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振光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临床上开发应用的研究——在皮肤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孟如松 赵广 +2 位作者 蔡瑞康 姜志国 孟晓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9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偏振光皮肤镜(DP)图像分析技术在皮肤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临床肉眼诊断的基础上,采用DP法对皮肤肿瘤进行辅助诊断,后经组织病理确诊,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与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结了948例皮肤肿瘤和与其相鉴别的色素性皮损... 目的:探讨偏振光皮肤镜(DP)图像分析技术在皮肤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临床肉眼诊断的基础上,采用DP法对皮肤肿瘤进行辅助诊断,后经组织病理确诊,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与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结了948例皮肤肿瘤和与其相鉴别的色素性皮损的DP法诊断指征并显示出平均灵敏度88.77%,特异度94.92%,诊断符合率达92.72%,比临床肉眼诊断符合率提高了23.94%。结论:DP法是一种无创性观察体表和表皮下部肉眼无法识别的形态学特征与数字图像技术。它对多种皮肤肿瘤尤其对色素性皮肤肿瘤的判断和良恶性皮损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对减少盲目活检、有效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术后复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皮肤镜 皮肤肿瘤 色素性皮损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育发类产品的功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如松 蔡瑞康 +2 位作者 赵广 孟晓 姜志国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0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育发类产品的功效评价。方法:随机收集雄激素性脱发患者58例,经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产品试用者;取得0周、4周、8周和12周的宏观和皮肤镜微观图像,经观察测得靶目标终毛根数和终毛数密度参数的变化;设实验... 目的:探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育发类产品的功效评价。方法:随机收集雄激素性脱发患者58例,经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产品试用者;取得0周、4周、8周和12周的宏观和皮肤镜微观图像,经观察测得靶目标终毛根数和终毛数密度参数的变化;设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自身对照评价其功效。结果:实验组32例,有效率84.37%;对照组22例,有效率86.36%;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周次与0周次及两组间比较,产品功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各组参数变化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本文采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客观评价了毛发的生长情况及应用于育发类产品的功效评价,并探讨了皮肤镜的功效判定标准,在临床获得满意的结果;本研究具有无创性、客观性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可作为毛发的基础研究和育发类产品功效评价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图像分析 毛发图像定量 育发类产品功效评价
下载PDF
基于国人皮肤镜黑素细胞肿瘤图像的智能化分类与识别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孟如松 孟晓 +5 位作者 姜志国 谢凤英 刘玮 罗卫 郭广进 蔡瑞康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2年第3期191-199,共9页
目的建立国人皮肤黑素细胞肿瘤(MT)图像智能化分类与识别方法。方法采用皮肤镜法获取MT图像信息,提出自生成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聚类分割与特征提取算法,定量分析MT的形状不对称(AY)、形状偏心率(EY)、边界凹陷率(BDR)、过渡区辐射不均匀度... 目的建立国人皮肤黑素细胞肿瘤(MT)图像智能化分类与识别方法。方法采用皮肤镜法获取MT图像信息,提出自生成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聚类分割与特征提取算法,定量分析MT的形状不对称(AY)、形状偏心率(EY)、边界凹陷率(BDR)、过渡区辐射不均匀度(URTA)、颜色多样性(CD)、纹理相关性(TC)六个特征,结合组合神经网络分类器对MT的良、恶性进行分类与识别,经病理验证与统计学分析。结果 642幅MT图像,其中良性82.4%;恶性17.6%;URTA、TC、BDR、CD灵敏度86.73%~95.58%,特异度97.3%~100%;AY和EY灵敏度41.59%~47.78%,特异度69.91%~76.99%;对MT的良、恶性分类与识别,准确率达93.65%;分类符合率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χ2=4.51,P<0.05)。结论皮肤镜MT图像分析法,可有效实现MT良、恶性分类与自动识别,为解决国人皮肤恶性黑素瘤的智能化识别瓶颈问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皮肤镜成像 图像分割 特征识别 组合神经网络分类 黑素细胞肿瘤 黑素细胞痣 恶性黑素瘤 中国人群
下载PDF
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对基底细胞癌的诊断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孟如松 赵广 +2 位作者 孟晓 姜志国 蔡瑞康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9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目的探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对于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头面部可疑BCC的皮损127例,在临床肉眼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皮肤镜指征进行诊断,后经组织病理确诊,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和统计学处... 目的探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对于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头面部可疑BCC的皮损127例,在临床肉眼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皮肤镜指征进行诊断,后经组织病理确诊,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将皮肤镜诊断结果经组织病理确诊BCC122例,经分析显示出皮肤镜诊断的灵敏度89.34%,特异度95.90%,诊断符合率达96.06%,比肉眼诊断正确率提高了32.28%。本文证实BCC的临床各型和皮肤镜所有诊断指征,除BCC纤维上皮瘤型外,其它各型在头面部均有显示。结论皮肤镜在头面部BCC的诊断中显示出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临床对减少盲目活检或手术切除范围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有意义,对头面部皮损的康复与美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技术 基底细胞癌 灵敏度 特异度 康复与美容
下载PDF
皮肤PACS系统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博 孟如松 +2 位作者 刘海军 杨世飞 李艺鹏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5年第4期356-360,共5页
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在医学影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其他学科(如X光、CT成像等),皮肤科医生采用图像分析等新技术辅助诊断的过程发展缓慢,目前大多采用肉眼... 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在医学影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其他学科(如X光、CT成像等),皮肤科医生采用图像分析等新技术辅助诊断的过程发展缓慢,目前大多采用肉眼判断。皮肤影像学是利用现代先进计算机成像手段,可以无创、原位、动态、实时的获取皮损图像的新方法。然而皮肤镜、皮肤超声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成像方法,其各有优缺点,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设备,为医生服务,提高临床诊断效率与准确率,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皮肤镜、皮肤超声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影像进行了整合,设计研发了一套皮肤PACS系统,并在临床中取得了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影像 PACS系统 计算机辅助诊断 皮肤镜 皮肤CT 皮肤B超
下载PDF
浅谈皮肤图像质量在AI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如松 李艺鹏 +2 位作者 胡博 刘海军 杨世飞 《皮肤科学通报》 2018年第2期229-237,共9页
近年,以深度学习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正席卷各行各业,而AI框架有多种,多数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技术结合迁移学习进行训练,虽然在皮肤AI研究中取得长足进展,但其研究结果未能真正走出实验室进入临床应用。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是... 近年,以深度学习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正席卷各行各业,而AI框架有多种,多数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技术结合迁移学习进行训练,虽然在皮肤AI研究中取得长足进展,但其研究结果未能真正走出实验室进入临床应用。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是缺乏高质量的皮肤疾病图像的大型数据集。本文针对皮肤科常见的图像采集方法,包括临床摄影图像、皮肤镜图像、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图像、皮肤B超图像和组织病理图像的质量要素进行探讨和述评,希望对解决因皮肤图像质量的问题而影响AI研究进展的瓶颈问题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图像质量 人工智能 皮肤摄影图像 皮肤镜图像 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图像 皮肤超声图像 组织病理图像
下载PDF
皮肤黑素细胞肿瘤图像综合分割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庆飞 孟如松 +2 位作者 姜志国 谢凤英 赵丹培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7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本文针对黑素细胞肿瘤(Melanocytic TumorMT)图像情况复杂,较难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数字图像分割算法,探讨MT的早期诊断。方法首先应用统计区域融合方法(SRM)实现图像分割成多块纹理一致的区域。然后对图像以HSV彩色空间的H和... 目的本文针对黑素细胞肿瘤(Melanocytic TumorMT)图像情况复杂,较难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数字图像分割算法,探讨MT的早期诊断。方法首先应用统计区域融合方法(SRM)实现图像分割成多块纹理一致的区域。然后对图像以HSV彩色空间的H和S分量为特征,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图像聚为9类。最后,将聚类结果在HSV彩色空间的H和S分量值分别映射到[0,1]区间,再分别对H分量和S分量取阈值,得到最终的边界分割结果。结果对MT图像能够按照其纹理差异将其有效划分为多个区域,较为准确标识出皮损区域。结论综合对多种方法结果的对比,本方法优于传统的大津阈值法、K均值法和活动轮廓法。同时对过去基于SRM的MT图像分割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处理复杂MT图像时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区域融合 K均值 HSV彩色空间 黑素细胞肿瘤 图像分割
下载PDF
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的基础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孟如松 赵广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皮肤镜图像技术可将皮肤病学的临床宏观图像与组织病理学的微观图像科学地联系起来。近年来该项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该文对一些常见的和特殊解剖部位的色素性皮损的皮肤镜特征、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图像定量分析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图像 皮肤镜 皮损 色素性 黑素瘤 诊断
下载PDF
临床易误诊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和组织病理观察及其鉴别诊断 被引量:6
9
作者 孟如松 胡博 +2 位作者 刘海军 杨世飞 李艺鹏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5年第4期347-355,共9页
目的采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探讨中国人群中易误诊的基底细胞癌(BCC)、孤立性毛发上皮瘤(ST)和老年性皮脂腺增生(SSH)在鉴别诊断中意义。方法选取来院就诊患者行皮肤镜检查为BCC皮损并存储图片,由两名有经验皮肤镜检查者参照BCC经典皮... 目的采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探讨中国人群中易误诊的基底细胞癌(BCC)、孤立性毛发上皮瘤(ST)和老年性皮脂腺增生(SSH)在鉴别诊断中意义。方法选取来院就诊患者行皮肤镜检查为BCC皮损并存储图片,由两名有经验皮肤镜检查者参照BCC经典皮肤镜诊断指征并新增皮损境界情况作为诊断指征之一,根据存储图像盲法进行独立诊断。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验证,研究其易误诊BCC在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及一致性,及其BCC、ST和SSH在鉴别诊断中表现。结果皮肤镜诊断BCC患者264例,经组织病理确诊253例,其中不符合11例,诊断符合率96.21%,平均灵敏度90.15%、特异度95.83%;平均漏诊率3.97%和误诊率5.49%,误诊最高ST,占54.55%,其次SSH患者2例,占19.18%。结论尽管临床不典型BCC、ST和SSH其表现较易混淆,极易误诊,而本文皮肤镜观察结果与组织病理及免组化确诊结果相比较表现较好一致性。本研究对协助临床易误诊国人BCC的皮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孤立性毛发上皮瘤 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鉴别诊断 皮肤镜图像分析
下载PDF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的皮肤镜和RCM观察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海军 孟如松 +2 位作者 胡博 杨世飞 李艺鹏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7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THH)在偏振光皮肤镜(PD)与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下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73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中皮肤镜下均显... 目的探讨临床上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THH)在偏振光皮肤镜(PD)与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下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73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中皮肤镜下均显示多个圆形至椭圆形结构的深色腔隙,其中56例患者皮周伴有紫红色淤血斑(晕),仅有2例皮损中心与紫红色淤血斑(晕)两者间的皮肤为淡黄褐色,从而显现出由三种颜色形成的靶样外观;RCM显示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真皮乳头下见较多扩张的网眼状分布的较大腔隙。2例患者组织病理均具有真皮浅层可见增生的薄壁大腔的血管,扩张充血,真皮内增生的薄壁血管部位有程度不同的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临床不典型的THH表现较易混淆、误诊,而本文皮肤镜与RCM观察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对减少盲目活检、有效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以及对于本病只依赖于手术活检才能与色素痣、黑素瘤、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等疾病相鉴别,在临床上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共聚焦激光显微镜 血管瘤 靶样 含铁血黄素沉积性
下载PDF
Paget病的皮肤镜和RCM观察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世飞 孟如松 +2 位作者 李艺鹏 胡博 刘海军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Paget病在偏振光皮肤镜(polarized light dermoscopy,PD)与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scroscopy,RCM)下的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16例Paget病患者,... 目的探讨临床上Paget病在偏振光皮肤镜(polarized light dermoscopy,PD)与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scroscopy,RCM)下的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16例Paget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56岁,平均病程2~3年。对其Paget病的PD与RCM检查结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aget病在PD下均出现不规则分布的色素沉着,不规则血管;RCM下显示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出现Paget细胞;组织病理均具有典型的Paget细胞。所有患者均未并发其他肿瘤。结论本文利用PD和RCM影像技术对Paget病患者皮损的特征进行归纳和分析,为临床诊断Paget病提供可靠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T病 皮肤镜 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下载PDF
基于pBCC的皮肤镜特征及在RCM图像三维可视化中的早期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如松 胡博 +2 位作者 刘海军 杨世飞 李艺鹏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7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索色素型基底细胞癌(pigmented basal cell carcinoma,pBCC)的皮肤镜诊断指征和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confocal miscroscopy,RCM)的图像特征,并经三维可视化重构与建模后进行比对,验证两种影像学技术之间关系,为... 目的探索色素型基底细胞癌(pigmented basal cell carcinoma,pBCC)的皮肤镜诊断指征和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confocal miscroscopy,RCM)的图像特征,并经三维可视化重构与建模后进行比对,验证两种影像学技术之间关系,为pBCC的皮肤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来自我院就诊经皮肤镜和RCM诊断为pBCC后经病理验证的皮损样本。选择pBCC皮肤镜诊断指征典型图像,在同一靶目标区进行RCM检查,实时获取X、Y、Z三个方向连续扫描图像存储备查。采用三维可视化图像处理软件,先对RCM靶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及无关组织透明化,使靶目标图像更加清晰,后将其连续扫描系列图像进行三维可视化重构与建模,观察靶目标图像的立体与空间信息、矢状面信息,肿瘤组织影像学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对pBCC皮肤镜图像与RCM图像比对。结果皮肤镜和RCM分别同时确诊pBCC 37例;取得pBCC的皮肤镜诊断指征典型图像,包括:蓝灰色卵圆形巢、叶状结构、多发性蓝灰色小球、轮辐射状结构、溃疡和树枝状血管与RCM图像的三维可视化重构与建模结果。结论取得pBCC皮肤镜与RCM图像三维可视化重构与数据库建模后的满意结果,明确pBCC皮肤镜诊断指征与RCM图像之间的密切与对应关系,为pBCC皮肤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提高其诊断符合率奠定扎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皮肤镜 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用于白癜风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如松 蔡瑞康 +2 位作者 孟晓 姜志国 赵广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9年第4期363-368,共6页
目的探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白癜风的早期诊断与疗效观察中的研究。方法收集来院就诊患者,分别经肉眼初诊及皮肤镜偏振法(DP)和皮肤镜浸润法(DS)诊断和疗效评价,对诊断不清者可酌情行组织病理确诊;并比较DP和DS两种方法的性能。结果... 目的探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白癜风的早期诊断与疗效观察中的研究。方法收集来院就诊患者,分别经肉眼初诊及皮肤镜偏振法(DP)和皮肤镜浸润法(DS)诊断和疗效评价,对诊断不清者可酌情行组织病理确诊;并比较DP和DS两种方法的性能。结果在93例白癜风皮损中,进展期59例,其毛周色素残留发生率达91.67%,显著高于稳定期34例的58.33%,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展期毛囊周围色素残留和经治疗后早期色素岛形成的皮损复色迹象发生率达77.28%,明显高于稳定期45.46%。结论在白癜风皮损中发现毛囊周围色素残留是其特异性表现,并可观察到白癜风康复期的早期复色迹象,该研究对白癜风的早期诊疗与疗效判断、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增加治疗信心及提高总体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偏振法 皮肤镜浸润法 白癜风 毛囊周围色素残留 早期色素岛形成
下载PDF
活体皮纹特征提取技术在祛皱类化妆品的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如松 赵广 +5 位作者 蔡瑞康 姜志国 周付根 成晓湘 杨泽声 陈进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6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伤性获取人活体皮纹图像,特征提取与定量分析法,在祛皱类化妆品的定量分析与功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干预皮肤数字图像采集法,结合图像预处理技术;可控性LED光线强度法和CCD皮肤图像采集技术,对皮纹图像进行自动光场修... 目的探讨无创伤性获取人活体皮纹图像,特征提取与定量分析法,在祛皱类化妆品的定量分析与功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干预皮肤数字图像采集法,结合图像预处理技术;可控性LED光线强度法和CCD皮肤图像采集技术,对皮纹图像进行自动光场修正和皮纹的中心线提取,观察测量鱼尾纹的SAR、SSD、AAR、SR、MR参数。结果发现靶目标的区从第0周开始,使用EGF祛皱美容霜后的各项皮纹参数随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在第4周的皮纹进行自身对照与组间对照,各项参数值明显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这一方法总结了皮纹的SAR和SSD是最客观、有效和敏感的参数,为皮肤生理病理学的研究尤其是祛皱护肤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提供了满意的定量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活体皮纹采集 纹理中心线提取 纹理的特征度量 祛皱量化功效的评价
下载PDF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霜外用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广 孟如松 杨庆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1-683,共3页
目的:观察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VC-PMG)霜外用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外用10%VC-PMG霜治疗25例黄褐斑患者,并用MicroskinⅡ多功能偏振光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对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进行客观测量及评价。结果:经10%VC-PMG霜外... 目的:观察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VC-PMG)霜外用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外用10%VC-PMG霜治疗25例黄褐斑患者,并用MicroskinⅡ多功能偏振光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对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进行客观测量及评价。结果:经10%VC-PMG霜外用治疗各型黄褐斑16周后,平均有效率为20%,其中单一蝶形皮损效果最佳,有效率为44.4%,同一患者治疗前后对色素斑L*、a*、b*值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外用10%VC-PMG霜可以减少黄褐斑患者皮损部位的黑素含量、毛细血管扩张程度,以及减轻黄色素和脂色素以改善色素斑,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 皮肤镜
下载PDF
外用0.5% MITF-siRNA霜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广 殷勤伟 +3 位作者 孟如松 杨庆琪 贾恒明 张华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观察MITF-siRNA霜外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临床诊断为黄褐斑的33例患者给予外用MITF-siRNA霜治疗,2次/d,并用MicroskinⅡ多功能偏振光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对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进行客观测量,通过测量L×,A×... 目的观察MITF-siRNA霜外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临床诊断为黄褐斑的33例患者给予外用MITF-siRNA霜治疗,2次/d,并用MicroskinⅡ多功能偏振光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对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进行客观测量,通过测量L×,A×,B×值并计算ITAo值以评价局部外用siRNA霜的治疗效果。结果经MITF-siRNA霜外用治疗12周后,有效率90.3%,治疗前后ITAo值显著改善(P<0.01)。观察过程中仅有1例局部出现红斑,停用至红斑消退后,继续外用siRNA霜后达到显效。结论局部外用MITF-siRNA霜可以显著淡化色斑,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F—siRNA霜 黄褐斑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偏振光皮肤镜图像技术对头面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如松 孟晓 +2 位作者 赵广 蔡瑞康 姜志国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8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偏振光皮肤镜(polari—light dermoscopy,PD)图像分析技术在头面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来院就诊患者,分别经临床肉眼和PD法诊断,后经组织病理确诊,将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1例头面部肿瘤的PD法诊断指征显示出... 目的探讨偏振光皮肤镜(polari—light dermoscopy,PD)图像分析技术在头面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来院就诊患者,分别经临床肉眼和PD法诊断,后经组织病理确诊,将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1例头面部肿瘤的PD法诊断指征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表现,正确诊断率达92.89%,明显高于肉眼诊断率69.67%。由于临床误诊与治疗不当而引起皮损复发占19.91%,发生在头面部肿瘤的前3位依次是:脂溢性角化病,黑素细胞肿瘤,基底细胞癌。结论PD法是一种无创性图像分析技术,尤其适合头面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对减少盲目活检、有效指导手术切除范围、选择合理的物理治疗方法以及皮损的康复与美容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皮肤镜 肿瘤 头面部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