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工的生活与消费——对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咏梅 肖敏霞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5期88-92,97,共6页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的抽样调查发现,2006年,兰州市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大约为830元;月平均消费总额约占总收入的66.7%,其中用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占到全部消费额的75.3%,用于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额约占其总消费支出的10...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的抽样调查发现,2006年,兰州市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大约为830元;月平均消费总额约占总收入的66.7%,其中用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占到全部消费额的75.3%,用于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额约占其总消费支出的10.1%。总体上讲,农民工的消费水平在城市中处于比较低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消费
下载PDF
从“残废”到“障碍”:称谓的演变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乃柱 李淑云 《社会工作》 2013年第4期49-54,78,共7页
一定程度上,对"残疾人"的称谓,从"残废"、"残疾"、"残障"再到"障碍",其实都是"他称",是污名化和贴标签的过程。有较强话语权的"他者"如政府、社团组织、公众等... 一定程度上,对"残疾人"的称谓,从"残废"、"残疾"、"残障"再到"障碍",其实都是"他称",是污名化和贴标签的过程。有较强话语权的"他者"如政府、社团组织、公众等,对残疾人称谓的演变过程、称谓折射的价值观与认知、称谓的演变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影响比较明显。文章建议将传统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称谓改为"身心障碍者社会工作"。,这一称谓改变体现了价值理念更加人性化,进而影响到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社会工作 价值观 身心障碍者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价值观引入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B市Y小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瑶 《社会工作》 2014年第6期99-103,146,共6页
在大力推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社区建设提上了中国政府的工作日程,社区文化作为社区的核心内涵与精神依托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工作坚持平等、公正、和谐、尊重的原则理念,因此,社会工作价值观对社区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 在大力推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社区建设提上了中国政府的工作日程,社区文化作为社区的核心内涵与精神依托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工作坚持平等、公正、和谐、尊重的原则理念,因此,社会工作价值观对社区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宣传与帮助作用。本文从引入角度和引入策略两方面分析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而对中国社区文化和社会工作价值观建设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文化建设 社会工作价值观 价值观引入 社区归属感
下载PDF
“人情社会”中如何处理好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4
作者 姬彩霞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5期71-71,共1页
社会工作者对于同事的伦理责任,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工作服务的效率和成果。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往往不是专业的理论责任,而是“人情”主导了整个社会工作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同事间相处是以人情,关系等非专业的... 社会工作者对于同事的伦理责任,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工作服务的效率和成果。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往往不是专业的理论责任,而是“人情”主导了整个社会工作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同事间相处是以人情,关系等非专业的条件限制。文章从人情社会与社会工作伦理对处理同事关系的需求的对比出发,探讨在现代中国社会,社会工作者应该秉持那些对同事的伦理责任,需要对同事的伦理责任进行合理化与本土化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社会 本土化 伦理责任 同事关系
下载PDF
对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永久 刘庸 李建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8,共7页
城市社区基层政权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民族地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构建合理有序的城市社区结构、给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社区建设良好的软环境、建立高效的城市社区组织队伍、创建... 城市社区基层政权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民族地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构建合理有序的城市社区结构、给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社区建设良好的软环境、建立高效的城市社区组织队伍、创建社区服务评价体系等七个方面的思考,全面地梳理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路,指出了当前城市社区建设在民族地区城市化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民族地区 城市社区
下载PDF
“富饶的贫困”与“东部主义”——甘肃省资源型村庄与居民收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亚平 付建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76-85,共10页
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文章以"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变迁数据"为例,分析了甘肃省居民收入与资源型村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源型村庄与居民收入呈显著相关性,即资源并没有对其村庄内居民的收入增长起到促... 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文章以"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变迁数据"为例,分析了甘肃省居民收入与资源型村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源型村庄与居民收入呈显著相关性,即资源并没有对其村庄内居民的收入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限制了居民的收入增长。这一证据表明了甘肃省社区水平上"资源诅咒"的存在,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资源诅咒背后确实存在着"东部主义"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诅咒 东部主义 资源型村庄 居民收入
下载PDF
农民上访:利益表达的网络化及其治理——基于网络政治视野下的田野考察和讨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晨 李佳盈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7-63,共7页
随着2000年的"网络社会"在中国的崛起,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农民也逐步开始利用网络进行维权。在这样的语境下,通过网络政治视角去审视了农民的利益表达网络化的行为及其又该如何治理的问题。对此采取了网络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 随着2000年的"网络社会"在中国的崛起,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农民也逐步开始利用网络进行维权。在这样的语境下,通过网络政治视角去审视了农民的利益表达网络化的行为及其又该如何治理的问题。对此采取了网络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了一手资料的收集和样本分析。研究得出,一方面,农民的利益表达方式的转变是现实社会的利益表达不畅所致,更是网络的特性所决定的一种表达利益的方式。另外一方面,平息上访和维权不能是"头痛医脚",而应该是从现实层面解决,并且对于作为网民的农民而言,应该注意法律所规定的言论与行为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访 网络 利益 法治
下载PDF
人类的普遍正义及其历史渊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兴 易志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77,共15页
自从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以来,如何建立稳定的社会共同体,以达到社会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以及不同的权利主体之间的合理平衡,是人类直至今天依然在努力寻求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正义。人类正义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历史的和... 自从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以来,如何建立稳定的社会共同体,以达到社会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以及不同的权利主体之间的合理平衡,是人类直至今天依然在努力寻求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正义。人类正义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历史的和具体的。不同文化或文明之间,正义的内涵往往不同甚至严重对立和冲突。但是,人类已经走到这样的一个时代: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和宗教,在某种基本价值观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人类的普遍正义似乎并非不可能。这种可能的根据究竟何在?是本文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起源 土地制度 原始状态 普遍正义
下载PDF
浅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岚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对一个问题是不是社会问题的界定,不仅要把它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考察,而且也要借用一个公认的准则来分析它。文章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这一背景,并结合公认的分析社会问题的四要素,即问题对个人或社会的损害、对某些权力集团... 对一个问题是不是社会问题的界定,不仅要把它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考察,而且也要借用一个公认的准则来分析它。文章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这一背景,并结合公认的分析社会问题的四要素,即问题对个人或社会的损害、对某些权力集团标准的触犯、持续性和过多的解决方案,对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城市贫困人口 社会问题
下载PDF
重构社区归属感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小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6-50,共5页
作为社区重要要素之一的社区心理要素,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带给居民以认同与归属感。但是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区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本文从现时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出发,通过分析解构社区归属感... 作为社区重要要素之一的社区心理要素,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带给居民以认同与归属感。但是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区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本文从现时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出发,通过分析解构社区归属感的因素,指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社区最重要的要素———社区归属感磨灭,进而提出通过完善城市服务区域以及建设特色社区的方式,以期能够挽救社区归属感,达到重构社区归属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认同 社区归属感 社区变迁 特色社区 现代社区
下载PDF
试论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对“德性”的解释
11
作者 肖文欢 谢莹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6-7,10,共3页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品质,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间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康德认为德性乃是有限的存在者,例如我们自身所能希望获致的最高的道德状态。两人对德性的解释异中有同。
关键词 幸福 德性 神圣性 约束 罪恶
下载PDF
康德空间观与莱布尼茨和牛顿空间观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沛君 《西部学刊》 2019年第3期73-76,共4页
18世纪初莱布尼茨与克拉克的书信论战包含范围广泛,不乏哲学、宗教、科学等主题,此次论战也是关于空间观的一场集中讨论。康德的空间观最初比较成系统地体现在1768年的论文《论空间中方位区分的最初根据》,这篇不长的文本亦是康德与莱... 18世纪初莱布尼茨与克拉克的书信论战包含范围广泛,不乏哲学、宗教、科学等主题,此次论战也是关于空间观的一场集中讨论。康德的空间观最初比较成系统地体现在1768年的论文《论空间中方位区分的最初根据》,这篇不长的文本亦是康德与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关于空间的决裂的开始。康德的空间观里没有任何上帝的位置,而是把空间的属性归结为人自身的一种能力,在内容上康德批判继承了牛顿与莱布尼茨的空间观,然而最大的不同是康德在诉说空间的时候彻底地摆脱了上帝的存在,其启蒙精神尽显其中。同时也可以看到康德尝试以均质唯一的空间为欧式几何和牛顿力学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空间 相对空间 并存关系 直观形式
下载PDF
网络政治视野下的抗争转型:基层干部腐败与农民的“以网抗争”——以鄂东G村为中心的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晨 李佳盈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9-75,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法抗争"、"以身抗争"、"以死抗争"、"以诗抗争"、"混合型抗争"和"以舆抗争"等都是学界对底层抗争形式或模式的种种概括和解释,本文根据对鄂东G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法抗争"、"以身抗争"、"以死抗争"、"以诗抗争"、"混合型抗争"和"以舆抗争"等都是学界对底层抗争形式或模式的种种概括和解释,本文根据对鄂东G村的调查发现,还有一种抗争形式未被注意,即"以网抗争",且这样的一种概括要比"以舆抗争"更为合理一些,毕竟农民因村干部地腐败而采取的网络抗争行为有时未必能得到舆论关注。进而,本文指出了导致农民网络抗争无效的三个因素和两个破解这一问题的办法,即赋予农民公民权和加强基层治理,特别是对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应该予以法制的惩办。从而构建出良性的官民关系和利益表达制度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 抗争转型 基层干部腐败 农民抗争 以网抗争
原文传递
清初洮岷地区反清复明起义始末
14
作者 丁士仁 《甘肃民族研究》 2009年第3期30-38,共9页
从小听老人们讲“丁七爷”的传奇故事,一直没有当真,认为是人们为了消遣编造出来的故事。后来在《洮州厅志》见到了只言片语的记载,始知历史上确有丁七爷其人。2009年,本人在香港中文大学教学期间,见大学中央图书馆史料非常丰富,... 从小听老人们讲“丁七爷”的传奇故事,一直没有当真,认为是人们为了消遣编造出来的故事。后来在《洮州厅志》见到了只言片语的记载,始知历史上确有丁七爷其人。2009年,本人在香港中文大学教学期间,见大学中央图书馆史料非常丰富,遂突发奇想,试查阅与之有关的资料。结果,没想到在最新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华书局出版的《清代蒙藏回部典汇》中竟然找到了详细的官方记载,遂结合从小听到的传说写成此文,以填补地方史和清代革命史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清复明 编纂委员会 起义 清初 传奇故事 大学教学 中央图书馆 中华书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