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对土壤重金属富集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晓声 娄厦 +2 位作者 Larisa Dorzhievna Radnaeva Elena Nikitina 汪豪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0-410,共11页
植物修复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修复过程、影响因素及机理已经得到广泛研究。明确植物富集重金属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诱导提高植物修复能力是提高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效果的关键。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植... 植物修复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修复过程、影响因素及机理已经得到广泛研究。明确植物富集重金属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诱导提高植物修复能力是提高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效果的关键。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特性和影响植物富集的因素以及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 富集 土壤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土地干旱化现象研究——以贝加尔地区为例(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Anatoly I.KULIKOV Bair Z.TSYDYPOV +2 位作者 Bator V.SODNOMOV Ayur B.GYNINOVA 王卷乐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7年第2期141-147,共7页
气候变暖、干旱化和荒漠化导致了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增加。本文认为气候变暖、干旱化和荒漠化过程作为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生态平衡的重大不稳定因素。自然过程极值的增长是生态系统失衡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候变暖、干旱化和荒漠化加... 气候变暖、干旱化和荒漠化导致了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增加。本文认为气候变暖、干旱化和荒漠化过程作为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生态平衡的重大不稳定因素。自然过程极值的增长是生态系统失衡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候变暖、干旱化和荒漠化加剧了跨贝加尔地区生态系统的失衡及当地紧张的环境局势。本文采用大气和土壤参数的均方根差及Walter-Gossen气候图表定量估计了跨贝加尔地区的干旱状态,并提供了永久冻土区对长期变暖响应的有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 干旱化 荒漠化 极值 旱情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森林特征变量优化的湿地植物分类与密度反演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曙光 董行 +2 位作者 娄厦 DORZHIEVNA Radnaeva Larisa NIKITINA Elena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5-704,共10页
以长江口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滨海湿地植被进行分类。在提取Landsat-8 OLI影像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植被指数季节差值对模型进行特征变量优化,分析了长江口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空间特征。以所占面... 以长江口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滨海湿地植被进行分类。在提取Landsat-8 OLI影像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植被指数季节差值对模型进行特征变量优化,分析了长江口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空间特征。以所占面积最大的互花米草(入侵物种)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实地测量数据,估算了秋季的互花米草植物密度的空间特征。提出的多时相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特征变量优化方法,可以较为便捷地提取长江口湿地3种优势物种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最大似然法相比,分类精度有较大提高,总体分类精度由78.35%提高至87.55%,Kappa系数由0.72提高至0.84。该方法适用于存在“异物同谱”问题的湿地植物群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湿地 湿地植被分类 植物密度 随机森林模型 特征变量优化
下载PDF
刚性沉水植物影响下波浪传播及泥沙悬浮数值模拟
4
作者 陈明 娄厦 +3 位作者 刘曙光 RADNAEVA Larisa Dorzhievna NIKITINA Elena CHALOV Sergey Romanovich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1-870,共10页
由于植物引起的紊动作用,含刚性植物床面中悬浮泥沙浓度与无植物裸床相比显著增加,而通过平均流速计算底床切应力的传统泥沙模型无法模拟出该现象。因此,在含植物水流水沙运动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Flow–3D的含刚性沉水植物... 由于植物引起的紊动作用,含刚性植物床面中悬浮泥沙浓度与无植物裸床相比显著增加,而通过平均流速计算底床切应力的传统泥沙模型无法模拟出该现象。因此,在含植物水流水沙运动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Flow–3D的含刚性沉水植物条件下波浪传播的三维数学模型,模拟了植物影响下波浪动力特征和泥沙悬浮过程,同时从紊动能角度修正希尔兹数,对泥沙模块进行了改进。与实测数据相比,该模型可较精确地模拟出植物引起的整体水流流速减小和局部冠层顶部处的流速增大、水体紊动增强以及紊动能在波周期内出现两个峰值的现象。与原始泥沙模块相比,改进的模型考虑了植物尾流紊动对泥沙运动的影响,可提高含植物床面泥沙悬浮模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3D数值模拟 刚性沉水植物 波浪流速 紊动能 泥沙模块改进 泥沙悬浮
下载PDF
基于TRMM降水数据的1998-2015年“一带一路”干旱时空分布(英文) 被引量:7
5
作者 柏永青 王卷乐 +4 位作者 王玉洁 韩雪华 Bair Z.Tsydypov Altansukh Ochir Davaadorj Davaasure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7年第6期559-570,共12页
干旱是一种世界范围的自然灾害,长期影响各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耕地集中、干旱灾害频繁,利用遥感卫星监测大区域的干旱水平及其时空变化,对于科学掌握"一带一路"地区... 干旱是一种世界范围的自然灾害,长期影响各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耕地集中、干旱灾害频繁,利用遥感卫星监测大区域的干旱水平及其时空变化,对于科学掌握"一带一路"地区的干旱格局、区域分异特征,及其对农业耕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TRMM降水数据,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模型研究和获取了N50°以南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1998-2015年逐月干旱时空分布,得知冬季的干旱主要分布在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夏季的干旱主要分布在中亚和西亚地区,干旱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利用BFAST算法以经济走廊为骨干划分六大片区分析了"一带一路"地区干旱的区域分异特征,可知18年来,东北亚、西亚北非、南亚和中东欧地区的干旱平均水平呈现小范围的减轻趋势,中亚地区的干旱平均水平呈现小范围的增强趋势,东南亚地区的干旱平均水平变化呈现先减后增的波动特征。1998-2015年间"一带一路"地区的干旱总面积以每年40260 km^2的总趋势不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时空分布 “一带一路” TRMM 降水距平百分率 BFAS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