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重贤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6期78-81,共4页
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已成为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尺度。近年来,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出现了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从构建和谐校... 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已成为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尺度。近年来,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出现了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浅论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姌 《黑河学刊》 2009年第9期55-,75,共2页
中国政治文化处于多元并存的格局状态之中,承担着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任务。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意义是双重的,不仅有利于本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还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政治文化 现代化 意义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淼 吴义根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2期124-128,F0003,共6页
我国于2000年正式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止2008年底,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2.0%。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随着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个人的储蓄和家庭金融资产的再配置随之改变,这种同质性变化就会明显影响金融机构以... 我国于2000年正式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止2008年底,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2.0%。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随着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个人的储蓄和家庭金融资产的再配置随之改变,这种同质性变化就会明显影响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的竞争力,从而金融结构提供这些金融工具时显现出比较适应和比较不适应的特征,正是这种互动变化导致了不同金融机构发展潜力的此消彼长,最终促使了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契约式金融机构 金融结构变迁
下载PDF
美国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破灭--新自由主义经济社会角度下的透视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新平 王展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3,共6页
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不仅仅是一次严重的美国金融危机,而且是一次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这次危机的爆发很可能给全世界的金融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动荡不安,甚至会演化为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而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新自由主义[1]... 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不仅仅是一次严重的美国金融危机,而且是一次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这次危机的爆发很可能给全世界的金融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动荡不安,甚至会演化为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而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新自由主义[1]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金融自由化、资本的金融化,以及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来看,新自由主义都是不可持续的,继上个世纪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后,再一次有力地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破灭
下载PDF
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人民文化素质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先春 董沁泽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为以文化建设提升人民文化素质提供了良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符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也顺应大众文化发展的潮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成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为以文化建设提升人民文化素质提供了良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符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也顺应大众文化发展的潮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成果必将体现在人民文化水平的全面提升,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人民大众 文化发展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中非经济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琼 王建平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8-79,共2页
冷战后,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特别是进入21世纪,欧洲和北美的区域一体化取得空前进展。然而东亚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尚未形成自己的一体化组织。阻碍东亚区域合作的因素有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但更... 冷战后,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特别是进入21世纪,欧洲和北美的区域一体化取得空前进展。然而东亚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尚未形成自己的一体化组织。阻碍东亚区域合作的因素有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但更重要的是非经济障碍。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东亚一体化的非经济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非经济障碍
下载PDF
试论公共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
7
作者 朱倍德 《丝绸之路》 2014年第22期78-80,共3页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为提升本国国际形象而开展的直接针对他国公众的公关活动。作为不同于传统外交的新外交形式,公共外交在塑造健康、和平、进步的国家形象过程中,发挥着澄清事实、解疑释惑,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增强认同感和软实力的重...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为提升本国国际形象而开展的直接针对他国公众的公关活动。作为不同于传统外交的新外交形式,公共外交在塑造健康、和平、进步的国家形象过程中,发挥着澄清事实、解疑释惑,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增强认同感和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我国的公共外交要在外交、外事部门的主导下,协同大众媒体、非政府组织、海外华侨华人、知识精英和跨国企业等分层次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国家形象 国家利益
下载PDF
在法治条件下甘肃省发展社团组织必要性刍议
8
作者 黄霆 李亚平 《社科纵横》 2011年第8期56-57,89,共3页
在现代法治条件下,甘肃省社团组织的发展是不同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需要,是化解社会问题的需要,也是公民道德重塑的需要。
关键词 社团组织 社会转型 法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四重要义
9
作者 段玲 《克拉玛依学刊》 2012年第6期3-5,共3页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涵义本身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蕴含的四重要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提要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义,创新时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核心要义,回应时代发展需要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涵义本身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蕴含的四重要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提要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义,创新时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核心要义,回应时代发展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终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创新 四重 要义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论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0
作者 祖铭遥 王晓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4-26,共3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国民经济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异化理论,从四个方面揭示出工人阶级的劳动异化。在此追溯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来源,分析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概念内涵和具体内容,并阐述了马克思早期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国民经济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异化理论,从四个方面揭示出工人阶级的劳动异化。在此追溯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来源,分析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概念内涵和具体内容,并阐述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蕴含之意,得出导致工人阶级劳动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存在方式,异化的克服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通过提高人的对象化劳动实践能力才能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 对象化 人的存在方式
下载PDF
论孙中山国民思想变革的理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骆郁廷 马忠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2期31-34,共4页
孙中山的革命和建设思想强调"革心",国民思想变革论独具特色。他的思想变革理路突出感化引导,要求顺其性情、化民成俗和利益驱动。这一理路反映了孙中山的独特思维,同时也折射出他对中国国民思想变革路径的深层透视和真切体... 孙中山的革命和建设思想强调"革心",国民思想变革论独具特色。他的思想变革理路突出感化引导,要求顺其性情、化民成俗和利益驱动。这一理路反映了孙中山的独特思维,同时也折射出他对中国国民思想变革路径的深层透视和真切体会。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思想变革 理路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类”学说及其宗教批判
12
作者 祖铭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17-318,共2页
以人本主义为特色的费尔巴哈在学说中提出"类"的概念,他通过赋予"类"以多重含义在人和宗教的神之间架起了一个桥梁,从而用人的类本质代替神的本质,在批判宗教的基础上揭示出宗教的秘密在于人,在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以人本主义为特色的费尔巴哈在学说中提出"类"的概念,他通过赋予"类"以多重含义在人和宗教的神之间架起了一个桥梁,从而用人的类本质代替神的本质,在批判宗教的基础上揭示出宗教的秘密在于人,在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沿用"类"概念的同时更注重人的"类"本质的现实性意义,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类"本质的实现。虽然二者在使用"类"的侧重点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费尔巴哈 人的类本质 宗教批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