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正达集团中国先农数科团队:搭建智慧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被引量:1
1
作者 《大数据时代》 2021年第10期45-51,共7页
先正达集团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生制学业勞板块下属跨国央企,拥有世界一流的植保开发能力和全球顶尖的种业生物技术,是全球植保第一种业第三的农业科技公司。先正达集团中国是中国领先的农业科技全球化企业,是先正达集团旗下四大业... 先正达集团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生制学业勞板块下属跨国央企,拥有世界一流的植保开发能力和全球顶尖的种业生物技术,是全球植保第一种业第三的农业科技公司。先正达集团中国是中国领先的农业科技全球化企业,是先正达集团旗下四大业务单元之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业务单元 科技全球化 央企 先正达 植保 智慧平台 世界一流
下载PDF
传承 融合 发展——纪念余绪缨先生百年诞辰特别直播活动发言综述
2
作者 刘俊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27,共2页
作为余绪缨教授2003级博士生,有幸参加于增彪教授组织的纪念余绪缨教授百年诞辰特别直播活动并作为特邀嘉宾介绍多年来在实践工作过程对管理会计的感受,既是对先生在三十多年前提出的广义管理会计的实践补充,更是对该理论在实践发展中... 作为余绪缨教授2003级博士生,有幸参加于增彪教授组织的纪念余绪缨教授百年诞辰特别直播活动并作为特邀嘉宾介绍多年来在实践工作过程对管理会计的感受,既是对先生在三十多年前提出的广义管理会计的实践补充,更是对该理论在实践发展中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诞辰 管理会计 余绪缨 博士生 直播 有益补充 纪念 活动
下载PDF
中国重要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展望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24,共10页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由于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作物生产能力、满足国家粮食安全的唯一出路。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重要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在推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世界主产国或地区的种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2...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由于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作物生产能力、满足国家粮食安全的唯一出路。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重要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在推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世界主产国或地区的种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20多年的科技创新,中国玉米和大豆的抗虫和耐除草剂生物育种技术已趋于成熟,生物育种产业化种植可显著降低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产成本,提升单产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生物育种产业化是涉及科研创新、生物安全评估、相关法规监管、国际贸易、农业生产和公众接受度等多方面、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大型种企为主体,整合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科技资源,构建生物育种研发创新联合体,实现创新研发链与产业链的一体化,不断推出高产并营养健康、投入少而又环境友好的新品种,推进重要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生物育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强化种质资源深度挖掘、突破前沿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强自立是解决种源要害、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是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根本保障,也是破解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的重要措施。概述了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现代种业发展举措。生物育种将驱动我国现代种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实现从种业大国迈向种业强国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育种 粮食安全 转基因 产业化
下载PDF
全球转基因作物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4
作者 王旭静 王艳青 +2 位作者 唐巧玲 焦悦 王志兴 《现代农药》 CAS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转基因技术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是农业领域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高新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注入了新动能,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自1996年起,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迅猛发展,201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90... 转基因技术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是农业领域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高新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注入了新动能,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自1996年起,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迅猛发展,201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904亿hm^(2),比1996年增加了112倍。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1996—2018年间产生了2249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惠及1600万~1700万农民,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本文综述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美国、巴西、阿根廷、南非、欧盟及中国等具有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应用情况,并对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研发 应用 育种
下载PDF
巴林左旗苍术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5
作者 王参 王志强 宋长青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巴林左旗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了促进经济、提高农业收入,大力发展苍术玉米复合种植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分析苍术玉米带状复合植模式的技术原理及优势,对选种、选地、规划种植带、播种及田间管理等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 巴林左旗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了促进经济、提高农业收入,大力发展苍术玉米复合种植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分析苍术玉米带状复合植模式的技术原理及优势,对选种、选地、规划种植带、播种及田间管理等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苍术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左旗 苍术 玉米 复合种植
下载PDF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改进作物品种保护和监管 被引量:22
6
作者 徐云碧 王冰冰 +2 位作者 张健 张嘉楠 李建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53-1870,共18页
植物品种保护是植物品种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 stability,DUS)检测和实质性派生品种(essentially derived variety,EDV)评价是植物品种保护中的2个重要概念。DUS-EDV评价经... 植物品种保护是植物品种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 stability,DUS)检测和实质性派生品种(essentially derived variety,EDV)评价是植物品种保护中的2个重要概念。DUS-EDV评价经历了从形态性状和系谱为主过渡到了综合利用形态、系谱和分子标记信息的阶段,并将发展到以分子检测为主的阶段。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也从RFLP发展到SSR和SNP。基于靶向测序-液相捕获的芯片技术,具有分析成本低、标记组配灵活、适合用于不同植物的DUS-EDV评价。利用分子标记检测进行DUS-EDV评价有2个重要策略,一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全局性的比较和分析,二是利用与重要表型有关的功能位点特异性进行局部性、特异性检测。应该针对DUS和EDV分别建立各自的评价标准。DUS可以根据分子标记提供的特殊指纹图谱、单倍型、特有等位基因、特异基因组区段、特异功能标记、最低遗传纯合度、品种内单株间的遗传差异作出判断。EDV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利用全基因组均匀分布的高密度标记所获得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而不是差异的标记数。所采用的分子标记的数量和基因组覆盖率是决定分子检测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利用少量标记所获得的品种比较具有较大的抽样误差。区别EDV和非EDV品种的相似性指标可因作物物种和所需要的品种保护水平而异。本文回顾了世界各国主要的作物品种保护实践,建议在利用分子标记保护品种知识产权和监管品种中,建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根据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功能标记的开发,不断完善和加强DUS-EDV评价体系,建立权威的品种保护数据库系统,有序提供查询和比对服务,以鼓励种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品种保护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 实质性派生品种(EDV) 分子标记 分子检测 遗传相似性
下载PDF
早稻机插育秧种衣剂应用试验初报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宣才 陈朝兵 +5 位作者 汤学军 何贤彪 杜光青 陈禹阳 叶欣 张海江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479-1481,共3页
采用14组药剂配方及其浸种催芽和不浸种不催芽育秧方式对恶苗病防病效果进行测定,开展中早39机插秧应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干籽包衣“双不育秧(不浸种不催芽)”试验。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包衣“双不育秧”安全性表现好... 采用14组药剂配方及其浸种催芽和不浸种不催芽育秧方式对恶苗病防病效果进行测定,开展中早39机插秧应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干籽包衣“双不育秧(不浸种不催芽)”试验。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包衣“双不育秧”安全性表现好,成苗率高于常规药剂处理25百分点,对恶苗病的校正防效为92.79%,与其包衣后加20%氟唑菌酰羟胺或加25%氰烯菌酯浸种催芽播种以及45%咪鲜胺+25%氰烯菌酯组合高浓度浸种催芽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常规(浸种催芽)处理25%氰烯菌酯1000倍单剂19百分点、11%氟环‘咯’精甲500倍单剂32百分点和45%咪鲜胺1000倍单剂49百分点。由此可知,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干籽包衣双不育秧优于其常规育秧。这对于机插秧育秧技术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机插秧 种衣剂 干籽包衣 双不育秧 防病效果
下载PDF
土壤健康保障我国经作产业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杨湘灵 《中国农资》 2022年第23期15-15,共1页
以各类瓜果蔬菜等农产品为代表的经济作物是日常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养生愈加重视,经作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升级倒逼上游产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产地生态环境成为经作产业的第一价值。土壤健康作... 以各类瓜果蔬菜等农产品为代表的经济作物是日常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养生愈加重视,经作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升级倒逼上游产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产地生态环境成为经作产业的第一价值。土壤健康作为产地生态环境和经作可持续种植的基础,在绿色消费时代,对坚持绿色可持续种植、保障绿色优质高产,支撑品牌溢价、产业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消费 消费升级 消费水平 产业升级 品牌溢价 瓜果蔬菜 绿色消费 上游产业
下载PDF
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及除草剂在杂交制种提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光宇 单天雷 +3 位作者 刘江 姜宗敏 朱志锋 吕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3175-3184,共10页
杂交小麦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稳产性和丰产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目前,杂交小麦制种成本过高,限制了杂交小麦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杂交小麦制种成本取决于单位面积杂交小麦产量、纯度以及单位面积播种量.在国内现有播种模式下,杂交小... 杂交小麦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稳产性和丰产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目前,杂交小麦制种成本过高,限制了杂交小麦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杂交小麦制种成本取决于单位面积杂交小麦产量、纯度以及单位面积播种量.在国内现有播种模式下,杂交小麦很难实现单位面积播种量的降低.提高单位面积制种产量和纯度,对降低杂交小麦制种成本就变得尤为重要.其中,通过喷施除草剂提高制种纯度,可以作为降低制种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无融合生殖提供了杂交小麦制种的新维度,这种技术完全不用种植父本植株,将杂交制种转变成自交制种,可以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降低制种成本.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及除草剂在小麦制种纯度提升上的进展,并对未来创新技术方案进行了展望,以期加速杂交小麦的商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除草剂 制种纯度 制种成本
原文传递
论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整合下的文化重构策略
10
作者 马骏驰 《商业文化》 2022年第5期18-19,共2页
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整合、兼并以及重组都是经济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有机融合,其间切实做好文化方面的重构工作,进而为提升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奠定良好基础。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整合从表面上看是资本、技术以及管理模式之间的相互融... 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整合、兼并以及重组都是经济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有机融合,其间切实做好文化方面的重构工作,进而为提升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奠定良好基础。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整合从表面上看是资本、技术以及管理模式之间的相互融合,但从更深层次上看则是文化的相互融合。而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将凸显出来,在尚未得到充分整合的过程中将极易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将对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整合下的文化重构策略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 内部人员 经济层面 重构策略 管理模式 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有机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