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田世堂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2498-249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将进行穿孔性阑尾炎治疗的18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100例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将进行穿孔性阑尾炎治疗的18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100例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阑尾对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改善各相关临床指标,同时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穿孔性阑尾炎
下载PDF
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2期559-560,共2页
目的探讨顺行及逆行克氏针穿刺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36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采取切开复位顺行及逆行穿刺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通过术后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对上述两组病例进行比较分... 目的探讨顺行及逆行克氏针穿刺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36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采取切开复位顺行及逆行穿刺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通过术后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对上述两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逆行克氏针穿刺内固定组术后30天、60天、90天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顺行穿刺内固定组。结论逆行克氏针穿刺内固定术使克氏针针尾留在胸前皮下,避免了针尾留置在肩胛后方影响肩关节活动的不足,临床疗效优于顺行克氏针穿刺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克氏针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闭合性腹部外伤中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附20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际 田世堂 郭燕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3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资料。结果20例患者都实施手术治疗,17例I期愈合,1例延迟愈合,2例死亡。结论确认或怀疑为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应该立即...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资料。结果20例患者都实施手术治疗,17例I期愈合,1例延迟愈合,2例死亡。结论确认或怀疑为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应该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根据损伤程度及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式的选择正确与否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32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吴际 田世堂 王维东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531-532,共2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已成为外科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由于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被医师和患者所接受[1],且随着近几年腹腔镜器械设备技术的快速提升和术者操作水平的提高、手术经验的积累,LC 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大[...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已成为外科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由于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被医师和患者所接受[1],且随着近几年腹腔镜器械设备技术的快速提升和术者操作水平的提高、手术经验的积累,LC 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大[2]。大部分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者均可选用 LC治疗,曾被列为手术禁忌证的急性胆囊炎也已被划作手术适应证[3]。因其特殊的手术环境以及对设备性能的高度依赖,也有其局限性和独有的潜在危险,手术中因病变复杂,术者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原因,部分患者仍然必须采用开腹手术。我院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 L C 中32例中转开腹患者的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临床分析 胆囊良性疾病 外科治疗 器械设备 手术适应证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修复治疗腹壁切口疝1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际 田世堂 梁冰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646-647,共2页
腹壁切口疝是由于腹壁切口的筋膜和(或)肌层未能完全愈合,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疝,其疝囊可有完整的或不完整的腹膜上皮[1]。腹壁切口疝是外科、妇产科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10%,甚至更高。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是由于腹壁切口的筋膜和(或)肌层未能完全愈合,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疝,其疝囊可有完整的或不完整的腹膜上皮[1]。腹壁切口疝是外科、妇产科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10%,甚至更高。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复杂而多样,可包括来自病人自身和与手术操作相关两方面的因素。根据《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2年版)》[1],本组17例患者属于疝环大于5 cm以上,其中大切口疝10例,巨大切口疝7例。都适宜采用修补材料进行修补,手术方法采用腹膜前间隙,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疝 腹膜前间隙 疗效观察 修复治疗 补片 放置 妇产科手术后 修补材料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冰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3期356-357,共2页
目的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109例(218侧)腋臭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三组(A、B、C),A组采用梭形皮肤皮下组织切除缝合术,B组采用顺腋皮纹单切口皮下修剪术,C组采用顺腋皮纹不等分双切口皮下修剪术。比... 目的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109例(218侧)腋臭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三组(A、B、C),A组采用梭形皮肤皮下组织切除缝合术,B组采用顺腋皮纹单切口皮下修剪术,C组采用顺腋皮纹不等分双切口皮下修剪术。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按气味方法判定疗效,A、B、C组优良率均达100%。A、B、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9%、12.5%、3.3%。A、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均能取得确切疗效,但采用顺腋皮纹不等分双切口皮下修剪术兼顾了美容效果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腋臭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汗症 外科学 治疗结果 并发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