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认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小数除以整数”一课引发的思考
1
作者 龚秀英 邱贻根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2年第3期58-59,共2页
某教师执教北师版四年级下册第61页的《精打细算(小数除以整数)》一课,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模式,即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等流程。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也因此多了几分“... 某教师执教北师版四年级下册第61页的《精打细算(小数除以整数)》一课,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模式,即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等流程。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也因此多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但该教师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地由学生说了算,不去组织、引导,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陷入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现取其中几个片段与大家一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主导作用 整数 小数 引发 分发 理性 课堂学习
下载PDF
这样的课堂高效吗——听“小数除以整数”一课引发的思考
2
作者 龚秀英 邱贻根 《师资建设》 2011年第10期65-66,共2页
最近笔者参加了“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校的展示汇报研讨活动。期间听了一位老师上的“小数除以整数”(北师大版教材四下P61页的“精打细算”)一课。该课堂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模式,即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 最近笔者参加了“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校的展示汇报研讨活动。期间听了一位老师上的“小数除以整数”(北师大版教材四下P61页的“精打细算”)一课。该课堂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模式,即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等流程。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与突显,孩子们的思维与灵性得到了充分的“放飞”,课堂也因此多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但教学中该教师却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地由学生说了算,教师不去组织、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陷入盲目、随意、无序状态,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阳光下的“彩色泡沫”,进而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现撷取其中几个片断与大家一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整数 小数 学生主体地位 “先学后教” 学生的主体作用 北师大版教材 自主学习活动
下载PDF
巧妙总结 留住精彩——小议小数教学课尾总结环节的追求
3
作者 龚秀英 邱贻根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1年第12期50-51,共2页
教师如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尾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再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课推向新的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言已尽,意无穷"的理想... 教师如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尾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再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课推向新的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言已尽,意无穷"的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交流 巧用练习 存趣延乐 延伸拓展
下载PDF
立足有效教学,寻求教与学的融合点
4
作者 邱贻根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年第9期48-49,共2页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本着"教"为"学"服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明确教材的编排体系,以"课标"为"准绳"...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本着"教"为"学"服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明确教材的编排体系,以"课标"为"准绳",挖掘教材的内涵,切实把握好教材的深度、难点、重点,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铺设有梯度的思考之路,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效引领学生亲历一个不平衡到平衡的认知过程。现结合自己上课、听课、调研等实践活动,谈几点肤浅体会与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情境 融合点 有效引领 编排体系 数学教学活动 认知过程 不平衡 学习起点 数学化 知识经验基础
下载PDF
活出人生的精彩
5
作者 黄英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6年第1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不如意 意蕴深厚 中心小学 光泽县 一所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邱贻根 《师资建设》 2014年第4期49-51,共3页
整理与复习,它不同于新授教学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教学的巩固应用,它更多的是承载着“回顾整理知识、沟通生成联系、完善新授欠缺、弥补学习缺漏”等独特功能。如何在实际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将分散学习的单个知识串成线、连成片、... 整理与复习,它不同于新授教学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教学的巩固应用,它更多的是承载着“回顾整理知识、沟通生成联系、完善新授欠缺、弥补学习缺漏”等独特功能。如何在实际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将分散学习的单个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网,进而达成将平时“栽的一棵树”通过复习“育成一片林”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做法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过程 教学设计 整理 小学数学 分散学习 练习教学 独特功能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在计算教学中给予估算适当的关注
7
作者 邱贻根 《新教师》 2016年第11期41-43,共3页
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发现,教师的估算教学观念模糊,认识存在偏差:关于估算,教材有安排就上,没有安排就不上;估算在考试的时候不考,教不教无所谓;不重视估算的策略,估算结果的评价缺乏评判标准等。要切实转变估算教学的现状,让估算真正走... 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发现,教师的估算教学观念模糊,认识存在偏差:关于估算,教材有安排就上,没有安排就不上;估算在考试的时候不考,教不教无所谓;不重视估算的策略,估算结果的评价缺乏评判标准等。要切实转变估算教学的现状,让估算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应用估算,关键还是在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教学 估算 教研活动 教学观念 评判标准 教师 学生
下载PDF
估算不应被遗忘
8
作者 邱贻根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6年第5期52-54,共3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并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落实点。如,"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估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并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落实点。如,"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估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等,可见估算不应被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估算 估算意识 估算能力
下载PDF
让数学思想彰显其正能量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福孙 邱贻根 《小学数学教育》 2014年第5期15-16,共2页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由此可见,...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变得尤为重要。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像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比较明显,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涵在数学知识体系里,分散在各章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能量 义务教育阶段 数学课程标准 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 数学学习
原文传递
对培养学生数感的思考与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贻根 《小学数学教育》 2018年第9期12-13,共2页
数感是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数的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实际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到的十个核心概念中“数感”被摆在了首位,并明确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 数感是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数的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实际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到的十个核心概念中“数感”被摆在了首位,并明确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感 学生 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 数量关系 数学素养 数学活动 运算结果
原文传递
估算不应是被遗忘的“百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官道忠 邱贻根 《小学数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15-16,共2页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并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落实点。然而,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与课程标准理念不相符的“音符”——估算似乎变成了被遗忘的“百合”。估算原本是课程改...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并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落实点。然而,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与课程标准理念不相符的“音符”——估算似乎变成了被遗忘的“百合”。估算原本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应是数学教学中的“营养品”,但现在却被很多教师当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算教学 百合 遗忘 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理念 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原文传递
少一些花哨 多一些实效——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2
作者 黄桂英 邱贻根 《新课堂(数学版)》 2012年第9期4-6,共3页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 教学活动 课程改革 教师 社会 期望
原文传递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华 邱贻根 《小学数学教育》 2017年第7期62-62,共1页
皮亚杰说过:“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提问开始,即表现在质疑上。因为“疑”足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才能有创新。
关键词 学生创新意识 质疑能力 培养 皮亚杰 “疑” 才能 教育
原文传递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14
作者 邱贻根 《新课堂(数学版)》 2012年第5期26-29,共4页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此,我们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教学策略 学习活动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 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 学生
原文传递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15
作者 邱贻根 《小学数学教育》 2016年第3期21-22,共2页
《数学课程课标(2011年版)》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
关键词 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 实践 数学教育 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 提出问题 学会思考
原文传递
灵动解读文本 构建有效课堂
16
作者 雷崇芳 邱贻根 《小学数学教育》 2019年第17期22-23,共2页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要认真而灵动地解读教材文本,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上的每一道例题、每一组练习、每一幅插图、每一个虚线框……都显现着一种知识,牵引着一条线索,指引着一...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要认真而灵动地解读教材文本,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上的每一道例题、每一组练习、每一幅插图、每一个虚线框……都显现着一种知识,牵引着一条线索,指引着一种方法,隐含着一种思想,教师要通过解读好好去揣摩、去追溯、去挖掘,进而合理地在学生与教材之间修筑一条传递知识的绿色通道,使学生对教材的体验得到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教材教 教材文本 编写意图 新课程 解读文本 虚线框 灵动 绿色通道
原文传递
让“数感”与生活实践相融共生
17
作者 徐新兴 邱贻根 《内蒙古教育(D)》 2015年第3期74-75,共2页
课标把"数感"摆在十个核心概念之首,充分表明培养学生的"数感"应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寻找各种着眼点,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 课标把"数感"摆在十个核心概念之首,充分表明培养学生的"数感"应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寻找各种着眼点,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数感 体验数感 提升数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