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法履行好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各项工作职责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玉良 《中国人大》 2019年第4期15-17,共3页
2018年,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以下简称监察司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全国人大... 2018年,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以下简称监察司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积极适应改革要求,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委员会 全国人大 工作职责 监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全会 重要思想
原文传递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修订草案)》的说明——2022年8月3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
2
作者 吴玉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3年第4期424-425,共2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修订草案)》的说明。反间谍斗争本质上是反渗透、反颠覆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间谍工作,对进一步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修订草案)》的说明。反间谍斗争本质上是反渗透、反颠覆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间谍工作,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反间谍斗争提出明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草案 司法委员会 反间谍 反颠覆 反渗透 习近平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草案)》的说明——2020年12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玉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1年第6期1142-1144,共3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草案)》(以下简称监察官法)作说明。一、制定监察官法的必要性(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监察工作领导的必然要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草案)》(以下简称监察官法)作说明。一、制定监察官法的必要性(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监察工作领导的必然要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调查、处置等职责中,也要落实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官 司法委员会 监察机关 反腐败工作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纪检监察工作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履行监督
下载PDF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的说明——2019年8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玉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0年第3期528-530,共3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作说明。一、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一)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作说明。一、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一)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委员会 公职人员 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政务 草案
下载PDF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草案)》的说明——2021年1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5
作者 张苏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1年第6期1155-1158,共4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草案)》(以下简称法律援助法)作说明。一、制定法律援助法的必要性法律援助工作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草案)》(以下简称法律援助法)作说明。一、制定法律援助法的必要性法律援助工作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有利于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使公民不论经济条件好坏、社会地位高低都能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委员会 法律援助法 民生工程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社会公平正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草案
下载PDF
继往开来 稳中求进 不断提高人大监察司法工作水平
6
作者 杨晓超 《中国人大》 2024年第5期13-15,共3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司法委员会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坚持和完善 依法履职 全面贯彻 人民代表大会
原文传递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监察司法工作
7
作者 杨晓超 《中国人大》 2024年第15期20-21,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出发,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重大成果,形成习近平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出发,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重大成果,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 坚持和完善 党的全面领导 根本遵循 战略全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新时代人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与中国人权事业进步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显明 《人权研究》 2022年第1期2-15,共14页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的出版,对于促进中国人权事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习和领悟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应当结合2021年这一在中国人权史上极具特殊性的历史节点,在把握其提出背景的基础上...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的出版,对于促进中国人权事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习和领悟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应当结合2021年这一在中国人权史上极具特殊性的历史节点,在把握其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和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进而以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为指导,开展中国的人权理论研究,推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权事业 尊重和保障人权 历史节点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 人权理论研究 人权发展道路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下载PDF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 努力实现人大监察司法工作高质量开局
9
作者 杨晓超 《中国人大》 2023年第16期12-12,共1页
换届以来,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履职、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实践创新,实现良好开局。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依法履职 实践创新 稳步推进 监察 守正创新 人大 良好开局
原文传递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人大监察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吴玉良 《中国人大》 2022年第24期16-16,共1页
党的二十大是党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大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 党的二十大是党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大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抓紧抓实。就人大监察司法工作而言,要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历史地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学习宣传贯彻 监察 里程碑意义 司法 新征程 关键时刻
原文传递
推动人大监察和司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11
作者 吴玉良 《中国人大》 2020年第9期17-19,共3页
2019年,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019年,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按照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要求和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司法委员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坚持和完善 党的十九大 宪法和法律 人民代表大会 四中全会精神
原文传递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奋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第十五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发言摘编
12
作者 张文显 徐显明 +3 位作者 郑淑娜 李林 韩大元 莫纪宏 《人民法治》 2022年第5期24-29,共6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人权文明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许多原创性贡献不仅集中体现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而且生动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和人权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一个重大理念,...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人权文明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许多原创性贡献不仅集中体现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而且生动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和人权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一个重大理念,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人权 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 论坛发言 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下载PDF
高等教育新时代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 被引量:62
13
作者 徐显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1,共5页
一、何谓“新文科”为什么要建设新文科?根本的出发点是要使文科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较,有四个不同:其一,在话语体系上,应把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下的文科转向中国话语体系主导下的文科,不完成这个转变就无所谓新文科;其二... 一、何谓“新文科”为什么要建设新文科?根本的出发点是要使文科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较,有四个不同:其一,在话语体系上,应把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下的文科转向中国话语体系主导下的文科,不完成这个转变就无所谓新文科;其二,在内容上,应由纯文科转向文理交叉的学科;其三,在作用上,应从探讨人文社科所涉对象的规律性转向对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和形成国家软实力,为理工科甚至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指导思想;其四,在方法论上,应从运用传统的人文社科方法转向运用现代科技及学会算法,将文科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统一,彰显新文科的科学性。新文科将是文理打通、人文与社科打通、中与西打通、知与行打通的“四通文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文理交叉 人文社科 知与行 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 指导思想 中国话语体系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与“新法学”教育的挑战和应对 被引量:48
14
作者 徐显明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12-16,141,共6页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较,应秉持新理念,确立新使命,赋予新内容,运用新方法。新文科将是古今打通、文理打通、人文与社科打通、中与西打通、知与行打通的“五通文科”。新文科背景下“新法学”教育面临七大挑战,通过更新生源构成、培养目...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较,应秉持新理念,确立新使命,赋予新内容,运用新方法。新文科将是古今打通、文理打通、人文与社科打通、中与西打通、知与行打通的“五通文科”。新文科背景下“新法学”教育面临七大挑战,通过更新生源构成、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等应对策略,中国法学教育将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法学 建设策略
下载PDF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15
作者 徐显明 《人民周刊》 2021年第7期69-70,共2页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少数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维护稳定 决策部署 化解矛盾 敬畏法律 应对风险
下载PDF
应急管理法治与危险犯立法--结合刑法修正案(十一)应急管理的危险犯条文
16
作者 鲜铁可 《人民法治》 2021年第14期16-17,共2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文将从应急管理法治与危险犯关系的角度,分析危险犯立法在应急管理法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应急管理法治和危险犯的关系。应急管理是应对重特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所以应急管理法治与刑事立法中的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文将从应急管理法治与危险犯关系的角度,分析危险犯立法在应急管理法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应急管理法治和危险犯的关系。应急管理是应对重特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所以应急管理法治与刑事立法中的危险犯立法是有关系的。应急管理包括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等阶段。应急管理中的危险包括人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的危险。为了应对应急管理中的危险,应急管理将指导方针定为“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预防在应急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思则有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犯 刑法修正案 预防为主 应急管理 事前预防 指导方针 刑事立法 法治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我国纠防冤错案件有关情况
17
作者 鲜铁可 《人民法治》 2022年第24期71-72,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纠防冤错案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不要说有了冤假错案,我们现在纠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和冲击,而要看到我们已经给人家带来了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纠防冤错案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不要说有了冤假错案,我们现在纠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和冲击,而要看到我们已经给人家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对我们整个的执法公信力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我们做纠错的工作,就是亡羊补牢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的纠错工作,纠正的不只是过去,重树的还有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法工作会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 冤错案件 执法公信力 冤假错案 亡羊补牢 十年 纠错
下载PDF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推进有为政府建设
18
作者 王峰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21年第1期6-7,共2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表明我国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发展的目标,思路、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环境越是复杂严峻,越要依靠改革应对变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表明我国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发展的目标,思路、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环境越是复杂严峻,越要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发挥改革开放的突破先导作用,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次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 有为政府 先导作用 更高水平 新征程 强大动力 宏伟蓝图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9
作者 李钺锋 刘远 洪波 《人民政坛》 2020年第1期20-21,共2页
坚定制度自信提高雇职能力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公报》和《决定》,结合人大工作,谈几点体会:一要坚定自信、强化担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历史考验,并通过... 坚定制度自信提高雇职能力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公报》和《决定》,结合人大工作,谈几点体会:一要坚定自信、强化担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历史考验,并通过实践证明,具有高度优越性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这一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而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制度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 《公报》 四中全会精神 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几点体会 坚定自信
下载PDF
立法护航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
20
作者 孙远 《瞭望》 2024年第12期46-47,共2页
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南、宁夏代表团以及309名代表提出关于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的议案12件,目前,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牵头起草检察公益诉讼法,启动立法程序,下一步将继续积极稳步有序推进立法工作。
关键词 司法委员会 公益诉讼 立法程序 牵头起草 有序推进 议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