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B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武令启 白海 +4 位作者 王存帮 杨小亮 赵强 杨义武 林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2562-2565,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L-亮氨酸甲酯去除单核细胞,以2-氨乙基硫脲溴化物(AET)处理绵羊红细胞(SRBC)的花环形成法...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L-亮氨酸甲酯去除单核细胞,以2-氨乙基硫脲溴化物(AET)处理绵羊红细胞(SRBC)的花环形成法,去除T淋巴细胞获得纯化的B淋巴细胞。用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Anti-IgM,终浓度10μg/ml)刺激与不同比例的MSC(B:MSC 50:1、10:1、1:1)及不同浓度的MSC培养上清(12.5%、25%、50%)共培养的B淋巴细胞,72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Y)比色分析测B淋巴细胞的增殖。B淋巴细胞与MSC等比例,加或不加Anti—IgM,共培养24、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10:1、1:1组B淋巴细胞A值分别为0.418±0.103、0.365±0.1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79±0.049(P〈0.01),1:1组显著低于50:1组(P〈0.05);50%MSC上清组B淋巴细胞A值(0.504±0.099),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显著低于12.5%组(0.669±1.023,P〈0.05)。MSC不诱导B淋巴细胞的凋亡;B淋巴细胞与MSC共培养24、48h,加或不加Anti—IgM,各组细胞凋亡率为(1.90±0.75)%、(2.33±1.01)%、(2.33±0.75)%、(1.39±0.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及其上清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机制与MSC细胞数量和MSC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但是在体外MSC不诱导B淋巴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B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凋亡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武令启 白海 +4 位作者 王存邦 杨小亮 赵强 杨义武 林梅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在体外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L-亮氨酸甲酯去除单核细胞,以2-氨乙基硫脲溴化物(AE...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在体外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L-亮氨酸甲酯去除单核细胞,以2-氨乙基硫脲溴化物(AET)处理绵羊红细胞(SRBC)的花环形成法,去除T淋巴细胞获得纯化的B淋巴细胞。用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anti-IgM)刺激与或未与MSC或其培养上清共培养3d的B淋巴细胞,应用MTT法测B淋巴细胞的增殖,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的产生,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与MSC共培养24、48h后B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MSC及其培养上清抑制由anti-IgM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泌IgG、IgM,且随着MSC细胞数量及其培养上清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越明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MSC共培养不同时间的B淋巴细胞的凋亡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SC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存在暂时性和可逆性。结论MSC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存在免疫调节作用,并且这种调控机制是复杂的,不仅与MSC细胞数量有关,还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MSC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B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