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孢白僵菌与印楝素混用对亚洲玉米螟的协同增效作用
1
作者 张云月 张强 +5 位作者 孙嵬 高月波 刘剑 王富刚 李光雪 毛刚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3期16-19,共4页
为了探究植物源农药印楝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协同关系,评价其对亚洲玉米螟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对印楝素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及二者混配对亚洲玉米螟的联合毒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印楝素对球孢白僵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速度以... 为了探究植物源农药印楝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协同关系,评价其对亚洲玉米螟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对印楝素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及二者混配对亚洲玉米螟的联合毒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印楝素对球孢白僵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孢量均有抑制作用,但随着药剂浓度的降低抑制程度逐渐较弱,当印楝素浓度≤2mg·L^(-1)时,除孢子萌发受到轻微抑制外,菌丝生长和产孢量不受药剂影响,相容性较好。低剂量的印楝素(≤4.6mg·L^(-1))与球孢白僵菌混配对亚洲玉米螟的联合毒力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1.0×10^(6)cfu·mL^(-1)球孢白僵菌与2.3mg·L^(-1)印楝素1∶1复配时共毒系数最大,为325.92,协同增效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印楝素 亚洲玉米螟 协同增效 无公害防治
下载PDF
两种赤眼蜂在甜玉米上的不同释放方式对防治亚洲玉米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云月 冯梦霞 +13 位作者 王立辉 李光雪 常雪 张强 毛刚 高月波 周淑香 张国红 李丽娟 孙嵬 史旭曾 汪洋洲 国帝 李国兴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4-171,共8页
为评价玉米植株上不同放蜂位置对两种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的影响,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分别设置玉米心叶内、盆栽土壤表面及玉米叶片背部3个接蜂点,每点分别单独、混合释放两种赤眼蜂,研究同一蜂种不同释放方式对玉米螟的控害效果。结果表... 为评价玉米植株上不同放蜂位置对两种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的影响,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分别设置玉米心叶内、盆栽土壤表面及玉米叶片背部3个接蜂点,每点分别单独、混合释放两种赤眼蜂,研究同一蜂种不同释放方式对玉米螟的控害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位置接蜂,单独接玉米螟赤眼蜂和混合接蜂在卵块寄生率、卵粒寄生率、玉米螟卵中的总出蜂数等指标均高于单独接松毛虫赤眼蜂。当接入蜂种相同而位置不同时,在心叶内接蜂玉米螟卵粒寄生率最高,玉米螟赤眼蜂在心叶内接蜂的蜂卡羽化率高于土壤表面和叶片背部接蜂;松毛虫赤眼蜂在3个位置上差异不显著。在玉米心叶内单独释放玉米螟赤眼蜂或者混合释放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松毛虫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亚洲玉米螟
原文传递
高温对松毛虫赤眼蜂发育和寄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博 李卓峻 +3 位作者 唐润轩 刘小侠 毛刚 李贞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7-643,共7页
为明确高温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发育和寄生能力的影响,采用生物学观察法在室内监测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内不同发育时期的松毛虫赤眼蜂在经历高温40℃处理1 h或35℃处理6 h后其当代和子代蜂的世代历期、羽化率... 为明确高温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发育和寄生能力的影响,采用生物学观察法在室内监测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内不同发育时期的松毛虫赤眼蜂在经历高温40℃处理1 h或35℃处理6 h后其当代和子代蜂的世代历期、羽化率、寄生率和雌蜂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40℃处理1 h有利于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于幼虫期处理后其当代蜂世代历期明显缩短,于胚胎期和蛹期处理后其当代成蜂羽化率显著提高;然而,高温35℃处理6 h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和寄生能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各发育时期经历高温处理后当代成蜂羽化率均显著降低,幼虫期经历高温处理后其当代成蜂的雌蜂率、寄生率和子代成蜂的羽化率均显著降低。表明高温对松毛虫赤眼蜂具有显著影响,繁育时适当优化温度可以提高扩繁效率,但运输和释放时应避免高温暴晒以降低防控效率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寄生蜂 温度胁迫 发育繁殖 控害能力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