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兖州市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娟 武同华 +3 位作者 王西芝 白洪立 王立功 李洪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综合多年试验结果,研究明确了超高产(10 000 kg/hm2)小麦的土壤基础养分指标、稳产超高产的安全播种期、中多穗型和中大穗型品种产量突破10 000 kg/hm2的限制因子、依据群体变化动态和叶龄相结合的追肥策略、公顷产10 000 kg小麦的关键... 综合多年试验结果,研究明确了超高产(10 000 kg/hm2)小麦的土壤基础养分指标、稳产超高产的安全播种期、中多穗型和中大穗型品种产量突破10 000 kg/hm2的限制因子、依据群体变化动态和叶龄相结合的追肥策略、公顷产10 000 kg小麦的关键技术指标和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超高产 安全播种期 技术指标和措施
下载PDF
兖州市夏玉米高产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武同华 王西芝 +2 位作者 白洪立 王立功 李洪梅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2011年第2期16-18,共3页
2007年以来,兖州市承担了山东省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在大安镇廿里铺村农科所试验基地建设了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连续多年达到1000千克左右的水平。我们总结多年超高产实践经验认为:培肥地力、平衡施肥是基础,... 2007年以来,兖州市承担了山东省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在大安镇廿里铺村农科所试验基地建设了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连续多年达到1000千克左右的水平。我们总结多年超高产实践经验认为:培肥地力、平衡施肥是基础,选用具有增产潜力的品种、合理密植是关键,科学管理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兖州市 高产经验 试验基地 培肥地力 实践经验 平衡施肥 增产潜力
下载PDF
兖州市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炜 苏丙华 +2 位作者 张娟 商涛 蒋明洋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6期146-147,共2页
针对兖州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低温冻(冷)害、后期倒伏和早衰3方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应对措施:(1)选用抗逆性强的高产稳产品种;(2)适期适量播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3)培肥地力与合理施肥;(4)化控调节技术。
关键词 小麦生产 冻害 倒伏 早衰
下载PDF
兖州市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武军华 蒋明洋 +2 位作者 张娟 徐炜 苏丙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174-175,共2页
针对兖州市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抗灾能力差、品种更新换代慢、病虫害加剧和种植密度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应对措施:(1)因地制宜,选用高产稳产品种;(2)适当延迟播期,改套种为直播;(3)及时灭茬;(4)提高播种质量,合理增加种植密度;(5)... 针对兖州市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抗灾能力差、品种更新换代慢、病虫害加剧和种植密度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应对措施:(1)因地制宜,选用高产稳产品种;(2)适当延迟播期,改套种为直播;(3)及时灭茬;(4)提高播种质量,合理增加种植密度;(5)合理进行肥水管理;(6)合理施用玉米专用调控剂;(7)适时晚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灾 种植密度 适时晚收
下载PDF
兖州市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5
作者 苏丙华 夏冬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2期80-81,共2页
文章总结6年小麦超高产栽培实践经验,从品种条件、土壤条件、播种技术、全生育期管理到成熟收获各个环节,全面阐述了小麦单产10 500 kg/hm2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为当地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小麦 超高产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夏玉米超高产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苏丙华 夏冬东 《中国种业》 2011年第2期45-46,共2页
超高产条件下,以登海661(晚熟型)和郑单958(中熟型)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m21500~6000株范围内,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密度由6000株继续增加到7500株,产量呈下降趋势。超高产条件... 超高产条件下,以登海661(晚熟型)和郑单958(中熟型)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m21500~6000株范围内,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密度由6000株继续增加到7500株,产量呈下降趋势。超高产条件下,2个品种达到667m2产900kg的最佳种植密度均为600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超高产 适宜密度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夏直播玉米最佳收获时期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西芝 李继海 +3 位作者 白洪立 王立功 李洪梅 蒋明洋 《中国种业》 2009年第7期40-41,共2页
在玉米灌浆期,定期取样测量子粒体积、干物质重以及乳线形成的位置,寻找夏直播玉米最佳收获时期。结果表明,郑单958等中熟品种在9月中旬苞叶变白时,子粒体积最大,乳线形成50%左右,粒重仅为完熟期最大值的85%左右,此时收获,会减产10%以... 在玉米灌浆期,定期取样测量子粒体积、干物质重以及乳线形成的位置,寻找夏直播玉米最佳收获时期。结果表明,郑单958等中熟品种在9月中旬苞叶变白时,子粒体积最大,乳线形成50%左右,粒重仅为完熟期最大值的85%左右,此时收获,会减产10%以上。生产上,9月下旬收获,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可增产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直播 玉米 收获时期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济麦22号小麦适宜播期和密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孟淑华 白洪立 +2 位作者 蒋明洋 苏丙华 徐炜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34-36,共3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通过比较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济麦22号生育期变化、群体动态、产量结构及单产水平等的影响,总结提出鲁西南地区济麦22号适宜的播期在10月5日-10日左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基本苗12万/667m2左右。
关键词 鲁西南 济麦22号 播期 播量
下载PDF
登海661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立功 蒋明洋 +2 位作者 徐炜 戚春峰 商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154-156,共3页
首先通过选用超高产品种、玉米夏直播、适当增加密度等措施在获得苗足苗齐苗匀;在此前提下,再采取分期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培育健壮个体;最后加强中后期管理延缓植株衰老、完熟期收获等措施促粒饱、粒重,最终获得夏玉米1000kg/66... 首先通过选用超高产品种、玉米夏直播、适当增加密度等措施在获得苗足苗齐苗匀;在此前提下,再采取分期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培育健壮个体;最后加强中后期管理延缓植株衰老、完熟期收获等措施促粒饱、粒重,最终获得夏玉米1000kg/667m2超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海661 超高产 研究
下载PDF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提高途径
10
作者 蒋明洋 李洪梅 +4 位作者 马丰刚 苏丙华 徐炜 王西芝 张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2期21-24,共4页
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利用效率研究的现状,从氮素利用效率的含义、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生理特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生理机制
下载PDF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籽粒产量及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3
11
作者 褚鹏飞 王东 +3 位作者 张永丽 王小燕 王西芝 于振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6-1315,共10页
【目的】研究高产条件下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的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对籽粒蛋白质进行分离量化... 【目的】研究高产条件下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的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对籽粒蛋白质进行分离量化,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耗水量、水分利用率、籽粒产量、籽粒品质和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灌水量占农田耗水量的百分率提高,降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占农田耗水量的百分率降低。减少灌水量,促进小麦对土壤贮水的利用,提高小麦在0~100cm各土层的土壤耗水量。降低农田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实现节水高产栽培的有效途径。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60mm的处理在两年度生长季均获得了最高的水分利用率;在2004-2005年生长季W1处理的籽粒产量与W2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W0处理;在2005-2006年生长季W'2处理的籽粒产量与W'3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W'0、W'1处理。水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2004-2005年生长季,与W2处理相比,W1处理的籽粒醇溶蛋白含量降低,HMW-GS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升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升高,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延长,有利于强筋小麦济麦20籽粒品质的改善。在2005-2006年生长季,随灌水量增加,籽粒HMW-GS含量、谷蛋白含量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W'2处理最高,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60mm是兼顾节水、高产、优质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 耗水特性 籽粒产量 蛋白质组分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22
12
作者 李豪圣 宋健民 +5 位作者 刘爱峰 程敦公 王西芝 杜长林 赵振东 刘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3-248,共6页
为给‘济麦22’大面积推广提供适宜栽培措施,选择4个生态区5个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产... 为给‘济麦22’大面积推广提供适宜栽培措施,选择4个生态区5个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构其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济麦22’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下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分析发现环境差异对‘济麦22’千粒重影响较大,而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小。2008年4个生态区‘济麦22’适宜播期范围分别为:鲁南地区10月8日至14日、鲁东地区10月6日至12日、鲁北地区10月1日至7日、鲁西地区10月10日至16日;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为180×104/hm2-240×104/hm2。研究还表明,在中高肥或高肥地力条件下,增加粒重对充分发挥‘济麦22’高产潜力似乎更有效。因此,选择适宜播期播量的同时,应在栽培技术中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获得足够的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种植密度 '济麦22’ 超高产
下载PDF
高产小麦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 被引量:109
13
作者 郑成岩 于振文 +2 位作者 马兴华 王西芝 白洪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50-1458,共9页
在2005—2006年和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分别为128.0mm和246.4mm条件下,采用不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高产条件下冬小麦的耗水特性和小麦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结果表明,底水和拔节水分别灌溉60mm处理(W2)在两个生长季获得了最高的... 在2005—2006年和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分别为128.0mm和246.4mm条件下,采用不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高产条件下冬小麦的耗水特性和小麦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结果表明,底水和拔节水分别灌溉60mm处理(W2)在两个生长季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2005—2006年生长季其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灌水处理;2006—2007年生长季,其水分利用效率较高,降水量、灌水量和土壤供水量分别占农田耗水量的47.32%、23.04%和29.64%;与不灌水处理(W0)相比,灌水处理显著提高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以W2处理最高,分别达8241.59kghm-2和84.18%。灌水量过多显著减少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使产量降低。随灌水量增加,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显著增大,灌水量占农田耗水量的比例增加,降水量和土壤供水量占农田耗水量的比例均降低,以土壤供水量所占比例降低最大。综合考虑小麦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底水和拔节水各60mm的灌溉量为最优。在小麦生长季降雨量为246.4mm条件下,仅灌60mm底水亦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其土壤供水量占农田耗水量的比例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高于底水和拔节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耗水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籽粒产量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下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氮素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马兴华 王东 +2 位作者 于振文 王西芝 许振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55-1965,共11页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灌水量对高产小麦耗水特性和氮素分配利用的影响。设置4个施氮水平:0kg·hm-2(N0)、120kg·hm-2(N1)、210kg·hm-2(N2)和300kg·hm-2(N3),在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灌水量处理:不浇水(W0)、底墒水...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灌水量对高产小麦耗水特性和氮素分配利用的影响。设置4个施氮水平:0kg·hm-2(N0)、120kg·hm-2(N1)、210kg·hm-2(N2)和300kg·hm-2(N3),在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灌水量处理:不浇水(W0)、底墒水+拔节水(W1)、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W2)、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W3),每次灌水量60mm。结果表明:(1)在N0水平下W0处理日耗水量以拔节至开花期最高,在N1水平下,拔节至开花期日耗水量与开花至成熟期的无显著差异。同一施氮水平下,小麦开花后总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2)同一施氮水平下,成熟期W1处理20—14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低于W2和W3处理,14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W2处理无显著差异;W1处理0—4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植株氮素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高于W2和W3处理,100—14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植株氮素在营养器官中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低于W2和W3处理。表明灌溉底墒水和拔节水的W1处理,促进了小麦对20—140cm土层土壤水的吸收利用,减少了土壤硝态氮向100cm以下土层的淋溶,而且有利于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的再分配,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3)在试验条件下,施纯氮210kg·hm-2、灌溉底墒水和拔节水的N2W1处理,籽粒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可供生产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水量 施氮量 耗水特性 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公顷产10000kg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 被引量:89
15
作者 张法全 王小燕 +2 位作者 于振文 王西芝 白洪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6-1096,共11页
以泰山23和济麦22为试验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对单产高达10000kghm?2的小麦进行了施氮量和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特性的研究。在2006—2007年生长季,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施纯氮240kghm-2(N240)和270kghm-2(N... 以泰山23和济麦22为试验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对单产高达10000kghm?2的小麦进行了施氮量和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特性的研究。在2006—2007年生长季,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施纯氮240kghm-2(N240)和270kghm-2(N270)处理的产量分别达9954.73kghm-2和10647.02kghm-2,比不施氮肥处理(N0)分别增加11.20%和18.93%。与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以N270处理最高;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小麦籽粒转运量和转运率先升后降,转运量以N270处理最大,为213.78kghm-2;而转运率以N240处理最高,为67.98%。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再分配量和再分配率先增后降,均以N270处理最高;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240处理最高。2005—2006年的试验结果呈相同变化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产量水平达10000kghm-2时的适宜施氮量为240~270kghm-2,可供生产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小麦 产量 氮素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氮肥底追比例对超高产栽培中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娟 张永丽 +2 位作者 武同华 白洪立 于振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8-513,共6页
为给小麦超高产栽培中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依据,2009-2010年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设置4个试验处理:N0(不施氮),N1(在总施氮270 kg.hm-2的条件下,底施70%、拔节期追施30%)、N2(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N3(底施30... 为给小麦超高产栽培中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依据,2009-2010年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设置4个试验处理:N0(不施氮),N1(在总施氮270 kg.hm-2的条件下,底施70%、拔节期追施30%)、N2(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N3(底施30%、拔节期追施70%),研究了不同氮肥底追比例对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随氮肥追施比例的增加,旗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升高,细胞间隙CO2浓度降低,小麦群体净光合速率先升高后降低;N2处理提高了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以及成熟期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比例,籽粒产量最高(达到11 698.94 kg.hm-2),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亦最高;氮肥追施比例过多(N3),则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成熟期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比例、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底追比例为5∶5的处理是兼顾高产和高氮肥利用效率的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底追比例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下载PDF
灌水量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褚鹏飞 于振文 +2 位作者 王小燕 武同华 王西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在2004—2005年和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设置不同的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小麦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全生育期不灌水条件下,籽粒中的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酶... 在2004—2005年和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设置不同的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小麦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全生育期不灌水条件下,籽粒中的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在灌浆初期显著升高,在灌浆中后期显著降低,同时灌浆后期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亦显著降低。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mm有利于小麦在灌浆中后期保持较高的SSS和GBSS活性,提高灌浆后期籽粒中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灌水量进一步增加时,灌浆中后期的SSS活性显著降低,GBSS活性升高,灌浆后期的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在两个生长季中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mm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较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和籽粒产量较高。在此基础上增加灌水量时,开花至成熟阶段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升高,土壤贮水消耗量降低,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水量 淀粉含量 淀粉合成酶活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4
18
作者 郑成岩 于振文 +1 位作者 王西芝 武同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4-1332,共9页
在每公顷产9000 kg小麦的高产条件下,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底墒水(W1)、底墒水+拔节水(W2)、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W3)、底墒水+开花水(W4)5个灌溉处理,每次灌水60 mm,研究了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 在每公顷产9000 kg小麦的高产条件下,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底墒水(W1)、底墒水+拔节水(W2)、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W3)、底墒水+开花水(W4)5个灌溉处理,每次灌水60 mm,研究了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灌水处理(W0)相比较,灌水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子粒氮素积累量和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子粒的转移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开花后营养器官积累的氮素向小麦子粒转移量和转移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W2处理最高。2)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先降低后回升再降低,在拔节期最低。成熟期,W0处理0—4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灌水处理;随灌水量的增加,100—1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W2处理显著低于W3和W4处理;160—20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3)随灌水量的增加,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生产效率先增加后降低,W2处理最高;而氮素利用效率则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W0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2、W3、W4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氮素利用、子粒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底墒水和拔节水各灌60 mm的W2为最佳处理,可供生产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和时期 小麦 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 土壤硝态氮含量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品种J糯三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邦义 武军华 蒋飞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1期19-20,共2页
以鲜食糯玉米品种J糯三号为供试品种,设2 000株/亩、3 000株/亩、4 000株/亩、5 000株/亩4个密度水平,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J糯三号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蛋白、脂肪及淀粉含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糯玉米鲜食品质的重要... 以鲜食糯玉米品种J糯三号为供试品种,设2 000株/亩、3 000株/亩、4 000株/亩、5 000株/亩4个密度水平,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J糯三号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蛋白、脂肪及淀粉含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糯玉米鲜食品质的重要因素。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J糯三号鲜穗产量和商品穗数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4 000株/亩时达到最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各密度间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油分含量呈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无公害肉鸭饲养技术
20
作者 谷顼 朱利生 王立功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2005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饲养技术 无公害 肉鸭 有毒有害物质 卫生要求 干线公路 鸭舍 供排水 化工厂 污染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