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凭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丽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3期38-39,53,共3页
目的:探析全凭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的麻醉方式为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的麻醉... 目的:探析全凭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的麻醉方式为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应用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h、术后6 h的认知功能,对上述时间点的MMSE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另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麻醉诱导前、术毕的机体应激情况进行组内比较。结果:两组术前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h、术后6 h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毕的肾上腺素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上升,研究组术毕的上升幅度更小。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应激性小,不良反应少,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妇科腹腔镜手术 认知功能 应激性 麻醉不良反应
下载PDF
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循环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
作者 陈本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8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循环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循环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33例术后采用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行PCIA镇痛。对两组的循环功能、疼痛程度、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0min时,两组SBP、DBP、HR均比术前提升,但组间比较观察组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4h、8h、12h、24h、48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h、8h、12h、24h、48h时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嗜睡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中有助于改善其术后循环功能,并能有效镇痛、镇静,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循环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术中自体血回收用于产科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廖鸿伟 李笑 王顺梅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1期139-142,共4页
目的 探究术中自体血回收用于产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行产科手术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0例,依次实施术中异体输血、术中自体血回输治疗,对... 目的 探究术中自体血回收用于产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行产科手术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0例,依次实施术中异体输血、术中自体血回输治疗,对比两组母体输血前后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等凝血功能水平、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输血前,两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研究组的APTT(20.88±4.11)s、PT(11.08±2.20)s、TT(14.59±1.41)s均短于对照组的(34.22±4.02)s、(13.81±2.11)s、(18.06±1.58)s,研究组的Fbg-T(4.48±0.20)g/L水平高于对照组的(3.74±0.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77、4.005、7.328、8.770,P均<0.05)。输血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研究组的MAP(81.26±1.23)mmHg、HR(87.96±4.11)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86.84±2.36)mmHg、(92.28±7.23)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7、2.323,P均<0.05)。研究组发热、输血反应发生率为5.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7、5.625,P均<0.05)。结论 产科手术术中自体血回输能够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积极影响,使患者血液动力学保持稳定,且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使用的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自体血回输 凝血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研究
4
作者 陈本然 陈宁 苏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PCA组及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硬膜外PCA组接硬膜外术后镇痛泵,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在B超引导下行腹横肌阻滞并置管接镇痛泵行连续镇...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PCA组及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硬膜外PCA组接硬膜外术后镇痛泵,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在B超引导下行腹横肌阻滞并置管接镇痛泵行连续镇痛。对比视觉模拟评分,阿片药物辅助镇痛的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排尿时间,早期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腹横肌平面阻滞组视觉模拟评分,阿片药物辅助镇痛的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排尿时间,早期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优于硬膜外PCA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B超引导下行腹横肌阻滞并置管接镇痛泵行连续镇痛可以改善疼痛指标,降低阿片药物辅助镇痛的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缩短排尿时间,早期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陈本然 陈宁 苏萍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静脉自控镇痛,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后实施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3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疼痛评分低于术后2 d、术后1 d,术后2 d疼痛评分低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小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比较
6
作者 刘海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38-41,共4页
在剖宫产手术中分别使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及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对比应用结果。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为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共计80例,时间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参照计算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采用蛛网膜... 在剖宫产手术中分别使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及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对比应用结果。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为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共计80例,时间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参照计算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不同的是对照组使用药物为小剂量布比卡因、实验组使用药物为小剂量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产妇使用不同药物后的临床结果。结果:(1)两种麻醉方法下产妇麻醉效果比较有很大差异,具体可见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2)两种麻醉方法下产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很大差异,具体可见实验组较对照组更少(P<0.05)。(3)两种麻醉方法下产妇不同阶段MAP变化有很大差异,具体可见实验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不同阶段时对照组及实验组产妇心率变化均无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中取得效果较好,并有着较高安全性,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剖宫产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