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O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辅助诊断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洋
张宁
+1 位作者
王成铭
何光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法医学鉴定中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OCT及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检查5例冠心病猝死尸体的冠状动脉、心...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法医学鉴定中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OCT及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检查5例冠心病猝死尸体的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组织病理学样本,并进行形态学、局部测量指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在OCT影像中,冠状动脉各层边界清楚,粥样斑块与HE切片有良好的形态学对应关系。OCT影像中的正常心肌光信号较弱,呈高吸光性,而心肌梗死区纤维瘢痕组织内则显示出较强光信号,呈低吸光性。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厚度和中膜厚度在OCT与H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CT影像中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光密度值(1226.24±622.66)与正常心肌的光密度值(3707.90±962.9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影像与HE图像中形态学的一致性较好,OCT有望成为冠状动脉及心肌梗死组织法医病理学检验的初筛手段,对提高诊断准确率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冠心病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任涵
吕国丽
+4 位作者
黄二文
李洋
刘超
成建定
孙宏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851-856,共6页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目前已发现17种基因突变与ACM有关,桥粒基因突变是ACM的主要病因。多种分子机制参与调控心肌细胞丢失、纤维化、脂肪生成、炎症浸润和心律失常等ACM病变。桥粒结构改变和异常机械信号通过p5...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目前已发现17种基因突变与ACM有关,桥粒基因突变是ACM的主要病因。多种分子机制参与调控心肌细胞丢失、纤维化、脂肪生成、炎症浸润和心律失常等ACM病变。桥粒结构改变和异常机械信号通过p53和经典WNT/catenin-β1信号通路参与ACM心肌细胞凋亡过程;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促使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分泌,诱发心肌组织炎症浸润;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纤维化过程;WNT、Hippo/YAP和PPARγ信号通路均参与ACM的脂肪生成;多种miRNAs参与调节ACM相关的脂肪生成;缝隙连接重构、连接蛋白和离子通道转运异常以及Ca2+失调参与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对ACM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基因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心源性猝死
基因筛查
原文传递
题名
O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辅助诊断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洋
张宁
王成铭
何光龙
机构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病理损伤技术处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视频侦查
技术处
清华大学物理系
出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05034)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6JB041)
文摘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法医学鉴定中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OCT及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检查5例冠心病猝死尸体的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组织病理学样本,并进行形态学、局部测量指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在OCT影像中,冠状动脉各层边界清楚,粥样斑块与HE切片有良好的形态学对应关系。OCT影像中的正常心肌光信号较弱,呈高吸光性,而心肌梗死区纤维瘢痕组织内则显示出较强光信号,呈低吸光性。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厚度和中膜厚度在OCT与H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CT影像中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光密度值(1226.24±622.66)与正常心肌的光密度值(3707.90±962.9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影像与HE图像中形态学的一致性较好,OCT有望成为冠状动脉及心肌梗死组织法医病理学检验的初筛手段,对提高诊断准确率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冠心病
心肌梗死
Keywords
forensic pathology
tomography, optical coherenc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分类号
DF795.1 [医药卫生—法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任涵
吕国丽
黄二文
李洋
刘超
成建定
孙宏钰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法医
学系
广州市刑事科学
技术
研究所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病理损伤技术处
出处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851-85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26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803502)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30015)。
文摘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目前已发现17种基因突变与ACM有关,桥粒基因突变是ACM的主要病因。多种分子机制参与调控心肌细胞丢失、纤维化、脂肪生成、炎症浸润和心律失常等ACM病变。桥粒结构改变和异常机械信号通过p53和经典WNT/catenin-β1信号通路参与ACM心肌细胞凋亡过程;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促使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分泌,诱发心肌组织炎症浸润;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纤维化过程;WNT、Hippo/YAP和PPARγ信号通路均参与ACM的脂肪生成;多种miRNAs参与调节ACM相关的脂肪生成;缝隙连接重构、连接蛋白和离子通道转运异常以及Ca2+失调参与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对ACM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基因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心源性猝死
基因筛查
Keywords
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
Sudden cardiac death
Genetic screening
分类号
R54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O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辅助诊断
李洋
张宁
王成铭
何光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任涵
吕国丽
黄二文
李洋
刘超
成建定
孙宏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