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肉减少症对终末期肝病临床结局和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静仪 勾熙 +1 位作者 毛小荣 李俊峰 《肝脏》 2022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终末期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肌肉减少症是营养不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肌肉减少症将导致肝硬化并发症的发展,影响肝硬化、肝癌及肝移植的临床结局及预后,现对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终末期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肌肉减少症是营养不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肌肉减少症将导致肝硬化并发症的发展,影响肝硬化、肝癌及肝移植的临床结局及预后,现对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临床能更有效评估终末期肝病的结局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终末期肝病 肝硬化 肝癌 肝移植 预后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的作用
2
作者 李子怡 张万洁 +2 位作者 王富春 毛小荣 李俊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26-2931,共6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与PS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对T淋巴细胞在PSC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SC发病机制的研...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与PS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对T淋巴细胞在PSC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SC发病机制的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富春 李子怡 +2 位作者 张万洁 毛小荣 李俊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67-1670,共4页
各种急性损伤因素作用于慢性肝病后,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发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肝病患者体内,肠道菌群毒素可通过门静脉或体循环至肝脏导致肝细胞死亡,此外,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机制发生移位,诱导感染、血管扩张和全身炎症反应发... 各种急性损伤因素作用于慢性肝病后,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发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肝病患者体内,肠道菌群毒素可通过门静脉或体循环至肝脏导致肝细胞死亡,此外,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机制发生移位,诱导感染、血管扩张和全身炎症反应发生,促使疾病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和ACLF,最终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梳理了近5年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肠道菌群在ACLF发生、发展、防治中的意义。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病进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在ACLF病因学中的作用,为ACLF的诊断和治疗拓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胃肠道微生物组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心怡 李俊峰 毛小荣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7-430,共4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的急性严重肝损伤,肝功能急性失代偿,短期病死率高的临床危重综合征[1]。由于病因及诱因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欧洲肝病研究学会...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的急性严重肝损伤,肝功能急性失代偿,短期病死率高的临床危重综合征[1]。由于病因及诱因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欧洲肝病研究学会慢性肝衰竭协作组(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Chronic Liver Failure,EASL-ACLF)通过大型前瞻性观察研究(CANONIC研究)[2],将ACLF定义为一种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失代偿、多器官功能衰竭和高短期死亡率(28 d病死率≥15%)的严重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征是系统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急性失代偿 慢加急性肝衰竭
原文传递
肝功能衰竭短期预后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富春 毛小荣 李俊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56-960,共5页
肝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肝脏的合成、代谢和生物转化等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死亡率很高[1]。随着饮食方式的改变,肥胖、糖尿病以及酒精性肝病... 肝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肝脏的合成、代谢和生物转化等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死亡率很高[1]。随着饮食方式的改变,肥胖、糖尿病以及酒精性肝病的人群日益增加,肝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2]。尽管人工肝支持系统和肝移植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供体短缺、费用昂贵等因素限制了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预测方法 预后 治疗
原文传递
胆汁酸代谢与慢性非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闫力婷 李俊峰 +1 位作者 段钟平 陈青锋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4,共4页
胆汁酸是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通过与相关受体及胆汁酸转运蛋白结合,发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人体内胆汁酸除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外,还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调节炎症过程、肝脏再生,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胆汁酸代谢参与慢性... 胆汁酸是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通过与相关受体及胆汁酸转运蛋白结合,发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人体内胆汁酸除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外,还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调节炎症过程、肝脏再生,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胆汁酸代谢参与慢性非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该文在介绍上述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重点阐述了胆汁酸代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核受体、膜受体及胆汁酸转运蛋白与慢性非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疾病 胆汁酸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婷 李俊峰 毛小荣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62,共4页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是指血栓发生在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如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肝硬化是其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是P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1]。PVT可诱发或加重上消化道...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是指血栓发生在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如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肝硬化是其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是P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1]。PVT可诱发或加重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以及腹水,使肠缺血或肠坏死的风险增加,降低肝移植术后患者及移植物的存活率,长期可导致门静脉系统慢性海绵化[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