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公平正义作为国际投资条约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辉萍
《国际经济法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58-83,共26页
公平正义是法律尤其是国际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国际法中的公平正义应该包括四项原则:经济主权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和有约必守原则。因此,有必要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针对当代BIT的种种弊端和不足进行变革。就2012年签署的中...
公平正义是法律尤其是国际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国际法中的公平正义应该包括四项原则:经济主权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和有约必守原则。因此,有必要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针对当代BIT的种种弊端和不足进行变革。就2012年签署的中加BIT而言,笔者持有与哈顿教授不同的看法:中加BIT谈判双方在地位上是平等自由的;从内容上看,中加BIT相对比较公平;从总体上看,它较好地平衡了东道国和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它体现了公平正义中的差别原则,对中国和加拿大各自的特殊情况给予公平的特殊考虑和安排。但是,中加BIT对最惠国待遇适用于'公正公平待遇'的规定,有可能是加方有意陷中国于不利,这是不公平不正义的。加方明知这一点,却不提醒中方,其后果是,加拿大投资者在中国投资,可以援引中加BIT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中国在1994年1月1日之后生效其他BIT中笼统含糊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从而挑战中国的某些重大的内政措施。有了中加BIT的谈判经验和教训,今后中国在与美国和欧盟谈判BIT时,应当以国家经济主权为最高圭臬,既要坚持平等自由原则和权利义务平衡原则,又要坚持差别原则,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和要求,同时要特别小心避免中加BIT中最惠国待遇条款那样的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中加
中国
原则
待遇
公平正义
原文传递
关于设立哑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进
孔庆江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123,共7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否能够在众多多边区域性机构中脱颖而出、永续经营,取决于这些争端能否有效和公平地得到解决。为此,建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资争端解决中心(ACSID),为银行与银行客户之间的争端、使用亚投行贷款的私人客...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否能够在众多多边区域性机构中脱颖而出、永续经营,取决于这些争端能否有效和公平地得到解决。为此,建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资争端解决中心(ACSID),为银行与银行客户之间的争端、使用亚投行贷款的私人客户与成员方之间的投资争端、亚投行所资助或投资的项目的当事人之间的争端等,提供独立、公正、有效的解决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CSID
仲裁
原文传递
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对策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辉萍
《国际经济法学刊》
CSSCI
2013年第3期97-118,共22页
21世纪初以来,美国加强了对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更新了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对外资进入都有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美国的这一制度具有一定的投资保护主义色彩,很有可能被政治化,成为某种投资壁垒。...
21世纪初以来,美国加强了对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更新了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对外资进入都有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美国的这一制度具有一定的投资保护主义色彩,很有可能被政治化,成为某种投资壁垒。这对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并购美国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晚近的华为收购案和三一集团并购案等都是明证。我国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制度
国家
外资
审查
企业
原文传递
《中国人世议定书》解释:逻辑自洽性有可能吗?
4
作者
孔庆江
郭帅
《国际法研究》
2014年第3期44-55,共12页
日前,中国卷入的两起WTO争端案件——中国原材料案和中国稀土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这两个案件中,争议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国入世议定书》与WTO协议的关系问题。对此,笔者将自洽性理论引入条约解释,并结合如下两个问...
日前,中国卷入的两起WTO争端案件——中国原材料案和中国稀土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这两个案件中,争议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国入世议定书》与WTO协议的关系问题。对此,笔者将自洽性理论引入条约解释,并结合如下两个问题验证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有关"入世议定书"解释的相关结论的逻辑自洽性:(1)"入世议定书"中所列义务的可强制实施性——其与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问题;(2)"入世议定书"与相关WTO协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入世议定书》
条约解释
逻辑自洽性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公平正义作为国际投资条约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辉萍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厦门大学
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国际经济法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58-83,共26页
基金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促进与保护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体制研究”(项目批准号09&DZ032)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与中国的法律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9JD0021)的研究成果
文摘
公平正义是法律尤其是国际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国际法中的公平正义应该包括四项原则:经济主权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和有约必守原则。因此,有必要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针对当代BIT的种种弊端和不足进行变革。就2012年签署的中加BIT而言,笔者持有与哈顿教授不同的看法:中加BIT谈判双方在地位上是平等自由的;从内容上看,中加BIT相对比较公平;从总体上看,它较好地平衡了东道国和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它体现了公平正义中的差别原则,对中国和加拿大各自的特殊情况给予公平的特殊考虑和安排。但是,中加BIT对最惠国待遇适用于'公正公平待遇'的规定,有可能是加方有意陷中国于不利,这是不公平不正义的。加方明知这一点,却不提醒中方,其后果是,加拿大投资者在中国投资,可以援引中加BIT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中国在1994年1月1日之后生效其他BIT中笼统含糊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从而挑战中国的某些重大的内政措施。有了中加BIT的谈判经验和教训,今后中国在与美国和欧盟谈判BIT时,应当以国家经济主权为最高圭臬,既要坚持平等自由原则和权利义务平衡原则,又要坚持差别原则,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和要求,同时要特别小心避免中加BIT中最惠国待遇条款那样的陷阱。
关键词
公平
中加
中国
原则
待遇
公平正义
分类号
D996.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设立哑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进
孔庆江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123,共7页
文摘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否能够在众多多边区域性机构中脱颖而出、永续经营,取决于这些争端能否有效和公平地得到解决。为此,建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资争端解决中心(ACSID),为银行与银行客户之间的争端、使用亚投行贷款的私人客户与成员方之间的投资争端、亚投行所资助或投资的项目的当事人之间的争端等,提供独立、公正、有效的解决渠道。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CSID
仲裁
分类号
F831.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对策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辉萍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国际经济法学刊》
CSSCI
2013年第3期97-118,共22页
基金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对中国海外并购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编号12YJA820004)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促进与保护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体制研究”(项目批准号09&DZ032)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与中国的法律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9JD0021)的研究成果
文摘
21世纪初以来,美国加强了对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更新了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对外资进入都有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美国的这一制度具有一定的投资保护主义色彩,很有可能被政治化,成为某种投资壁垒。这对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并购美国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晚近的华为收购案和三一集团并购案等都是明证。我国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关键词
投资
制度
国家
外资
审查
企业
分类号
F27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人世议定书》解释:逻辑自洽性有可能吗?
4
作者
孔庆江
郭帅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
法学院
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法学会
国际
法研究
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国际法研究》
2014年第3期44-55,共12页
文摘
日前,中国卷入的两起WTO争端案件——中国原材料案和中国稀土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这两个案件中,争议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国入世议定书》与WTO协议的关系问题。对此,笔者将自洽性理论引入条约解释,并结合如下两个问题验证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有关"入世议定书"解释的相关结论的逻辑自洽性:(1)"入世议定书"中所列义务的可强制实施性——其与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问题;(2)"入世议定书"与相关WTO协议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入世议定书》
条约解释
逻辑自洽性
Keywords
The Protocol on the Accession of China to the WTO
Treaty Interpretation
Self-consistency
分类号
D996.1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公平正义作为国际投资条约的价值取向
陈辉萍
《国际经济法学刊》
CSSCI
2013
2
原文传递
2
关于设立哑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探讨
黄进
孔庆江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7
原文传递
3
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对策
陈辉萍
《国际经济法学刊》
CSSCI
2013
4
原文传递
4
《中国人世议定书》解释:逻辑自洽性有可能吗?
孔庆江
郭帅
《国际法研究》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