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科药物的不良反应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智润 段先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1期27-28,共2页
目的旨在探究精神科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展规律及相关指标检测,考量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的114例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精神科药物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报告,并进行回顾性探究。结果其中发生白细胞降低或升... 目的旨在探究精神科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展规律及相关指标检测,考量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的114例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精神科药物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报告,并进行回顾性探究。结果其中发生白细胞降低或升高率为43.06%,血泌乳素升高率为15.97%,流涎发生率为57.64%,体温调节障碍发生率为50.69%,胃肠道不良反应率为36.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临床使用精神科药物种类繁多,不良反应复杂各异,为了更好的保障患者身心健康,临床理应提高使用精神类药物的科学合理性,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倡导用药单一性原则,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依据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智润 聂永卿 +1 位作者 崔红萍 杨桂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1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 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1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 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前S1抗原78例阳性,阳性率为78%;HBV-DNA 86例阳性,阳性率为86%;HBeAg 56例阳性,阳性率为56%,在56例HBeAg阳性中,前S1抗原阳性例数为44例,阳性率为78%,HBV-DNA的阳性例数为49例,阳性率为88%,前S1抗原与HBV-DNA的差异性用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6例HBV-DNA阳性中,前S1抗原阳性例数为74例,阳性率为86%,HBeAg阳性例数为50例,阳性率为58%,前S1抗原与HBeAg的检测结果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高度相关,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智润 聂永卿 +1 位作者 杨桂华 杨玉勤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6期657-658,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尿酸浓度改变。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0例(患者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对照组500例,均来自2011年度健康体检职工...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尿酸浓度改变。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0例(患者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对照组500例,均来自2011年度健康体检职工。测定血尿酸浓度。结果:两组之间血尿酸浓度有显著性差异(χ2=17.8,P<0.01),患者组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血清尿酸
下载PDF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对患者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4
作者 张豪丽 袁明坚 《大医生》 2019年第4期92-93,共2页
目的分析口服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WBC)数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保山市民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氯氮平,各用药前后不同阶段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白细胞变化情况,生活质量... 目的分析口服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WBC)数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保山市民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氯氮平,各用药前后不同阶段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白细胞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判标准采用FACT-L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结果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白细胞数量逐级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个疗程过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患者治疗后BMI、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比较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氯氮平不仅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根据白细胞数量的消长变化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对于避免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白细胞计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