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信息在妇幼卫生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琪 代礼 +1 位作者 陈怀恭 朱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85-1185,1192,共2页
关键词 网络信息 妇幼卫生 监测
下载PDF
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彤 吴艳乔 王艳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1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妇幼卫生 监测数据 质量分析 统计分析
下载PDF
1996~2006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何春花 王艳萍 +6 位作者 朱军 梁娟 代礼 缪蕾 李小洪 周光萱 李琪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328,共5页
目的了解1996~2006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的变化趋势和模式。方法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2006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及其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的比例、死因别死... 目的了解1996~2006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的变化趋势和模式。方法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2006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及其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的比例、死因别死亡率及构成比,同时探讨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的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全国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由1996年的412.0/105下降至2006年的342.2/105,下降了16.9%。除农村和边远地区外,城市、沿海、内地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亦呈下降趋势,2003~2006年这种下降趋势更为明显。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边远地区高于沿海和内地地区。全国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未见明显下降,神经管畸形死亡率由1996年的94.2/105下降到11.3/105,降幅达70.0%,其他异常死亡率未见下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先天异常所占比例则由1996年的9.2%上升至2006年的14.4%(上升了5.2个百分点),城市、农村亦有上升。结论先天异常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逐年上升,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进一步减少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死亡 先天异常 出生缺陷
下载PDF
中国1996-200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梁娟 朱军 +4 位作者 王艳萍 吴艳乔 代礼 缪蕾 周光萱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了解1996-200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发生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及城乡差别。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网内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1996-2000年全国监测孕产妇死亡1704例,城市341例,农村1363例... 目的了解1996-200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发生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及城乡差别。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网内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1996-2000年全国监测孕产妇死亡1704例,城市341例,农村1363例,城市死亡孕产妇中,69.9%受过中等教育,74.5%居住在平原;农村死亡孕产妇中,73.3%受过初等教育,65.1%居住在山区。全国死亡孕产妇中,76.8%发生在分娩后,49.0%在家分娩,28.9%未接受过产前保健。农村死亡孕产妇中,58.5%在家分娩,35.5%在家死亡,33.1%的分娩由非医务人员接生,31.8%未接受过产前保健。结论受教育程度低、居住环境偏僻、孕期保健意识薄弱和住院分娩率低是影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 流行病学 监测
下载PDF
中国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牟祎 代礼 +3 位作者 朱军 李琪 马霞 刘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5477-5480,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包括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网站)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妇幼卫生监测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540个妇幼卫生监测机构对直报系统的使用效果、信息安全现状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目的:了解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包括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网站)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妇幼卫生监测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540个妇幼卫生监测机构对直报系统的使用效果、信息安全现状的意见和改进建议,按照监测机构的行政级别(省、地市和区县)和所处地区(东、中、西部)分类分析资料。结果:接受调查的单位中,认为直报系统对日常工作和决策有支持作用,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物资成本的单位分别占95.5%、90.1%、85.5%和84.9%;直报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在不同级别的单位间存在差别;降低物资成本的作用则有地区差别;降低人力成本的作用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和级别差别。认为系统安全性较好的单位占58.5%。结论:现有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直报系统对规范监测、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需要增加投入,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安全性,最终提高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卫生监测 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
原文传递
国家级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铮 代礼 +3 位作者 朱军 李琪 马霞 牟祎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260-264,共5页
通过调查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的相关资金投入、设备建设和信息安全措施,探讨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参与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工作的546家各级妇幼保健监测... 通过调查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的相关资金投入、设备建设和信息安全措施,探讨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参与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工作的546家各级妇幼保健监测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参与直报工作的保健机构信息系统的资金投入、设备建设和采用的信息安全措施情况,分析不同行政级别(省、地市和区县)和地区(东部、中部、西部)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为503份。2009-2011年间,监测机构信息化资金总额为1.97亿元,直接用于监测的经费仅占16.17%。机构平均投入和单位平均监测专用资金方面,东部地区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省级机构高于地市级和区县级机构。资金来源为本单位自筹的机构分别占41.16%,来源为上级拨款的机构占7.83%,来源为监测项目的机构分别占29.29%。资金的主要用途为购买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备。无监测专用计算机、服务器、硬件防火墙和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设备的监测机构分别占14.51%,26.84%,77.14%和42.94%;无局域网、单机病毒防护措施的机构占9.85%和9.09%。结论现有妇幼卫生监测机构信息安全发展不平衡,中部和西部地区滞后于东部地区,县级机构滞后于地市级和省级机构。妇幼卫生监测机构应增加计算机硬件投入和加强网络设备建设,以满足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卫生监测 网络数据直报系统 信息安全
原文传递
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高莉 李宁秀 +2 位作者 曹奕 朱军 王艳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 了解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首个环节--血片采集环节的现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2006~2007年全国所有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的血片采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机构中,2007年采血时间在新生儿出生3~7天内进行的比例≥... 目的 了解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首个环节--血片采集环节的现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2006~2007年全国所有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的血片采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机构中,2007年采血时间在新生儿出生3~7天内进行的比例≥90%的占73.1%,比2006年增幅达7.3%;2007年血片合格率≥90%的达173家,占98.9%,比2006年增幅达9.9%;2007年全国有4家机构未按规定条件保存血片;2007年血片在8个工作日时间以内递送到达实验室的比例≥90%的达130家,占75.1%,比2006年增幅达13.0%.结论 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的血片采集质量2007年较2006年有所改善,但尚未达到血片采集质量的理想水平,中部地区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血片采集 血片合格情况 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下载PDF
有关卫生项目评价方法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镠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38-2139,2143,共3页
本文就卫生项目评价的定义、评价研究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以及评价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作者提出卫生项目评价的设计应依据评价目的而定,强调评价过程应始终贯彻公正性、独立性,评价结论应注重实用性,这些理论探讨致力于... 本文就卫生项目评价的定义、评价研究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以及评价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作者提出卫生项目评价的设计应依据评价目的而定,强调评价过程应始终贯彻公正性、独立性,评价结论应注重实用性,这些理论探讨致力于进一步促进卫生项目评价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项目 评价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估法评估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被引量:3
9
作者 唐鏐 阎正民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第3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综合评估法 区域卫生规划工作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计委 服务效果 财政部 卫生部 公平性 地市级
下载PDF
国内外出生缺陷的监测进展 被引量:37
10
作者 朱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先天性宫内感染 国内外 监测 先天异常 发育过程 染色体异常 先天畸形
下载PDF
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 被引量:116
11
作者 王艳萍 缪蕾 +5 位作者 钱幼琼 梁娟 吴艳乔 朱军 代礼 周光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了解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至2000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 目的了解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至2000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结果2000年全国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2.8‰、32.2‰和39.7‰,较1996年(24.0‰、36.0‰和45.0‰)分别下降了5.0%、10.6%和11.8%;2000年城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5‰、11.8‰和13.8‰,较1996年(12.2‰、14.8‰和16.9‰)分别下降了22.1%、20.3%和18.3%;2000年农村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5.8‰、37.0‰和45.7‰,较1996年(26.7‰、40.9‰和51.4‰)分别下降了3.4%、9.5%和11.1%。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的痢疾、肺炎、腹泻、神经管缺陷和溺水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1996至2000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且肺炎、腹泻等可避免死因的死亡率下降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年 儿童死亡监测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996年 主要死因 下降趋势 新生儿 神经管缺陷 可避免死因 监测资料 不同地区 农村地区 婴儿 年龄别 监测网 城市 肺炎 腹泻
原文传递
1996至2000年全国先天性腹裂畸形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周光萱 朱军 +3 位作者 代礼 王艳萍 粱娟 缪蕾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对1996至2000年全国先天性腹裂畸形的变化趋势以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1996至200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450~466所县级以上医院参加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监测对象为孕满28周以... 目的对1996至2000年全国先天性腹裂畸形的变化趋势以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1996至200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450~466所县级以上医院参加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监测对象为孕满28周以上出生的围产儿,最大诊断期限为生后7d。结果1996至2000年全国共监测2218616例新生婴儿,其中腹裂畸形患儿569例。全国的腹裂总发生率为2.56/万,城市的发生率为1.98/万,农村的发生率为3.93/万;男性的发生率为2.15/万,女性的发生率为2.64/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96至2000年间腹裂的发生率无上升趋势。腹裂的发生率孕母<20岁年龄组是25~29岁年龄组的5.4倍,但1996至2000年期间孕母年龄<20岁组的围产儿腹裂发生率没有出现上升趋势(P>0.05)。腹裂畸形围产期产前诊断比例为41.46%。27.44%腹裂畸形为多发畸形。围产期腹裂畸形的死亡率为74.69%。结论1996至2000年我国腹裂畸形没有出现上升趋势。孕母年龄<20岁是围产儿腹裂发生的危险因素。我国腹裂畸形围产期死亡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年 腹裂畸形 监测资料分析 先天性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流行病学特征 出生缺陷监测 县级以上医院 上升趋势 发生率 孕母年龄 围产儿 20岁 围产期 新生婴儿 畸形患儿 产前诊断 多发畸形 危险因素 年龄组 台湾省 统计学 死亡率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梁娟 王艳萍 +4 位作者 吴艳乔 周光萱 朱军 代礼 缪蕾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 了解 1996~ 2 0 0 1年我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趋势、主要死因和变化特征。方法 在全国 31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网内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1996~ 2 0 0 1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 86 .4 / 10万... 目的 了解 1996~ 2 0 0 1年我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趋势、主要死因和变化特征。方法 在全国 31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网内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1996~ 2 0 0 1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 86 .4 / 10万下降到 6 1.9/ 10万 ,下降幅度为 2 8.4 % ;农村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羊水栓塞等 ,产科出血死亡率由 1996年的 4 8.3/ 10万下降到 2 0 0 1年的 33.0 / 10万 ;农村死亡孕产妇主要在家分娩 ,2 0 0 1年在家分娩比例为 4 4 .6 % ,在家死亡的比例为 30 .1%。结论  1996~ 2 0 0 1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产科出血死亡率也呈下降趋势 ,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措施是减少产科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孕产妇死亡率 趋势
下载PDF
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被引量:34
14
作者 邱艳 熊庆 +1 位作者 肖兵 梁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3046-3049,共4页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现状、了解相关因素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2000-2004年我国孕产妇死亡数据及全球154个国家的孕产妇死亡数据,用直线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孕产妇死亡相...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现状、了解相关因素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2000-2004年我国孕产妇死亡数据及全球154个国家的孕产妇死亡数据,用直线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结果:人均国民总收入(r=-0.389)、享有足够的环境卫生设施的人口百分比(r=-0.664)、女性成人识字率(r=-0.722)、城市化人口百分比(r=-0.593)、采用避孕措施的比例(r=-0.742)、产前保健覆盖率(r=-0.473)、分娩时有专业医护人员护理的比例(r=-0.705)等因素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总和生育率(r=0.336)与之呈正相关。不同水平的孕产妇死亡率,其影响因素各有不同。结论:我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重点在边远地区和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水平不同的沿海、内陆、边远三类地区,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做好围产保健、计划生育、住院分娩等工作,以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肥胖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8
15
作者 潘杰 秦雪征 +1 位作者 唐雯 郭巍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98,共11页
本文从肥胖问题导致的后果、产生的原因及针对的干预三个方面综述了肥胖的相关经济学研究。最近30年肥胖流行症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已使得如何控制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健康议题之一。由于肥胖是由社会经济、个体行为、遗传因素及... 本文从肥胖问题导致的后果、产生的原因及针对的干预三个方面综述了肥胖的相关经济学研究。最近30年肥胖流行症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已使得如何控制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健康议题之一。由于肥胖是由社会经济、个体行为、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所共同决定,单纯的医学研究倍受局限。随着肥胖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经济学视角展开探索,这也使人们对肥胖问题有了崭新认识,该领域的研究也已经成为西方应用经济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肥胖经济学 公共健康
下载PDF
中国人无脑畸形的性别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代礼 吴艳乔 +3 位作者 李艳华 朱军 王艳萍 梁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 :利用 1987~ 1992年间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收集的资料 ,描述围产儿无脑畸形的性别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 2 8周到产后 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分析指标为相度危... 目的 :利用 1987~ 1992年间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收集的资料 ,描述围产儿无脑畸形的性别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 2 8周到产后 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分析指标为相度危险度 RR (男 /女 )和畸形性别比 SR (男 /女 )。结果 :共收集围产儿 4 4 896 92例 ,男 2 336 976例 ,女 2 15 0 834例 ;无脑畸形 6 2 5 6例 ,其中男 2 0 12例 ,女 4 12 9例 ,性别比为 0 .4 9。中国人围产儿无脑畸形发生率为 13.93/万 ,男性为 8.6 1/万 ,女性为 19.2 0 /万 ,RR为 0 .4 5。无脑畸形性别比和 RR在城乡、南北方、单发和多发畸形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国围产儿无脑畸形发生以女性居多 ,女性胎儿对无脑畸形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比男性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脑畸形 性别分布 相对危险度 性别比 中国人
下载PDF
我国贫困县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娟 王艳萍 +1 位作者 朱军 李明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1-343,共3页
目的了解2001~2007年我国1000个“降消”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住院分娩率和产前检查率变化情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1~2007年全国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000个“降消项目”县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与孕产妇死亡人群监... 目的了解2001~2007年我国1000个“降消”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住院分娩率和产前检查率变化情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1~2007年全国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000个“降消项目”县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与孕产妇死亡人群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7年全国“降消”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为39.4/10万,较2001年下降48.2%.年均下降速率10.4%;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2007年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率分别为86.1%、89.1%;2001~2007年“降消”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住院分娩率和产前检查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提高住院分娩率和产前检查率是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 住院分娩 产前检查
下载PDF
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构成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89
18
作者 熊庆 梁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人均期望寿命 国际社会 儿童死亡率 发展中国家 社会评价 联合国
下载PDF
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有关增补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KAP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科生 蒲玮 朱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基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对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知晓率, 对增补叶酸的态度、是否愿意向育龄妇女推荐的行为等情况, 为实施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指标包括叶酸的知识、增补叶... 目的:调查四川省基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对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知晓率, 对增补叶酸的态度、是否愿意向育龄妇女推荐的行为等情况, 为实施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指标包括叶酸的知识、增补叶酸的方法、时间和剂量以及相应的态度和行为, 设计调查问卷, 对507名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收集有效答卷485份, 数据录入计算机,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 8%的被调查人员知道叶酸来源, 不同职称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增补叶酸最佳时间的知晓率为45 .8%, 正确补充剂量的知晓率约30 .0%, 且不同技术职称、不同工作单位的人员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0. 01)。89. 7%的人认为有必要增补叶酸, 75 .1%的人愿意向育龄妇女推荐。结论: 对于育龄妇女实施增补叶酸的措施, 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但正确补充叶酸的知晓率较低, 影响干预措施的落实。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有关增补叶酸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神经管缺陷 知晓率
下载PDF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有关神经管缺陷及其干预措施知晓率的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科生 蒲玮 朱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旨在获取四川省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有关神经管缺陷及其干预措施知晓率的基础数据,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方法:围绕胎儿神经管缺陷及干预措施有关知识设计问卷,以现场调查方式进行。本项目共调查计划生育专业技... 目的:旨在获取四川省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有关神经管缺陷及其干预措施知晓率的基础数据,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方法:围绕胎儿神经管缺陷及干预措施有关知识设计问卷,以现场调查方式进行。本项目共调查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507名,回收有效答卷485份。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管缺陷主要畸形的知晓率为32.8%,预防神经管缺陷关键时期的知晓率仅有23.9%,10.7%的人员能够正确回答神经管缺陷再发风险;神经管缺陷高危因素的知晓率约57.0%~69.0%;B超产前诊断知晓率54.4%。不同工作单位、不同技术职称的人员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有关神经管缺陷及干预措施方面的知晓率较低,将直接影响干预工程的实施效果,提示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陷 干预措施 知晓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