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1
作者 田俊勇 候磊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中央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中央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继承和发展
下载PDF
“性朴”即“性恶”——由《庄》观《荀》的新辩护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25,共10页
荀子以“本始材朴”言性,实际是因袭了道家的修辞传统,因为以“朴”喻性主要是道家文本特别是《庄子》中的典范譬喻。但道家对人性之“朴”抱有美好想象,因此推崇性朴、贬低教化,这又是荀子不能接受的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论述,虽然名... 荀子以“本始材朴”言性,实际是因袭了道家的修辞传统,因为以“朴”喻性主要是道家文本特别是《庄子》中的典范譬喻。但道家对人性之“朴”抱有美好想象,因此推崇性朴、贬低教化,这又是荀子不能接受的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论述,虽然名义上针对孟子,却在思想的客观呈现上与道家的性朴观念尖锐对立。尤其是,荀子对人性恶的主张可被视为对“本始材朴”之性做出了与道家截然相反的判断。因此在荀子眼中,性朴并非中性,而是本能地趋向于恶,也即性朴与性恶是可兼容的。那么将荀子刻画为性朴论者,以瓦解其作为性恶论者的传统形象,这种名为“性朴论”的流行解释就很难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庄子》 性朴 性恶 道家
下载PDF
另一种集合论悖论WSP——《逻辑哲学论》之世界-语言悖论
3
作者 李菁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2,157,共8页
世界和语言究竟孰大孰小?在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其实藏匿着另一种新的可能的集合论悖论:A.世界和语言基数相等;B.世界和语言基数不等(世界之势大于语言之势)。笔者将此矛盾命名为世界一语言悖论(WSP)。WSP能否完满解决,关乎该书... 世界和语言究竟孰大孰小?在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其实藏匿着另一种新的可能的集合论悖论:A.世界和语言基数相等;B.世界和语言基数不等(世界之势大于语言之势)。笔者将此矛盾命名为世界一语言悖论(WSP)。WSP能否完满解决,关乎该书语言图像论之成败。本文采用康托尔素朴集合论和ZFC等技术资源,在描述WSP之后,比较了两种有效的WSP化解方案:A.借助"无穷"的数学方案;B.借助"事实即命题"的哲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论悖论 《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 世界-语言悖论(WS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