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山之作”:11—12世纪远东国家使节交往的文献资料——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1
作者 克恰诺夫 王颖 《西夏研究》 2014年第4期34-41,共8页
内蒙古哈拉浩特出土的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有较详细的关于使节交往方面的法律规范,具体包括使团构成、驿所职责、外事接待、违律禁行和使节外贸等诸多内容。《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发现不仅为西夏法制研究增添了珍贵史料,而且提... 内蒙古哈拉浩特出土的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有较详细的关于使节交往方面的法律规范,具体包括使团构成、驿所职责、外事接待、违律禁行和使节外贸等诸多内容。《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发现不仅为西夏法制研究增添了珍贵史料,而且提供了站在"他者"立场上而非中国传统史料"华夷之别"的视角重新审视11—12世纪远东国家使节交往的崭新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节交往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西夏 远东国家
下载PDF
M·E·克拉芙佐娃谈中国《楚辞》
2
作者 M.E.克拉芙佐娃 侯海荣 杨慧 《云梦学刊》 2017年第6期16-19,共4页
俄罗斯汉学家M·E·克拉芙佐娃指出,关于《楚辞》著作权这种争议的背后,潜藏着比讨论这篇或那篇独立篇目的创作历史更严肃的问题。具体来说,便是这部南方(楚地)的诗歌,是否是单独一个天才的产物,或者说突出如屈原者。未来研究... 俄罗斯汉学家M·E·克拉芙佐娃指出,关于《楚辞》著作权这种争议的背后,潜藏着比讨论这篇或那篇独立篇目的创作历史更严肃的问题。具体来说,便是这部南方(楚地)的诗歌,是否是单独一个天才的产物,或者说突出如屈原者。未来研究中最可行的,是将屈原视为楚国诗人的综合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他在这一方面的历史真实性。《楚辞》研究的中心问题首先应该是南方诗歌传统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定位。单独研究中国古代的诗歌遗产无法解决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对中国古代精神和生活的其他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汉学 屈原 楚辞 文学文化传播
下载PDF
西夏语的动词变形组
3
作者 麻晓芳(译) 《西夏研究》 2020年第S01期126-131,共6页
西夏语动词一致关系的相关研究在藏缅语文献领域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概述了西夏语动词一致关系标记分布的两条规律:(1)如果一个或少于一个的主价语是第一或第二人称,那么不论主价语的句法角色如何,动词都显然与行为者存在一致关系。(2... 西夏语动词一致关系的相关研究在藏缅语文献领域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概述了西夏语动词一致关系标记分布的两条规律:(1)如果一个或少于一个的主价语是第一或第二人称,那么不论主价语的句法角色如何,动词都显然与行为者存在一致关系。(2)如果一个及物动词关涉两个非第三人称的主价语,那么动词将与语法上的受事或者“及物宾语”存在一致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所见西夏文语料,本文对西夏语动词变形组的“非强制性”、“词源透明”等观点进行了解释性的说明。西夏语的作格存在于形态和句法两个层面,句法作格性是西夏语语法的重要特征,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语 动词变形组 作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