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卢梭的童年概念:一种社会学审视 被引量:1
1
作者 康永久 《终身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9-18,58,共11页
为了深入理解卢梭的童年概念,文章将《爱弥儿》作为一个社会学文本来处理。借助这样一种解读,试图揭示卢梭童年概念的社会意蕴,让我们有机会洞察到其中的矛盾。研究发现,卢梭对童年的理解,都基于一个与“社会”概念相对立的“自然”概... 为了深入理解卢梭的童年概念,文章将《爱弥儿》作为一个社会学文本来处理。借助这样一种解读,试图揭示卢梭童年概念的社会意蕴,让我们有机会洞察到其中的矛盾。研究发现,卢梭对童年的理解,都基于一个与“社会”概念相对立的“自然”概念。在这里,不但自然概念界定了童年,而且界定了“人”。因此,卢梭提到的童年与成年的精神界线,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与卢梭这种强调“物的隶属”和良心的“自然”概念不同,还存在一种以对世界的敞开为特征的自然概念,卢梭对爱弥儿乃至苏菲成长过程的描述经常混淆了这两种不同的自然概念,因而在所有有洞察力的描述与他的理论之间,存在一种尖锐的对立。他的“童年”概念,也因此成了一种传统共同体的地位结构和机制的再生产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自然教育 感官训练 《爱弥儿》 社会学
下载PDF
心中永怀不变的信念
2
作者 刘铁芳 《湖南教育(上旬)(A)》 2020年第3期1-1,共1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天都有各种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读到护士陈阿香的故事,止不住潸然泪下。蕲春疫情警报拉响了: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取消休假,立即赶回医院。阿香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了归队电话之后,马上改火车票,初一上午带着不到一...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天都有各种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读到护士陈阿香的故事,止不住潸然泪下。蕲春疫情警报拉响了: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取消休假,立即赶回医院。阿香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了归队电话之后,马上改火车票,初一上午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出发回湖北。没想到武汉"封城",无奈之下,阿香只能在最靠近湖北的一站——河南新县——下车。她依靠导航,从河南新县包车赶到安徽宿松,在安徽与湖北的交界处安徽太湖县弥陀镇下车后,发现省界交通已经封闭,阿香就背着行李,一手抱着孩子开始了从弥陀到蕲春漕河长达80公里的步行归队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怀 忘忧
下载PDF
回归教育“善”的初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建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2期22-23,共2页
有句话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觉得特别适合用它来形容今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处于大发展时期,各种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在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我们是否还记得教育的初心?“数典不忘祖”。教育的初心,当追... 有句话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觉得特别适合用它来形容今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处于大发展时期,各种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在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我们是否还记得教育的初心?“数典不忘祖”。教育的初心,当追溯“教育”一词的本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章句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教育 太远 初心
原文传递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育学:目标、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49
4
作者 李政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5-51,共7页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在中国"的教育学,发展目标已经从"教育学中国化"走向"中国教育学"。"中国"是一种"态度"、"立场"、"视角"、"方法"和"典范&q...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在中国"的教育学,发展目标已经从"教育学中国化"走向"中国教育学"。"中国"是一种"态度"、"立场"、"视角"、"方法"和"典范"。有资格称之为"中国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现为凝练中国特色、推出中国原创、形成中国体系和提升中国影响。三大挑战构成了"中国教育学"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障碍:如何处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其中,处理好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构建中国教育学的关键所在。中国教育学必须回应西方甚至人类的普遍关切、需要,在接轨度、贡献度、转化度、参与度方面持续提升,才可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教育学 原创 世界 贡献
原文传递
教育学的边界与教育科学的未来--走向独特且独立的“教育科学”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政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5,共12页
讨论"教育学的边界"有助于重审"教育学独立"问题、寻找"新动力"、推动"新合作";"教育学边界"有独特的内涵、性质及划分依据,后者包括研究任务、对象、问题、方法、视角和假设等,它... 讨论"教育学的边界"有助于重审"教育学独立"问题、寻找"新动力"、推动"新合作";"教育学边界"有独特的内涵、性质及划分依据,后者包括研究任务、对象、问题、方法、视角和假设等,它们无法单独建构和解释"教育学边界",需要整合为"教育学立场";对"教育学边界"、"教育学立场"及其相互关联的探讨,目的在于探究教育科学自身的"科学逻辑",摆脱对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在"科学尺度"和"科学标准"等方面的依赖,形成"教育科学"自己的科学眼光、科学尺度和标准以及独特内涵,最终从教育学的"独特"走向教育学的"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边界 教育科学 教育学的独立
原文传递
“德育一体化”议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建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7期30-31,共2页
“一体化”是当前德育研究中的热点,也成为德育设计的核心思想。德育“一体化”是为了有效克服德育的碎片化、孤立化,把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和隐形德育,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有机整体,具有衔接... “一体化”是当前德育研究中的热点,也成为德育设计的核心思想。德育“一体化”是为了有效克服德育的碎片化、孤立化,把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和隐形德育,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有机整体,具有衔接性与贯通性。当前对德育一体化的议论,多局限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思政课固然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但把德育一体化局限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失偏颇。德育一体化是多层次的德育系统,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五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德育研究 立德树人 纵向衔接 大中小学 德育系统 衔接性 一体化
原文传递
评价:打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后一公里”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建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12期25-26,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政课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体系、教师队伍以及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政课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体系、教师队伍以及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思政课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道德与法治课程 大中小学 一体化建设 最后一公里 教材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 课程目标
原文传递
人格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境界
8
作者 冯建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8期29-30,共2页
有教育必有教师,教师是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可以称为“老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作为一个称呼,多是尊称,指那些值得学习的人。日常生活中被尊称为“老师”的,没有严格... 有教育必有教师,教师是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可以称为“老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作为一个称呼,多是尊称,指那些值得学习的人。日常生活中被尊称为“老师”的,没有严格的标准规定。但学校教育中对教师的标准有要求,且随着国家对教师的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程度提高,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老师 人格化 三人行 必有我师 对教师的要求 日常生活 不可缺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