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新生儿抚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1-12月接受新生儿护理的100例新生儿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1-12月接受新生儿护理的100例新生儿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末开展新生儿抚触;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出生后第1 d进行新生儿抚触,分别于出生第1 d与第28 d时测量两组的体重、身长、头围、24 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并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生第1 d,两组在体重、身长、头围、24 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28 d时,观察组的体重、身长、头围、24 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分别为(5.31±1.82)kg、(53.16±7.52)cm、(37.97±4.31)cm、(443.54±25.39)ml、(21.64±7.42)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开展新生儿抚触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速率,提高睡眠质量,保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抚触 护理 生长发育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施建莹 周群 《云南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521-522,共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的,患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危及患儿的生命.由于胎儿PS功能主要于妊娠35-36周左右成熟,因此,NRDS一般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孕妇的婴儿,且胎龄越小,...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的,患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危及患儿的生命.由于胎儿PS功能主要于妊娠35-36周左右成熟,因此,NRDS一般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孕妇的婴儿,且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目前,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PS来治疗NRDS,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是,现临床上更强调预防性用药.本文观察了PS在预防N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有效的预防NRDS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预防
下载PDF
口服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建莹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4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两组均采取基础治疗及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茵栀黄颗粒。... 目的:观察口服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两组均采取基础治疗及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快,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83.67%),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颗粒 蓝光照射 光疗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下载PDF
间断性蓝光照射方式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包雪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7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间断性和持续性的蓝光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根据患儿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间断组和持续组,每组各38例。间断组患儿接受间断性蓝光照射治...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间断性和持续性的蓝光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根据患儿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间断组和持续组,每组各38例。间断组患儿接受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组患儿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值、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胆红素值对比,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胆红素值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持续组患儿,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相较于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基本一致,但是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性蓝光照射 持续性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益生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聂潘荣 《世界复合医学》 2017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益生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选择该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早产儿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7例早产儿,甲乙两组患儿均进行原发病治... 目的探讨和分析益生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选择该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早产儿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7例早产儿,甲乙两组患儿均进行原发病治疗,甲组早产儿加用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比甲乙两组早产儿NEC的发生情况、Bell分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甲组早产儿NEC的发生率(3.51%)少于乙组早产儿(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0,P=0.026)。甲组早产儿NEC的发展成Bell分期≥2的概率(1.75%)少于乙组(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0,P=0.028)。甲组早产儿的死亡率(0.00%)少于乙组早产儿(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6,P=0.042)。结论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降低了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Cantú综合征1例
6
作者 何明嫄 聂潘荣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04-306,共3页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Cantú综合征,患儿生后因水肿、青紫入院,伴多毛、特殊面容,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ABCC9基因c.3605C>T位点杂合变异,随访患儿存在智力发育落后。
关键词 Cantú综合征 水肿 多毛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氨溴索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包雪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66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儿均...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66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儿均接受相同综合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氨溴索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并观察2组患儿上机时间、撤机后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12 h、24 h,2组患儿PaO_(2)、PaCO_(2)、PaO_(2)/FiO_(2)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上机时间、撤机后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1);2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溴索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缩短撤机后氧疗时间及辅助通气时间,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牛肺表面活性剂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下载PDF
儿童意外伤害315例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董珊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321-32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就诊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根据年龄分组,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男孩高于女孩。6—12岁学龄儿童为意外...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就诊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根据年龄分组,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男孩高于女孩。6—12岁学龄儿童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段。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类型主要为交通事故、跌落伤、烧烫伤。结论应重视意外伤害的预防,采取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预防方法,并根据性别、年龄进行针对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伤害 性别 年龄 预防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