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病患者死亡时间规律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倪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 分析心血管病患者死亡时间的规律,探讨护理对应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心血管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死亡病历94份,并对患者死亡时间的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4例死亡患者中,死亡高峰月份在11一次年3月,占61.7%;... 目的 分析心血管病患者死亡时间的规律,探讨护理对应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心血管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死亡病历94份,并对患者死亡时间的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4例死亡患者中,死亡高峰月份在11一次年3月,占61.7%;死亡时间多集中在4:00—12:00,占68.06%。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死亡时间存在昼夜节律变化,应针对高危时间段,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死亡时间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和处理
2
作者 李晓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39-39,共1页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血管迷走反射(VVRS)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分析发生VVRS的13例患者的特点及处理。结果患者发生VVRS后经大量补液,静脉应用多巴胺和阿托品后症状消失。结论拔管前、后正确的治疗能有效地预防VVRS及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 血管迷走反射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召金 李胜友 +3 位作者 钱福东 黄海涛 章美华 叶学群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以及E峰和A峰比值(E/A),比较术前和术后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通过行介入治疗后,支架植入术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较前有了明显的好转,术后6个月LVEF、FS、LVESD、LVEDD、E、A和E/A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和0.01),术后一周LVEF和FS与术前相比有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一周相比LVEF、FS、LVESD和LVEDD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血管假体植入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朝君 代中礼 +2 位作者 汪芳松 钱福东 李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AVB患者36例和不合并高度AVB患者116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特点(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CK峰值以... 目的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AVB患者36例和不合并高度AVB患者116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特点(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CK峰值以及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右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胸前导联ST段压低出现率及住院死亡率)的差异性。结果相比较于不合并AVB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AVB组患者年龄、CK峰值显著增加(P<0.05),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右室梗死、心力衰竭及低血压休克发生率明显升高,住院死亡率亦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AVB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能够显著增加近期住院死亡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房室传导阻滞 预后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对评价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召金 章美华 +1 位作者 黄海涛 石晓梅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冠心病以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评定价值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B组)和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C组)两组。冠心病组为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CAD患者3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冠心病以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评定价值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B组)和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C组)两组。冠心病组为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CAD患者3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为EF<50%的患者58例;另选择健康对照者31例对照组(A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获得HRV各项时域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A组和B组、B组和C组之间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之间SDNN、ANN、SDN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C组之间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相邻的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之间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之间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心功能的下降,SDNN和SDANN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DNNI、RMSSD和PNN50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而显著下降同时在与心功能I级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尤其是伴发心力衰竭患者,HRV降低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斌 徐岩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女性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09例女性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74例)和非冠心病组(35例)。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及各项生化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狭窄计分表示。结果:女性冠心病组血清总胆...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女性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09例女性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74例)和非冠心病组(35例)。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及各项生化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狭窄计分表示。结果:女性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组直接胆红素与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呈显著负相关(r1=-0.398,r2=-0.405,P均<0.01)。三种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均不呈负相关。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冯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33-53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倍他乐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临床观察 治疗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神经内分泌激素
下载PDF
现代宫廷理筋术结合经筋灸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继明 冯俊 王周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5期1013-1016,1021,共5页
目的观察现代宫廷理筋术结合经筋灸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期间六安市中医院诊治的CNLBP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 目的观察现代宫廷理筋术结合经筋灸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期间六安市中医院诊治的CNLBP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现代宫廷理筋术结合经筋灸法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地距离(Finger and floor dis-tance,FFD)、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背肌静、动态耐力及血清抗氧化指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7%(37/38)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FD、ODI、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FFD、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静、动态肌耐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静、动态肌耐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T、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CAT、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宫廷理筋术结合经筋灸法治疗CNLBP疗效理想,可有效减轻腰部功能障碍及腰痛症状,提升腰肌耐力,并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现代宫廷理筋术 经筋灸法
下载PDF
急性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朝君 《安徽医学》 2007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对34例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Ⅰ组)和2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Ⅱ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右室梗死严重并发症,对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诊断及抢救治疗过程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对34例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Ⅰ组)和2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Ⅱ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右室梗死严重并发症,对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诊断及抢救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右室梗死较单纯下壁梗死并发症增多,其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休克等尤为明显;右室梗死较单纯下壁梗死心电图在不同导联ST变化是早期诊断方法;有7例右室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均由于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5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6例右室梗死合并休克患者经补液扩容、多巴胺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2例行急诊介入(PCI)治疗,1例行择期PCI术,5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心源性休克是右室梗死严重并发症之一,心电图是右室梗死早期诊断方法,右室梗死合并休克及时再灌注治疗,积极补液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时抗心律失常治疗,能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右室梗死 休克 扩容 再灌注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54例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朝君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电图
下载PDF
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和阿斯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克明 陈义林 《安徽医学》 2007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和阿斯综合征的诊治特点。方法对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发作时缓慢性心律失常占53.62%,快速性心律失常占46.38%;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0例,药物复律24例、直流电复律12例。结论缓慢性和快...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和阿斯综合征的诊治特点。方法对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发作时缓慢性心律失常占53.62%,快速性心律失常占46.38%;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0例,药物复律24例、直流电复律12例。结论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均为其发作时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前者治疗主要是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者治疗主要是及时复律,终止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源性晕厥 阿斯综合征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管媛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12期1641-1643,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文化程度、体育运动情况评价、婚姻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的要求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文化程度、体育运动情况评价、婚姻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的要求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良好生活习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降压药物疗效及患者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高血压 药物治疗依从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双硫仑反应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9
13
作者 倪芹 王红梅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双硫仑反应 护理 健康教育 抗菌药物
下载PDF
154例心房颤动抗栓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朝君 高长根 《安徽医学》 2006年第6期501-502,共2页
目的探讨目前心房颤动栓塞发生情况,抗栓治疗的现状,为房颤抗栓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154例患者栓塞发生率、有血栓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分析抗栓治疗现状。结果心房颤动栓塞... 目的探讨目前心房颤动栓塞发生情况,抗栓治疗的现状,为房颤抗栓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154例患者栓塞发生率、有血栓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分析抗栓治疗现状。结果心房颤动栓塞发生率为25·53%(39/154),在有血栓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为30·4%(28/92),抗栓治疗阿斯匹林使用比率高为94·81%(146/154),华发林应用率低为1·94%(3/154),在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非瓣膜性房颤92例患者中没有使用华发林治疗。结论心房颤动所引起栓塞发生率高,在心房颤动抗栓治疗不积极,应行规范化的抗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抗栓 华发林
下载PDF
注射器静脉泵入药液快速口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205-2205,共1页
关键词 注射泵 输液速度 护理
下载PDF
189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红梅 孙传伯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 I)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了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住院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324例进行研究,按患者年龄分为三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检出有心肌缺血者189例占58....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 I)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了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住院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324例进行研究,按患者年龄分为三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检出有心肌缺血者189例占58.3%,有症状心肌缺血84例占27.36%,无症状心肌缺血105例占32.4%;61岁以上年龄组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无症状心肌缺血出现的阵次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对病情的判断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心病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义林 《安徽医学》 2010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8例确诊为高血压合并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急性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少部分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误诊率高达33.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8例确诊为高血压合并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急性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少部分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误诊率高达33.3%。超声心动图、增强CT和(或)MRI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结论AD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易误诊、漏诊,及时诊断并合理地内科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或支架置入术更加有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张朝君 汪芳松 陈根 《安徽医学》 201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2例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临床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2例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均有不同的诱因,10例有低钾血症,2例低钾血症同时使用... 目的探讨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2例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临床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2例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均有不同的诱因,10例有低钾血症,2例低钾血症同时使用胺碘酮治疗,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均有QTc间期延长,并有特征性改变;11例患者使用电复律治疗,所有患者均使用硫酸镁及氯化钾治疗,6例患者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1例患者使用起搏器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掌握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早期诊断,去除诱因,综合治疗(包括电复律、补钾及镁、提高心室率等),12例患者均获临床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猝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病因分析
19
作者 张斌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8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因构成的变化及多重病因特点。方法:对六安市人民医院2002年~2007年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1)老年心衰的基础病因构成:902例心衰住院病例中以高血压为基础病因者最多,占...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因构成的变化及多重病因特点。方法:对六安市人民医院2002年~2007年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1)老年心衰的基础病因构成:902例心衰住院病例中以高血压为基础病因者最多,占43.3%(391例);次之为冠心病22.6%(204例)。(2)6个年度老年心衰病因构成比较:不周年度的老年心衰主要基础病因构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年度心衰病例的首位病因均为高血压,次之为冠心病,表明近6年我院心衰患者的病因谱变化不大。(3)不同性别心衰住院病例在主要病因构成上有差异(P<0.05),女性组病例病因中风心病所占比例高于男性组(P<0.01)。(4)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以多病因心衰为多567例。占总数的62.9%。两病因组合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最多见,占60.26%。三病因组合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最多见,占58.67%。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常多种病因并存,提示在老年心衰的诊治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多病因特点,做到全面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病因 老年人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毛豆内生菌的分离及生物学特征观察
20
作者 孙传伯 潘涛 +2 位作者 余茂耘 贾玉成 刘红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年第20期26-27,共2页
对毛豆植株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对其致病菌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生物学特征观察,分离到2株菌,初步认定为真菌类,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毛豆 内生菌 分离 鉴定 抑菌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