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西伯利亚东南部上侏罗统地质结构和含油气性(俄文)
1
作者 ВА康托罗维奇 СА莫伊谢夫 +1 位作者 ИА伊万诺夫 СВ雷日科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对西西伯利亚上侏罗统的石油资源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上侏罗统是西西伯利亚东西部最有含油气远景的层位。指出了巴特阶-卡洛维阶-上侏罗统的岩性和地层特征。根据油藏的地层属性对油田进行了分类,划分了三类油田,... 对西西伯利亚上侏罗统的石油资源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上侏罗统是西西伯利亚东西部最有含油气远景的层位。指出了巴特阶-卡洛维阶-上侏罗统的岩性和地层特征。根据油藏的地层属性对油田进行了分类,划分了三类油田,其油藏分别与Ю11-1,Ю11-2和Ю11-3,Ю11-4层有关。研究了典型油田的结构,论证了进一步扩大区域油气源料基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侏罗统 西西伯利亚 地质结构 含油气性 东南部
下载PDF
西伯利亚地台尤鲁布钦─托霍莫油气聚集带多期成藏模式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国都 金之钧 AЭ康托罗维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7-91,共5页
西伯利亚地台拜基特盆地的尤鲁布钦─托霍莫油气聚集带的油气藏是迄今在地球沉积圈层内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特大型油气藏。简要介绍了该油气聚集带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和里菲系含油气特征;通过地层埋藏史分析,恢复了烃源岩的生烃史,论... 西伯利亚地台拜基特盆地的尤鲁布钦─托霍莫油气聚集带的油气藏是迄今在地球沉积圈层内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特大型油气藏。简要介绍了该油气聚集带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和里菲系含油气特征;通过地层埋藏史分析,恢复了烃源岩的生烃史,论证了该油气聚集带的成藏条件和成藏期次。里菲系烃源岩第一次大量生、排烃发生于晚里菲世的中期,里菲纪末的褶皱运动及伴随的上升运动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遭到改造和破坏;里菲系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发生在文德纪、寒武纪─二叠纪,这一时期该区虽然也发生过差异升降运动,并且形成了许多大型局部构造,但抬升规模较小,烃源岩的生烃作用基本没有终止,形成了大量油气藏;二叠纪末─三叠纪的基性岩浆作用加强了烃源岩的生烃、排烃作用;新构造运动期间该地区的整体抬升使地层温度和压力降低,大量烃类从地层水中游离出来,成为已形成油气藏的非常客观的烃类补充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带 多期成藏 模式 西伯利亚
下载PDF
西伯利亚地台南部文德系油气藏类型
3
作者 商振平 В.А.托彼什克 Л.В.梁布科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30-538,共9页
对西伯利亚地台南部油气藏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岩性、地层和地质构造因素对油气藏形态和成因的影响。指出东北部油气藏主要发育在背斜圈闭中,西南部油气藏主要发育在非背斜圈闭中。研究并推荐了最佳普查、勘探的程序。
关键词 西伯利亚地台 油气藏 文德纪 寒武纪 油气藏类型 勘探
下载PDF
西西伯利亚下侏罗统河湖相地层内的塔尔油气聚集带
4
作者 康.,AЭ 李国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34-444,共11页
本文简述了西西伯利亚弗罗雷含油气地区下侏罗统地层塔尔巨型油气聚集带的地质特征;描述了中下侏罗统的地层特征,用孢粉方法确定了其时代;阐述了克拉斯诺列宁斯克隆起的构造及其含油气性特征;论述了ЮK11油层、ЮK10油层、托... 本文简述了西西伯利亚弗罗雷含油气地区下侏罗统地层塔尔巨型油气聚集带的地质特征;描述了中下侏罗统的地层特征,用孢粉方法确定了其时代;阐述了克拉斯诺列宁斯克隆起的构造及其含油气性特征;论述了ЮK11油层、ЮK10油层、托古尔泥岩夹层以及拉多姆泥岩盖层的构造及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及其成因;讨论了油源问题;厘定了这类油气聚集带的预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学 沉积相 生物标志物 西伯利亚
下载PDF
西伯利亚地台涅帕-鲍图奥巴台背斜文德系碳酸盐岩巨型油气聚集带
5
作者 г.г.谢明 李国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3-343,共11页
通过地质、构造、岩相、测井、地球化学和水文地质学等综合研究,首次在涅帕一的图奥巴台背斜中部留出叶列马-乔纳油气聚集带。该油气聚集带面积2.2×104km2,据作者估算,其石油可采储量约为20×108t,储集层是文德系的普列... 通过地质、构造、岩相、测井、地球化学和水文地质学等综合研究,首次在涅帕一的图奥巴台背斜中部留出叶列马-乔纳油气聚集带。该油气聚集带面积2.2×104km2,据作者估算,其石油可采储量约为20×108t,储集层是文德系的普列奥布拉任卡层。普列奥布拉任卡层全区广泛分布,岩性为生物白云岩。后者形成于相同的沉积环境并经受了类似的后生改造过程,成为孔隙型储集层。该油气聚集带属于大型岩性圈闭,成因与生物礁体有联系。该带的含油气性主要是两个地质条件决定的:首先,古构造上,在晚前寒武纪和显生宙该区一直处在涅帕-鲍图奥巴台背斜的较高部位,因此,它是烃类运移的长期指向区;其次,在该油气聚集带范围内位于普列奥布拉任卡层底部的吉拉区域遮挡层缺失,这使得烃类物质能够从下面的碎屑岩含油层系注入到普列奥布拉任卡层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带 孔隙度 油气运移 石灰酸盐岩 储集层
下载PDF
西伯利亚地台腹部文德系及下寒武统含油气性预测(下)(俄文)
6
作者 Г.Г.Шеми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3-181,共9页
对西伯利亚地台腹部地区文德系及下寒统盐下陆源层及碳酸盐岩层中具有普查远景的油气藏进行了含油气评价。这些层系包括:维柳依层、下湟普斯克层、上湟普斯克层、齐尔斯克层、下达尼洛夫层、上达尼洛夫层和乌索尔层。对各层系均划分了... 对西伯利亚地台腹部地区文德系及下寒统盐下陆源层及碳酸盐岩层中具有普查远景的油气藏进行了含油气评价。这些层系包括:维柳依层、下湟普斯克层、上湟普斯克层、齐尔斯克层、下达尼洛夫层、上达尼洛夫层和乌索尔层。对各层系均划分了含油气远景区、油气聚集带、油气普查的首要对象,并预测了主要的圈闭类型、油气藏规模和烃类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地台 文德纪 早寒武世 陆相沉积 碳酸盐岩 含油气预测 油气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西伯利亚地台腹部文德系及下寒武统含油气性预测(俄文)
7
作者 Г.Г.Шеми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9-86,共8页
经过改进的含油气性预测方法,适用于结构复杂和油气藏形成期长的古老地层。这种含油气性预测方法是建立在综合地层、构造、岩性-岩相、地球化学和本文地质指标和对每种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的。介绍了盐下陆源层和碳酸盐岩层(维柳依、... 经过改进的含油气性预测方法,适用于结构复杂和油气藏形成期长的古老地层。这种含油气性预测方法是建立在综合地层、构造、岩性-岩相、地球化学和本文地质指标和对每种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的。介绍了盐下陆源层和碳酸盐岩层(维柳依、下涅普斯克、上涅普斯克齐尔、下达尼洛夫、上达尼洛夫和乌索尔等储集层)的含油气性的详细预测结果。在它们的分布地区划分了不同含油气性的详细预测结果。在它们的分布地区划分了不同含油气远景区,油气聚集带和首批应进行石油普查的目标,预测了这些地区的主要圈闭类型、油藏数量和烃类组分。这些研究成果将能极大地提高石油普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油气聚集规律 油气藏圈闭 油气运移 西伯利亚地台 下寒武统
下载PDF
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大型油气田分布的构造控制因素
8
作者 С.Ю.别良耶夫 Т.М.哈穆赫耶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10,共8页
50多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研究控制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油气分布的构造因素。М.Я.鲁德凯维奇、Ф.Г.古拉里、А.Э.库特罗维奇等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们认为, 油田分布在新构造运动沉降区或很弱隆起区,而气田分布在较微弱... 50多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研究控制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油气分布的构造因素。М.Я.鲁德凯维奇、Ф.Г.古拉里、А.Э.库特罗维奇等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们认为, 油田分布在新构造运动沉降区或很弱隆起区,而气田分布在较微弱的隆起带; 大型油气田分布与组成1级隆起的构造圈闭有关。长期稳定沉降的大型盆地和坳陷是生油气带; 原油聚集带分布在含油气盆地中部和较低部位, 天然气聚集带分布在盆地边缘。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共有巨型和大型油气田249个, 其油气储量占了含油气省总储量的90%以上。将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划分为3个区域性大地构造单元: 外带、亚马尔半岛- 喀拉区域沉降带和鄂毕区域阶地。后两个构造单元组成了台向斜的内带。在这些构造单元中分布着大型和巨型油气田。详细研究了这3个大地构造单元的巨型和大型油气田及其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伯利亚 含油气盆地 油气田 构造控制
下载PDF
油气资源评价的地质-经济标准
9
作者 и.в.费里莫诺娃 ю.г.叶廖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5-738,共4页
为了建立评价油气资源利用效益的方法,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和现今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油气资源的预测,提出了三项对油气资源进行地质-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第一是对石油天然气普遍需求原则,这一原则本身包含了合理开发油气藏的原则... 为了建立评价油气资源利用效益的方法,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和现今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油气资源的预测,提出了三项对油气资源进行地质-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第一是对石油天然气普遍需求原则,这一原则本身包含了合理开发油气藏的原则;第二是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的原则,这一原则已被法律所固定,它决定着长期的经济效益,合理有效地利用油气资源关系到合理使用基本生产基金、劳动力和材料;第三是油气田开发的利润原理,根据复杂的国内外市场条件,确定油气田合理的开发方向,以获取最大的利润。执行上述油气田地质-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可以确保石油工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增加油气田的利润、吸收更多的资金,从而确保了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长期地质-经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评价 地质-经济指标 合理开发 利润 投资 效益
下载PDF
生长断层封闭性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东周 刘斌 +2 位作者 李建英 王津 陈洪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生长断层成长初期具有独特的断面形态 ,断层两盘在错动过程之中会产生空隙带和闭合带两种应力状态。在空隙带 ,两盘欠压实页岩易延展流动而产生变形的剪切沉积物 ,形成的泥质剪切带是生长断层形成泥质涂抹层的原因。泥质涂抹层的形成与... 生长断层成长初期具有独特的断面形态 ,断层两盘在错动过程之中会产生空隙带和闭合带两种应力状态。在空隙带 ,两盘欠压实页岩易延展流动而产生变形的剪切沉积物 ,形成的泥质剪切带是生长断层形成泥质涂抹层的原因。泥质涂抹层的形成与断距大小、剖面岩性组合特征及泥岩含量等密切相关。生长断层多为盆地内二、三级断层 ,走向延伸较长 ,在同一层位不同地段其断距大小、上下盘岩性组合及对接关系不同 ,致使封闭性在走向上具分段特征。以大港油田张东断层为例分析生长断层封闭性 ,首先要整体认识 ,在具体地段不同层位 ,分段分析断距变化规律及岩性组合特征 ,然后比较各段形成泥质涂抹层的强弱 ,最后进行相对评价。图 5参 9(刘东周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断层 封闭性 泥质剪切带 泥质涂抹层 张东断层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喜马拉雅运动在新疆中、新生代盆地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А.К.Башарин С.Ю.Беляв +1 位作者 Г.С.Фралкин 曹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2-83,共12页
分析了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沉积盖层中的不整合及不同时代形变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并评价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对新疆现今构造的影响。指出,塔里木盆地(地台)在晚第三纪和喜马拉雅运动期就成为新疆主要的油气生成区。塔里木盆地仅... 分析了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沉积盖层中的不整合及不同时代形变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并评价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对新疆现今构造的影响。指出,塔里木盆地(地台)在晚第三纪和喜马拉雅运动期就成为新疆主要的油气生成区。塔里木盆地仅受到了谐振运动的影响,这种谐振运动与四周活动区的构造活动有关(使塔里木克拉通盖层的同沉积构造及岩相带复杂化),但这种谐振运动在靠近褶皱带的范围内也未能形成褶皱山。只是新生代晚期的形变作用才形成了塔里木地台的现今推覆褶皱框架,塔里木地台的盖层是一个潜在的含油气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塔里木盆地 含油气盆地 油气地质 盆地形成
下载PDF
塔里木含油气盆地盖层形成的地史特征
12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41-542,共2页
在分析塔里木地台沉积厚度图、沉积盖层厚度演化图和其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将塔里木地台沉积盖层的形成划分为四个阶段:寒武纪-早古生代、中-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简要地描述了每一阶段的地球动力学、岩相古地理环境。... 在分析塔里木地台沉积厚度图、沉积盖层厚度演化图和其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将塔里木地台沉积盖层的形成划分为四个阶段:寒武纪-早古生代、中-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简要地描述了每一阶段的地球动力学、岩相古地理环境。采用已开发出来的特殊方法,编制了一系列图件,这些图件反映了超覆在寒武-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生油岩系之上的沉积层厚度连续增长的情况。对每一个生油层系都划出了生油岩处于生油主带的地区,并指出了生油岩是超过了生油主带,还是尚未进入生油主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地层厚度 盖层 生油层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