健康心态和平和心理,使病人正确对待死亡,配合治疗提高晚期生活质量。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临终病人给予同情、温暖、关怀、帮助、照顾,能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晚期病人 护理
下载PDF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并发症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振玉 赵海峰 +2 位作者 徐剑 魏志成 胡万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第2期12-12,共1页
目的:对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就其出现的原因、处理措施及如何预防做进一步探讨.方法:对经CT、MR、USG及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65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3例;肝转移瘤4例;肝血管瘤3例.... 目的:对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就其出现的原因、处理措施及如何预防做进一步探讨.方法:对经CT、MR、USG及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65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3例;肝转移瘤4例;肝血管瘤3例.共做了135次介入治疗,每人1~5次.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通常为右侧股动脉),肝动脉内栓塞和(或)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结果:本组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有4人次出现了肝动脉痉挛闭塞,局部剧烈疼痛,消化道出血,造影剂过敏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有短时间内灌注化疗药物用量过大、过浓;靶动脉异常分支与其它血管形成吻合;栓塞颗粒太小;造影剂选择不恰当.介入术者应尽可能选择适当置管的位置,应用适量的化疗药物稀释后缓慢灌注,尽可能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并发症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乳腺组织恶性肿瘤中bFGF和MVD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新 许秋实 +2 位作者 李壮 王博 周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肿瘤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盐酸安罗替尼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娜 佟旭 +2 位作者 王大鹏 李义强 周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3期2992-2995,共4页
安罗替尼是我国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强效抑制多个靶点,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Ⅱ/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安罗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甲状腺髓样癌、食管鳞癌、肾... 安罗替尼是我国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强效抑制多个靶点,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Ⅱ/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安罗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甲状腺髓样癌、食管鳞癌、肾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实体瘤患者也有明显治疗效果,且安罗替尼具有可控毒性、长循环和广谱抗肿瘤的潜力,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本文就安罗替尼在体内和体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对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博 王宇 +1 位作者 胡少军 田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06-1708,1712,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对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分析其治疗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对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分析其治疗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不良反应、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37%(χ~2=11.416,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C、VEGFR-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明显低于对照组(t=14.684,16.726,16.733,4.508,P<0.05,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7%vs 26.85%)(χ~2=1.258,P>0.05);随访12个月、24个月、3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70%vs 70.37%,62.96%vs 55.56%,40.74%vs 30.56%)(χ~2=1.976,1.227,2.442,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肝转移 卡培他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16例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文义 刘全宇 +3 位作者 刘宏伟 关宝生 李壮 王新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10期984-98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伊尔康胶囊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增效及毒性反应的观察。方法:将3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单纯用化疗药物,中药组16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伊尔康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21 d为1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中... 目的:探讨中药伊尔康胶囊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增效及毒性反应的观察。方法:将3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单纯用化疗药物,中药组16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伊尔康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21 d为1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生存范围10~25个月,生存质量改善9例,改善率为56.25%;对照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生存范围为8~18个月,生存质量改善3例,改善率为18.75%;2组改善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病人化疗中毒性反应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伊尔康胶囊配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伊尔康胶囊 人参 黄芪 苦参
下载PDF
c-Jun基因RNA干扰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宏伟 周昱 +1 位作者 胡新华 张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723-728,共6页
目的以RNA干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c-Jun基因表达,探讨其表达抑制后VSMCs增殖的变化。方法设对照组(VSMCs不作处理)、阴性si RNA组(VSMCs转染无关序列的si RNA)及c-Jun si RNA组(VSMCs转染c-Jun s... 目的以RNA干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c-Jun基因表达,探讨其表达抑制后VSMCs增殖的变化。方法设对照组(VSMCs不作处理)、阴性si RNA组(VSMCs转染无关序列的si RNA)及c-Jun si RNA组(VSMCs转染c-Jun si RNA)。应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VSMCs中c-Ju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VSMCs中c-Jun的蛋白水平,应用MTT比色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VSMCs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s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c-Jun si RNA组的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而阴性si RN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Jun si RNA组VSMCs的增殖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G0/G1期阻滞;而阴性si RN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NA干扰介导的c-Jun基因沉默可显著抑制VSMCs的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基因 RNA干扰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内膜增生 激活剂蛋白1
下载PDF
PDCD4、mTO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新 韩丽丽 +2 位作者 赵海丰 王博 孙庆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82-83,86,共3页
目的:检测PDCD4和m TOR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测PDCD4和m TOR蛋白在50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28%,80%)(χ^2=29.543,P〈0.05),PDCD4的表达与乳... 目的:检测PDCD4和m TOR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测PDCD4和m TOR蛋白在50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28%,80%)(χ^2=29.543,P〈0.05),PDCD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化有关(χ^2=11.952,P〈0.05),临床分期有关(χ^2=12.346,P〈0.05),淋巴结转移有关(χ^2=6.349,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无关(χ^2=2.266,P〉0.05),肿瘤大小无关(χ^2=2.066,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72%,26%)(χ^2=25.882,P〈0.05),m TO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有关(χ^2=7.291,P〈0.05),淋巴结转移有关(χ^2=9.921,P〈0.05),临床分期有关(χ^2=5.062,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无关(χ^2=0.734,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χ^2=0.651,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分析,PDCD4和m TOR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5,P〈0.05)。结论:1PDCD4蛋白在乳腺癌中低表达,m TOR蛋白高表达;2两因子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D4 M TOR 乳腺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乳腺癌及癌变前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CD105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少军 李义强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与CD10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组织30例、癌前病变的乳管内乳头状瘤组织15例以及正常乳腺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三种技术手段,检测A...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与CD10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组织30例、癌前病变的乳管内乳头状瘤组织15例以及正常乳腺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三种技术手段,检测Ang-2和CD105在正常乳腺组织、癌变前乳腺组织以及癌变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ng-2、CD105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癌组织、癌变前乳腺组织中CD105和Ang-2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均比正常组织显著升高;且正常乳腺组织、癌变前乳腺组织到癌变的乳腺组织,CD105和Ang-2蛋白、mRNA水平呈逐步上升的趋势;CD105和Ang-2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均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乳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性。结论 CD105和Ang-2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CD105 乳腺癌 进展
下载PDF
乳腺癌COX-2、bF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新 许秋实 +2 位作者 李壮 王博 周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5期55-56,共2页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 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正常组织中COX-2、bFGF的表达,使用统计学方法...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 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正常组织中COX-2、bFGF的表达,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因子表达与乳腺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COX-2、bFGF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在正常乳腺表达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bFGF的表达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关系密切,与肿瘤的发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通过抑制COX-2和bFGF的高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增殖、转移可能会成为一项有效的乳腺癌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OX-2 BFGF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义 刘全宇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伊尔康胶囊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伊尔康胶囊联合化疗药物例如紫杉醇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20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结果:化疗期间,所有患者骨髓抑制不严重,白细胞减少不明显,肝肾功能及... 目的:观察使用伊尔康胶囊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伊尔康胶囊联合化疗药物例如紫杉醇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20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结果:化疗期间,所有患者骨髓抑制不严重,白细胞减少不明显,肝肾功能及胃肠道反应不严重。疗程后,所有患者不同程度上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结论:伊尔康胶囊联合化疗药物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及升高白细胞计数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伊尔康胶囊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清热解毒
下载PDF
FBXW7与KLF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新 周昱 廉奇鑫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FBXW7与KLF5在乳腺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两个因子同临床相应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内在联系,并阐明其在人类乳腺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理蜡... 目的:研究FBXW7与KLF5在乳腺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两个因子同临床相应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内在联系,并阐明其在人类乳腺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理蜡块,且再次由资深病理科医生证实,通过采用Elivision TM Plus/HRP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4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FBXW7和KLF5两个与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同时在应用软件SPSS17.0的帮助下,采用传统的统计学计算方法分析上述两因子同临床相应的病理学特点间的关系,最后探讨FBXW7和KLF5是否存在相关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乳腺癌中KLF5阳性表达率为82.22%,高于正常乳腺的17.78%;乳腺癌中FBXW7蛋白阳性表达为53.33%,低于正常乳腺中的100.00%;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F5在乳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FBXW7在乳腺癌中表达明显降低,提示在乳腺癌发生中KLF5和FBXW7发挥一定作用,对KLF5、FBXW7的检测可作为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FBXW7 KLF5 表达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药物外漏的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文丽 孙桂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第5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药物外漏 静脉穿刺 外科 护理
下载PDF
CHD5及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昱 廉奇鑫 王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CHD5与Ki67在胃黏膜癌变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两个因子同临床相应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内在联系。方法:通过采用ElivisionTMPlus/HRP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58例胃癌组织标本中CHD5和Ki67两个与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 目的:研究CHD5与Ki67在胃黏膜癌变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两个因子同临床相应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内在联系。方法:通过采用ElivisionTMPlus/HRP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58例胃癌组织标本中CHD5和Ki67两个与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1在胃黏膜癌变组织及其相应的周围正常组织中CHD5基因的蛋白显色阳性率分别为34.48%(20/58)和70.69%(41/58),并明显的看出,在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多呈阳性。将结果分析处理后得出,CHD5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瘤体组织分化程度、病变淋巴转移以及肿瘤TNM分期有关(均P<0.05);与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肿瘤直径范围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2在胃黏膜癌变组织及其相应的周围正常组织中ki67蛋白显色阳性结果分别为67.24%(39/58)和36.21%(21/58),结果分析后得出,在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基因ki67的表达多为阳性。数据行统计处理后表明,ki67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瘤体组织分化程度、病变淋巴转移以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肿瘤直径范围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1在胃癌组织中CHD5表达下降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2ki67在胃正常组织中表达不明显,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3CHD5与ki67表达具有负相关性,提示二者有彼此制约、相互拮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HD5 KI67
下载PDF
老化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福军 杨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第5期17-20,共4页
自然衰老的主因有二,一为进行性DNA损伤;二为线粒体功能下降。通常认为,这两条通路相互隔离,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DNA损伤,p53的分子环路激活,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功能损伤三者联动引起了衰老,这一衰老分子轴线为阐明器官衰退和老龄关联... 自然衰老的主因有二,一为进行性DNA损伤;二为线粒体功能下降。通常认为,这两条通路相互隔离,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DNA损伤,p53的分子环路激活,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功能损伤三者联动引起了衰老,这一衰老分子轴线为阐明器官衰退和老龄关联疾病发生机理,为研发新的药物具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机制 DNA损伤 线粒体功能下降 P53
下载PDF
胰尾部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16
作者 周昱 田寅 +2 位作者 王博 王新 李状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5期96-96,共1页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胰腺肿瘤,具有术前确诊率低、交界性生物学特性及肿瘤切除术后经过良好等特点。由于多数临床医师对该病缺乏深刻的认识,术前极易误诊。近年有关该病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sP11P好发于...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胰腺肿瘤,具有术前确诊率低、交界性生物学特性及肿瘤切除术后经过良好等特点。由于多数临床医师对该病缺乏深刻的认识,术前极易误诊。近年有关该病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sP11P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10%~15%有转移播散的侵袭性行为,可导致死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尾部 低度恶性潜能 胰腺肿瘤 临床医师 生物学特性 切除术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CHD5及K-ras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昱 廉奇鑫 王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CHD5和K-ra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各自临床病理学指标的检测、分析各自不同表达程度探索性讨论二者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探索CHD5和K-ras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所选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 目的:通过研究CHD5和K-ra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各自临床病理学指标的检测、分析各自不同表达程度探索性讨论二者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探索CHD5和K-ras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所选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CHD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50%(13/40)与72.50%(29/40),所以在结直肠癌旁正常组织中CHD5蛋白多为明显阳性表达。经统计学系统运算明确发现:CHD5蛋白的表达与所选患者组织分化程度、肿瘤临床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预后好坏程度有关(均P<0.05),与直肠肿瘤浸润的深度、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范围无关(P>0.05)。2所选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K-ra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5%(27/40)与37.50%(15/40),并且所选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蛋白多为阳性表达。经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发现,K-ras蛋白的表达与患者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临床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预后的好坏程度关系非常密切(P<0.05),相反与、结直肠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范围及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HD5表达下降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2K-ras在胃正常组织中表达不明显,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3CHD5与K-ras表达具有负相关性,提示二者有彼此制约、相互拮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HD5 K-RAS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2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海峰 姚伟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第1期36-36,共1页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与维脑路通注射液的疗效比较.方法:红花治疗组322例,给红花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日一次静点;对照组维脑路通注射液0.4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日一次静点...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与维脑路通注射液的疗效比较.方法:红花治疗组322例,给红花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日一次静点;对照组维脑路通注射液0.4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日一次静点,两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方面疗效更为明显(80.01).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优于维脑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红花注射液 中药 疗效 病例报告 植物药
下载PDF
癌症病人自杀行为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艳萍 陈辉 赵桂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第2期95-95,共1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癌症病人随着相应增加,癌症给机体带来的种种不适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导致癌症病人自杀行为的产生。本文通过分析导致癌症病人的临床原因,试图找到能够导致癌症病人产生自杀行为的主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癌症病人随着相应增加,癌症给机体带来的种种不适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导致癌症病人自杀行为的产生。本文通过分析导致癌症病人的临床原因,试图找到能够导致癌症病人产生自杀行为的主要临床因素,为临床加强癌症病人的护理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依据。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自杀行为 临床因素
下载PDF
SRC-3和PAX2在乳腺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昱 王新 廉奇鑫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1期48-49,52,共3页
目的:通过对女性乳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乳腺浸润癌中PAX2与SRC-3相关蛋白分析是否相关并且有无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研究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SRC-3,PAX2是否有表达。结果:SRC-3在乳腺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9%,在正常乳腺... 目的:通过对女性乳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乳腺浸润癌中PAX2与SRC-3相关蛋白分析是否相关并且有无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研究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SRC-3,PAX2是否有表达。结果:SRC-3在乳腺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9%,在正常乳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X2在乳腺浸润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30.00%,在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94.44%,其在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浸润癌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C-3与PAX2可能是乳腺浸润癌的不良预后因素;二者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癌 SRC-3 PAX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