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湖平原葡萄设施栽培的气象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旭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280-281,共2页
两湖平原属农业湿地,阴湿多雨、病虫害对葡萄种植有较大影响。采取设施栽培,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生态环境,能明显提高栽培效益。以荆州市公安县、荆州区葡萄试验区资料为依据,采取葡萄生育状况与气象要素平行观测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归... 两湖平原属农业湿地,阴湿多雨、病虫害对葡萄种植有较大影响。采取设施栽培,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生态环境,能明显提高栽培效益。以荆州市公安县、荆州区葡萄试验区资料为依据,采取葡萄生育状况与气象要素平行观测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纳与演绎,认为国标钢架大棚栽培适宜推广普及;同时为便于开展气象服务,对露地栽培葡萄相关气象指标给予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设施栽培 气象条件 两湖平原
下载PDF
日本优质粳稻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鄢圣芝 李俊凯 +2 位作者 马启林 汪先勇 肖静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529-13531,共3页
[目的]充分利用日本优质稻的性状,提高江汉平原优质稻的性状水平。[方法]通过对引自日本的11个优质粳稻品种进行小区栽培试验,初步研究了各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在2007年的试验中,1号和3号的生育期最短,为99 d;9号的生育期最长,为11... [目的]充分利用日本优质稻的性状,提高江汉平原优质稻的性状水平。[方法]通过对引自日本的11个优质粳稻品种进行小区栽培试验,初步研究了各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在2007年的试验中,1号和3号的生育期最短,为99 d;9号的生育期最长,为113 d;对照的生育期为122 d。在2008年的试验中,4号的生育期最短,为96 d;9号的生育期最长,为117 d;对照的生育期为149 d;6号的产量最高,为8 000.0 kg/hm^2,其实粒数为233粒/穗,千粒重为24.5 g;11号的产量最低,为4 833.3 kg/hm2,其实粒数为95粒/穗,千粒重为22.8 g;其他品种的产量在5 500.0~6 966.7 kg/hm^2,结实率在83.7%~96.9%;对照的产量仅为5 002.5 kg/hm^2。[结论]6号是引进品种中性状表现最好、最稳定的品种,其余品种可以作为遴选的后备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梗稻 优质稻 生态适应性 江汉平原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虾沟水温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青青 曾月 +3 位作者 邓艳君 高华东 张伦瑾 刘凯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4-199,共6页
利用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潜江市水产局水温资料和潜江市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潜江市稻虾共作模式虾沟水温变化规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同时利用相关分析,筛选出与水温关系密切的要素,建立水温预报模型,并分析模型误差,最后选取荆州市... 利用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潜江市水产局水温资料和潜江市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潜江市稻虾共作模式虾沟水温变化规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同时利用相关分析,筛选出与水温关系密切的要素,建立水温预报模型,并分析模型误差,最后选取荆州市智慧气象示范农场水温资料、荆州市气象站气温资料对水温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虾稻共作地虾沟水温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水温年变化幅度远低于气温,水温高于气温。水温日变化幅度较小,水温日较差远小于气温日较差,水温最高、最低值出现时间均滞后于气温。水温与气温和前1日水温、前1日气温相关系数较大,以平均气温、前1日平均水温和前1日平均气温为预报因子,建立最高水温、最低水温、平均水温预报模型,模型相关系数0.991~0.997,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18、0.639、0.551℃,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模拟效果较好。选取荆州水温和气温验证最高水温、最低水温、平均水温模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75、0.864、0.647℃,相关系数0.977~0.989,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报虾稻共作地水温,指导小龙虾科学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气温 虾稻共作 预报
下载PDF
玉米不同行向的不同定向结穗栽培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汪先勇 汪从选 《贵州气象》 2009年第6期7-9,共3页
对玉米"创玉38"进行东西、南北不同行向的不同定向结穗栽培试验,其初步结果表明,比常规栽培增产明显,尤以东西行向,三叶期最大最长叶片朝南定向移栽的田块,产量水平为最高。因东西行向受光面积、强度比南北向大,加之玉米三叶... 对玉米"创玉38"进行东西、南北不同行向的不同定向结穗栽培试验,其初步结果表明,比常规栽培增产明显,尤以东西行向,三叶期最大最长叶片朝南定向移栽的田块,产量水平为最高。因东西行向受光面积、强度比南北向大,加之玉米三叶期最大最长片叶的指向,基本上是以后玉米结穗的朝向,其叶片采光性亦好,光合强度大,理论与实际产量均高于其它7种处理,表现出了明显的增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不同行向 不同定向结穗 栽培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