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 被引量:1
1
作者 武仙竹 陈育芝 Drozdov NI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2-1040,共9页
李斯特文卡(Лиственка)遗址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右岸的2级阶地,地理坐标为55°35′22″N,85°46′24″E。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器和骨器等文化遗存,是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文化遗址。遗址第7... 李斯特文卡(Лиственка)遗址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右岸的2级阶地,地理坐标为55°35′22″N,85°46′24″E。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器和骨器等文化遗存,是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文化遗址。遗址第7层距今时代约13.59-15.00 kaBP,从该层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鉴定和研究了包括有3个个体的大缺齿鼹(Mogera robusta)化石材料。该批材料的发现,表明遗址古环境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是处于冰缘森林-苔原和干草原-苔原环境,而应该是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比较充足且分布有泰加林和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地,具有软体动物、小哺乳动物、大哺乳动物等属种多样的良好生态环境。李斯特文卡遗址大缺齿鼹标本的研究,反映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严寒而漫长的冬天里可能把捕捉大缺齿鼹作为重要的食物补充,为我们深入分析亚洲古人类文化交流、古人类体质进化及适应寒冷环境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研究鼹科动物起源与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研究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缺齿鼹(Mogera robusta) 李斯特文卡遗址 动物考古 西伯利亚
下载PDF
西伯利亚地区的汉学
2
作者 В.Г.达齐申 袁丽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7-100,共4页
俄国东部地区汉学的发展,迄今为止仍备受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西伯利亚当然也属于这一区域。苏联解体后,西伯利亚地区的汉学研究进展缓慢,这与前苏联时期当地汉学的发展关系甚大。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西伯利亚地区汉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地缘... 俄国东部地区汉学的发展,迄今为止仍备受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西伯利亚当然也属于这一区域。苏联解体后,西伯利亚地区的汉学研究进展缓慢,这与前苏联时期当地汉学的发展关系甚大。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西伯利亚地区汉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地缘因素。这一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邻国——中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研究 西伯利亚地区 前苏联时期 蒙古语 东方语言 国民学校 叶卡捷琳娜二世 经济发展 乌尔 汉语研究
下载PDF
东西伯利亚油气综合体的发展前景
3
作者 В.Т.伊扎罗夫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第5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东西伯利亚 综合体 地质勘探工作 油气 出口多元化 中长期发展 亚太市场 石油管线
下载PDF
俄罗斯汉学家А.В.马拉库耶夫及其成就评析
4
作者 弗·达奇申 侯艾君(译) 郭永胜(审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文对在我国学界(甚至俄罗斯学界)鲜为人知的俄罗斯当代汉学家亚·弗·马拉库耶夫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做出梳理和评述。对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来说,非常重要的是,这位汉学家曾与内蒙古有着深刻渊源,并且留下大量相关著述,尤其是... 本文对在我国学界(甚至俄罗斯学界)鲜为人知的俄罗斯当代汉学家亚·弗·马拉库耶夫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做出梳理和评述。对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来说,非常重要的是,这位汉学家曾与内蒙古有着深刻渊源,并且留下大量相关著述,尤其是《内蒙古》一文堪称名作。其中包含许多宝贵的数据资料,其观察视角也非常独特。该汉学家的著述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库耶夫 俄罗斯汉学 内蒙古
下载PDF
俄罗斯学界对湖北茶文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达旗升.弗拉基米尔.格利高里耶维奇 田园 肖卫焕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9年第1期30-46,共17页
以18—19世纪出版的俄罗斯汉学著作为基础,并结合喀山和伊尔库茨克的档案,论述了俄罗斯学界对湖北省茶叶贸易和茶文化的研究。茶文化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湖北省又是中国茶叶和茶文化的代表,19世纪初至1861年,... 以18—19世纪出版的俄罗斯汉学著作为基础,并结合喀山和伊尔库茨克的档案,论述了俄罗斯学界对湖北省茶叶贸易和茶文化的研究。茶文化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湖北省又是中国茶叶和茶文化的代表,19世纪初至1861年,茶叶研究成为俄罗斯汉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861年至20世纪初,湖北及武汉成为中俄茶叶贸易的中心,汉口茶叶成为两国贸易的大宗商品。这段时期也是俄罗斯学者研究湖北省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全盛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汉学 湖北 茶贸易 茶文化
下载PDF
东西伯利亚中心中国古籍收集史
6
作者 阎美萍(译) 《汉籍与汉学》 2020年第2期-,共8页
迄今为止,俄罗斯最大的中国古籍典藏仍然是伊尔库茨克市的古汉语(文言文)和满语典籍,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仔细梳理了东西伯利亚中心中国古籍的收藏历史,简单陈述了中国古籍在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命运,希望对中国古籍在俄罗斯重归... 迄今为止,俄罗斯最大的中国古籍典藏仍然是伊尔库茨克市的古汉语(文言文)和满语典籍,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仔细梳理了东西伯利亚中心中国古籍的收藏历史,简单陈述了中国古籍在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命运,希望对中国古籍在俄罗斯重归科学流通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伯利亚 伊尔库茨克 中国古籍 汉学家
原文传递
蒙古国南戈壁省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汉受降城)的考古发掘及西汉时期外部防御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A.A.科瓦列夫 权乾坤 《草原文物》 2015年第2期91-99,共9页
2009年,由俄罗斯和蒙古国考古学家组成的'中央亚细亚'联合科考队在领队A.A.科瓦列夫和D.额尔敦巴特尔的带领下,对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瑙木冈苏木的巴彦布拉格(Bayanbulag)西汉要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围绕遗址的三个地... 2009年,由俄罗斯和蒙古国考古学家组成的'中央亚细亚'联合科考队在领队A.A.科瓦列夫和D.额尔敦巴特尔的带领下,对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瑙木冈苏木的巴彦布拉格(Bayanbulag)西汉要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围绕遗址的三个地点展开:1号发掘地点,发现有大量中国古代士兵的遗骸;2号发掘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巴彦布拉格 汉代 城址 封泥 汉武帝 受降 城匈奴
下载PDF
俄国早期汉学及其成就
8
作者 В.Г.达齐申 侯艾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32-37,共6页
1828年俄国东正教大司祭雅金弗(比丘林)因整理研究东方文献和古代史方面的贡献当选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从而在俄国形成雅金弗(比丘林)“奠定了俄国对中国进行学术研究基础”的观点。直到今天,这种观点仍在俄国史学界占据主流地位。... 1828年俄国东正教大司祭雅金弗(比丘林)因整理研究东方文献和古代史方面的贡献当选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从而在俄国形成雅金弗(比丘林)“奠定了俄国对中国进行学术研究基础”的观点。直到今天,这种观点仍在俄国史学界占据主流地位。然而,俄国古典汉学实际上发端于18世纪,雅金弗(比丘林)的前辈们И.К.罗索辛、А.Л.列昂切夫、伊凡-奥尔洛夫、索弗罗尼(格里波夫斯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研究 中国史书 中国传统史学 国史学界 大司祭 明斯基 奥尔洛夫 国家科学院 伊凡 通鉴学
下载PDF
18世纪北京的东正教传教士及其生活
9
作者 В.Г. 达齐申 郝葵 《俄罗斯学刊》 2014年第2期15-24,共10页
18世纪初,随着东正教传教士团的到来,俄国旅华传教士开始了在北京的侨居生活。这个特殊的俄侨群体,相对于商贾、佣兵、囚俘等,对早期俄中关系的影响最为显著。18世纪共有八届东正教传教士团来到北京。在评价俄国传教士的特点时,大都指... 18世纪初,随着东正教传教士团的到来,俄国旅华传教士开始了在北京的侨居生活。这个特殊的俄侨群体,相对于商贾、佣兵、囚俘等,对早期俄中关系的影响最为显著。18世纪共有八届东正教传教士团来到北京。在评价俄国传教士的特点时,大都指出他们酗酒、粗暴、懒惰,这些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主要是由于他们身处一个完全异样的国度所经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重负所引发的。俄国传教士与祖国的联系长期中断,不少人都客死他乡。尽管批评声较为普遍,但还是有过半数的传教士团团长在后来得到了认可。在18世纪,作为宗教传教士团成员的俄国旅华传教士在俄中关系史上写下了重要而有趣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东正教 传教士团 18世纪
下载PDF
蒙古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回顾及年代分期
10
作者 权乾坤 《草原文物》 2015年第2期44-51,共8页
2009年中亚联合科考队对巴彦布拉格要塞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批很有价值的遗迹遗物。笔者通过研究出土遗物的文化属性,结合考证中国古代相关文献的记载,最终确定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就是汉受降城,并勾勒出汉武帝时期边境防御的新路径。
关键词 蒙古国 旧石器莫斯特勒瓦娄哇技术 石叶技术 细石叶技术年代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