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基催化剂上氢甲酰化反应过程的原位高压NMR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兰喜杰 张维萍 +4 位作者 严丽 丁云杰 韩秀文 林励吾 包信和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3,共7页
制备了用于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Rh/SBA-15和PPh3修饰的PPh3-Rh/SBA-15催化剂.应用原位变温高压核磁共振技术,对比研究了丙烯在Rh/SBA-15和PPh3修饰的多相催化剂PPh3-Rh/SBA-15上的氢甲酰化反应,实现了高压条件下催化反应的原位固体核磁... 制备了用于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Rh/SBA-15和PPh3修饰的PPh3-Rh/SBA-15催化剂.应用原位变温高压核磁共振技术,对比研究了丙烯在Rh/SBA-15和PPh3修饰的多相催化剂PPh3-Rh/SBA-15上的氢甲酰化反应,实现了高压条件下催化反应的原位固体核磁共振表征.13CMASNMR研究结果表明:在1.0MPa的反应压力下,随着反应温度升高丙烯与合成气在Rh/SBA-15催化剂上可转化生成丁醛,而PPh3配体修饰的PPh3-Rh/SBA-15催化剂上丁醛产物的正异比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氢甲酰化反应 原位高压固体核磁共振 Rh/SBA-15催化剂 反应过程
下载PDF
多酸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葛靖暄 胡钧 +6 位作者 朱盈婷 泽妮诗 臧德进 秦召贤 黄毅超 张江威 魏永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102,共20页
电催化水裂解是一种可持续用于生产可再生氢能源的技术。然而,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析氢电催化剂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多金属氧酸盐(多酸)是一种离散的金属氧簇合物,通常由氧配体和高价的钒(V)、钼(VI)、钨(VI)金属构成。由于... 电催化水裂解是一种可持续用于生产可再生氢能源的技术。然而,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析氢电催化剂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多金属氧酸盐(多酸)是一种离散的金属氧簇合物,通常由氧配体和高价的钒(V)、钼(VI)、钨(VI)金属构成。由于多酸含有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金属中心,因此,近几年来,多酸在水裂解应用研究方面备受关注。本综述将聚焦于多酸在电催化水裂解析氢的应用研究进展。本文还突出强调了电催化析氢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多酸基催化剂及作为催化剂前体在电催化析氢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 氧化还原活性位点 电催化 水裂解 析氢反应
下载PDF
原位ATR-IR光谱研究钽酸钠光催化全分解水机理
3
作者 丁倩 陈涛 +1 位作者 冯兆池 王秀丽 《光散射学报》 2020年第4期381-385,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和浸渍法制备了NiO/NaTaO_(3):La催化剂。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原位研究了钽酸钠基光催化剂上光催化全分解水机理。在光催化反应条件下直接观测到了归属为物理吸附的过氧化氢中间物种的1350 cm^(-1)和870 cm^(-1)红外吸... 采用固相反应和浸渍法制备了NiO/NaTaO_(3):La催化剂。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原位研究了钽酸钠基光催化剂上光催化全分解水机理。在光催化反应条件下直接观测到了归属为物理吸附的过氧化氢中间物种的1350 cm^(-1)和870 cm^(-1)红外吸收峰。过氧化氢物种是由水氧化的中间物种Ta(O_(2))在大量水存在条件下先质子化生成TaOOH中间物种,之后进一步质子化而形成的。证实了NaTaO_(3)液态光催化和气相光催化分解水的机理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全分解水 原位红外 钽酸钠
下载PDF
金属粒径对锚合膦配体修饰的Rh/SiO_2催化剂氢甲酰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佳 严丽 +1 位作者 姜淼 丁云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在相同Rh担载量和P/Rh摩尔比的条件下,使用壳型催化剂制备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Rh粒径的锚合膦配体修饰的Rh/SiO_2催化剂,以乙烯氢甲酰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Rh粒径直接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Rh粒径越小,催... 在相同Rh担载量和P/Rh摩尔比的条件下,使用壳型催化剂制备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Rh粒径的锚合膦配体修饰的Rh/SiO_2催化剂,以乙烯氢甲酰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Rh粒径直接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Rh粒径越小,催化剂活性越高,但诱导期越长.通过H2化学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原位红外光谱和固体^(31)P核磁共振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Rh粒径的减小,活性物种铑膦配合物增多,但有效载体面积上的Rh颗粒浓度降低,使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Rh配位形成配合物,从而导致诱导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合膦配体 Rh/SiO2 壳型催化剂 乙烯 氢甲酰化反应
下载PDF
SAPO-34分子筛晶化过程的MAS NMR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宪春 韩秀文 +3 位作者 谭涓 刘秀梅 刘中民 包信和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用MASNMR方法研究了SAPO34分子筛的晶化过程.发现硅进入骨架有两种方式,在晶核形成过程中,硅直接参与反应,与磷和铝同时进入骨架;在晶化过程的后期,部分硅原子取代了骨架中的磷原子或磷铝原子对进入骨架,从而形成... 用MASNMR方法研究了SAPO34分子筛的晶化过程.发现硅进入骨架有两种方式,在晶核形成过程中,硅直接参与反应,与磷和铝同时进入骨架;在晶化过程的后期,部分硅原子取代了骨架中的磷原子或磷铝原子对进入骨架,从而形成了SAPO34分子筛的多种硅铝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NMR 分子筛 SAPO-34 晶化过程
下载PDF
改良铜钴催化剂体系上由合成气制混合醇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储伟 熊国兴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在铜钴基催化剂体系上,由合成气制备混合醇的反应在6.0MPa的条件下进行.双活性组分体系中铜和钴是以强相互作用状态而共存的,分子探针实验表明,铜和钴的并存对于确保醇的碳链增长是重要的,助剂MoO_x的加入显著提高了La... 在铜钴基催化剂体系上,由合成气制备混合醇的反应在6.0MPa的条件下进行.双活性组分体系中铜和钴是以强相互作用状态而共存的,分子探针实验表明,铜和钴的并存对于确保醇的碳链增长是重要的,助剂MoO_x的加入显著提高了La_2Zr_2O_7担载的铜钴基催化剂Co/CuLZ的活性和选择性,其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氢的可逆溢流效应而改善了体系的氢化性能,和增大了CO的插入反应能力。在改良催化剂体系上,获得了53%的醇选择性和147g/Kgcat/h的混合醇产率,内含33%的高级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催化剂 合成气 氧化钼
原文传递
两个二亚胺及双膦配体混配铜(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太赫兹光谱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振洲 孙凌志 +5 位作者 朱宁 匡晓楠 杨玉平 李中峰 金琼花 张江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61-2270,共10页
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制备了2个二亚胺、双膦配体混配的铜(Ⅰ)配合物[Cu2(Dpq)2(dppBz)2](SCN)2·0.5Dpq·3CH3OH (1)和[Cu2(Dppz)2(dppb)2](BF4)2·2CH3OH·2H2O (2)(Dppz=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q=... 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制备了2个二亚胺、双膦配体混配的铜(Ⅰ)配合物[Cu2(Dpq)2(dppBz)2](SCN)2·0.5Dpq·3CH3OH (1)和[Cu2(Dppz)2(dppb)2](BF4)2·2CH3OH·2H2O (2)(Dppz=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q=吡嗪并[2,3-f][1,10]菲咯啉,dppBz=1,2-双(二苯基磷基)苯,dppb=1,4-双(二苯膦基)丁烷),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精确结构,并使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1的晶胞中包含2个独立的金属中心,还含有0.5个未配位的Dpq分子,类似结构较为少见;而2为通过双膦配体桥联形成新颖的双核结构。通过弱相互作用力分析可知1为三维立体堆积结构,结构中含有独特的C-S…π作用;2通过C-H…π及π…π作用形成一维无限链,大量弱相互作用的存在使配合物更加稳定。发射光谱表明配合物1在578 nm处有较强的发射,而2在547 nm有绿光发射。配合物2的THz-TDS图中在1.2 THz处的尖锐峰是由C-H···F弱相互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Ⅰ)配合物 荧光 分子间作用力 太赫兹时域光谱
下载PDF
纳米限域体系的催化特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包信和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25-1133,共9页
本文以限域体系对电子调控为基础和出发点,系统介绍体系尺寸变化导致催化特性调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通过纳米银催化选择氧化和碳管限域的纳米粒子高效催化合成气转化等实例进一步阐述基于限域效应的催化"尺度调控法"的概念.
关键词 限域体系 催化 纳米管 合成气转化
原文传递
DNA催化水相体系中的二硫缩醛反应(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长号 李英豪 +2 位作者 贾国卿 卢胜梅 刘李灿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各种生命起源假说中,比较公认的是原生生命起源于RNA.在RNA世界中,RNA不仅是遗传物质,并且是具有酶活性的催化剂.DNA在自然界中普遍以双螺旋结构存在,一直被认为只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但是DNA和RNA相似的化学组成引发了研究者探究... 在各种生命起源假说中,比较公认的是原生生命起源于RNA.在RNA世界中,RNA不仅是遗传物质,并且是具有酶活性的催化剂.DNA在自然界中普遍以双螺旋结构存在,一直被认为只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但是DNA和RNA相似的化学组成引发了研究者探究DNA是否具有催化功能.尽管到目前为止在自然界还没有发现具有催化活性的DNA,研究者利用有机反应模型已经开展研究DNA的相关催化功能,例如利用DNA为模板进行有机合成和利用DNA的手性结构进行手性合成.但是,直接利用DNA作为催化剂进行有机反应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报道了源于鲱鱼精的双链DNA可以催化水相体系中一系列醛的二硫缩醛反应.通过实验推断DNA中的磷酸基团为主要的催化活性中心,并且DNA的双螺旋结构对反应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DNA 鲱鱼精 催化 二硫缩醛 水相 磷酸基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