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牧民定居与小城镇建设——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志刚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2,共3页
加速西北牧区牧民定居和城镇化进程,是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缩小牧区与发达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这是笔者深入甘肃牧区调研得出的认识.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该县地处甘肃河西地区西端,青藏...
加速西北牧区牧民定居和城镇化进程,是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缩小牧区与发达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这是笔者深入甘肃牧区调研得出的认识.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该县地处甘肃河西地区西端,青藏高原北缘,甘、青、新3省区交界处,由于原县城自然条件严酷,1995年开始在戈壁新址规划建造新县城,并以县城搬迁为契机,实现了牧民在县城的集中定居,引发了一场人居环境巨变.笔者曾带领课题组于1995年7月、2003年3~4月和2004年6月3度赴该县调研少数民族经济和城镇发展,目睹了这一变化,受到很大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牧民
定居生活
小城镇
甘肃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社区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发展构想——以生态农业为重点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志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6-179,共4页
简介了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发展的6点构想:一是按照不同地貌部位的特殊生态条件具体配置生态农业;二是根据本区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划分出南部旱塬农林区、中部黄土丘陵农牧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牧林区、西北部沿黄...
简介了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发展的6点构想:一是按照不同地貌部位的特殊生态条件具体配置生态农业;二是根据本区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划分出南部旱塬农林区、中部黄土丘陵农牧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牧林区、西北部沿黄灌区等4个生态区,提出分区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三是发展草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应用生态技术,保持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强调发挥传统耕作方式优点,减少化学物质施用;五是按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和“3R原则”组织工业生产,形式合理的地域工业循环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六是建立生态产业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农业配置
分区指导
生态产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牧民定居与小城镇建设——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志刚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2,共3页
基金
国家软科学项目(河西走廊绿洲型小城镇体系规划及相关政策研究2001DGOO0041)甘肃省软科学重点项目(甘肃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地域类型与管理模式2000)甘肃省计委重大研究项目(甘肃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研究2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加速西北牧区牧民定居和城镇化进程,是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缩小牧区与发达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这是笔者深入甘肃牧区调研得出的认识.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该县地处甘肃河西地区西端,青藏高原北缘,甘、青、新3省区交界处,由于原县城自然条件严酷,1995年开始在戈壁新址规划建造新县城,并以县城搬迁为契机,实现了牧民在县城的集中定居,引发了一场人居环境巨变.笔者曾带领课题组于1995年7月、2003年3~4月和2004年6月3度赴该县调研少数民族经济和城镇发展,目睹了这一变化,受到很大启发.
关键词
西北牧民
定居生活
小城镇
甘肃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社区文化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发展构想——以生态农业为重点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志刚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6-179,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甘宁接壤区发展模式与对策"(99CJY006)
甘肃省软科学重点项目(RS002-A61-082)和兰州交通大学"青兰"人才资助工程项目(2004)资助
文摘
简介了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发展的6点构想:一是按照不同地貌部位的特殊生态条件具体配置生态农业;二是根据本区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划分出南部旱塬农林区、中部黄土丘陵农牧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牧林区、西北部沿黄灌区等4个生态区,提出分区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三是发展草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应用生态技术,保持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强调发挥传统耕作方式优点,减少化学物质施用;五是按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和“3R原则”组织工业生产,形式合理的地域工业循环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六是建立生态产业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农业配置
分区指导
生态产业
Keywords
Loess Plateau,Ecological agriculture location,Directed by divisions,Ecological industry
分类号
F327.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牧民定居与小城镇建设——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案例研究
李志刚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发展构想——以生态农业为重点
李志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