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婕 徐鹏鹏 +4 位作者 龚天麒 胡颉颖 解少煜 李开春 吕勇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68-172,238,共6页
目的通过对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传染病流行强度和流行特点。方法根据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监测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R Studio和Joinpoint软件分析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水平变化情况,不同时... 目的通过对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传染病流行强度和流行特点。方法根据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监测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R Studio和Joinpoint软件分析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水平变化情况,不同时期传染病发病特点。结果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由1951~1960年的年均1539.08/10万降至2011~2018年的年均447.53/10万,下降了70.92%;死亡率由1951~1960年的年均11.71/10万降至2011~2018年的年均0.28/10万,下降了97.61%。1951~1980年六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均为疟疾、麻疹、流行性感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百日咳,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2000年后肠道传染病中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与呼吸道传染病中的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成为新的主要流行病种。结论六安市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发病和死亡水平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流行趋势 发病率 死亡率
原文传递
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孙婕 杨雯雯 +6 位作者 曾令佳 耿梦杰 董彦会 星一 马军 李中杰 王丽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89-1595,共7页
目的分析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为法定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监测数据,对其发病主要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 目的分析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为法定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监测数据,对其发病主要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最高发病率248.24/10万降至2016年158.57/10万。甲乙丙类传染病死亡率也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最高死亡率0.12/10万降至2016年0.07/10万。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病种为肺结核(16.24/10万)、猩红热(9.39/10万)、乙型肝炎(乙肝)(7.69/10万)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痢疾)(7.15/10万)。年均死亡率居前4位的病种为狂犬病(0.0448/10万)、艾滋病(0.0277/10万)、肺结核(0.008O/10万)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0.0059/10万)。同期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病种为流行l生摁腺炎(75.81/10万)、手足口病(28.55/10万)、其他感染陛腹泻病(22.41/10万)和流行性感冒(15.67/10万)。报告死亡的病种有手足口病(11例)、流行性感冒(9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和风疹(1例)。大学生、高中生以艾滋病、乙肝、肺结核发病率较高,而小学生、初中生则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结论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学生人群面临传染病防控新的挑战,艾滋病成为大学生人群的流行传染病,肺结核在大学生、高中生人群的流行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监测 学生人群
原文传递
皖西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传人疫情调查 被引量:25
3
作者 吕勇 吴家兵 +4 位作者 徐鹏鹏 解少煜 李开春 胡颉颖 丁凡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因素和病毒扩散方式,探讨该病人-人传播机制。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探讨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重点分析可能的传播因素因果关联。结果疫情涉及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 目的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因素和病毒扩散方式,探讨该病人-人传播机制。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探讨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重点分析可能的传播因素因果关联。结果疫情涉及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系父子关系;首发病例由蜱虫叮咬感染,2名续发病例感染源于接触首发病例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途径除与蜱虫叮咬有关外,也与接触病例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 传播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内地2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儿童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勇 周蕾 +7 位作者 耿兴义 任瑞琦 秦伟 李群 解少煜 李开春 张彦平 向妮娟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7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儿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中国内地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临床表...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儿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中国内地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临床表现。结果截至2014年8月31日,中国内地共报告24例儿童病例。病例的发病高峰在2014年春季,主要分布在9个省份,广东省报告发病例数最多(11例)。其中7例仅有家养禽暴露史,12例有活禽市场暴露史,2例仅有确诊病例暴露史,3例无明确禽类、市场和病例暴露史。在5个省份共发现了7起涉及儿童病例的聚集性疫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6例出现肺炎,无重症和死亡病例。从发病到就诊、到使用达菲治疗、到治愈时间中位数分别为0、1和10 d。强化监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和流感样病例监测为病例主要发现途径。结论儿童病例的发病时间、地区分布与成人病例相似,但临床主要表现为轻症病例,与成人病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A(H7N9)亚型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