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时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彤 周举坤 +3 位作者 孙振灿 刘添 王军 姬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7期922-925,共4页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是最常见的医疗急症之一。内镜检查是评价和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有助于确定出血的来源,确定潜在的病因,并实现止血及预测再出血风险。目前的指南建议在就诊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是最常见的医疗急症之一。内镜检查是评价和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有助于确定出血的来源,确定潜在的病因,并实现止血及预测再出血风险。目前的指南建议在就诊或入院后24小时内对所有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但24小时内的最佳时机仍不确定。本研究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检查时机 风险分层 预后
下载PDF
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振灿 周举坤 +3 位作者 张晓彤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8期929-933,共5页
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较为安全、微创的方法、近几年ESD治疗胃部病变的疗效逐渐得到认可、逐渐成为胃部癌前病变、早期癌症、间质瘤等的一线疗法。但ESD会引起出血、穿孔、狭... 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较为安全、微创的方法、近几年ESD治疗胃部病变的疗效逐渐得到认可、逐渐成为胃部癌前病变、早期癌症、间质瘤等的一线疗法。但ESD会引起出血、穿孔、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术后迟发性出血是ESD主要的不良事件之一,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以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了解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就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早期胃癌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及其诱发胃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振灿 张晓彤 +3 位作者 王军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幽门螺杆菌(Hp)属于革兰阴性菌,可以在人胃内存活并定植。Hp能够利用其毒力因子调节宿主炎症反应,破坏胃黏膜,其感染的长期结局包括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是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与Hp生存相关的毒力因子主要是... 幽门螺杆菌(Hp)属于革兰阴性菌,可以在人胃内存活并定植。Hp能够利用其毒力因子调节宿主炎症反应,破坏胃黏膜,其感染的长期结局包括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是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与Hp生存相关的毒力因子主要是脲酶,在脲酶的帮助下,Hp可以在pH值极低的胃内生存,形成持久感染;与Hp定植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外部炎症蛋白A、Hp外膜蛋白Q、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这些毒力因子与宿主胃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帮助Hp在胃黏膜定植,增加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风险;与Hp致病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空泡细胞毒素、外膜囊泡、γ-谷氨酰转肽酶、高温需求蛋白A等,Hp在胃上皮细胞存活、黏附并成功定植后,上述毒力因子进一步诱导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促使胃部炎症向胃癌转化。深入研究Hp毒力因子诱导胃癌发生的机制,有助于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毒力因子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空泡细胞毒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振灿 周举坤 +4 位作者 许云鹏 王军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单极、微需氧、多鞭毛、螺旋形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在人胃黏膜上存活并定植。Hp作为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其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单极、微需氧、多鞭毛、螺旋形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在人胃黏膜上存活并定植。Hp作为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其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研究表明,Hp感染可诱导胃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而EMT的异常调控则会导致胃癌发生。本文就Hp诱导胃上皮细胞发生EMT致胃癌的相关机制研究展开综述,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上皮-间质转化 胃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举坤 张晓彤 +4 位作者 孙振灿 王军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4-598,共5页
胃癌居全球肿瘤死因第三位,总生存率低,治疗预后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上一半人口感染H.pylori。H.pylori感染也是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发生... 胃癌居全球肿瘤死因第三位,总生存率低,治疗预后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上一半人口感染H.pylori。H.pylori感染也是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发生的重要原因,PLGC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在病变早期阶段,延缓或逆转PLGC则成为治疗和预防胃癌的关键。本文综述了PLGC的进展过程中根除H.pylori的重要性及有效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前病变 化学预防 治疗
下载PDF
CEACAM1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6
作者 董凯旋 陈丹妮 +2 位作者 郑亚 王玉平 郭庆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7-1123,共7页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蛋白,参与介导细胞黏附、组织转移、免疫反应控制以及机体代谢平衡。研究表明,CEACAM1主要通过促进胰岛...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蛋白,参与介导细胞黏附、组织转移、免疫反应控制以及机体代谢平衡。研究表明,CEACAM1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清除以防止脂肪沉积,从而对肝脏发挥保护作用。CEACAM1表达水平下调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状态发生恶性循环并加重代谢紊乱。由于CEACAM1在控制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中的关键地位,刺激其作用途径或调节其表达水平有望成为MASLD的治疗新方法。本文就CEACAM1在MASLD中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胰岛素清除 脂质代谢
下载PDF
相关离子与肝性脑病的关系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田梦 武国兵 +2 位作者 刘敏 郑亚 陈兆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02-1106,共5页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严重的并发症,预后较差。目前已知氨在肝性脑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血钠离子、氯离子、锌离子、镁离子也被发现与肝性脑病发病相关;本文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对相关离子与肝性脑病的关系及其...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严重的并发症,预后较差。目前已知氨在肝性脑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血钠离子、氯离子、锌离子、镁离子也被发现与肝性脑病发病相关;本文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对相关离子与肝性脑病的关系及其致病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肝性脑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氨 相关离子 肝性脑病 致病机制
下载PDF
妊娠期胆石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建龙 张先卓 +6 位作者 马玉虎 刘浩然 何玉龙 岳平 林延延 张凌恩 孟文勃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0-64,F0003,共6页
胆石症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非产科疾病,雌孕激素、雌激素受体α(Erα)、新型雌激素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脂代谢异常、总碳水化合物过度摄入、维生素D缺乏,均与妊娠期胆石症的形成密切相关。妊娠期胆石症并发症的发生对母婴构... 胆石症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非产科疾病,雌孕激素、雌激素受体α(Erα)、新型雌激素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脂代谢异常、总碳水化合物过度摄入、维生素D缺乏,均与妊娠期胆石症的形成密切相关。妊娠期胆石症并发症的发生对母婴构成了潜在的风险。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妊娠状态不再被视作手术的禁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孕妇行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对于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还没有共识,仍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临床指导。现阶段我国尚缺乏关于妊娠期胆石症的指南性文献,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对妊娠期胆石症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胆石症 激素 预防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及潜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丹妮 王世令 +3 位作者 路红 郑亚 王玉平 任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833-838,共6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NAFLD的治疗仍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NAFLD的治疗仍以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及血脂等危险因素为主,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对于NAFLD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能通过诱发IR、改变脂质谱、促进氧化应激、改变肠道通透性和调控基因表达导致NAFLD的发生。本文就HP感染与NAFLD之间的相关性及潜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NAFLD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伏诺拉生二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晓彤 周举坤 +4 位作者 孙振灿 王军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86-1290,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由于其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国际共识及会议建议所有H.pylori感染者均应接受根除治疗。然而,随着H.pylori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使得在世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由于其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国际共识及会议建议所有H.pylori感染者均应接受根除治疗。然而,随着H.pylori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使得在世界范围内根除H.pylori变得越来越困难。伏诺拉生是一种新型的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可以通过增强胃酸抑制和抗菌活性来增强H.pylori治疗。目前,日本H.pylori感染管理指南推荐基于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三联根除方案作为H.pylori根除的标准疗法。最新研究发现,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的二联根除方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根除率,且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更小。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伏诺拉生二联方案根除H.pylor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诺拉生 幽门螺杆菌 二联疗法 根除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维生素D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及机制
11
作者 陈丹妮 王世令 +3 位作者 路红 郑亚 王玉平 任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1258-1265,共8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名而来。关于M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接受“多重打击”理论,其涉及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质紊乱、氧化应激、肠...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名而来。关于M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接受“多重打击”理论,其涉及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质紊乱、氧化应激、肠道微生物群等。然而,目前尚无获批治疗MAFLD的特效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代谢综合征和脂肪肝的发生相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可能通过影响肝脏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进而导致MAFLD的发生,还可通过免疫功能调节、基因调控参与MAFLD的发生。此外,补充维生素D通过肠-肝轴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胆汁酸代谢,可延缓脂肪肝的进展。基于此,本文就维生素D与MAFLD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揭示维生素D在MAFLD发病中的潜在机制,为MAFL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维生素D受体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张梦 常虹 +5 位作者 杨梦娇 欧阳晶 袁浩 郑亚 王玉平 郭庆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7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合并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D)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01月至2022年01月符合脂肪肝诊断的908例住院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595例NA...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合并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D)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01月至2022年01月符合脂肪肝诊断的908例住院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595例NAFLD患者,分为胆石症组(255例)和非胆石症组(34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NAFLD合并GD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非GD组相比,GD组在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方面统计学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性别、年龄、住院天数、ALT、ALB、TBA、TG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NAFLD合并G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胆石症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妹妹 李思平 +6 位作者 李麻图 郑亚 姬瑞 杨暐 张洁 王玉平 周永宁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3期488-494,共7页
胃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无创、经济且高效的筛查方法。外泌体及其包含的RNA、蛋白质等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潜... 胃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无创、经济且高效的筛查方法。外泌体及其包含的RNA、蛋白质等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潜力。其中,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虽然没有编码蛋白质的能力,但可通过不同途径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等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未来还需对外泌体lncRNA在胃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泌体 长链非编码RNA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胃癌E-cadherin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永宁 徐采朴 +1 位作者 韩彪 姬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0-122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CpG岛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E-cadherin能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被公认为是浸润、转移抑制基因。低分化胃癌常表现有E-cadherin基因失活。我们通过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cadherin...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CpG岛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E-cadherin能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被公认为是浸润、转移抑制基因。低分化胃癌常表现有E-cadherin基因失活。我们通过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初步探讨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特异性甲基化PCR(MSP)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及37例癌旁组织中的E-cadherin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cadherin表达。结果:健康对照组织中未检测到CpG岛甲基化,4例(10.8%)癌旁组织检测到CpG岛甲基化,32例(62.7%)胃癌组织中检测到CpG岛甲基化。低分化腺癌(72.2%,26/36)CpG岛甲基化显著高于高分化腺癌(33.3%,6/15)(P<0.01),T1/T2期(55.6%,10/18)与T3/T4期胃癌(66.7%,22/33)的CpG岛甲基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2例CpG岛甲基化胃癌中27例(84.5%)E-cadherin表达下调,19例非甲基化胃癌中5例(26.3%)E-cadherin表达下调。未发现E-cadherin基因CpG岛甲基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结论:胃癌、尤其是低分化腺癌广泛存在E-cadherin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能参与胃癌的早期过程,E-cadherin基因CpG岛甲基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CADHERIN CPG岛甲基化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基于远程随访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早期胃癌 ES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暐 刘敏 +6 位作者 姬瑞 袁浩 董彩霞 孙晓明 王玉平 郑亚 唐发兵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远程随访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早期胃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早期胃癌ESD手术治疗患者114例... 目的:分析基于远程随访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早期胃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早期胃癌ESD手术治疗患者114例,将2019年1月~12月入院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12月入院的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远程随访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C30)、焦虑(ASA)/抑郁(SDS)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EORTC QLQ-C30)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远程随访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随访平台 延续性护理 早期胃癌 ESD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内镜超声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支架的选择
16
作者 王正峰 陈浩斐 +4 位作者 盛亮 何英丽 王芳昭 张磊 周文策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8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引导下经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时,不同型号塑料支架的引流效果。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内镜中心2014年3月—2020年12月所施行的EUS引导下经胃内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相关...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引导下经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时,不同型号塑料支架的引流效果。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内镜中心2014年3月—2020年12月所施行的EUS引导下经胃内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置入“双猪尾”10 F双塑料支架组和置入“双猪尾”7 F双塑料支架组,比较这两组塑料支架的引流效果、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共纳入29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其中10 F双塑料支架组11例,7 F双塑料支架组18例,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48.2±8.0)min及(34.7±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P<0.001)。术后腹痛[18.2%(2/11)比5.6%(1/18)]、发热[9.1%(1/11)比11.1%(2/18)]及出血(均无)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个月后复查CT,10 F双塑料支架组、7 F双塑料支架组嚢腔完全消失率分别为90.9%(10/11)和88.9%(16/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对于符合EUS引导下经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标准的患者,7 F与10 F支架的引流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7 F支架具有手术操作便利、时间较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假囊肿 腔内超声检查 引流 支架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胆囊结石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建龙 岳平 +8 位作者 张先卓 张勇 张凌恩 赵丽辉 张恒玮 林延延 尹龙龙 李汛 孟文勃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9-908,共10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胆囊结石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22年10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和2014年5月至2021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患...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胆囊结石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22年10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和2014年5月至2021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为29(25,32)岁。观察指标:(1)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情况。(2)妊娠合并胆囊结石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3)妊娠合并胆囊结石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的预测模型构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区分度,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和临床净获益。应用10折交叉验证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1)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情况。151例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孕前体质量指数(<18.5 kg/m^(2)、18.5~24.0 kg/m^(2)、>24.0 kg/m^(2)),孕期(早期、中期、晚期),初产妇(是、否),结石类型(单发、非单发),结石最大径(≤10 mm、>10 mm),胆囊壁厚度(≥4 mm、<4 mm)分别为(4.9±1.4)mmol/L,1.88(1.22,2.93)mmol/L,1.48(1.22,1.83)mmol/L,(2.8±0.9)mmol/L,13、75、58例,37、45、69例,86、65例,37、114例,89、62例,38、113例。69例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无症状患者和82例妊娠合并胆囊结石伴急性胆胰并发症患者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18.5 kg/m^(2)、18.5~24.0 kg/m^(2)、>24.0 kg/m^(2)),初产妇(是、否),结石类型(单发、非单发),结石最大径(≤10 mm、>10 mm),胆囊壁厚度(≥4 mm、<4 mm)分别为31(28,37)岁,3、30、36例,29、40例,32、37例,26、43例,4、65例和27(24,31)岁,10、45、22例,57、25例,5、77例,63、19例,34、48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36、-2.385,χ^(2)=11.544、32.862、23.729、25.310,P<0.05)。82例妊娠合并胆囊结石伴急性胆胰并发症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资料缺失5例。82例妊娠合并胆囊结石伴急性胆胰并发症患者中,单纯急性胆囊炎42例,胆总管结石和(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0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3例、胆总管结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例)。(2)妊娠合并胆囊结石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产妇、非单发结石、结石最大径≤10 mm、胆囊壁厚度≥4 mm是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3.102,6.305,3.674,6.686,95%可信区间为1.280~7.519,1.886~21.080,1.457~9.265,1.984~22.528,P<0.05)。进一步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产妇、非单发结石、胆囊壁厚度≥4 mm是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发生单纯急性胆囊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3.671,8.905,7.137,95%可信区间为1.386~9.723,2.332~34.006,1.902~26.773,P<0.05);年龄、非单发结石、结石最大径≤10 mm、胆囊壁厚度≥4 mm是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发生胆总管结石和(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883,5.361,5.472,8.895,95%可信区间为0.789~0.988,1.062~27.071,1.590~18.827,2.064~38.325,P<0.05)。(3)妊娠合并胆囊结石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的预测模型构建。纳入年龄、初产妇、结石类型、结石最大径、胆囊壁厚度临床因素建立妊娠合并胆囊结石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预测模型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69(95%可信区间为0.813~0.923),具有较好预测能力。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其拟合度良好(χ^(2)=5.680,P>0.05),具有良好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临床净获益。应用10折交叉验证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交叉验证样本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33,表明该预测模型较稳定。结论初产妇、非单发结石、结石最大径≤10 mm、胆囊壁厚度≥4 mm是妊娠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妊娠 胆石症 胆胰并发症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家庭聚集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举坤 张晓彤 +3 位作者 王军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8-861,865,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革兰阴性菌,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感染Hp。我国Hp感染流行率高,多数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及并发症,但几乎所有Hp感染者的胃黏膜均有炎症变化,25%~30%的Hp感染者会出现多种胃肠道和胃肠道外疾...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革兰阴性菌,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感染Hp。我国Hp感染流行率高,多数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及并发症,但几乎所有Hp感染者的胃黏膜均有炎症变化,25%~30%的Hp感染者会出现多种胃肠道和胃肠道外疾病[1]。长期的Hp感染不仅会导致相关疾病的进展,且造成家庭和社会的沉重经济和医疗负担。近年因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许多地区的耐药问题使Hp根除率下降,国内外学者对其根除治疗方案进行大量研究,但是治疗效果仍欠佳。Hp具有家庭聚集性感染的特点,研究表明Hp主要经口-口、粪-口途径传播,而Hp阳性家庭成员的密切接触可能是Hp根除失败、复发、再感染的原因。本文就Hp的家庭聚集现象、危险因素及防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家庭聚集性 危险因素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