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人的效果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丁超 储岳峰 冯俊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人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入住我院的80例急性左心衰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观...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人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入住我院的80例急性左心衰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BNP,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损伤标志物水平[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VESD、LVEDD显著降低,LVEF、LVFS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TnI、CK、LDH、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得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用于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人的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老年人 急性左心衰 心肌损伤
下载PDF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霆 蒋纯新 +4 位作者 江宏杰 张永祥 翁翔 黄孝飞 沈俊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寻引起脑梗死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6例,根据入院后病情演变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PCI)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NPCI)。观察项目包括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病... 目的探寻引起脑梗死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6例,根据入院后病情演变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PCI)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NPCI)。观察项目包括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及饮酒史,入院时神经功能评分、入院时高血压、入院后血压降低、发热、血脂、血糖、红细胞压积、颈动脉狭窄及颅内动脉狭窄进行分析。结果 PCI组的糖尿病史、早期不适当降压治疗、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入院后24小时内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及侧脑室旁梗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病史、早期不适当降压治疗、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空腹血糖增高、劲内动脉和颅内动脉狭窄及侧脑室旁梗死是引起脑梗死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丹酚酸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功能减退和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丁超 谢利平 李荣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A(Sal 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功能减退和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主动脉缩窄法(TAC)制备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并连续给予5 mg/(kg·d)的Sal A灌胃处理,同时部分压力超负荷大鼠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line),... 目的:探讨丹酚酸A(Sal 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功能减退和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主动脉缩窄法(TAC)制备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并连续给予5 mg/(kg·d)的Sal A灌胃处理,同时部分压力超负荷大鼠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line),假手术(Sham)仅行开胸处理而不行TAC,依据实验设计将大鼠分为4组:Sham-saline组、TAC-saline组、Sham-Sal A组和TAC-Sal A组。分析12周后4组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心脏解剖学指标;采用HE、Masson’s三重及特异性荧光探针DHE染色分析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纤维化及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saline组比较,TAC处理可导致心率、左室收缩期平均压力、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Bcl-2(抑制凋亡基因)水平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心肌直径、胶原容积分数、心脏体重比、心肌荧光强度、Bax和Cleaved caspase-3(促凋亡基因)水平升高;给予Sal A处理的压力超负荷大鼠,以上指标均获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左室收缩期平均压力、心脏体重比、心肌直径、胶原容积分数、凋亡相关基因的水平仍与Sham-saline组有差异(P<0.05);Sal A处理对Sham大鼠的各项指标无影响。结论:Sal A可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的心功能减退及包括心肌肥大、纤维化及凋亡在内的心室重构,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心功能减退 心肌肥大 心肌凋亡 心室重构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霆 蒋纯新 +5 位作者 江宏杰 张永祥 翁翔 黄孝飞 陈峰 沈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连用14 d。...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连用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ESS(European Stroke Scale)为71.62±16.43,而对照组为68.26±14.0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2%,显著优于对照组62.3%(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梗死
下载PDF
地高辛联合β受体阻滞剂、ACEI类、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仲略 韩红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地高辛联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组(40例,培哚普利、美托洛尔和螺内酯片联合治疗)和四联组(41例,地高辛联合... 目的探讨地高辛联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组(40例,培哚普利、美托洛尔和螺内酯片联合治疗)和四联组(41例,地高辛联合培哚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 BNP均较治疗前降低,四联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醛固酮拮抗剂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病情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永祥 王霆 江宏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之间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之间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之间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组患者中出现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和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的比例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出现病情进展的比例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有助于了解病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脑梗死 梗死面积 病情进展
下载PDF
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原探讨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荣成 《安徽医学》 2010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各年龄组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根据528例因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痰培养结果,分别统计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及病原学分布情况,并在各年龄组间进行比较,观察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528... 目的探讨各年龄组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根据528例因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痰培养结果,分别统计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及病原学分布情况,并在各年龄组间进行比较,观察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528例痰培养中,阳性者301例,阴性者227例,阳性率57.0%,其中G^+菌感染109例,占36%;G^-菌感染48例,占16%;真菌感染144例,达47.5%。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60岁之前,各相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75-89岁达高峰;与青年组及中年组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与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其中G^+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真菌感染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G^-菌感染在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肺部感染 痰培养 细菌 真菌
下载PDF
i-gel喉罩联合T型密封管控制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世明 夏志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83-2485,共3页
目的:观察i-gel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控制通气组(A组,n=40)和表面麻醉组(B组,n=40)。前者应用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麻醉,i-gel无囊喉罩联合T... 目的:观察i-gel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控制通气组(A组,n=40)和表面麻醉组(B组,n=40)。前者应用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麻醉,i-gel无囊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实施控制通气,后者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自主呼吸,鼻导管给氧。记录两组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生命体征变化,镜检期间体动、咳嗽、喉痉挛等内镜相关不良反应和术后呛咳、声嘶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镜检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与表现麻醉组相比,控制通气组生命体征波动小(P<0.05),不良反应少(P<0.05),患者满意度高(P<0.05)。结论:i-gel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控制气道,解决呼吸抑制问题,是内镜检查中一项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无囊喉罩 无痛
下载PDF
心源性多浆膜腔积液及其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荣成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心衰患者合并浆膜腔积液的情况,探讨多浆膜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及无浆膜腔积液患者间心功能、感染、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差异,分析上述各种因素与多浆膜腔积液的关系,以明确这些因素对心衰患者的浆膜腔积液的影响。方...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心衰患者合并浆膜腔积液的情况,探讨多浆膜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及无浆膜腔积液患者间心功能、感染、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差异,分析上述各种因素与多浆膜腔积液的关系,以明确这些因素对心衰患者的浆膜腔积液的影响。方法将该科近4年内收治的诊断为冠心病、高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不全患者依据积液的浆膜腔多少分为多浆膜腔组(3个浆膜腔以上)、双侧胸腔积液组与无浆膜腔积液组,分别统计各组间年龄、性别、心衰程度、血浆蛋白含量、血肌酐、尿素氮及肺部感染情况,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心衰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肾功能情况对浆膜腔积液的发生影响不大,而心功能受损的程度、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与低蛋白血症,尤其是低白蛋白血症、白球比例倒置与心衰患者的多浆膜腔积液关系密切。而对于没有明显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双侧胸腔积液多与肺部感染有关。结论心源性多浆膜腔积液与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关,而积液的浆腹腔数量和腔内积液量与心衰伴发的低白蛋白血症及白球比例下降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积液 浆膜腔 多浆膜腔积液 胸腔积液
下载PDF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霆 蒋纯新 +4 位作者 张永祥 翁翔 黄孝飞 陈峰 沈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组(n=54)和常规剂量纳洛酮对照组(n=52),治疗组给予纳洛酮4mg/d,而对照组1.2mg/d,2周一疗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症状...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组(n=54)和常规剂量纳洛酮对照组(n=52),治疗组给予纳洛酮4mg/d,而对照组1.2mg/d,2周一疗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7%(P<0.05),而且治疗组24h内症状改善24.0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13.46%(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纳洛酮 脑梗死 早期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糖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张永祥 王霆 江宏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3期53-54,56,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糖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1例为血糖正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调控血压、改善循环、应用甘露醇的治疗方法。观察组51例为缺血性脑血...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糖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1例为血糖正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调控血压、改善循环、应用甘露醇的治疗方法。观察组51例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糖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适时使用胰岛素。结果观察组的小片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片梗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为轻度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水平为重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bFG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好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糖会加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高血糖 影响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塞与正常心电图QTc离散度的对比分析
12
作者 李荣成 周圣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315-316,共2页
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塞与正常心电图QTc离散度的对比分析李荣成,周圣群自Campbell10年前提出QT离散度这一概念以来[1],体表心电图上各导联QT间期(时限)变异日益受到重视。它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也正在被... 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塞与正常心电图QTc离散度的对比分析李荣成,周圣群自Campbell10年前提出QT离散度这一概念以来[1],体表心电图上各导联QT间期(时限)变异日益受到重视。它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也正在被世人逐步认识。本文通过对室性心动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心肌梗塞 心电图 QT离散度
下载PDF
51例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李荣成 方绪兰 周圣群 《蚌埠医药》 1995年第4期42-42,共1页
我科1984~1994年共收治51例自发性气胸。分析其性别男多于女(44:7)。平均年龄45.51岁(2~72岁)。常见病因依次为慢支肺气肿(33%);特发性(27%);肺结核(22%);肺部感染(10%);支气管哮喘(4%);肺部肿瘤(2%)。发生部位:右侧大于左侧(29... 我科1984~1994年共收治51例自发性气胸。分析其性别男多于女(44:7)。平均年龄45.51岁(2~72岁)。常见病因依次为慢支肺气肿(33%);特发性(27%);肺结核(22%);肺部感染(10%);支气管哮喘(4%);肺部肿瘤(2%)。发生部位:右侧大于左侧(29:20),双侧1例,纵膈1例。气胸性质:闭合性74%,开放性12%,张力性14%,液气胸12%。患侧肺萎陷度小于30%者14%,31~60%者18%,61~85%者31%,大于90%者37%。治疗转归:自行吸收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病因 并发症 治疗 支气管胸膜瘘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曲霉菌感染临床分析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健 吴世明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2322-2323,共2页
近年来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其病变程度取决于真霉的致病力和患者的免疫状态,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已成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现报告1例2型糖尿病患者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治体会。
关键词 肺曲霉菌感染 2型糖尿病 临床分析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免疫功能低下 肺部真菌病 免疫状态 病变程度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燕 赵敏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内科病区34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的病情监测,心理护理;术后的生命体征观察、胃肠减压、拔管护理及饮食健康指导等。结果 1例患者出...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内科病区34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的病情监测,心理护理;术后的生命体征观察、胃肠减压、拔管护理及饮食健康指导等。结果 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继续治疗痊愈。其余33例患者手术顺利成功,且术后较快的予以恢复。结论做好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术前和术后各项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护理 术前
下载PDF
等离子射频治疗41例胃肠息肉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宗武 王文明 刘少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胃肠息肉 射频治疗 等离子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鉴别黄疸性质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周荣春 李荣成 王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鉴别黄疸性质的临床价值周荣春,李荣成,王群黄疸是临床常见症状。在临床工作中,肝内淤胆型黄疸及以黄疸为突出表现的肝癌与肝外阻塞性黄疸的鉴别往往十分困难。B超的问世无疑是这一方面主要诊断手段,但仍有部分... 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鉴别黄疸性质的临床价值周荣春,李荣成,王群黄疸是临床常见症状。在临床工作中,肝内淤胆型黄疸及以黄疸为突出表现的肝癌与肝外阻塞性黄疸的鉴别往往十分困难。B超的问世无疑是这一方面主要诊断手段,但仍有部分早期病例鉴别不清。因此,我们对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糖皮质激素 治疗试验 诊断
下载PDF
组织细胞肉瘤的诊疗进展
18
作者 张建国 王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组织细胞肉瘤(HS)是一种罕见的造血淋巴系统肿瘤,属高度恶性肿瘤,可能起源于成熟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表现及免疫表型与成熟组织细胞相似,常较难鉴别,容易误诊。国内外报道该病多为个案,治疗方案不统一,常推荐以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 组织细胞肉瘤(HS)是一种罕见的造血淋巴系统肿瘤,属高度恶性肿瘤,可能起源于成熟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表现及免疫表型与成熟组织细胞相似,常较难鉴别,容易误诊。国内外报道该病多为个案,治疗方案不统一,常推荐以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为主,个别患者确诊后采用原发部位恶性肿瘤常用治疗方案化疗,但病情进展迅速,效果差。放化疗方案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综合治疗的尝试,在少数患者中收到了较好的疗效,一些针对受体靶向治疗的新型药物如伊马替尼、索拉非尼和贝伐单抗的使用正在研究与探索中。针对HS,如何早期明确诊断并预测疾病预后尚无较好方法,有效的统一治疗方案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本文就其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肉瘤 国际预后指数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尼扎替丁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
19
作者 高宗武 李荣成 杨国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2057-2058,共2页
关键词 尼扎替丁 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祥昆 尹北国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环磷酰胺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