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颉刚先生在兰州大学讲学活动考实(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林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8,共12页
顾颉刚先生与兰州大学的渊源,对于兰州大学校史和顾颉刚本人的研究来说,都是需要学者们仔细考证和认真讨论的。笔者依据《顾颉刚全集》、《顾颉刚日记》等新近公布的重要资料,对顾颉刚先生于1948年6月17日至12月7日在兰州大学任教讲学... 顾颉刚先生与兰州大学的渊源,对于兰州大学校史和顾颉刚本人的研究来说,都是需要学者们仔细考证和认真讨论的。笔者依据《顾颉刚全集》、《顾颉刚日记》等新近公布的重要资料,对顾颉刚先生于1948年6月17日至12月7日在兰州大学任教讲学活动进行了研究,考证了顾颉刚先生与兰大的渊源以及其与"兰大风潮"之关联,同时涉及顾氏在兰大讲学活动的主要经历和成果、对兰大历史学科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兰期间的主要社会活动乃至他对兰大饱含的眷恋之情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辛树帜 国立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校史
下载PDF
民族学视野下的“新加坡经验”及其启示——以组屋“族群比例”政策为中心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永久 张金国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新加坡独立建国后,围绕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主题,甩掉百年被殖民的历史遗产与独立建国的现实困境,立足国情,从政治角度促进族际整合,以组屋为平台,以"族群比例"为手段,利用转换空间位置弱化族群集体差异,强化个体差异,培育公... 新加坡独立建国后,围绕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主题,甩掉百年被殖民的历史遗产与独立建国的现实困境,立足国情,从政治角度促进族际整合,以组屋为平台,以"族群比例"为手段,利用转换空间位置弱化族群集体差异,强化个体差异,培育公民意识,智慧地将多民族国家治理中棘手的种族矛盾、族际冲突化解,成功地打造了国家认同,柔性地实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宏大目标。作为塑造国家认同的一种策略和手段,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新加坡经验",它的意义是世界性的,这对于我国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族群比例 经验启示
下载PDF
汉学家德效骞与早期中罗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葛艳玲 刘继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9-102,共4页
德效骞早年曾来华传教,并出于传教目的,开始研究中国文化,逐渐走上汉学研究之路,成长为国际汉学权威。在他的汉学研究中,早期中国与罗马关系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其学术生涯的高峰期所研究的领域。他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寻找证据,从鱼鳞阵、... 德效骞早年曾来华传教,并出于传教目的,开始研究中国文化,逐渐走上汉学研究之路,成长为国际汉学权威。在他的汉学研究中,早期中国与罗马关系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其学术生涯的高峰期所研究的领域。他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寻找证据,从鱼鳞阵、重木城、绘画、骊靬县等方面来证明公元前36年古代丝绸之路两端的中国与罗马发生直接联系,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对于德效骞的研究成果,中外学术界反应强烈,一些学者提出质疑,一些学者在德效骞的启发下寻找骊靬城。德效骞的研究是目前骊靬文化研究的重要源头,骊靬文化研究也因此长期深陷罗马战俘问题之中,难以自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效骞 早期中罗关系 骊靬文化
下载PDF
被边缘群体对村干部认知偏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宁夏固原市硝沟村为例
4
作者 欧玄子 《黑河学刊》 2013年第5期188-189,共2页
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硝沟村为例,将该村被边缘化群体对村干部的认知偏差为研究重点,运用社会比较、自我服务偏见、挫折——攻击理论、说服的外周途径等社会心理学理论,就被边缘化群体产生认知偏差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对促进... 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硝沟村为例,将该村被边缘化群体对村干部的认知偏差为研究重点,运用社会比较、自我服务偏见、挫折——攻击理论、说服的外周途径等社会心理学理论,就被边缘化群体产生认知偏差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对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偏差 赢利型经纪人 社会比较 自我服务偏见
下载PDF
试论元假设在民族学田野调查中的作用
5
作者 宓淑贤 《黑河学刊》 2013年第4期174-174,192,共2页
民族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试图了解并解释人类各种族群的行为,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光谱式地"存在着,因此在实际调查研究时,都是在使用我们所创造的各种"界定"来裁剪社会,这也就是元假设的灵魂。
关键词 民族学田野调查 元假设 工具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认同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邓家土家族乡为例
6
作者 张太鑫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2-25,共4页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各民族、各国家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一些民族认同危机问题,如民族认同的功利性,国家、民族分裂主义,以及使用某些强制性的手段影响民族认同等。民族认同关系重大,加强正确的民族认同引导,强化社会...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各民族、各国家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一些民族认同危机问题,如民族认同的功利性,国家、民族分裂主义,以及使用某些强制性的手段影响民族认同等。民族认同关系重大,加强正确的民族认同引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团结友好发展,才是解决民族认同危机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民族认同 认同危机
下载PDF
论西北跨国民族文化体系的戍边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黎丽 唐淑娴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3,共4页
西北跨国民族以历史悠久、顺应自然、民族特色、跨国多元为特征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历史与生态为基础、民族特色为核心、跨国多元为形式的三层一体的西北跨国民族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的戍边作用表现在:首先,架起了中国与中南亚各... 西北跨国民族以历史悠久、顺应自然、民族特色、跨国多元为特征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历史与生态为基础、民族特色为核心、跨国多元为形式的三层一体的西北跨国民族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的戍边作用表现在:首先,架起了中国与中南亚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其次,这一文化体系中的三个层次分别在戍边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再次,兼容并蓄、开放宽容的跨国民族文化体系整体价值观则为跨国民族安全和平戍边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跨国民族 文化体系 戍边
下载PDF
论民族志文本的中国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徐黎丽 孙秀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7,共7页
中国人将"Ethnography"翻译为民族志,主要是因为这种写作文本与中国古代文本中的志书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中国民族志与西方民族志相比,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和走出去三个阶段,目前走在继续积累资料、国内外比较分析、理论与问题... 中国人将"Ethnography"翻译为民族志,主要是因为这种写作文本与中国古代文本中的志书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中国民族志与西方民族志相比,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和走出去三个阶段,目前走在继续积累资料、国内外比较分析、理论与问题结合的路上。民族志文本的中国价值表现在五个方面:基层视野不可或缺;通过文本记录中国基层各族民众生活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并保护传承下去;反映中国当代基层各族民众生活的困难及困难中隐藏的问题;比较分析国内、国外民族志个案和理论观点,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将对策不断提升为适应中国国情的民族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 文本 中国价值
下载PDF
民族走廊的延伸与国家边疆的拓展--以长城、丝绸之路、藏彝走廊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徐黎丽 杨朝晖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7,共5页
长城以山脉为界、陆上丝绸之路以沟壑为界、藏彝走廊以众多河流为界,自然地将中国内部分隔为高纬度、高海拔和低海拔三大生态文化区。经过五千多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态与文化变迁,三大生态文化区的不同民族在融合与冲突间的关系中演化... 长城以山脉为界、陆上丝绸之路以沟壑为界、藏彝走廊以众多河流为界,自然地将中国内部分隔为高纬度、高海拔和低海拔三大生态文化区。经过五千多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态与文化变迁,三大生态文化区的不同民族在融合与冲突间的关系中演化,长城、丝绸之路、藏彝走廊成为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带,国家政权因有多元文化为基础而凝聚力加强,边疆随之向三大文化区的边缘拓展,并形成各民族共创、同戍中国边疆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区 民族走廊 国家边疆
下载PDF
变迁与重构: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更新路径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永久 郝龙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6期128-133,164,共6页
在原有的农村社区快速转变为城市社区的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却并未实现与之相适应的更新,这种认同断裂现象正是阻碍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认同更新维度出发,根据社区成员的社会适应力差异,构建出... 在原有的农村社区快速转变为城市社区的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却并未实现与之相适应的更新,这种认同断裂现象正是阻碍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认同更新维度出发,根据社区成员的社会适应力差异,构建出秉持"最优更新"观的突变式的认同重构(强适应力)与旨在实现"最大可能更新"的渐进式的认同变迁(弱适应力)这样两条实现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社区认同与社区类型相匹配的可行路径,以期增强这一部分群体对城市生活的融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失地农民 社区类型 认同更新 社会适应力
下载PDF
藏族高僧传记文学的价值探析——以土观·洛桑却吉尼玛所著三部高僧传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长菊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69-76,共8页
藏族高僧传蕴含着深刻的宗教思想,是指导后世修行者的文本规范;作为对高僧人物生平事迹、活动历史的记载,高僧传又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而每一部高僧传又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彰显着作者极高的文学素养。因此,研究高僧传具有非常重要的... 藏族高僧传蕴含着深刻的宗教思想,是指导后世修行者的文本规范;作为对高僧人物生平事迹、活动历史的记载,高僧传又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而每一部高僧传又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彰显着作者极高的文学素养。因此,研究高僧传具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学、历史文献及文学价值。同时,对高僧传的解读也是向社会打开一扇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窗口,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藏传佛教,增强对各类伪宗教现象的甄别能力,有益于藏传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文学 文献 价值
下载PDF
对农村少数民族与电视传播的冷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艳玲 张瑞静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在考察了民族志电视媒介受众研究范例的基础上,追溯电视业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成长,将受众研究问题从单一的效果问题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整体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层面,从而使媒介研究不断走向深化。而肩负较大使命的电视在农村少数民族地... 在考察了民族志电视媒介受众研究范例的基础上,追溯电视业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成长,将受众研究问题从单一的效果问题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整体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层面,从而使媒介研究不断走向深化。而肩负较大使命的电视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却不是很乐观,农村少数民族对电视节目的解读情况和电视在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值得学界与业界共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农村 电视 民语节目
下载PDF
青年领袖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的特征与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卜建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1,共6页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的青年领袖是那些有能力主导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发展趋势,能够对网络民族主义者产生重要影响,在某种网络条件下能够带动民族主义者进行爱国行动的青年人。首先,青年领袖要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起引导作用,必须具有高度...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的青年领袖是那些有能力主导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发展趋势,能够对网络民族主义者产生重要影响,在某种网络条件下能够带动民族主义者进行爱国行动的青年人。首先,青年领袖要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起引导作用,必须具有高度的参与意识与分享意识,善于搜集信息;也需要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挖掘社会信息,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还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青年领袖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引领中,善于通过一种平等参与的双向互动关系影响民众的行为与思想,青年领袖对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理性与健康发展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族主义 青年领袖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中的唐村人情往来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沛照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91,共7页
人情作为一种社会结合的方式,包涵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转型,唐村人情逐渐从原来的伦理型和情感型人情向工具型人情变异,这种变异揭示了当前我国中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困境,契合了工具性人情仪式对"原子化"农... 人情作为一种社会结合的方式,包涵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转型,唐村人情逐渐从原来的伦理型和情感型人情向工具型人情变异,这种变异揭示了当前我国中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困境,契合了工具性人情仪式对"原子化"农村社区的嵌入,也构成了在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背景下草根群体对既定社会结构的一种应对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 分类体系 反思
下载PDF
优惠政策下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岳涵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5期57-62,147,共6页
作者通过对甘肃和青海两所大学近三年实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调查发现:一方面,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的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存在着优惠政策的覆盖面不均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优惠政策的不熟知及参与度低的现象... 作者通过对甘肃和青海两所大学近三年实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调查发现:一方面,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的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存在着优惠政策的覆盖面不均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优惠政策的不熟知及参与度低的现象。文章基于少数民族学生对学费负担、高考成绩等问题存在的不同考虑,分析在实施了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惠政策 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大学生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从经济活动看民族同化与认同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丽云 董新朝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8-41,共4页
同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客观进程,认同则是对同化结果的一个主观确认,作为经济活动所包含的文化现象,同化与认同在其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不只是物质积累的呈现,更是社会变革和交往扩展的... 同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客观进程,认同则是对同化结果的一个主观确认,作为经济活动所包含的文化现象,同化与认同在其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不只是物质积累的呈现,更是社会变革和交往扩展的一种表达,本文将以民族的经济活动为分析切入点,阐述其含藏着的同化与认同现象,进而理解同化与认同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化 认同 民族经济 民族社会学
下载PDF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基督教传播与发展研究——以东北地区X教会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艺 《西安社会科学》 2012年第1期4-6,12,共4页
基督教作为外来宗教,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二十一世纪初的十余年时间里在我国东北地区发展迅速,并经历着中国化与本土化的过程。伴随着基督教的迅速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和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一点从中国... 基督教作为外来宗教,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二十一世纪初的十余年时间里在我国东北地区发展迅速,并经历着中国化与本土化的过程。伴随着基督教的迅速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和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一点从中国传统节日中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中表现出来。由最初的排斥到认可再到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在基督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本文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正是基督教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传播与发展的过程和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 基督教 本土化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力:概念厘定、测量模型及模糊评价
18
作者 郑小强 徐黎丽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文章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政府绩效评价的角度,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对政府绩效评价的影响,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力"概念模型,对其构成和内涵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模糊评价。研究发现... 文章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政府绩效评价的角度,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对政府绩效评价的影响,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力"概念模型,对其构成和内涵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模糊评价。研究发现:在构成民族区域自治力的五种力量中,自我管理能力对民族区域自治力的贡献度最高,为0.247;其次为内外协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贡献度分别为0.205和0.203;自我控制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贡献度偏小,分别为0.169和0.174。该模型对于完善我国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管理理论,指导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力 自我管理能力 内外协调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应急管理能力 测量模型 模糊评价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回族的国家认同重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柴亚林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社会范畴化虽然是人类认知的基本路径,但是却塑造了人的群体资格,进而成为了人完成社会认同化过程而建构认同的基本前提。社会赋予人以多元的群体资格,而人则形成多元的社会认同。多元的范畴资格对应着人们内在的"认同库",各... 社会范畴化虽然是人类认知的基本路径,但是却塑造了人的群体资格,进而成为了人完成社会认同化过程而建构认同的基本前提。社会赋予人以多元的群体资格,而人则形成多元的社会认同。多元的范畴资格对应着人们内在的"认同库",各种社会力量则成为"认同场"上激发一重或多重认同的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回族的国家认同得到了彰显与强化。捕捉民国时期回族国家认同的表征形式,进而分析其建构、重构过程,刻画出其借助大众传媒而"传播扩散"模式的基本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回族 伊斯兰教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互助土族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研究——基于对互助佑宁寺与信众之间互动关系的观察
20
作者 徐长菊 蔡秀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54-60,共7页
基于长期实地考察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相关文献,选取互助土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和信仰群众互动关系为案例,分析了土族信仰藏传佛教的现状和特点,认为土族民众的藏传佛教信仰是一种重功能而轻本体的形式,而"世俗化"和"现代化... 基于长期实地考察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相关文献,选取互助土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和信仰群众互动关系为案例,分析了土族信仰藏传佛教的现状和特点,认为土族民众的藏传佛教信仰是一种重功能而轻本体的形式,而"世俗化"和"现代化"则是土族僧人信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 藏传佛教信仰 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