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重度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袁治 任海军 +4 位作者 丁永忠 张建生 吴小璐 王维平 裘明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 探讨阿苯达唑减量法及外科降颅压措施治疗重度脑囊尾蚴病的方法。 方法  74例重度脑囊尾蚴病患者经脑CT和 /或磁共振成像 (MRI)证实囊尾蚴数为 10 0~ 1160个。先用阿苯达唑减量法找到初始耐受剂量 ,之后逐渐递增到治疗剂量 (... 目的 探讨阿苯达唑减量法及外科降颅压措施治疗重度脑囊尾蚴病的方法。 方法  74例重度脑囊尾蚴病患者经脑CT和 /或磁共振成像 (MRI)证实囊尾蚴数为 10 0~ 1160个。先用阿苯达唑减量法找到初始耐受剂量 ,之后逐渐递增到治疗剂量 (口服阿苯达唑每天 2 0mg/kg ,分 3次服用 ,10d为 1疗程 ,共 3~ 4疗程 )。服药治疗期间同时用降颅压药物和抗癫痫药。使用药物降颅压无效者行外科降颅压治疗。 结果  74例患者服用阿苯达唑后 ,经药物降颅压有效者 7例 ,无效者 67例。无效者 ,经脑室外引流术治疗 48例 ,脑室外引流加颞肌减压术治疗 19例。 67例经手术降颅压治疗的患者 ,除 1例外皆可耐受阿苯达唑治疗。 74例患者中随访 70例 ,随访期为 19~ 5 2个月 (平均3 7 2月 )。随访中经复查CT或MRI ,除 1例 (囊尾蚴数达 1160个 )治疗失败外 ,其余 69例均临床治愈。 结论 阿苯达唑减量法并行降颅压药物或外科降颅压治疗重度脑实质囊尾蚴病 ,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降颅压 阿苯达唑 重度 脑囊尾蚴病 患者 外科 疗程 药物 施治
下载PDF
美解眠致大鼠点燃性癫痫有效剂量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袁治 王维平 丁永忠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美解眠致大鼠化学点燃性癫痫有效剂量 ,建立化学点燃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分 7个实验组和对照组 ,依照寇氏法安排美解眠剂量 ,腹腔注射后观察行为发作并判定级别 ,同时记录脑电图。记录首次抽搐发作平均时间 (SB) ,... 目的 探讨美解眠致大鼠化学点燃性癫痫有效剂量 ,建立化学点燃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分 7个实验组和对照组 ,依照寇氏法安排美解眠剂量 ,腹腔注射后观察行为发作并判定级别 ,同时记录脑电图。记录首次抽搐发作平均时间 (SB) ,第一次达到V级发作平均时间 (RFSvS) ,达点燃标准平均时间(RKC)。结果 美解眠致癫痫ED97为 18 74mg/kg ,SB为 2 13± 10 0秒 ,RKC 2 88± 10 9秒 ,点燃率为 86 7%。结论 本实验推荐美解眠 18 7mg/kg为大鼠化学点燃腹腔注射致痫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化学点燃模型 美解眠 动物模型 有效剂量
下载PDF
腮腺恶性混合腺瘤颅内转移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治 王维平 +1 位作者 吴小璐 史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41,共1页
关键词 腮腺恶性混合腺瘤 颅内转移 病理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神经囊虫病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袁治 丁永忠 裘明德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神经囊虫病(NCC)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是该病流行地区成人继发性癫痫的主要病因。近年来,随着EITB检验技术和MRI的应用,确诊率明显提高。特异性驱虫药吡喹酮和丙硫咪唑的应用,以及辅助性治疗药物的使用,对各型NCC的治愈率有... 神经囊虫病(NCC)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是该病流行地区成人继发性癫痫的主要病因。近年来,随着EITB检验技术和MRI的应用,确诊率明显提高。特异性驱虫药吡喹酮和丙硫咪唑的应用,以及辅助性治疗药物的使用,对各型NCC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并发脑积水的NCC应在服用驱虫药时,同时行分流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囊虫病 寄生虫病 继发性癫痫 脑积水 发病机制 免疫诊断 病理学
原文传递
颅骨黑色素细胞转移瘤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治 程得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7-397,共1页
患者男,68岁.因左额痛性肿物1个月入院.开始时无意中发现头皮局限隆起,随后迅速生长伴局部轻度疼痛,入院前发展成胡桃大小.
关键词 颅骨黑色素细胞转移瘤 X片 诊断 治疗 颅骨转移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治 裘明德 王维平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3年第5期411-414,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5%-1%。组织来源尚未确定。该肿瘤生长较快,病程较短。临床表现与脑膜瘤类似。易于向颅外转移是本病特点。CT及MRI影像学缺乏特征性表现。用HE染色做病理诊...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5%-1%。组织来源尚未确定。该肿瘤生长较快,病程较短。临床表现与脑膜瘤类似。易于向颅外转移是本病特点。CT及MRI影像学缺乏特征性表现。用HE染色做病理诊断常有困难,一般需用免疫组化染色确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多以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为主。放射外科疗法可明显抑制复发。该病局部复发及颅外转移多见,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血管外皮细胞瘤 诊断 治疗 免疫组化 颅外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