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MAU联合血清NGAL、IL-27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杜元 宋雨轩 +1 位作者 武智强 孙伟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385-2389,共5页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U)联合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白细胞介素-27(IL-27)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DM)患者为DM组,选择同期收治的55例DN患者...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U)联合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白细胞介素-27(IL-27)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DM)患者为DM组,选择同期收治的55例DN患者为DN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年龄匹配的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NGAL、IL-27、血红蛋白、清蛋白、胱抑素C水平及尿MAU、尿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DN患者血清NGAL、IL-27水平与尿MAU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MAU、血清NGAL、血清IL-27单独及联合检测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 DM组、DN组血清胱抑素C、尿肌酐、尿MAU、血清NGAL、血清IL-27水平及尿MAU/尿肌酐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DN组显著高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N组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DN组显著低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N患者血清NGAL、IL-27水平与尿MAU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MAU、血清NGAL、IL-27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842、0.847,三者联合诊断DN的AUC为0.940,高于尿MAU、血清NGAL、IL-27单独诊断DN的AUC(Z=2.127、2.091、2.017,P=0.033、0.037、0.044)。结论 DN患者尿MAU、血清NGAL及IL-27水平均较高,且尿MAU联合血清NGAL、IL-27诊断DN的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三者联合检测可在一定程度减少漏诊率,为DN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价值,缩短DN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清蛋白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白细胞介素-27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患者入院时血清AFR、SII及PCT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6
2
作者 闵娟 郝立坤 +3 位作者 武智强 马春明 刘亚静 杜元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57-60,共4页
目的 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SP)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 老年SP患者120例,根据病情最终转归分为治愈组84例与预后不良组3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 目的 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SP)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 老年SP患者120例,根据病情最终转归分为治愈组84例与预后不良组3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病史及入院第1天时的血生化指标等资料,并计算AFR、SII。将老年SP是否预后不良作为因变量,以患者血清AFR、SII、PCT水平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SP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FR、SII、PCT及三者联合对老年SP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PCT、SII、WBC、Neu水平均高于治愈组(P均<0.05),血清AFR、ALB、FIB水平均低于治愈组(P均<0.05)。血清AFR、SII、PCT水平是老年SP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均<0.05)。血清AFR水平预测老年SP预后不良的AUC为0.711,取截断值为4.96时,血清AFR水平预测老年SP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47.22%、特异度为88.10%。血清SII预测老年SP预后不良的AUC为0.904,取截断值为370.71时,血清SII预测老年SP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73.81%。血清PCT水平预测老年SP预后不良的AUC为0.879,取截断值为3.47 ng/mL时,血清PCT水平预测老年SP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4.52%。血清AFR、SII、PCT联合预测老年SP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95.24%。结论 患者入院时血清AFR、SII、PCT水平是老年SP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检测血清AFR、SII、PCT可用于老年SP预后不良的预测,且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降钙素原 肺炎 重症肺炎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亚静 徐胜珍 +3 位作者 武智强 李海燕 赵旭 李红宁 《西部医学》 2023年第3期432-437,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RA患者,根据患者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后的疗效分为无效组42例和有效组158例。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RA患者,根据患者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后的疗效分为无效组42例和有效组15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血常规指标、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长以及不良反应,分析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RA的疗效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SII预测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疗效的ROC曲线并确定SII的最佳临界值,分析SII临界值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疗效的关系,COX回归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疗效的预测因素。以预测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其中模型一不包含SII值,模型二包含全部因素,对两个预测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20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0%。治疗前,两组患者DAS28、VAS和晨僵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DAS28、VAS、晨僵时长均小于无效组,且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I值对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疗效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792~0.963,P<0.001),灵敏度为81.2%,特异性为78.8%,C-index为0.947(95%CI:0.880~0.989,P<0.001),最佳临界值为710.28。患者的SII水平越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疗效越好。COX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N)、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SII、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CP、DAS28、VAS与晨僵时长均具有一定的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疗效预测能力(P<0.05)。预测模型一P值为0.763,预测模型二P值为0.975,均提示拟合优度良好。结论SII对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RA的疗效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 自身免疫
下载PDF
Sysmex F-820血细胞分析仪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春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6期530-531,共2页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常见问题 排除方法
下载PDF
化学发光测定法中手工操作方法介绍
5
作者 武智强 王玉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手工操作 方法
下载PDF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失败的几种解决方法
6
作者 武智强 王玉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血细胞计数 自动分析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奥林帕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排除一例
7
作者 马春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故障排除 医院检验科 使用说明书 仪器维修 测试速度 软件功能 生化项目
下载PDF
SABA-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8
作者 马春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常见故障 性能价格比 自动化检测 分析仪器 临床生化 软件功能 生化仪器
下载PDF
OLU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排除
9
作者 马春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5期433-433,共1页
OLU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测试速度快、准确性高、重复性好、软件功能也比较完善,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大批量生化项目的检测。2006年冬天,本市某医院检验科的0LUMPUS AU400突然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因多年来笔者对仪器维修感兴趣并... OLU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测试速度快、准确性高、重复性好、软件功能也比较完善,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大批量生化项目的检测。2006年冬天,本市某医院检验科的0LUMPUS AU400突然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因多年来笔者对仪器维修感兴趣并有一定的经验,故求助于作者,在参阅仪器使用说明书后也不得而知,因说明书中未标明此故障,后来反复检查,得出症结所在,并给予排除。现把排除故障的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 生化分析仪 故障
下载PDF
IL-10、TGF-β及其mRNA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肾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宁 王晓倩 张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7期2610-261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肾损伤患者外周血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和炎症介质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以及其mRNA表达水平。方法收集9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患者,9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伤者,120例单纯急性胰腺炎患者,...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肾损伤患者外周血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和炎症介质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以及其mRNA表达水平。方法收集9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患者,9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伤者,120例单纯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相关信息采集,并进行IL-10和TGF-β水平及其mRNA表达水平测定。结果 3组在基线水平、术前、术后比较,IL-10及mRNA表达水平均为起病数小时后最高;术后4~6h下降,低于初起病时的水平。血清TGF-β水平在3组中均以起病后数小时达到最高峰(P<0.05),其mRNA表达水平在合并肝损伤组和单纯胰腺炎组起病初期较高(P<0.05);在合并肾损伤组为起病后数小时达最高峰(P<0.05)。血清IL-10、TGF-β、血压水平以及饮酒量与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84、0.55、0.71、0.63,P<0.01);血清IL-10水平、年龄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分别为0.56、0.68,P<0.01)。此外,出现低氧血症、并发感染以及引流也是并发肝、肾损伤的相关因素,会增加损伤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伤与肝损伤均有IL-10以及TGF-β的参与,且与肝损伤者的内在病理过程关联更为密切,而合并肾损伤者则倾向于受到更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无发热的急粒M3伴骨髓坏死Ⅰ例
11
作者 王玉庆 武智强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急粒MP3 骨髓坏死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尿酸检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评价
12
作者 武智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79-81,共3页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血清尿酸检验后的价值情况。方法 于2019年9月1日~2022年12月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参与研究,并同期邀请40例非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比,通过数据回顾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检验结果与金标准...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血清尿酸检验后的价值情况。方法 于2019年9月1日~2022年12月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参与研究,并同期邀请40例非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比,通过数据回顾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检验结果与金标准对比,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检验结果显示敏感度92.50%,特异度95.00%,准确性93.75%,误诊率5.00%,漏诊率7.50%,阳性预测值94.87%,阴性预测值92.68%,正确指数87.50%。金标准显示敏感度100.00%,特异度100.00%,准确性100.00%,误诊率0.00%,漏诊率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100.00%,正确指数100.00%。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总胆红素高于非老年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低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300μmol/L~400μmol/L区间心衰百分比为7.50%,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400μmol/L~500μmol/L区间心衰百分比为55.00%,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500时心衰百分比为95.00%。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应用血清尿酸检验,可以较为精准地区分患病患者,数据有显著差异,临床中可以根据血清尿酸检验值波动情况判断心衰发生可能性,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检验 老年冠心病 心衰 准确性
下载PDF
外周血FAR和Lp-PLA2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栓易感性中的作用探究
13
作者 赵旭 张亚利 +2 位作者 李红宁 张艳敬 薛红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外周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albumin ratio,FA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分析其对IMN并发血栓...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外周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albumin ratio,FA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分析其对IMN并发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IMN并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60例IMN无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外周血FAR、Lp-PLA2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IMN并发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组外周血FAR、Lp-PLA2水平与IMN并发血栓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对比分析含与不含外周血FAR、Lp-PLA2预测方案对IMN并发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IMN病程、病理分期、24 h Upro、外周血D-D、FIB、APTT、FAR、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病程、病理分期、24 h Upro、外周血D-D、FIB、APTT、FAR、Lp-PLA2水平为IMN并发血栓的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FAR、Lp-PLA2联合预测IMN并发血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项指标预测(P<0.05);含FAR、Lp-PLA2预测方案对IMN并发血栓的预测效果较不含FAR、Lp-PLA2预测方案明显改善(P<0.05)。结论:IMN并发血栓患者外周血FAR、Lp-PLA2水平升高,且与血栓易感性密切相关,含外周血FAR、Lp-PLA2预测方案对IMN并发血栓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原文传递
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冯军花 何京 +2 位作者 杨青 崔淑英 张金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053-5055,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对常见药物的耐药程度,探讨碳青霉烯类抑制法用于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58株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及药敏分析,WHONET...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对常见药物的耐药程度,探讨碳青霉烯类抑制法用于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58株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及药敏分析,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碳青霉烯类抑制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结果2015年医院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标本,占66.28%;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于ICU,占74.3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碳青霉烯类抑制法能够特异、敏感地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标本中的耐药率不同,临床抗菌治疗应综合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利用碳青霉烯类抑制法可有效发现产酶菌株,在医院感染监控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抑制法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红峥 魏媛媛 +3 位作者 王丽英 张金艳 崔淑英 赵维川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3508-35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和ProGRP与病理指标Syn、CD56、Cg A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和化学发光技术检测4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标志物CEA、NSE和ProGRP的浓度;采用Max Vision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yn、C...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和ProGRP与病理指标Syn、CD56、Cg A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和化学发光技术检测4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标志物CEA、NSE和ProGRP的浓度;采用Max Vision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yn、CD56、Cg A;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结果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Syn、CD56、Cg A表达阳性率高于血清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Syn、CD56、Cg A表达阳性率与血清NSE、ProG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与广泛期免疫组化指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广泛期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ProGRP浓度均高于局限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760、-10.833、-12.076;P<0.01)。结论 NSE和ProGRP在诊断SCLC时优于CEA。而免疫组化Syn、CD56、Cg A表达阳性率与血清NSE、ProGRP阳性率比较却没有明显优势。SCLC广泛期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ProGRP浓度均高于局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突触素 嗜铬颗粒蛋白A CD56
原文传递
健康体检人群与临床就诊人群抗核抗体谱分布状况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亚平 王春光 +8 位作者 刘欣 夏伟 刘锦梅 郭德立 韩永斌 祖建忠 王敬莲 何艳 黄一茜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通过横向对比健康体检人群与临床就诊人群抗核抗体(ANA)谱分布状况,分析ANA谱检测在健康体检和医学检查中的差异及重要意义,为阳性人群的纵向追踪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每个工作日提取新鲜血清,严... 目的通过横向对比健康体检人群与临床就诊人群抗核抗体(ANA)谱分布状况,分析ANA谱检测在健康体检和医学检查中的差异及重要意义,为阳性人群的纵向追踪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每个工作日提取新鲜血清,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采用欧蒙印迹ANA谱3试剂检测15项特异性抗体;结果比较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体检人群ANA滴度〉1:100阳性率14.1%,滴度〉1:320阳性率5.9%,临床就诊人群ANA滴度〉1:100阳性率43.3%,滴度〉1:320阳性率22.4%;两组人群相同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同一性别ANA阳性率随年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性别差异较大,男性随年龄呈平缓上升趋势,女性则在青春期与更年期出现两个峰值。两人群15项特异性抗体出现频率就诊人群显著偏高,频率排序差异也较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联抗体,抗-M2抗体在体检人群出现频率与就诊人群较接近。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与临床就诊人群ANA谱阳性率有明显差异;ANA阳性率不同性别随年龄变化趋势不同;15项特异性抗体两人群分布差异较大;高危人群筛查ANA谱对自身免疫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御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抗体 抗核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CarbaNP试验检测不同培养时限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何京 冯军花 +1 位作者 崔淑英 张金艳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54-356,共3页
近年来,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挑战,及时发现并阻断耐药菌的传播成为了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话题。利用传统的改良Hodge试验因其耗时长,对B类碳青霉烯酶的检测存在假阴性,且仅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 近年来,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挑战,及时发现并阻断耐药菌的传播成为了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话题。利用传统的改良Hodge试验因其耗时长,对B类碳青霉烯酶的检测存在假阴性,且仅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产酶菌株。因此,CLSI2015年药敏标准引入CarbaNP试验翻,其廉价、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产酶菌株 E试验 检测 临床抗感染治疗 培养 医院感染监控 肠杆菌科细菌
原文传递
HLA-DR联合AMH评估年轻不孕妇女卵巢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宁 王美美 +4 位作者 赵旭 刘亚静 马春明 崔淑英 王哲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第5期88-91,112,共5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DR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与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联合检测在评估年轻不孕妇女卵巢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就诊的年轻不孕女性患者11...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DR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与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联合检测在评估年轻不孕妇女卵巢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就诊的年轻不孕女性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组(观察组)48例和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对照组)62例。所有受试者进行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和AMH、HLA-DR和免疫细胞水平测定,绘制ROC曲线并分析HLA-DR联合AMH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中FSH、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_(2)、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中CD3^(+)和CD8^(+)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4^(+)和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R与AMH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9.58%,高于二者单独检测时的灵敏度(75.00%,70.83%),同时准确度(78.18%)也高于单一检测方法。ROC曲线图显示:HLA-DR联合AMH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I:0.793-0.885),显著高于HLA-DR、AMH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与AMH联合可提高对年轻不孕女性卵巢功能的评估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AMH 卵巢功能 不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