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累与呈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基本特征
1
作者 王海飞 郎雯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最具文明根源特性,文化接续传承最为悠久,文化资源散布最为广泛,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最为复杂。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需要深刻把握黄河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层累性、时代创新性和空间呈现的多... 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最具文明根源特性,文化接续传承最为悠久,文化资源散布最为广泛,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最为复杂。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需要深刻把握黄河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层累性、时代创新性和空间呈现的多维度、多层级以及时空交汇中的国家感知生成等特征,坚持国家视角,以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引领建设过程,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和各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基本特征 文化结构 国家感知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重新发现和培植历史而今的灾害“反应单位”--四川震区民间组织的人类学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庄孔韶 王剑利 张庆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4,共7页
考察与评估民间组织在四川汶川地震赈灾中的作用与行动实践,运用人类学培植"反应单位"理论加以经验转换,意在培育和延续这些民间组织的传统网络联系及其稳定性,不但促进民间组织在灾害重建中持续性作用,也为各地组织备灾行动... 考察与评估民间组织在四川汶川地震赈灾中的作用与行动实践,运用人类学培植"反应单位"理论加以经验转换,意在培育和延续这些民间组织的传统网络联系及其稳定性,不但促进民间组织在灾害重建中持续性作用,也为各地组织备灾行动提供可借鉴的地方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人类学 反应单位 民间组织
原文传递
论黄河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形态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海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年第3期22-31,共10页
根据已知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主要的中心活动区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之一。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起源性和主体性作用,其历史价值一直备受学术界的重视。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 根据已知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主要的中心活动区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之一。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起源性和主体性作用,其历史价值一直备受学术界的重视。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黄河文化被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涵价值与意义,需要再行审视与确立。研究文化形态,从文化内部深入探察其发展规律,有助于推动黄河文化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对推动黄河文化的自我更新和再生,增强文化自信,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形成过程 内涵 文化形态 表现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