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元谋上新统秋枫化石木的首次发现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程业明 王宇飞 +1 位作者 李承森 姜础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在云南元谋盆地西部物茂盆地的湾堡土林和虎跳滩土林的上新世沙沟组首次发现了大戟科秋枫属的秋枫 (BischofiajavanicaBl )化石木。化石木木材由导管、木纤维、木射线组成。生长轮不明显。散孔材。短径列复管孔 (2~ 6 ,多 2~ 4 )甚多 ... 在云南元谋盆地西部物茂盆地的湾堡土林和虎跳滩土林的上新世沙沟组首次发现了大戟科秋枫属的秋枫 (BischofiajavanicaBl )化石木。化石木木材由导管、木纤维、木射线组成。生长轮不明显。散孔材。短径列复管孔 (2~ 6 ,多 2~ 4 )甚多 ,单管孔较少 ,管孔团稀见。导管分子端壁具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导管内侵填体丰富。轴向薄壁组织细胞未见。木纤维壁薄 ,分隔。射线组织异形Ⅰ及Ⅱ。射线与导管间纹孔式为横列梯形及大圆形。孢粉分析表明元谋盆地晚上新世可能存在包括大戟科草本植物 ,而当前秋枫化石木的发现清楚地表明大戟科乔木植物的存在。秋枫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中的主要树种。秋枫化石木的发现指示元谋盆地当时的环境较现今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木 元谋 上新世 大戟科 生长轮 古环境 薄壁组织 盆地 上新统 孢粉分析
下载PDF
云南元谋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地层的沉积特点与对比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云翔 邱占祥 +2 位作者 郑良 张家华 姜础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89,共5页
云南元谋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的主要层位有 2个 ,时代相差约 1Ma。以黄色砂砾石层作为标志层 ,参考各含古猿化石剖面基底和现代海拔高度 ,盆内含化石层的晚第三纪地层可以很好的对比 ,小河盆地蝴蝶梁子剖面、房背梁子剖面相当于豹子洞箐... 云南元谋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的主要层位有 2个 ,时代相差约 1Ma。以黄色砂砾石层作为标志层 ,参考各含古猿化石剖面基底和现代海拔高度 ,盆内含化石层的晚第三纪地层可以很好的对比 ,小河盆地蝴蝶梁子剖面、房背梁子剖面相当于豹子洞箐剖面的的中下部。从哺乳动物化石和古地磁资料分析 ,小河组的地质时代为 7.3~ 8.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 古猿化石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 地层时代
下载PDF
元谋盆地晚中新世古猿动物群元谋无鼻角犀新材料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小康 吉学平 +2 位作者 高峰 李刈昆 段梅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9,共13页
中国南部发现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相对较少,犀科材料匮乏,因此云南元谋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产出的犀科化石对于了解该时期中国南部的犀科分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描述的材料包括下门齿和下颌骨:下门齿中等大小,断面轮廓三角形;下颌联... 中国南部发现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相对较少,犀科材料匮乏,因此云南元谋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产出的犀科化石对于了解该时期中国南部的犀科分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描述的材料包括下门齿和下颌骨:下门齿中等大小,断面轮廓三角形;下颌联合部后缘位于p3水平,最窄处位于p2水平;下颊齿相对窄小,下前脊退化。根据对比,这些材料的形态特征与Acerorhinus一致,被归入A.yuanmouensis。新材料下颊齿退化的外齿带进一步确定了A.yuanmouensis在Acerorhinus属中的进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盆地 晚中新世 古猿动物群 无角犀亚科 无鼻角犀
下载PDF
禄丰古猿蝴蝶种下第四前臼齿釉质-齿质交界面的三维几何形态
4
作者 潘雷 廖卫 +4 位作者 王伟 刘建辉 吉学平 杨晓梅 郝以鑫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5-563,共9页
禄丰古猿蝴蝶种 (Lufengpithecus hudienensis) 也称蝴蝶古猿,是重要的早期人科成员,化石产自云南元谋盆地竹棚-小河及雷老两个地点群,其年代为中新世晚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掘工作共获得幼年个体颅骨1具、残上颌骨10件、残下颌... 禄丰古猿蝴蝶种 (Lufengpithecus hudienensis) 也称蝴蝶古猿,是重要的早期人科成员,化石产自云南元谋盆地竹棚-小河及雷老两个地点群,其年代为中新世晚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掘工作共获得幼年个体颅骨1具、残上颌骨10件、残下颌骨17件及1500多枚单个牙齿。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蝴蝶古猿牙齿内部结构及三维形态一直未有报道和对比研究。本文首次使用高精度CT配合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6枚产自小河地点的蝴蝶古猿下颌第四前臼齿的釉质-齿质交界面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对比材料包括步氏巨猿、猩猩(化石)、大猩猩、黑猩猩及现代人。多变量分析显示,蝴蝶古猿釉质-齿质交界面几何形态接近于本文所涉及的大型猿类对比标本,但并没有表现出与某一特定类群的相似性;咬合面轮廓狭长,前凹尺寸明显小于后凹;整体形态介于齿质尖较高的大猩猩和齿质尖较低、釉质-齿质交界面形态扁平的巨猿、猩猩和黑猩猩之间。本文所观察到的类群之间的异同可能与趋同演化有关,也需要更多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将釉质-齿质交界面的三维几何形态和其他牙齿内部结构的信息(如釉质厚度及其三维分布规律等)综合,有助于进一步讨论蝴蝶古猿的分类学、系统发育和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大型猿类 釉质-齿质交界面 显微CT成像 几何形态测量 牙齿人类学
下载PDF
元谋盆地玛姆象科化石并再论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的起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世骐 付丽娅 +2 位作者 吉学平 杨小梅 吉裕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9-454,共16页
云南地区中新世晚期的玛姆象和嵌齿象类化石的归类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尤其是涉及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的起源问题。本文对此前发表及最近发现的产自元谋盆地中新世晚期小河组(8.2-7.2Ma)的玛姆象类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辨认出... 云南地区中新世晚期的玛姆象和嵌齿象类化石的归类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尤其是涉及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的起源问题。本文对此前发表及最近发现的产自元谋盆地中新世晚期小河组(8.2-7.2Ma)的玛姆象类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辨认出了两个颊齿形态截然不同的类群。一类颊齿轭形化程度高,将其鉴定为曾经在禄丰、昭通等地报道的禄丰玛姆象(Mammut lufengense),代表了高轭型化的玛姆象类在中国南方中新世晚期的一个分支。另一类鉴定为竹棚上新乳齿象(Pliomastodon? zhupengensis comb. nov.),如同期的其他玛姆象类,比如马修上新乳齿象(Pliomastodonmatthewi)和斜脊玛姆象(Mammutobliquelophus),竹棚上新乳齿象具有直而略向上弯的上门齿,下颌联合部中等伸长,具有短棒状的下门齿,但它的颊齿轭形化程度低,具有如下特征:齿嵴和新月嵴粗钝,保存主齿柱中心小尖,侧视主齿柱达到齿谷的一半高度,副齿柱分裂程度低,以上特征与禄丰玛姆象等高轭形化的类群相区别。竹棚上新乳齿象颊齿形态特征继承了中国北方中新世中期的戈壁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gobiensis),又与其后昭通盆地(6.5-6.0Ma)的先中间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praeintermedius)有被继承的关系,很可能是后者的祖先。中华乳齿象不大可能是比它晚的美洲的南方乳齿象(Notiomastodon)(2.5-0.01 Ma)演化而来,也可能如早期所认为的归为玛姆象类,而非嵌齿象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晚期 生物年代学 上新乳齿象属 玛姆象属 云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