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简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形象与造型特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林
-
机构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艺术系
-
出处
《丝绸之路》
2010年第14期68-69,共2页
-
文摘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象与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用笔的书法性、空间的虚拟性、物象的程式性、主体的意象等个方面。这些特征和传统文化、使用工具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
关键词
传统绘画
形象
造型特征
-
分类号
J206
[艺术—美术]
-
-
题名浅析中、西传统绘画的时空模式与文化观念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林
-
机构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艺术系
-
出处
《丝绸之路》
2010年第16期72-73,共2页
-
文摘
不同的文化观念造就了中、西传统绘画时空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绘画倾向时间性的时空模式,西方传统绘画侧重于空间的关注。它们各有所长,我们应兼收并蓄,以开辟艺术新视野、创造艺术新时空。
-
关键词
传统绘画
时空模式
文化观念
-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
-
题名传统绘画理论对水彩画的影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林
-
机构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艺术系
-
出处
《丝绸之路》
2009年第16期89-90,共2页
-
文摘
水彩画作为外来画种,一方面深受其自身发展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和审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审美品质。
-
关键词
传统绘画理论
水彩画
审美意境
-
分类号
J202
[艺术—美术]
-
-
题名图案构成的基本因素与条件因素
- 4
-
-
作者
张林
-
机构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艺术系
-
出处
《美术大观》
2010年第7期189-189,共1页
-
文摘
图案是实用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图案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创作出更加动人、更加完美的图案,有必要对图案构成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
关键词
图案构成
艺术形式
精神世界
物质生活
社会文明
装饰
-
分类号
J51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浅谈藏传佛教对藏区旅游业的影响
- 5
-
-
作者
冷维娟
-
机构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艺术系
-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4年第12期27-29,共3页
-
文摘
藏传佛教以其独特与深邃吸引着全球游人的目光,作为藏区文化的精华,藏传佛教的发展对藏区旅游经济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弘扬藏传佛教的精华,使更多的人了解藏文化,热爱藏文化,加入到藏区旅游的行列中来,在为自己带来乐趣的同时,也为藏区的旅游业及藏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旅游业
旅游经济
格鲁派
-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B946.6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浅谈移情说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体现
- 6
-
-
作者
赵静霞
-
机构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艺术系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10期60-61,共2页
-
文摘
移情说是关于美和审美本质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这种理论曾一度流行于西方很多国家。其实在中国古代画论中这一理论也一直有着很充分的表现。从东晋顾恺之的"迁想妙得"到明代石涛的"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没有提出"移情说"的具体概念,但是与之相关的理论却早已贯穿始终。这应该也是中国画能够走向大写意方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于是,注重对人性自我的阐发,注重对自我想象和联想的运用,成为了中国画的特色所在。
-
关键词
中国古代画论
移情说
审美本质
移情现象
美的本质
迁想妙得
自我想象
中国画
-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
-
题名哲学是一种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方式是价值追求
- 7
-
-
作者
王晓莉
-
机构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艺术系
-
出处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7期154-154,121,共2页
-
文摘
哲学家们对"哲学的含义""人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得出多种答案。笔者认为哲学是一种存在方式,对于物,人们侧重追求它存在的真理,对于人,则更注重其价值追求。然而对于事物真理的追求,也是人的行为,是人价值追求的一种情况。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主要蕴含于人自己创造的文化中,因此对人的认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就是对人的价值变换的认识。
-
关键词
哲学
存在方式
价值追求
-
分类号
TU243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