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健 殷振华 +7 位作者 李富航 张亚军 陈轲 王炜 董辉辉 刘一海 李永恒 汪玉良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人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复合玻璃酸钠、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取人腹部脂肪组织,分离获取ADSCs,经体外培养获得足量的ADSCS... 目的探讨人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复合玻璃酸钠、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取人腹部脂肪组织,分离获取ADSCs,经体外培养获得足量的ADSCS,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分析成软骨细胞分化能力。选择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中心门诊30例膝关节轻中度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人ADSCs复合玻璃酸钠、富血小板血浆,评价观察干预前、后的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膝关节活动度的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核磁共振下膝关节面。结果人腹部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ADSCs均阳性表达CD105、CD29,阴性表达CD45、CD34,体外具有良好的成骨、成脂、成软骨能力;临床治疗干预后患者无不良反应,膝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较前增大,核磁共振可见关节面斑片状影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低信号区显著减少,未见明显关节腔积液,关节面厚度增加。结论关节腔注射ADSCs复合玻璃酸钠、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核磁共振发现关节面厚度增加,延缓关节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下载PDF
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修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有效及安全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方案及预试验结果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小广 王映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819-3823,共5页
背景:前临床上主张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早期切开复位,同时根据骨块的大小选择最佳的固定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交叉韧带恢复正常解剖位置,达到骨性的愈合。有研究表明,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背景:前临床上主张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早期切开复位,同时根据骨块的大小选择最佳的固定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交叉韧带恢复正常解剖位置,达到骨性的愈合。有研究表明,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能有效促进术后骨折愈合,但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目的:试验旨在观察小切口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修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项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研究纳入中国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72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修复,随3,6,12个月。试验经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审第S2014-064-02号),方案版本号1.0。参与试验的患者及其家属在充分了解治疗方案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1900021865),注册时间:2019-03-13。结果与结论:试验的主要结局指标为以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前、术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术后3,6,12个月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膝关节X射线和MRI形态,术后3,6,1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课题组前期(2015年10月到2018年1月)收集了50例(50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小样本资料,随访6个月的试验结果发现:①术后3个月X射线复查患者骨折均愈合情况均未发现关节僵硬和骨折再移位等现象;②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前(P <0.05);③术后6个月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均明显比术前有所改善(P <0.05)。因此,作者旨在观察和评价小切口切开复位并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修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恢复膝关节功能,结果是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切开复位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 Lysholm膝关节评分 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 自身对照研究
下载PDF
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旺 李陈成 +6 位作者 李森 冯东亮 洪有建 南伟 江龙 黄显凯 伍亚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研究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方法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复合刺激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大鼠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检测结... 目的研究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方法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复合刺激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大鼠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检测结束后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CA1、CA2、CA3区和齿状回进行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特点。结果正常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各区细胞形态规则、分布均匀,核仁及边界清晰,胞质尼氏体丰富,无明显神经元变性坏死;模型组大脑皮层细胞形态较规则、分布均匀,无明显病理改变;海马CA1、CA3区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量减少,有较多空泡样细胞病变,CA3区更为明显;CA2区细胞排列较规则,分布较均匀;齿状回可见部分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尼氏体数量减少。结论PTSD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为探讨PTSD患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脑皮层 海马 病理学 大鼠
下载PDF
脊髓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病理改变 被引量:5
4
作者 冯东亮 南伟 +8 位作者 伍亚民 王莉 江龙 周开升 朱彦东 汪静 洪有建 龙在云 张海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7-1272,共6页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病理变化特点及关系。方法36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和损伤组(n=18)。用Allen法打击T10脊髓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打击强度为10 g×25 mm。损伤后1 d、3 d...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病理变化特点及关系。方法36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和损伤组(n=18)。用Allen法打击T10脊髓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打击强度为10 g×25 mm。损伤后1 d、3 d及1~5周每周1次行BBB后肢功能评分;术后5周时检测运动诱发电位,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术后1周、3周、5周各组分别取4只大鼠行HE染色,检测海马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术后每个时间点,损伤组BBB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5周,损伤组运动诱发电位N1、P1波潜伏期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0.001),振幅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1)。Morris水迷宫测试,损伤组到达平台潜伏期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0.001),在目标象限的探索时间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01),且多以系统定位或环形定位方法寻找目标平台,而假手术组则以空间定位方法为主。HE染色显示,1周时,损伤组海马组织有少量细胞形态异常;随着时间延长,海马内形态异常细胞逐渐增多,存活细胞逐渐减少;假手术组HE染色基本正常。结论脊髓损伤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学习记忆功能 海马 病理 大鼠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叶向阳 甄平 +2 位作者 李晓飞 张增山 赵东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7期9317-9320,共4页
目的:综述磷酸钙骨水泥作为药物缓释载体负载不同药物前后的特征性变化,分析药物缓释体系的动力学原理及其影响药物缓释的因素,评述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资料来源:检索人为第一作者,检索文献时限为... 目的:综述磷酸钙骨水泥作为药物缓释载体负载不同药物前后的特征性变化,分析药物缓释体系的动力学原理及其影响药物缓释的因素,评述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资料来源:检索人为第一作者,检索文献时限为1985/2009,检索数据库为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文检索词为"磷酸钙骨水泥,药物载体,缓释";英文检索词为"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Drug delivery system,Release"。资料选择:①文章所述内容与磷酸钙骨水泥密切相关。②有关磷酸钙骨水泥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结局评价指标:磷酸钙骨水泥作为不同药物的缓释载体时其理化性质的变化,药物释放动力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较理想的新型骨骼修复材料。从不同药物对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质,药物缓释动力学,组织相容性等方面考查显示,它是药物良好的缓释载体。然而,由于磷酸钙骨水泥药物载体体系的抗压强度和黏合性能较差,仅能用于非负重部位骨缺损的修复,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而此方面的研究目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后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结论:以磷酸钙骨水泥为载体的药物缓释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植入生物体内骨骼后可以达到修复骨缺损和药物治疗的双重目的,从而配合全身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在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骨折、骨不连和人工关节置换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磷酸钙骨水泥 药物缓释体系 骨缺损修复
下载PDF
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及其转录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同群 张谦 +4 位作者 耿喜林 胡旭昌 丁明聪 黄美贤 廖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 RNA芯片转录分析骨骼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为肌损伤治疗、肌组织炎性肿胀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相关的分子信息。方法机械挤压法制备B6小鼠腓肠肌损伤模型,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肌损伤的程度和过程。RNA芯片转录检测、... 目的 RNA芯片转录分析骨骼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为肌损伤治疗、肌组织炎性肿胀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相关的分子信息。方法机械挤压法制备B6小鼠腓肠肌损伤模型,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肌损伤的程度和过程。RNA芯片转录检测、对比分析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持续2次的挤压处理导致严重的腓肠肌损伤,肌组织肿胀、炎性渗出明显、肌纤维坏死(2-4 d)并逐渐出现再生的中央核细胞(7-10 d)。芯片检测发现在39429个检测探针中,3494个基因因骨骼肌损伤而呈现显著的表达水平改变(P〈0.01),319个基因的表达改变超过10倍。富集率最高的gene ontology(GO)主要涉及免疫过程、防御反应和免疫反应。大部分基因在损伤后7-10 d趋于正常水平,41个基因在肌损伤后期仍持续上调,于伤后7 d或10 d达最高水平。结论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具有瞬时性,属于自限性炎症。再生期持续上调的基因可能参与肌损伤后期的抗炎效应,以避免持续、反复、破环性的骨骼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损伤 转录 基因 炎症
下载PDF
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动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珊 闫雪萍 +1 位作者 庾佳佳 聂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780-782,共3页
目的:通过壳聚糖、磷酸三钙的复合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将2种材料复合成具有较高孔隙率的复合材料,对此材料进行动物实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壳聚糖/磷酸三钙与肌肉... 目的:通过壳聚糖、磷酸三钙的复合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将2种材料复合成具有较高孔隙率的复合材料,对此材料进行动物实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壳聚糖/磷酸三钙与肌肉组织可以形成紧密的结合,降解较快。结论: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在生物学评价实验中符合评价标准,可用作组织工程支架的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磷酸三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脊髓损伤致脑部结构功能重塑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冯东亮 张海鸿 伍亚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8-381,共4页
近几十年随着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脊髓损伤后不仅脊髓本身发生病理变化,还可引起脑内结构和功能改变。本文从脊髓损伤引起脑部神经细胞变性、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变化、脑内结构和功能重塑及其常用药物治疗的影响几... 近几十年随着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脊髓损伤后不仅脊髓本身发生病理变化,还可引起脑内结构和功能改变。本文从脊髓损伤引起脑部神经细胞变性、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变化、脑内结构和功能重塑及其常用药物治疗的影响几个方面,综述脊髓损伤对脑内结构和功能重塑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脑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功能重塑 综述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波 耿彬 +5 位作者 谭小义 姜金 陈聪 Chandan Kumar Jayswal 吴卓 夏亚一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161-2164,共4页
该综述介绍了MAPK信号通路(ERK1/2、JNK、P38和ERK5)与骨质疏松相关因子的关系,明确了MAPK信号通路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药物干预RANKL、OPG、1,25(OH)2D3、PTH、BMP、TGF-β、IL-1、IL-6、TNF-α和雌激素等因子而作用于MAPK... 该综述介绍了MAPK信号通路(ERK1/2、JNK、P38和ERK5)与骨质疏松相关因子的关系,明确了MAPK信号通路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药物干预RANKL、OPG、1,25(OH)2D3、PTH、BMP、TGF-β、IL-1、IL-6、TNF-α和雌激素等因子而作用于MAPK信号通路,可提高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但IL6和TNF-α调节MAPK信号通路参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作用还不清楚。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相关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交互和交叉的作用,以及ERK5通路在骨质疏松中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通路 MAPK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壳聚糖-藻酸盐多通道支架材料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大彬 文益民 +3 位作者 蓝旭 李辉映 孙振刚 胡凌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36-839,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实验和体内植入试验,评价壳聚糖-藻酸盐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具有纵行、平行排列通道的壳聚糖-藻酸盐支架材料。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实验和体内植入试验,评价壳聚糖-藻酸盐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具有纵行、平行排列通道的壳聚糖-藻酸盐支架材料。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romalcell,BMSCs)与其浸提液培养,采用MTT法检测培养1、3、5d时支架材料的细胞毒性。在体外将BMSCs与壳聚糖-藻酸盐支架材料复合培养3、5、7d后行扫描电镜检测,并将其植入急性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中,6周后行免疫荧光检测BMSCs在材料中的生长与分化情况。[结果]MTT法检测示壳聚糖-藻酸盐支架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1级。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复合培养3d后即可粘附于支架材料表面,细胞呈一定方向排列。术后6周,Neurofilament200、NSE免疫荧光检测证实,支架材料内有大量BMSCs存活,部分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结论]壳聚糖-藻酸盐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较理想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壳聚糖 藻酸盐 细胞相容性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明 陈铁戈 +4 位作者 杨新乐 张东亮 周开升 南伟 张海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4-156,176,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新生3 d内SD大鼠的大脑皮质,分离提取星形胶质细胞,用脂多糖1μg·mL^(-1)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制备炎症模型。将分离纯化后的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新生3 d内SD大鼠的大脑皮质,分离提取星形胶质细胞,用脂多糖1μg·mL^(-1)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制备炎症模型。将分离纯化后的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空白组加基础培养基;模型组加1μg·mL^(-1)脂多糖;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分别加入25,50,100μg·L^(-1)雷公藤多苷预处理细胞,然后加入1μg·mL^(-1)脂多糖诱导细胞。以CCK8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i NOS)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 33±5. 61)%,(50. 74±6. 67)%,(74. 85±3. 48)%,(85. 68±5. 51)%,(94. 12±3. 43)%;这5组的TNF-α(pg·mL^(-1))分别为39. 23±15. 34,169. 43±15. 19,117. 83±12. 16,80. 81±5. 28,57. 87±7. 92;这5组的IL-6 (pg·mL^(-1))分别为47. 62±7. 93,299. 46±18. 45,232. 57±23. 18,170. 66±26. 67,94. 51±24. 36;这5组的i NOS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 32±0. 02,1. 10±0. 04,0. 78±0. 05,0. 58±0. 04,0. 37±0. 04,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01)。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明显改善脂多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脂多糖 炎症 星形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RNA干扰靶向沉默COX-2基因对MG-63骨肉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2
作者 陈秀锦 杨明宣 +5 位作者 崔兆辉 胡旭昌 汪静 安丽萍 马靖琳 王栓科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4年第6期668-673,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降低MG-63骨肉瘤细胞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其对MG-63骨肉瘤细胞增值、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设计靶向干扰COX-2基因的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MG-6... 目的通过构建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降低MG-63骨肉瘤细胞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其对MG-63骨肉瘤细胞增值、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设计靶向干扰COX-2基因的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MG-63骨肉瘤细胞,使其抑制MG-63骨肉瘤细胞COX-2基因的表达,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实验研究其对MG-63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F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基因和蛋白的水平检测MG-63骨肉瘤细胞侵袭性相关因子基质金属酶(MMP-9)的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转染MG-63骨肉瘤细胞后,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通过R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X-2基因表达降低约90%(P<0.05),MTT检测MG-63骨肉瘤细胞增值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Transwell实验检测MG-63骨肉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经RFQ-PCR、Western blot检测侵袭性相关因子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MG-63骨肉瘤细胞COX-2基因被抑制后,MG-63骨肉瘤细胞增值、侵袭、迁移能力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63骨肉瘤细胞 RNA干扰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