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山市无偿献血相关知信行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沈建忠 陈兆庆 +1 位作者 陶刚 刘宣伶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7-899,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保山市无偿献血的现状,为今后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动员和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知信行(KAP)的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向受调查人群随机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对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对无偿献血知识、危险行为、无偿...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保山市无偿献血的现状,为今后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动员和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知信行(KAP)的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向受调查人群随机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对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对无偿献血知识、危险行为、无偿献血的态度、参与无偿献血的动机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受调查人群的3个年龄段中,18-30岁年龄段占59.5%,31-45岁年龄段的献血率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段(P<0.05);性别方面,男女献血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职业方面,以工人(其中大部分是企业的农民工)、农民、民工、事业人员和学生为主,占83%;人群的学历分布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占75%。知晓率最高为82.5%,最低为64.9%;献血者和未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常识知晓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献血知识获取渠道方面,以朋友介绍和血站宣传为主(68.2%);在关于血液安全和危险行为方面,知晓率均在90%以上,献血者和未献血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动机以帮助别人(51.4%)和有益健康(37.1%)为主;在对待献血的态度方面,占73.6%的受访者愿意1年至少献1次血;不愿献血的原因以没时间(34.5%)、身体不适合献血(20.7%)、怕痛(18.4%)为主。结论只有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宣传、动员、招募策略,同时不断改进服务,才能使更多人献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知信行(KAP)
下载PDF
保山市2018年3月-2020年3月尿路感染者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张咏梅 陈艳芝 +2 位作者 张学林 裴荟 赵继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8期193-194,共2页
目的分析保山市近2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为本地区乡镇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经验性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保山区域5067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近2年,... 目的分析保山市近2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为本地区乡镇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经验性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保山区域5067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近2年,保山市尿路感染病原菌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其中仍以G-菌中的大肠埃希菌为主,且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整体耐药率略高于2020年全国水平,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等耐药情况与全国水平相当。结论对本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进行监测十分重要,并应用监测结果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临床用药指导并合理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常见病菌 耐药
下载PDF
保山市献血服务满意度调研 被引量:5
3
作者 辉新宁 沈建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2-522,共1页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随着无偿献血宣传、服务工作等方面的加强,无偿献血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逐步建立了以自愿无偿献血为主的献血模式。为了进一步向固定献血队伍模式发展,血站体采科员工在隆阳区。
关键词 保山市 献血服务 满意度
下载PDF
保山市72928例献血员ABO、Rh血型分布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碧姝 朱荣华 许淑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了解保山市献血员中主要民族的ABO、Rh血型分布,建立本地稀有血型献血员档案,满足无偿献血员的招募和临床用血需要。方法用微板法对ABO、Rh血型进行检测。抽取124名RhD阴性者,用试管法对C/c、E/e进行筛选。结果 7个主要献血民族中,... 目的了解保山市献血员中主要民族的ABO、Rh血型分布,建立本地稀有血型献血员档案,满足无偿献血员的招募和临床用血需要。方法用微板法对ABO、Rh血型进行检测。抽取124名RhD阴性者,用试管法对C/c、E/e进行筛选。结果 7个主要献血民族中,汉、彝、白、傈僳、回族ABO血型分布为A〉O〉B〉AB;布朗、傣族为O〉B〉A〉AB;Rh阴性比率:汉族0.33%,彝族0.35%,白族0.09%,布朗族0.00%,傈僳族0.32%,傣族0.21%,回族0.18%;Rh表型主要有ccdee(60.5%)、Ccdee(33.1%)、CCdee(4.0%)、ccdEe(2.4%),没有发现其他表型。结论保山市汉、彝、白、傈僳、回族献血员ABO血型分布率与中国汉族人群的分布相符;布朗、傣族则与其不同;Rh阴性频率处于0.00%~0.35%之间,体现了血型分布在本市的地域和民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员 民族 ABO血型 RH血型
下载PDF
保山市无偿献血者性别及年龄对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异常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婧涓 朱碧姝 朱荣华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保山市无偿献血者性别及年龄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异常的影响,为制订献血者筛选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保山市2018年1月—2020年12月67563份无偿献血者血液ALT检测数据,对不同性别及... 目的探讨云南省保山市无偿献血者性别及年龄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异常的影响,为制订献血者筛选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保山市2018年1月—2020年12月67563份无偿献血者血液ALT检测数据,对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的ALT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6756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经检测有764份ALT异常,异常率为1.131%,其中男性ALT异常率为1.820%,高于女性的0.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979,P<0.01);其中24~45岁组男性ALT异常率较高,24~34岁组ALT异常率为2.160%,35~45岁组ALT异常率为2.136%。结论保山市男性无偿献血者ALT异常率显著高于女性献血者,ALT异常一直是造成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ALT筛检时,应将24~45岁男性献血者作为重点筛检对象进行血液快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无偿献血者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保山市无偿献血者5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辉新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19-1019,共1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传染性指标 检测
下载PDF
2008~2012年保山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
7
作者 朱碧姝 许淑珍 陶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4期251-251,共1页
云南是AIDS的高发地区,最近几年, HIV流行地域和易感人群、传播方式不断变化,而血液传播仍是重要途径之一。为掌握保山市献血人群中HIV流行特点及感染人群情况,阻断HIV经输血传播的途径,确保血液安全。本文,就2008~2012年间保山... 云南是AIDS的高发地区,最近几年, HIV流行地域和易感人群、传播方式不断变化,而血液传播仍是重要途径之一。为掌握保山市献血人群中HIV流行特点及感染人群情况,阻断HIV经输血传播的途径,确保血液安全。本文,就2008~2012年间保山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作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情况分析 无偿献血者 HIV 保山市 经输血传播 高发地区 AIDS 易感人群
下载PDF
保山市Rh阴性血源库建设和临床用血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8
作者 朱碧姝 许淑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72-172,共1页
近两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保山市辖区内医保和新农合患者增加明显,临床用血量也随之增大,其中Rh阴性血液的供求矛盾和血源管理问题日显突出。如何进行Rh阴性献血者的招募及建立当地的Rh阴性血源库,推行高效快捷的管理机制,直接... 近两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保山市辖区内医保和新农合患者增加明显,临床用血量也随之增大,其中Rh阴性血液的供求矛盾和血源管理问题日显突出。如何进行Rh阴性献血者的招募及建立当地的Rh阴性血源库,推行高效快捷的管理机制,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血,是血站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本站Rh阴性血源库建设和临床用血的现状及改进对策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阴性血液 临床用血量 保山市 血源 医疗改革 管理问题 供求矛盾 管理机制
下载PDF
保山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员铁蛋白水平调查
9
作者 朱碧姝 杨婧涓 +2 位作者 李家丛 朱荣华 黄苏金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 调查本地单采血小板献血员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关爱献血员健康,提供更好的献血服务。方法 对保山地区近两年424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员进行铁蛋白检测,按献血频次、性别、年龄分析血小板单采对铁蛋白的影响情况。结果 424例样本中铁蛋白... 目的 调查本地单采血小板献血员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关爱献血员健康,提供更好的献血服务。方法 对保山地区近两年424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员进行铁蛋白检测,按献血频次、性别、年龄分析血小板单采对铁蛋白的影响情况。结果 424例样本中铁蛋白低值率为:12.3%。其中男性:13.1%,女性:9.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49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铁蛋白低值率高于18~24岁年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血小板献血员铁蛋白低值率随年龄和献血频次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 男性年内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中低铁蛋白率增高明显,应引起采供血机构和献血员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单采 铁蛋白 铁蛋白低值率
下载PDF
基于风险管理的血站内部控制建设分析
10
作者 林丽宏 《经济师》 2024年第4期240-241,共2页
内部控制是我国各级企事业单位保证自身稳定发展的核心手段,不仅可以促使单位有效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还能帮助单位科学规避各类经营风险。血站作为我国卫生体系中的关键成员,内部控制工作能否高效落实将直接决定发... 内部控制是我国各级企事业单位保证自身稳定发展的核心手段,不仅可以促使单位有效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还能帮助单位科学规避各类经营风险。血站作为我国卫生体系中的关键成员,内部控制工作能否高效落实将直接决定发展成效。文章分析了血站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在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优化内部控制建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血站 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下载PDF
血站文化建设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鸿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5年第4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血站文化 建设
下载PDF
信息系统建设在血站血液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陶刚 《科技传播》 2012年第12期188-188,165,共2页
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信息系统。血站血液管理工作若有信息系统的帮助,并能将信息系统建设合理地、有效的运用到血站血液管理的日常工作中,那么对于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具有很... 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信息系统。血站血液管理工作若有信息系统的帮助,并能将信息系统建设合理地、有效的运用到血站血液管理的日常工作中,那么对于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能极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差错,在提高日常功能工作的准确性的同时并保证了工作的可靠和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建设 血站血液管理 资源共享 系统目标
下载PDF
血站如何防范财务风险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丽宏 《中国外资》 2012年第14期92-92,共1页
我国各类血站所执行的财务制度与其他单位有所不同,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加以借鉴,血站在财务管理中面临着财务管理理念落后、资产管理等问题,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深化血站财务管理改革,需要转变财务观念、加强资产管理、加强预算管理、... 我国各类血站所执行的财务制度与其他单位有所不同,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加以借鉴,血站在财务管理中面临着财务管理理念落后、资产管理等问题,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深化血站财务管理改革,需要转变财务观念、加强资产管理、加强预算管理、不断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对策
下载PDF
血液温度和贮存时间对去白细胞血液质量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鲁国勇 朱荣华 +3 位作者 李维锦 陈兆庆 谢函凌 段志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3334-3336,共3页
目的了解血液的温度、采血后贮存时间对去白细胞血液制备的影响,寻找白细胞滤除的最佳温度和贮存时间,为临床提供更加优质的血液制品,让更多患者受益。方法按照血液温度、采血后贮存时间,对滤后白细胞残存量、红细胞回收率效果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血液的温度、采血后贮存时间对去白细胞血液制备的影响,寻找白细胞滤除的最佳温度和贮存时间,为临床提供更加优质的血液制品,让更多患者受益。方法按照血液温度、采血后贮存时间,对滤后白细胞残存量、红细胞回收率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血液温度的影响,通过397份标本的观察,血液温度在10℃及以下172份,合格率86.62%(149/172);10℃以上225份,合格率61.77%(139/225)。2组白细胞滤过合格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2,P〈0.05)。(2)采血后贮存时间的影响,通过545份标本的观察,采血后贮存时间4h内滤除208份,合格率59.13%(123/208);4-12h内滤出189份,合格率87.30%(165/189);12-48h内滤除148份,合格率86.48%(128/148);3组白细胞滤过率经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6,P〈0.05)。结论结合当地实际,云南保山无偿献血血液白细胞去除工作最佳滤出温度,血液温度控制在2-10℃。兼顾到冷沉淀的制备时效(8h内),血液贮存4-8h内进行白细胞滤出工作为最佳过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时间 温度 分析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鲁国勇 李晓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3期88-90,共3页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全民医保的到来,医疗需求越来越高,医疗技术水平迅速发展,成分输血也得到迅速发展,血小板的临床使用得到普及,由于机采血小板的采集困难,血小板的供需矛盾更显突出。如何满足临床需求,达到临床...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全民医保的到来,医疗需求越来越高,医疗技术水平迅速发展,成分输血也得到迅速发展,血小板的临床使用得到普及,由于机采血小板的采集困难,血小板的供需矛盾更显突出。如何满足临床需求,达到临床救治效果,必须有一个疗效相当的替代产品.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而冰冻机采血小板作为一种新的成分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机采血小板 冰冻血小板 临床使用 应用 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技术水平 全民医保 医疗需求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陶刚 李晓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采用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51例,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水平、血小板计数、不同输注次数的血小板... 目的:观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采用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51例,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水平、血小板计数、不同输注次数的血小板校正增加值、血小板回收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患者各项凝血功能均较差,血小板计数较低,经过血小板输注治疗后患者各项凝血功能均有明显好转,血小板输注2次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平均PPR(26.95±5.85)%,CCI(5.95±0.65),血小板输注3次及以上的患者有效率为73.33%,平均PPR(21.01±4.43)%,CCI(4.71±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患者而言,采取血小板输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提高机体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校正增加值、血小板回收率,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多,其治疗效果变差,因此应根据患者检查结果制定输注次数,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血小板输注 疗效分析
下载PDF
HIV并发结核病患者生命质量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荣华 杨雪梅 张积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94-395,共2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发结核双感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分析影响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探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各种因素对双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对重要性,为指导临床治疗、研究和卫生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对...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发结核双感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分析影响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探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各种因素对双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对重要性,为指导临床治疗、研究和卫生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对2007~2012年隆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HIV并发结核双感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回顾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共登记治疗HIV并发结核双感患者82例,结核病治愈59例,治愈率为71.95%;死亡20例,失访2例,拒绝治疗1例。男女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4,P〈0.05);以是否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分组,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8,P〈0.05);以痰涂片结果分组,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痰涂片结果、年龄、抗结核治疗基线CD4检测值是双感染患者死亡独立的危险因素;病死率与CD4基线数值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相关系数r=-0.37(P〈0.01)。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监测患者的CD4检测结果,CD4检测值与HIV并发TB患者的生命质量存在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肺结核 回归分析 CD4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刚 李晓燕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核酸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方便选取该血站2017年6月—2018年6月共20 000人份标本进行研究,样本检验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对于ELISA单项阴性的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无偿献血者HbsAg、... 目的分析探讨核酸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方便选取该血站2017年6月—2018年6月共20 000人份标本进行研究,样本检验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对于ELISA单项阴性的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检测的阳性率从而评价核酸检测的价值。结果经过血清学ELISA检测共260份阳性样本(1.31%),ELISA检测阴性的标本经过核酸检测有20例阳性(0.10%)。结论通过核酸检测发现血清学ELISA检测合格的血液仍旧存在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主要是HBV(乙型肝炎),因此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输血疾病的传播,血液筛查的质量明显提升,提高了献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应用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9
作者 陶刚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36期75-75,共1页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献血对象分为A组和B组,A组主要来自各单位及院校的无偿献血者,7356人次;B组为街头流动采血车采集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共7655人次。按照采血规程及血液采集技术要求,使用...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献血对象分为A组和B组,A组主要来自各单位及院校的无偿献血者,7356人次;B组为街头流动采血车采集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共7655人次。按照采血规程及血液采集技术要求,使用密闭式塑料血袋对无偿献血者进行采血。对于无偿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至采血20 min后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恐惧、紧张等精神因素及晕血晕针是引发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空腹,睡眠不足和劳累,血流不畅或多次穿刺,空气不流通、拥挤等环境因素都会造成献血不良反应。结论:(1)为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可缺少良好的献血环境。(2)为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加强监护巡视,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确保熟练的采血技术。(3)在献血者进行献血前,为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做好细致、深入、广泛的献血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反应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刚 李晓燕 +1 位作者 潘琳 李家丛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该科室确诊并决定接受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按照病历号的不同,单号为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加达那唑治疗... 目的分析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该科室确诊并决定接受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按照病历号的不同,单号为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加达那唑治疗。双号为对照组只给予达那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62.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5,P<0.05)。两组患者经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经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加达那唑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经达那唑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4,P<0.05)。对出院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主要复查血象,骨髓象。了解患者血小板的功能状态,及患者有无不适症状。观察组患者只有2例,发现血小板计数减少,造血功能异常。对照组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病情复发。3例病情较之前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