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队高原病防治系列讲座(2) 我国高原病防治研究概况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西洲 《人民军医》 2008年第8期499-500,共2页
关键词 高海拔 适应性锻炼 预缺氧 抗低氧药物 高原肺水肿 液态氧
下载PDF
部队高原病防治系列讲座(5) 慢性高原病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西洲 《人民军医》 2008年第11期706-707,共2页
关键词 高海拔 慢性高原病 防治
下载PDF
部队高原病防治系列讲座(1) 国外高原病防治研究概况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西洲 《人民军医》 2008年第7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原病 防治
下载PDF
部队高原病防治系列讲座(3) 部队进驻高原的卫生防护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西洲 《人民军医》 2008年第9期563-564,共2页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原病 防治
下载PDF
部队高原病防治系列讲座(4) 急性高原病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西洲 《人民军医》 2008年第10期706-707,共2页
关键词 高海拔 急性高原病 防治
下载PDF
溶栓胶囊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建华 张扬 +3 位作者 李强 吴佩锋 王福领 李彬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溶栓胶囊防治急性高原病(AHAD)的效果。方法对急进4300 m高原的112名官兵分别口服溶栓胶囊(A组,n=32,0.25 g/粒,4粒/次)、复方红景天胶囊(B组,n=40,0.38 g/粒,2粒/次)和安慰剂(C组,n=40,炒面胶囊,2粒/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进... 目的探讨溶栓胶囊防治急性高原病(AHAD)的效果。方法对急进4300 m高原的112名官兵分别口服溶栓胶囊(A组,n=32,0.25 g/粒,4粒/次)、复方红景天胶囊(B组,n=40,0.38 g/粒,2粒/次)和安慰剂(C组,n=40,炒面胶囊,2粒/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进驻高原前3 d开始服药,进驻高原途中(4 d)及进驻后(8 d)连续服用,共服药15 d。进驻高原后第l、3、5、7 d检测Sa O2,并依据随访记录受试者每天的AHAD症状,然后分度评分。结果 A组与B组较C组第3、5、7 d的AHAD症状评分和发病率均降低,Sa O2增高(P<0.05或P<0.01);A组与B组AHAD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对急性缺氧所致心慌、气短、胸闷、失眠等AHAD症状的发生率较B组和C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溶栓胶囊能改善AHAD症状,对缺氧所致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防治效果优于复方红景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胶囊 复方红景天 急性高原病 防治
下载PDF
部队高原病防治系列讲座(6) 高原病就地治疗与后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西洲 《人民军医》 2008年第12期772-773,共2页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原病 就地治疗 后送
下载PDF
高原康胶囊对大部队急进高原急性高原病预防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郑必海 李素芝 +4 位作者 周小波 李尚师 姚文新 陈坤 王洪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66,169,共2页
关键词 AHAD 急进高原 急性高原病 胶囊 预防作用 观察 快速进入 平原 高海拔地区 试验
下载PDF
L-精氨酸治疗高原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牟信兵 叶刚林 +2 位作者 汤红亚 周小波 陈光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27-828,共2页
目的 评价L -精氨酸对高原肺水肿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的研究方法 ,观察了静滴L -精氨酸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采用Lake评分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L -精氨酸能降低HAPE患者... 目的 评价L -精氨酸对高原肺水肿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的研究方法 ,观察了静滴L -精氨酸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采用Lake评分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L -精氨酸能降低HAPE患者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 ,能提高患者动脉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 ,而对体循环及心率未见明显影响 ;应用L -精氨酸后 ,HAPE患者病情定量分数亦明显低于用药前。结论 L -精氨酸能明显改善HAPE的临床症状 ,且有明显降低HAPE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高原肺水肿 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疗效
下载PDF
急性高原反应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黄庆愿 高钰琪 +4 位作者 刘福玉 牟信兵 周其全 蒋春华 翟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 建立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预测AMS的发生。方法 在平原,对进藏人员用V max229D型肺功能仪测试肺功能;定量饮水后不同时间点测定累计尿量进行饮水试验;吸入低氧气体(10... 目的 建立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预测AMS的发生。方法 在平原,对进藏人员用V max229D型肺功能仪测试肺功能;定量饮水后不同时间点测定累计尿量进行饮水试验;吸入低氧气体(10% O2,90% N2)10min进行低氧反应试验。空运进藏后,对AMS进行症状学评分。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经相关分析,初选出受试者胸廓体积、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饮水1000 ml后1.5h内尿量、2h内尿量、2.5h内尿量及低氧反应7min时的心率是与AMS相关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经逐步回归,消除自变量间的共线性后,筛选出4个重要指标,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AMS评分=16.108-0.00304×(饮水1000 ml后2.5h内尿量)-0.441×PEF-0.0487×(低氧反应7min时的心率)-0.240×胸廓体积。回归效果检验的F值=5.889(P〈0.01)。结论 肺功能、饮水1000 ml后1.5-2.5h排出的尿量、低氧反应7min时的心率及胸廓体积可作为预测AMS发生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 预测模型 线性回归
下载PDF
慢性高原心脏病患者肾素系统活性的变化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英悦 罗登晨 +1 位作者 罗远沛 宁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4-276,共3页
对26例代偿期慢性高原心脏病(HACO)Ⅰ级心功能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PRA、ATⅡ含量明显增高(P<0.05),并与PaO_2呈显著负相关(r=... 对26例代偿期慢性高原心脏病(HACO)Ⅰ级心功能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PRA、ATⅡ含量明显增高(P<0.05),并与PaO_2呈显著负相关(r=-0.5206,P<0.01),结果表明HACC患者肾素系统(RAS)活性明显增强,并可能在HA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 心脏病 肾素系统 病理
下载PDF
高原性心脏病与肺血管结构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尚师 李素芝 郑必海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92-394,共3页
高原心脏病(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HAHD)是指正常人移居高原后,在长期低压缺氧环境下,引起肺小动脉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出现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性肥厚,最后导致右心功能不全,至晚期则可出现左室肥厚扩大、全心衰等[1]。
关键词 高原心脏病 缺氧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 结构重建
下载PDF
氨茶碱及硝苯吡啶治疗高原肺水肿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牟信兵 李素芝 +5 位作者 高钰琪 刘福玉 叶刚林 汤红亚 周小波 陈光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评价氨茶碱及硝苯吡啶对高原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方法 ,观察了静脉推注氨茶碱及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氨茶碱能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 ,提高患者的心输出量... 目的 :评价氨茶碱及硝苯吡啶对高原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方法 ,观察了静脉推注氨茶碱及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氨茶碱能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 ,提高患者的心输出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 ,用药前后体循环压及心率未见明显变化。硝苯吡啶含服也能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 ,虽能降低体循环压但幅度较小 ,但用药前后心输出量、心率及动脉血气饱和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氨茶碱及硝苯吡啶均有急性降低高原肺水肿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但二者相比 ,氨茶碱降低肺动脉压效果明显优于硝苯吡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硝苯吡啶 高原肺水肿 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急性高原病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反应物的改变 被引量:8
14
作者 牟信兵 汤红亚 +1 位作者 洪青元 朱素琼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7-328,349,共3页
目的 :探讨炎症反应在急性高原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支气管 肺泡灌洗法及单向免疫扩散测量法。结果 :HAPE患者外周血中C 反应性蛋白及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含量均显著高于HAAR组及对照组 ,补体C3 、C4 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 目的 :探讨炎症反应在急性高原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支气管 肺泡灌洗法及单向免疫扩散测量法。结果 :HAPE患者外周血中C 反应性蛋白及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含量均显著高于HAAR组及对照组 ,补体C3 、C4 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 ;HAPE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红细胞及白细胞 ,含有C 反应蛋白 ,大量的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和补体C3 C4 。结论 :在HAPE发病过程中 ,除了肺动脉高压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外 ,炎症损伤亦起一定作用 ;而HAAR发病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低氧 炎症介质 支气管肺泡 急性高原病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IL-2、IL-6及睾酮、雌二醇的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牟信兵 薛增军 +2 位作者 李素芝 郑必海 何贵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7-217,236,共2页
目的 :探讨IL - 2、IL - 6及睾酮、雌二醇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2 0例高红症患者及 2 0名正常人外周血上清中的IL - 2、IL - 6、睾酮、雌二醇水平。结果 :高红症患者血清IL - 6水平显著高... 目的 :探讨IL - 2、IL - 6及睾酮、雌二醇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2 0例高红症患者及 2 0名正常人外周血上清中的IL - 2、IL - 6、睾酮、雌二醇水平。结果 :高红症患者血清IL - 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高红症患者血清IL - 2、睾酮及雌二醇水平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IL - 6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而IL - 2及性激素在高红症发病中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症 睾酮 雌二醇 IL-2 IL-6 高原
下载PDF
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尚师 李素芝 +7 位作者 高钰琪 黄学文 陈彬 郑必海 左锋 王宇亮 杨定周 何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42例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和40例高原健康者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血管内皮生... 目的探讨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42例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和40例高原健康者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血液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超声心动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液中的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比较发现,高原心脏病组HGF、VEGF、bFGF及ET-1、PDGF、FGF血液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右心改变及肺动脉高压,其右房(上下径,横径)、右室流出道、右室前后径、右室前壁厚度、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等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HGF、VEGF、bFGF及ET-1、PDGF、FGF与其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血液中促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较高原健康者明显增强,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高原心脏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原心脏病 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急性高原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必海 李素芝 +2 位作者 王洪斌 姚文新 高彦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了解急性高原病患者吸入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后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将 47例急性高原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 ( 2 3例 )和NO治疗组 ( 2 4例 )。药物治疗组给予吸氧、氨茶碱、地塞... 目的 了解急性高原病患者吸入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后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将 47例急性高原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 ( 2 3例 )和NO治疗组 ( 2 4例 )。药物治疗组给予吸氧、氨茶碱、地塞米松、速尿等药物常规治疗 ,NO治疗组仅给予吸入由海拔 3 65 8m高度的空气平衡的即浓度为 0 .0 0 1%的NO气体 ,每天两次 ,上午、下午各 1h。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ET含量变化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NO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浆ET含量显著低于该组治疗前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浆ET含量 (分别为 :P <0 0 1、P <0 0 5 )。结论 吸入NO能显著降低急性高原病患者血浆ET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病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急性高原病患者血浆TXB_2和6-Keto-PGF_(1a)的变化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素芝 郑必海 +2 位作者 王洪斌 高彦明 江成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 了解吸入一氧化氮 (NO)对急性高原病患者血浆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 前列腺素F1a( 6 Keto PGF1a)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47例急性高原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一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组 ( 2 3例 ) ,另一组为NO治疗组 ( 2 4例 ... 目的 了解吸入一氧化氮 (NO)对急性高原病患者血浆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 前列腺素F1a( 6 Keto PGF1a)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47例急性高原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一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组 ( 2 3例 ) ,另一组为NO治疗组 ( 2 4例 )。常规药物治疗组给予吸氧、氨茶碱、地塞米松、速尿等药物治疗。NO治疗组仅给予吸入由海拔 3 65 8m高度空气平衡的 0 .0 0 1%的NO气体 ,每天 2次 ,上午、下午各 1h。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XB2 和 6 Keto PGF1a含量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 (临床症状采用LakeLouise急性高原病评分规则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TXB2 、TXB2 /6 Keto PGF1a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 ,6 Keto PGF1a显著升高 ,其中常规药物治疗组P <0 0 5 ,NO治疗组P <0 0 1;两组治疗后比较P <0 0 5。结论 吸入NO能使急性高原病患者血浆TXB2 和TXB2 /6 Keto PGF1a比值显著降低 ,6 Keto PGF1a显著升高 ,并显著改善急性高原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急性高原病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A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VEGF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洪斌 李素芝 +3 位作者 姚文新 江成剑 蔡志祥 龙仁玲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影响。方法:实验对象被分为8个组:汉族、藏族、男性、女性的HAPC和各自的健康对照组(HC)。ELISA法测定VEGF。结果:HAPC和HC的VEGF值分别是:74.665±6.295、64....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影响。方法:实验对象被分为8个组:汉族、藏族、男性、女性的HAPC和各自的健康对照组(HC)。ELISA法测定VEGF。结果:HAPC和HC的VEGF值分别是:74.665±6.295、64.628±5.826、68.146±4.536、59.201±6.467、65.273±2.225、58.995±4.523、60.351±6.207、54.629±4.761。VEGF值,HAPC高于HC,汉族高于藏族、男性高于女性(P<0.05或0.01),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差异;在HC中,汉族男性与女性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高原缺氧诱导了VEGF分泌增多,VEGF在HAPC的肺动脉高压、低氧适应调节及并发症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移居者 世居者
下载PDF
不同高原地区返回同一平原地区的159名青年人群的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引虎 王琰 +2 位作者 阳盛洪 李彬 周其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对居住在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人员进行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调查,为制定有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主观症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由不同高原地区返回同一平原地区的159名青年人群的18项症状进行调查及症状评分,分析... 目的:对居住在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人员进行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调查,为制定有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主观症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由不同高原地区返回同一平原地区的159名青年人群的18项症状进行调查及症状评分,分析其与居住地海拔高度、人员年龄、居住时间、不同单位、持续或断续居住及文化程度高低的相关性。结果: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海拔5 000 m以上组明显高于4 300 m和3 700 m组,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海拔4 300 m组与3 700 m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居住人员(不同年龄、职务、单位、文化程度、时间、持续或断续)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持续高原居住组与断续居住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人员返回平原后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与居民年龄、高原暴露时间、居住海拔高度、工作量大小、高原持续暴露成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高原暴露时间越长、居住地海拔越高、工作量越大者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居民 返回平原 脱习服 症状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