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增殖及凋亡的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木松 张贵贤 +2 位作者 魏媛媛 陈晖 秦维 《四川中医》 2020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增殖及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空白对照组10只,其余20只SD大鼠进行造模,采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结合微量CCl_4腹腔注射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动物分为模型...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增殖及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空白对照组10只,其余20只SD大鼠进行造模,采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结合微量CCl_4腹腔注射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动物分为模型组10只,中药组10只。中药组灌胃茵陈蒿汤3.5g/kg,每日1次,连续灌胃4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取血和肝脏。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形状细胞增殖和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大鼠肝脏PERK、eIF2α和ATF4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HE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加重(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肝星状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增值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ERK、eIF2α和ATF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肝组织PERK、eIF2α和ATF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茵陈蒿汤可改善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可抑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PERK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纤维化 菌陈蒿汤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翠如 武丽 +2 位作者 平采艳 周红霞 蔡志刚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845-848,共4页
目的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观察疗效及其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清细胞因子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方法2014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68例,被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 目的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观察疗效及其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清细胞因子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方法2014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68例,被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给予对照组喹诺酮类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抗感染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胶囊)治疗4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示差折光检测器按标准操作检测尿L和M,并计算L/M比值,常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0、TNF-α和内毒素。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腹围、24 h尿量、腹水白细胞和血清PCT水平分别为(67.4±10.2)cm、(1685.4±305.6)ml、(156.2±92.0)×10^6/L和(0.45±0.15)ng/ml,与对照组比[分别为(75.6±11.3)cm、(1450.3±326.8)ml、(360.8±110.5)×10^6/L和(1.24±0.60)ng/ml,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40.6±18.0)U/L、(45.8±20.4)U/L和(45.2±10.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2.5±15.4)U/L、(59.8±21.5)U/L和(54.0±11.5)μmol/L,P<0.05];观察组尿L/M比值、血清IL-10、TNF-α和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07±0.01)、(32.6±5.4)ng/L、(29.8±7.0)ng/L和(0.33±0.10)EU/ml,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分别为(0.09±0.01)、(27.1±5.0)ng/L、(38.9±8.5)ng/L和(0.46±0.13)EU/ml,P<0.05]。结论应用微生态制剂协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腹水情况、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保护肝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微生态制剂 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 内毒素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通过下调小鼠肝脏γδT细胞内IL-17的分泌缓解胆汁淤积性肝病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翠茹 武丽 +2 位作者 张艳丽 张沙沙 周红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通过下调小鼠肝脏γδT细胞内IL-17的分泌缓解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0只正常环境饲养的小鼠作为对照组,每日上下午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灌胃共20 d;按相关文献中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病模型制备方法,将...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通过下调小鼠肝脏γδT细胞内IL-17的分泌缓解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0只正常环境饲养的小鼠作为对照组,每日上下午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灌胃共20 d;按相关文献中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病模型制备方法,将其余用于造模的30只小鼠每日上下午均采用50%葡萄糖+100%猪油脂1︰1比例的混合液10 mL/kg灌胃20 d,第21天,将α-萘基异硫氰酸盐(ANIT)100 mg/kg一次性灌胃,灌胃前后12 h禁食不禁水;随后在完成造模的30只小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模型组,再选取10只作为给药低剂量组,剩余10只为给药高剂量组;自第21天开始,对照组及模型组小鼠每日下午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7 d,给药低剂量组以含双歧杆菌活菌数为103 CFU/mL的稀释液10 mL/kg灌胃7 d,给药高剂量组以含双歧杆菌活菌数为107 CFU/mL的稀释液10 mL/kg灌胃7 d。将小鼠处死后,小鼠肝脏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小鼠血清采用ELISA试验进行肝功能及炎症因子IL-17检测;分离纯化小鼠γδT细胞并进行培养,通过qRT-PCR试验检测IL-17信号通路相关因子IL-17a、IL-17f、CCR6和CD163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微生态制剂对胆汁淤积性肝病有明显缓解效果,并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效果更明显;血清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ALP、TBA、TBIL和LP-X水平较对照组升高(t=15.670、13.470、14.170、7.376、7.839、10.430,均P<0.001),血清LEC、CHOL水平降低(t=4.089、6.022,均P<0.001);给药低剂量组及给药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ALP、TBA、TBIL和LP-X水平较模型组降低(F=83.330、39.400、71.680、20.820、17.000、27.300,均P<0.001),血清LEC、CHOL水平升高(F=6.419,P=0.520;F=8.486,P=0.014);小鼠血清IL-17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升高(t=42.010,P<0.001),给药低剂量组及给药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17水平较模型组降低(F=454.700,P<0.001);qRT-PCR试验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给药能明显下调小鼠肝脏γδT细胞内IL-17信号通路相关主要因子IL-17a、IL-17f、CCR6和CD163的表达水平。结论微生态制剂能通过下调小鼠肝脏γδT细胞内IL-17的分泌缓解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ΓΔT细胞 IL-17 胆汁淤积性肝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