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救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中期随访 被引量:15
1
作者 肖苍松 王嵘 +12 位作者 李伯君 吴扬 王刚 任崇雷 叶卫华 盛炜 李佳春 王加利 陈婷婷 周琪 张涛 马兰 高长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9-682,共4页
目的总结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ECABG)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经验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ECABG共45例。手术指征包括急性心梗(AMI)后心源性休克(5例)、急性左心衰(6例)及药物难以控制的心绞痛(34例)。20例AMI1周内手术,术前使用主动... 目的总结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ECABG)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经验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ECABG共45例。手术指征包括急性心梗(AMI)后心源性休克(5例)、急性左心衰(6例)及药物难以控制的心绞痛(34例)。20例AMI1周内手术,术前使用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18例。均为三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15例。两次以上心肌梗死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6例,其中2例须血液透析。全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停跳下手术。左乳内动脉(LIMA)与前降支(LAD)吻合,大隐静脉(GSV)与其它靶血管吻合。采用顺灌加静脉桥灌冷血停跳液或HTK液保护心肌。CPB时间104.2±29.7 min,阻断升主动脉69.0±21.3min。左乳内动脉(LIMA)使用率100%,平均搭桥2.9±0.6支。结果痊愈出院41例,住院死亡4例(8.9%),其中与心脏相关死亡1例(2.2%)。术前放置IABP者除1例死于MOSF外,余者术后25.5±9.7 h停用IABP。随访到38例,随访率92.7%,随访时间平均37.3±16.7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生存率94.7%。心功能(NYHA)Ⅰ级和Ⅱ级共35例(92.1%),心血管事件免除率90.5%。随访超声心动图,左室前后径(43.4±5.4 mm)较术前(48.5±5.5 mm)缩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55.7%±8.9%)与术前(43.5%±9.6%)显著改善(P<0.05)。冠脉CTA评价LIMA桥血管通畅率为95.8%,GSV通畅率为90.5%。结论尽管ECABG风险高,但如果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得当,围术期处理完善,心脏相关死亡率虽有所增加,但近中期生存率、心血管事件免除率和心功能等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源性休克 心力衰竭 随访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刚 陈婷婷 高长青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8,F005,共4页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新西兰白兔30只,随 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动物模型用经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 (40±5)mm Hg(1 mm Hg=0.133 kPa).维持90 mi...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新西兰白兔30只,随 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动物模型用经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 (40±5)mm Hg(1 mm Hg=0.133 kPa).维持90 min后回输全部失血及等量乳酸林格液进行复苏。复苏后4 h 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BALF-NE)活性、肺叶湿/干重比 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休克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MPO含量、BALF-NE活性以及湿/干重比均较假手 术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5),乌司他丁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休克组(P均<0.05)。结论 蛋白酶抑 制剂乌司他丁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时能够抑制肺MPO和NE活性,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减轻缺血-再灌注 后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创伤失血性休克 MPO 治疗组 肺损伤 肺组织 保护作用 结论 等量 目的
下载PDF
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婷婷 王刚 +2 位作者 姜胜利 任崇雷 高长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目的研究小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探讨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51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持续泵注丙泊酚维... 目的研究小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探讨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51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持续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并根据血流动力学及BIS监测,间断静注舒芬太尼及哌库溴铵,围术期维持BIS<50。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CPB前(T3)、CPB后(T4)、手术结束关胸后(T5)的SBP、HR、CVP、平均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压(PCWP)。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SBP明显下降,T2~T5时HR明显减慢(P<0.05),T4、T5时CVP、PAP及PCWP均明显著降低(P<0.05)。14例(27.5%)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重度低心排,围术期死亡2例(3.9%)。术前及术后早期(7~14d)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大小无明显变化,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左心室瓣膜术后早期易发生低心排,应积极防治;缩小的左室舒张末径在术后早期不会立即恢复,要对心肌功能予以较长时间的维护以保证左室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小左心室 麻醉及围术期处理
下载PDF
70岁以上患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肖苍松 高长青 +5 位作者 李伯君 吴扬 马晓辉 王奇 姜胜利 蒙革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介绍 7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结果和围术期处理策略。 方法 对 70岁以上患者行 CABG 12 1例 ,119例 (98.3% )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113例 (93.4 % )合并其他疾病。 80例 (6 6 .1% )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 目的 介绍 7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结果和围术期处理策略。 方法 对 70岁以上患者行 CABG 12 1例 ,119例 (98.3% )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113例 (93.4 % )合并其他疾病。 80例 (6 6 .1% )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 CABG(OPCAB) ,4 1例 (33.9% )选择常规体外循环 CABG(CCABG) ;胸膜外技术游离左乳内动脉 (L IMA) ,保持胸膜腔完整 ,常规将 L IMA与左前降支 (L AD)吻合 ,其余桥用大隐静脉 (SV)。术中使用即时超声血流仪 (TTFM)测量移植血管血流 ,保证吻合口通畅。术后加强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 ,严格控制血糖于 6~ 10 mmol/L。结果 行 CCABG患者移植血管 3.0 8± 0 .75支 ,OPCAB患者 2 .2 4± 0 .82支 ,110例 (90 .9% )使用 L IMA。全组死亡1例 (急诊手术 ) ,死亡率 0 .8% ,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发生并发症 4例 (3.3% )。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 OPCAB患者10 .0 4± 5 .6 8小时 ,CCABG患者 2 1.4 6± 14 .5 4小时 ;住 ICU时间 2 .6 5± 1.4 5天 ,术后 12 .2 2± 5 .5 6天出院。 结论 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 ,经过缜密的围术期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围术期处理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中闭合左心耳预防心房颤动中风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龚志云 姜胜利 +7 位作者 任崇雷 李伯君 王明岩 王瑶 陈婷婷 王加利 肖苍松 高长青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457-461,共5页
目的 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同期闭合左心耳对心房颤动中风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行二尖瓣置换且术前合并心房颤动共543例,年龄(54.1 ±10.1)岁,女性292例(53.8%).根据患者是否同期行左心耳闭合分为左心耳闭合组... 目的 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同期闭合左心耳对心房颤动中风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行二尖瓣置换且术前合并心房颤动共543例,年龄(54.1 ±10.1)岁,女性292例(53.8%).根据患者是否同期行左心耳闭合分为左心耳闭合组(364例)和左心耳未闭组(179例),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期间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术后中风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左心耳闭合组女性比例较高,合并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和左心房血栓比例较高,同期处理三尖瓣和置入机械瓣者比例较高,术前左心室径较小.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无差异,术后二次开胸止血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期间中风9例(1.7%);左心耳闭合组中风发生率显著低于左心耳未闭组(0.3%对4.5%,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DS2评分≥2(OR=10.135,95%CI:1.976~ 51.993,P=0.005)、术后左心房径(OR=1.069,95%CI:1.007~1.136,P=0.030)和术后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OR=22.693,95% CI:2.066 ~255.269,P=0.011)是术后中风的危险因子,而左心耳闭合(OR=0.070,95% CI:0.008 ~0.617,P=0.017)是预防中风的保护因子.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有较高中风危险,术前CHADS2评分≥2、术后左心房径和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是住院期间中风的危险预测因子,而术中左心耳闭合是预防中风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中风 二尖瓣置换 左心耳闭合
原文传递
8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中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扬 高长青 +4 位作者 李伯君 肖苍松 王嵘 刘国鹏 王明岩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8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9月至2010年11月,38例80岁及以上高龄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本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5例;年龄80~87岁,平均(82.6±1.2)岁.其... 目的 回顾性分析8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9月至2010年11月,38例80岁及以上高龄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本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5例;年龄80~87岁,平均(82.6±1.2)岁.其中常规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6例.平均移植血管(2.5±1.1)支.胸廓内动脉使用率97.3%.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病死率2.6%;术后新发脑梗死4例,发生率10.5%.脑梗死、肺部并发症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5.8%(6/38).术后早期心房颤动25例,占65.8%.平均ICU停留时间为(3.841.4)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5±6)d.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4~70个月,术后5年内死亡6例,5年生存率84.2%,92.1%的患者术后无心脏相关事件发生.结论 对80岁以上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获得肯定的近中期疗效,但需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并具有精细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老年人 80以上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移植肾功能衰竭伴急性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l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肖苍松 高长青 +3 位作者 王嵘 盛炜 陈婷婷 王加利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0-701,共2页
患者男,46岁。12年前因肾功能衰竭行肾移植,此次发病前出现移植肾功能衰竭、少尿,行血液滤过治疗,维持血肌酐400μmol/L左右。主动脉CTA王维重建诊断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未累及腹主动脉以下(图1);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肾功能衰竭 肾移植 手术治疗 DEBAKEY 急性 血液滤过治疗 腹主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