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元中都昆刚殿考
1
作者
赵学锋
《文物春秋》
2018年第3期40-45,共6页
史料中对元中都的记载很少,且多为建造过程及行政建制,城市规划及宫室制度方面的记载几乎为空白。文章依据泰定帝"车驾次于中都,修佛事于昆刚殿"的史料记载,从元代皇族崇佛的客观史实入手,结合元中都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从功...
史料中对元中都的记载很少,且多为建造过程及行政建制,城市规划及宫室制度方面的记载几乎为空白。文章依据泰定帝"车驾次于中都,修佛事于昆刚殿"的史料记载,从元代皇族崇佛的客观史实入手,结合元中都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从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两个方面论证元中都一号殿址可能就是昆刚殿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中都
昆刚殿
一号殿址
修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上都与元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胎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温睿
石若瑀
+3 位作者
宝力格
赵学锋
贺源
陈港娟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03,111,共10页
元代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探索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的制作工艺、水平与特点,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与称重法,对元上都与元中都琉璃瓦胎体的组成成分、显微结构、工艺细节和吸水率进行了...
元代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探索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的制作工艺、水平与特点,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与称重法,对元上都与元中都琉璃瓦胎体的组成成分、显微结构、工艺细节和吸水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两处遗址出土样品的胎体工艺类似,原料均为北方普通易熔黏土。相较于传统琉璃瓦,元中都遗址样品胎体成分特殊,采用了高Mg黏土,提升了琉璃瓦的品质。这一结论对于研究琉璃瓦烧造工艺的转变具有一定意义,为探索中国琉璃瓦工艺发展史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
元中都
琉璃瓦胎体
生产工艺
化学成分
显微结构
原文传递
元代都城琉璃瓦釉层的EDXRF和SEM-EDS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石若瑀
温睿
+7 位作者
高翔
王文轩
宝力格
赵学锋
李梓轩
曹昆
肖薇
李昱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08-3814,共7页
元代的琉璃瓦制作技术承自宋辽,对明清产生重要影响,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过渡时期。元上都与元中都所使用的琉璃瓦,代表了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为探索元代不同时期琉璃瓦的制作技术和工艺特点,结合考古资料...
元代的琉璃瓦制作技术承自宋辽,对明清产生重要影响,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过渡时期。元上都与元中都所使用的琉璃瓦,代表了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为探索元代不同时期琉璃瓦的制作技术和工艺特点,结合考古资料与相关文献,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对元上都遗址、元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样品釉层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元上都与元中都釉层包括釉与化妆土,化妆土厚度在122~260μm之间。元上都孔雀蓝釉琉璃瓦釉料属于PbO-K_(2)O-SiO_(2)体系,和元大都孔雀蓝釉组成相似,原料组成为石英、硝、铅末、铜末;蓝釉琉璃瓦化妆土结构致密,CaO与SiO_(2)含量大于20%,原料可能是钙长石与黏土,应是釉料的一部分。元上都绿釉与元中都绿釉黄釉琉璃瓦釉同为PbO-SiO_(2)体系,基本原料组成都为石英,铅末,着色剂分别为铜与铁。元上都绿釉配方与北宋时期的接近,釉料配方也符合《营造法式》记载,但逐渐减少铅的比例为获得更浅的釉色,在元中期逐渐稳定;元中都黄釉琉璃瓦釉料铅硅比与元大都相近,配方在元中期探索中逐渐固定,沿用至明代早期,是提升明中期釉料的基础;两处遗址绿釉琉璃瓦与元中都黄釉琉璃瓦化妆土与胎釉结合紧密,Ca含量很高,厚度较薄,很可能是石灰浆[Ca(OH)_(2)],工匠在施加化妆土时既节约成本又能提高产品质量。三种釉色分别属于PbO-K_(2)O-SiO_(2)与PbO-SiO_(2)两种体系,组成原料差异明显,都用于建筑装饰,极大丰富了琉璃釉色,化妆土的应用在琉璃技术中也是一项创新。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具有分析快速、状态稳定的特点,已在琉璃瓦测试研究中得到普及,而元上都元中都琉璃瓦釉层的研究结果,补充了元代琉璃瓦的研究资料,并对探索中国琉璃瓦工艺发展历程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瓦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釉层
制作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中都昆刚殿考
1
作者
赵学锋
机构
张北县
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出处
《文物春秋》
2018年第3期40-45,共6页
文摘
史料中对元中都的记载很少,且多为建造过程及行政建制,城市规划及宫室制度方面的记载几乎为空白。文章依据泰定帝"车驾次于中都,修佛事于昆刚殿"的史料记载,从元代皇族崇佛的客观史实入手,结合元中都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从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两个方面论证元中都一号殿址可能就是昆刚殿遗迹。
关键词
元中都
昆刚殿
一号殿址
修佛
分类号
K87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上都与元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胎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温睿
石若瑀
宝力格
赵学锋
贺源
陈港娟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
保护
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锡林郭勒盟元上都文化遗产
管理
局
河北省张北县
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03,11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575142)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0wyycy-10)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元代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探索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的制作工艺、水平与特点,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与称重法,对元上都与元中都琉璃瓦胎体的组成成分、显微结构、工艺细节和吸水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两处遗址出土样品的胎体工艺类似,原料均为北方普通易熔黏土。相较于传统琉璃瓦,元中都遗址样品胎体成分特殊,采用了高Mg黏土,提升了琉璃瓦的品质。这一结论对于研究琉璃瓦烧造工艺的转变具有一定意义,为探索中国琉璃瓦工艺发展史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元上都
元中都
琉璃瓦胎体
生产工艺
化学成分
显微结构
Keywords
capital cities in Yuan Dynasty
glazed tile body
production techn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TQ174.767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原文传递
题名
元代都城琉璃瓦釉层的EDXRF和SEM-EDS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石若瑀
温睿
高翔
王文轩
宝力格
赵学锋
李梓轩
曹昆
肖薇
李昱龙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
保护
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元上都文化遗产
管理
局
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08-381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7514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697005)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2020wyycy-10)资助。
文摘
元代的琉璃瓦制作技术承自宋辽,对明清产生重要影响,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过渡时期。元上都与元中都所使用的琉璃瓦,代表了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为探索元代不同时期琉璃瓦的制作技术和工艺特点,结合考古资料与相关文献,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对元上都遗址、元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样品釉层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元上都与元中都釉层包括釉与化妆土,化妆土厚度在122~260μm之间。元上都孔雀蓝釉琉璃瓦釉料属于PbO-K_(2)O-SiO_(2)体系,和元大都孔雀蓝釉组成相似,原料组成为石英、硝、铅末、铜末;蓝釉琉璃瓦化妆土结构致密,CaO与SiO_(2)含量大于20%,原料可能是钙长石与黏土,应是釉料的一部分。元上都绿釉与元中都绿釉黄釉琉璃瓦釉同为PbO-SiO_(2)体系,基本原料组成都为石英,铅末,着色剂分别为铜与铁。元上都绿釉配方与北宋时期的接近,釉料配方也符合《营造法式》记载,但逐渐减少铅的比例为获得更浅的釉色,在元中期逐渐稳定;元中都黄釉琉璃瓦釉料铅硅比与元大都相近,配方在元中期探索中逐渐固定,沿用至明代早期,是提升明中期釉料的基础;两处遗址绿釉琉璃瓦与元中都黄釉琉璃瓦化妆土与胎釉结合紧密,Ca含量很高,厚度较薄,很可能是石灰浆[Ca(OH)_(2)],工匠在施加化妆土时既节约成本又能提高产品质量。三种釉色分别属于PbO-K_(2)O-SiO_(2)与PbO-SiO_(2)两种体系,组成原料差异明显,都用于建筑装饰,极大丰富了琉璃釉色,化妆土的应用在琉璃技术中也是一项创新。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具有分析快速、状态稳定的特点,已在琉璃瓦测试研究中得到普及,而元上都元中都琉璃瓦釉层的研究结果,补充了元代琉璃瓦的研究资料,并对探索中国琉璃瓦工艺发展历程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关键词
琉璃瓦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釉层
制作工艺
Keywords
Glazed tile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Glaze and slip
Technology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元中都昆刚殿考
赵学锋
《文物春秋》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元上都与元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胎体的检测分析
温睿
石若瑀
宝力格
赵学锋
贺源
陈港娟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3
元代都城琉璃瓦釉层的EDXRF和SEM-EDS分析
石若瑀
温睿
高翔
王文轩
宝力格
赵学锋
李梓轩
曹昆
肖薇
李昱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