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谷穴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崔怀瑞 杨新东 +3 位作者 徐象党 陈国荣 楼新法 蒋松鹤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为临床合谷穴针刺、穴位注射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在10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观测合谷穴局部。结果:合谷穴直刺进针时,针尖穿经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横头。拇指呈伸位时,针体经手背合谷穴... 目的:为临床合谷穴针刺、穴位注射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在10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观测合谷穴局部。结果:合谷穴直刺进针时,针尖穿经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横头。拇指呈伸位时,针体经手背合谷穴皮肤至第一骨间背侧肌掌面的组织厚度是1.26±0.46 cm,至拇收肌掌面的组织厚度是2.38±0.34 cm,该厚度均超过合谷穴手背至手掌面皮肤组织厚度的一半。桡动脉末端位于针体近侧端,皮肤进针点与桡动脉末端穿第一骨间背侧肌入肌点的距离是3.14±0.22 cm。掌深弓亦位于针体的近侧端,伴尺神经深支走行,穿拇收肌后与尺神经深支终末段逐渐分开,行向掌背近侧端与桡动脉末端相接。针尖刺中掌深弓时,针体与掌背平面所成的远侧角最大为28.3±4.5°。尺神经深支终末段穿拇收肌横头与拇收肌斜头之间入拇收肌后间隙,并在此间隙内发出各肌支。结论:合谷穴针刺时,拇指应呈伸位,直刺进针,深度以不超过患者皮肤进针点至手掌面皮肤组织厚度的一半为宜。垂直手背平面直刺或透向后溪、劳宫方向斜刺为针刺的安全方向。应尽量避免在合谷穴进行穴位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穴 局部解剖学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