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儋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探讨
1
作者 周文正 《海南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28-29,31,共3页
农技推广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充分论述儋州市农技体系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的具体... 农技推广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充分论述儋州市农技体系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的具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 农技推广体系 探讨
下载PDF
对儋州市橡胶林下益智栽培技术的探讨
2
作者 周文正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益智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生长于热带、南亚热带林下,喜温暖潮湿、漫射光照、适度荫蔽的环境。笔者根据实际情况与种植经验,总结了一套适合儋州市橡胶林下种植益智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益智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刍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指导
3
作者 邓祥平 《新农村(黑龙江)》 2014年第24期188-188,共1页
就水稻种植户主而言,水稻种植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通过高产来获得高的经济效益。但是,事实上,由于水稻的生长特性,真正想实现上述目标却并非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水稻栽培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就... 就水稻种植户主而言,水稻种植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通过高产来获得高的经济效益。但是,事实上,由于水稻的生长特性,真正想实现上述目标却并非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水稻栽培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技术的推广与指导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栽培技术 指导
下载PDF
海南儋州市水稻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曼峰 王永造 +2 位作者 王为辉 赖亚达 郭开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7期280-283,共4页
为探明海南儋州地区水稻土壤供肥能力和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为海南儋州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我们采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了水稻田间试验,并建立了三元二次施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氮肥)的利用率为40.1%,过磷酸钙(磷... 为探明海南儋州地区水稻土壤供肥能力和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为海南儋州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我们采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了水稻田间试验,并建立了三元二次施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氮肥)的利用率为40.1%,过磷酸钙(磷肥)利率15.2%,氯化钾(钾肥)的利用率37.1%。根据三元二次施肥模型,求得最佳施肥量N 159.6kg/hm2、P2O5 40.8kg/hm2、K2O 55.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肥料效应 配方施肥
下载PDF
海南省儋州市土壤氮素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曼峰 王为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87-2388,2565,共3页
调查分析了海南儋州市土壤氮含量现状,对17个乡镇的2061个土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儋州市土壤碱解氮含量较低,氮肥供应水平适中;各地区含量不平衡,相差较大。根据上述情况提出了合理施肥及改良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碱解氮 全氮 儋州市
下载PDF
儋州市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
6
作者 王为辉 云维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257-258,共2页
介绍了儋州市沼气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效益,分析了儋州市沼气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沼气建设发展思路。
关键词 沼气建设 现状 发展优势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海南儋州
下载PDF
杂交稻特优458在儋州示范表现及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7
作者 陈思勤 庞业平 +2 位作者 孟卫东 严小微 唐清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224-225,共2页
总结了优质杂交稻组合特优458于2013-2016年在儋州市的示范表现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 杂交稻 特优458 农艺性状 示范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儋州市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
8
作者 黄绍劲 《海南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5-8,共4页
花生是我市主栽油料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近8万亩,目前我市所栽培的当家品种汕油27及汕油71,分别由1986和1989年引进,推广种植将近20年,品种已出现混杂退化、产量逐减的状况。为了加快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市花生科学研究所引进7... 花生是我市主栽油料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近8万亩,目前我市所栽培的当家品种汕油27及汕油71,分别由1986和1989年引进,推广种植将近20年,品种已出现混杂退化、产量逐减的状况。为了加快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市花生科学研究所引进7个花生新品种进行花生品比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花生优良品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比较试验 花生品种 推广种植 科学研究所 大面积推广 经济作物 播种面积 汕油71
下载PDF
儋州市2005年早造水稻新品种大区比较表征试验
9
作者 李艺 邓卓相 《海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2-4,共3页
于2005年早造引进特优128、特优730、特优108、金稻22、特优631、博优420、特优1803、琼两优05、P88S/0293、P88S/0389、培两优慈4、E福丰优11等12个新组合进行大区品比试验,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于2005年早造引进特优128、特优730、特优108、金稻22、特优631、博优420、特优1803、琼两优05、P88S/0293、P88S/0389、培两优慈4、E福丰优11等12个新组合进行大区品比试验,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特优730、特优108、特优128等高产组合,为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试验
下载PDF
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开花习性及育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晓玲 余洁 +5 位作者 郭安平 庞业平 彭于发 刘恩平 孔华 贺立卡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82,共8页
对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开花习性、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居群在原生境的开花时间为10月初到12月初;晴天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11:30-11:50,最适开花的气温为29.84±2.27℃... 对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开花习性、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居群在原生境的开花时间为10月初到12月初;晴天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11:30-11:50,最适开花的气温为29.84±2.27℃,相对湿度为53.33±6.63%,阴天开花时间要推迟20-30min;每朵颖花从开颖到闭颖历时70-100min,颖花开放历时10-20s,50-60s之后开始散粉,闭颖约需要1h。花时与风速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单穗可育率大于50%的居多。结实率介于0-45%,其中多数小于10%。此居群与当地常规稻的开花有一定的差异,初步提出了对此居群普通野生稻原生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普通野生稻 开花习性 花粉育性 结实率
下载PDF
东亚飞蝗烟雾载药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邬国良 吴曼峰 +2 位作者 袁群雄 黎忠诚 郑服丛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4期342-346,共5页
以海南西部甘蔗地与宿根甘蔗撩荒地的东亚飞蝗为对象,应用烟雾载药技术进行田间防治试验,施药量1500~3000mL.hm-2,采用样框法和目数法相结合调查药效,以罩笼法试验作旁证。罩笼结果表明,第3天虫口减退率达92.75%~100%;田间小区试验表... 以海南西部甘蔗地与宿根甘蔗撩荒地的东亚飞蝗为对象,应用烟雾载药技术进行田间防治试验,施药量1500~3000mL.hm-2,采用样框法和目数法相结合调查药效,以罩笼法试验作旁证。罩笼结果表明,第3天虫口减退率达92.75%~100%;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在施药1d后蝗虫种群急剧减少,第7天虫口减退率达62.51%~95.87%,第15天校正防效维持在61.00%~82.61%之间,高于常规喷雾的40.32%~46.23%。在田间小区试验成功后,进行了1700hm2的大田推广试验,在1500~3000mL.hm-2施药量条件下,药后7d虫口减退率达78.27%~97.52%。烟雾载药技术可用于甘蔗地和宿根甘蔗撩荒地东亚飞蝗大发生时地面应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烟雾载药 药效
下载PDF
水稻免耕抛秧综合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曼峰 《热带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15-16,共2页
综述儋州市水稻免耕抛秧的特点及综合配套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综合栽培技术 免耕 抛秧
下载PDF
论儋卅沼气工程与农业生态环境
13
作者 王为辉 云维彪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143-144,167,共3页
对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的粪污,采用厌氧生物技术处理,既解决养殖场粪污对周边环境污染.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关键词 儋州 沼气工程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儋州蔗糖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根元 吴曼峰 符凤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66-69,75,共5页
概述儋州蔗糖产业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蔗糖产业化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甘蔗 产业化 发展
下载PDF
关于儋州发展种植柚子的建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道卿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第9S期129-129,共1页
儋州市种植作物主要是橡胶、水稻、甘蔗、花生。我市农业处于大而不强、广而不优、粗而不精,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品牌农业的状况。而儋州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裕的农业劳动力。按照我市"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和... 儋州市种植作物主要是橡胶、水稻、甘蔗、花生。我市农业处于大而不强、广而不优、粗而不精,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品牌农业的状况。而儋州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裕的农业劳动力。按照我市"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和大力打造品牌农业的指导思想,选择发展红肉蜜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柚种植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道卿 《现代园艺》 2014年第16期28-28,共1页
甘蔗是儋州市农业经济作物的传统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和蔗农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提高甘蔗生产水平,确保该产业高效、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不断创新和科技进步,实施合理的经济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选用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 甘蔗是儋州市农业经济作物的传统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和蔗农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提高甘蔗生产水平,确保该产业高效、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不断创新和科技进步,实施合理的经济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选用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及与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良种与良法一齐推广实施,使甘蔗生产水平迈上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栽培 技术 管理
下载PDF
杂交水稻制种亲本秧同时移植技术试验
17
作者 谭仁坡 杨开样 《海南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1-2,共2页
杂交水稻制种,有的组合父母本之间叶龄差较大,当父本叶龄达到移植时,母本叶龄还小,不能移植,因此父母本秧就必需分期移植,这样费时费工,不利父母本同步生长。现在采用一种新技术措施,能把父母种改为同时移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亲本秧 移植 水稻
下载PDF
水稻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陈光晶 《农村新技术》 2006年第7期4-5,共2页
免耕抛秧栽培是应用稻茬和杂草处理技术,完全免去犁、耙田、铲或拔秧、手插秧程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该技术现已进入到大田的推广应用阶段。海南儋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3年... 免耕抛秧栽培是应用稻茬和杂草处理技术,完全免去犁、耙田、铲或拔秧、手插秧程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该技术现已进入到大田的推广应用阶段。海南儋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3年试验结果显示:免耕抛秧比非免耕抛秧对照每公顷节约成本300-450元,单产与对照持平或略增;抛秧比手插对照每公顷增产400千克~500千克;免耕抛秧比非免耕并手插对照每公顷增加产值500-800元。现介绍免耕抛秧配套技术措施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抛秧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水稻 配套技术措施 手插秧 劳动强度 生产成本
下载PDF
柚树的修剪技术
19
作者 吴道卿 《现代园艺》 2014年第18期32-32,共1页
柚树整形修剪的基本原则通过整形修剪形成合理科学的树冠形状,并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 柚树 修剪 培养 方法
下载PDF
蝗虫微孢子虫处理剂量与海南省荒地东亚飞蝗感病率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龙 石旺鹏 +4 位作者 严毓骅 林伯能 吴曼峰 叶水妹 李德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0-95,共6页
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东亚飞蝗 (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发生区 ,采用蝗虫微孢子虫 ( N osemalocustae)分别以 4 9.5× 10 9孢子 .hm-2 (小区 1)、99× 10 9孢子 .hm-2 (小区 2 )和 150× 10 9孢子 .hm-2 (小区 3)剂... 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东亚飞蝗 (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发生区 ,采用蝗虫微孢子虫 ( N osemalocustae)分别以 4 9.5× 10 9孢子 .hm-2 (小区 1)、99× 10 9孢子 .hm-2 (小区 2 )和 150× 10 9孢子 .hm-2 (小区 3)剂量处理 ,处理时间为 1999- 0 7- 10— 0 7- 2 2。自处理后第 3周开始 ,上述 3个处理区中的飞蝗虫口密度均显著下降 ,极显著低于处理的对照区 ,处理区中的平均虫口密度均在处理指标以下。特别是在处理后第 10周时 ,不处理对照区中的平均飞蝗虫口密度高达 7.74头 .m-2 ,远高于其他 3个处理区中的虫口密度 ,分别为 0 .12头 .m-2、0 .18头 .m-2和 0 .0 6头 .m-2。处理后微孢子虫处理 3个小区中残存活飞蝗的感病率在调查期间 (处理后第2周至第 10周 )均呈上升趋势 ,到第 10周高达 35.7%~ 4 0 .6%。以 99× 10 9孢子 .hm-2和 150× 10 9孢子 .hm-2剂量处理的小区 ,成虫个体在整个种群中所占比例均为 0 ,而不处理的对照区的成虫比例达 14.5% ,以 4 9.5×10 9孢子 .hm-2剂量处理的成虫比例为 4 0 % ,但是在 50个样方中仅成虫总头数为 4头 ,而对照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海南 蝗虫微孢子虫 越代传播 剂量 感病率 虫口密度 生物防治 农业害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