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影像征象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丹 张国晋 +3 位作者 张文娟 张巧莹 周俊林 闫俊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74-779,共6页
目的对比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cystic oligodendroglioma,COD)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差异,以对二者做出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 目的对比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cystic oligodendroglioma,COD)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差异,以对二者做出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COD患者与9例PXA患者的术前MRI平扫、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的影像资料,对其12项MRI征象及年龄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 15例COD与9例PXA相比,肿瘤大小(t=4.824,P<0.01)、肿瘤形态(χ~2=13.211,P<0.01)、肿瘤实性结节的位置(χ~2=13.211,P<0.01)、实性结节强化的均匀性(χ~2=9.802,P<0.01)、囊壁的强化程度(χ~2=10.959,P<0.01)这5项影像学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位置(χ~2=3.8 9 8,P>0.0 5)、与软脑膜的关系(χ~2=0.059,P>0.05)、实性结节T2WI信号(χ~2=0.336,P>0.05)、实性结节DWI信号(χ~2=0.059,P>0.05)、囊壁光整性(χ~2=0.320,P>0.05)、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χ~2=0.800,P>0.05)、瘤周水肿程度(χ~2=0.572,P>0.05)这7项影像学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17,P>0.05)。结论颅内COD与PXA在肿瘤大小、肿瘤形态、实性结节的位置及强化的均匀性、囊壁强化程度这5项MRI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影像学依据,肿瘤好发位置及好发年龄亦可作为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神经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学凌 周俊林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70-173,共4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恶性肿瘤,近年发病趋于年轻化、复发危险度分级是确定GIST为恶性肿瘤以来的最新评价标准,术前进行准确的危险度分级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就GIST诊断与鉴别诊断、危险度分级...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恶性肿瘤,近年发病趋于年轻化、复发危险度分级是确定GIST为恶性肿瘤以来的最新评价标准,术前进行准确的危险度分级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就GIST诊断与鉴别诊断、危险度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危险度分级 能谱CT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分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君 周俊林 张静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不同分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并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不同分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共59例,其中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级)3...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不同分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并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不同分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共59例,其中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级)37例,好发于额、顶叶交界区,34例边界模糊,33例T1WI呈低信号,37例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30例呈轻度强化,7例囊变,8例出血,5例伴瘤周水肿;间变少突胶质细胞瘤22例,好发于额、顶、颞叶交界区,21例边界较清,19例T1WI例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17例明显强化,12例囊变坏死,9例出血,22例伴瘤周水肿。结论不同分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MRI表现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病理分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与病理结果对照:附9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玲艳 张培丽 +2 位作者 张学凌 周俊林 董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32-936,共5页
目的 探讨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显示8例病灶均靠近脑表,其中7例单发,颞叶皮质-皮质下4例,顶叶皮质2例,枕叶皮质1例... 目的 探讨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显示8例病灶均靠近脑表,其中7例单发,颞叶皮质-皮质下4例,顶叶皮质2例,枕叶皮质1例,侧脑室1例,1例多发,额顶叶多发病灶。边界清楚6例,边界模糊3例。瘤周轻度水肿7例,中度水肿2例。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均匀信号6例,T2WI呈等或稍高均匀信号6例,3例呈不均匀混杂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均匀强化6例,明显坏死囊变3例,明显出血3例,脑膜尾征1例。病理上边界清楚7例,坏死囊变3例,出血3例。免疫组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波形蛋白(vimentin,Vim)染色均为阳性,Ki-67阳性细胞数达30%~50%。结论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肿瘤好发的表浅部位、瘤周水肿轻、边界清楚等特点,对其影像学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广泛脑挫裂伤早期脑脊液S100B蛋白 IL-1β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希尧 张建生 +1 位作者 丁永忠 周东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研究广泛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脑脊液(CSF)中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变化规律,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广泛脑挫裂伤中的作用。方法43例广泛脑挫裂伤患者(GCS≤8分),分别于伤后6h、12h、24h、3d、5d、7d等... 目的研究广泛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脑脊液(CSF)中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变化规律,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广泛脑挫裂伤中的作用。方法43例广泛脑挫裂伤患者(GCS≤8分),分别于伤后6h、12h、24h、3d、5d、7d等各时间点取CS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100B蛋白、IL-1β含量,并与10名健康成年人做对照,以3个月后GOS判断预后,结局以生存和死亡分类。结果①所有病例伤后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100B蛋白含量在伤后6h达高峰,IL-1β在伤后12h达高峰,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h后均逐渐下降,伤后第5天再次轻度升高。②死亡组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0·01),伤后第5天S100B蛋白、IL-1β含量也较高。③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进行相关性比较,二者在各时间点呈正相关(P<0·05)。结论广泛脑挫裂伤后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含量均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广泛脑挫裂伤后炎性病理反应,其水平值可作为脑挫裂伤判断伤情、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脑挫裂伤 脑脊液 S100B蛋白 IL-1Β
下载PDF
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MRI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健 刘建莉 +3 位作者 张学凌 白亮彩 董莉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10例中,8例病灶位于幕上,2例病灶位于幕下小脑蚓部;9例为单发病灶,仅1例为多发病灶;完全囊性病变4例,大囊伴类结节病变3例... 目的探讨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10例中,8例病灶位于幕上,2例病灶位于幕下小脑蚓部;9例为单发病灶,仅1例为多发病灶;完全囊性病变4例,大囊伴类结节病变3例,多房囊性病变3例;7例病灶囊壁光滑、规则,3例囊壁局部凹陷、毛糙。3例病灶可见钙化。9例轻度瘤周水肿,1例中、重度水肿。增强后3例病灶实性成分明显强化,3例病灶囊壁呈明显环形强化,1例囊壁呈局灶性强化。结论 COD术前准确诊断较难,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发生于幕上表浅部位、完全囊性或伴有结节和/或分隔的大囊性病变,应考虑到本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脑淋巴瘤不典型MRI表现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丹 张国晋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8-318,共1页
患者男,61岁,因视物模糊2年、加重1个月就诊。MRI:左侧枕叶片状长T1长T2信号,周围厚壁环绕,周围可见不规则片状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邻近左侧侧脑室后角受压(图1A);DWI示环壁呈稍高信号,中心呈低信号(图1B);增强扫描示病灶呈厚薄... 患者男,61岁,因视物模糊2年、加重1个月就诊。MRI:左侧枕叶片状长T1长T2信号,周围厚壁环绕,周围可见不规则片状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邻近左侧侧脑室后角受压(图1A);DWI示环壁呈稍高信号,中心呈低信号(图1B);增强扫描示病灶呈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强化明显,内见小片状强化影,瘤周水肿未强化(图1C)。影像学诊断:考虑星形细胞瘤(Ⅱ~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WI联合最小ADC值对鉴别诊断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的价值 被引量:20
8
作者 梁小红 周青 +3 位作者 赵志勇 柯晓艾 韩蕾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MinADC)值鉴别诊断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与... 目的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MinADC)值鉴别诊断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与脑膜瘤,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8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10例SFT/HPC (WHOⅡ级)患者与22例脑膜瘤(WHOⅡ级)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DWI特征及病理资料,在ADC图上测量两者的MinADC值并进行比较。通过Welch检验进行两组MinADC值的比较,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评价Min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在10例SFT/HPC中,肿瘤实性成分在DWI上8例呈等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MinADC平均值为(1.16±0.23)×10-3 mm2/s;在22例脑膜瘤中,肿瘤实性成分在DWI上18例呈稍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2例明显高信号,MinADC值平均值为(0.80±0.12)×10-3mm2/s,小于SFT/HPC,两组肿瘤实性成分Min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MinADC值0.90×10-3 mm2/s为阈值诊断SFT/HPC与脑膜瘤,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32,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4.3%,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行一致性检验,SFT/HPC的重复测量的Kappa值为0.91,脑膜瘤的Kappa值为0.87。结论 MinADC值可以作为一种量化工具区分颅内SFT/HPC与脑膜瘤,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征象评估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柯晓艾 张巧莹 +3 位作者 周青 韩蕾 张文娟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7期504-508,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1,IDH-1)突变型和IDH-1野生型的MRI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选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其中IDH-1突变型20例,IDH-1野生型25例,所有病例均行MRI... 目的分析对比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1,IDH-1)突变型和IDH-1野生型的MRI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选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其中IDH-1突变型20例,IDH-1野生型25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DWI及T1WI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发病性别、年龄、部位、病变个数、肿瘤边界、囊变坏死、出血、肿瘤最大径、水肿最大径、强化程度及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值(mADC)、标准化最小表观系数(rmADC)等征象与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IDH-1突变型好发于右侧额叶,IDH-1野生型好发于左侧额叶,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DH-1突变型者囊变坏死占45%,野生型者占7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程度为无强化、轻度强化、中度强化、重度强化者IDH-1突变型分别占比25%、50%、20%、5%,IDH-1野生型分别占比8%、12%、52%、2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DH-1突变型肿瘤最大径[(50.01±19.11) mm]小于IDH-1野生型[(64.58±11.52) mm]。IDH-1突变组mADC值均值为(1.17±0.20)×10^-3mm^2/s,IDH-1野生组mADC值均值为(0.84±0.14)×10^-3mm^2/s;IDH-1突变组rmADC值均值为(0.16±0.04)×10^-3mm^2/s,IDH-1野生组rmADC值均值为(0.13±0.02)×10^-3mm^2/s,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发病性别、年龄、病变个数、肿瘤边界、是否伴有出血、水肿最大径等征象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发生部位、囊变坏死率、强化程度、肿瘤最大直径、mADC值、rmADC 值可用来术前评估间变性胶质瘤的IDH-1突变状态,进而指导临床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间变 异柠檬酸脱氢酶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CT表现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小红 柴彦军 +3 位作者 周青 柯晓艾 韩蕾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14,共3页
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s,IFP)又称“Vanek肿瘤”,1949年由Vanek首先报道,将其描述为“胃黏膜下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肉芽肿性病变”;1953年,Helwig等发现这种病变形态特殊,将其命名为IFP。第4版《WHO消化道肿瘤... 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s,IFP)又称“Vanek肿瘤”,1949年由Vanek首先报道,将其描述为“胃黏膜下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肉芽肿性病变”;1953年,Helwig等发现这种病变形态特殊,将其命名为IFP。第4版《WHO消化道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中,将IFP归为消化道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以胃和小肠最常见,术前漏诊率及误诊率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IFP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术前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疾病 息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SCT诊断假性室壁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松虹 王金涛 +1 位作者 朱浩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59-2059,共1页
患者男,40岁.活动后胸闷、气喘半月余,1年前曾患急性前壁及侧壁心肌梗死,考虑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及回旋支,但未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经内科治疗后好转。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膀胱不典型类癌伴盆腔转移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巧莹 梁小红 +1 位作者 穆晶晶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39-1439,共1页
患者女,40岁,因"体检超声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3月余,无血尿、尿频、尿痛"入院。CT平扫示膀胱左侧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匀,其内见点状高密度钙化影(图1A),大小约4.35cm×3.42cm×3.36cm,形态不规则,
关键词 不典型类癌 膀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蕾 柯晓艾 +1 位作者 周青 周俊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能谱CT作为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在原有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增加了能量分辨率及理化性质分辨率,可以对病灶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进行量化检测,进而提高病灶的对比度和检出率。能谱CT在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具有很大潜... 能谱CT作为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在原有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增加了能量分辨率及理化性质分辨率,可以对病灶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进行量化检测,进而提高病灶的对比度和检出率。能谱CT在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本文重点就能谱CT的原理及在胰腺疾病的诊断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胰腺疾病 影像技术 综述
下载PDF
膈肌恶性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小红 黄晓宇 +1 位作者 张巧莹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54-1754,共1页
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3年余,加重4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99(-)。CT检查:膈肌右侧可见一较低密度巨大肿块,大小约8.0cm×7.7cm×8.3cm,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出血。肿瘤... 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3年余,加重4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99(-)。CT检查:膈肌右侧可见一较低密度巨大肿块,大小约8.0cm×7.7cm×8.3cm,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出血。肿瘤下部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平扫及增强3期CT值分别为37HU,动脉期47HU,静脉期63HU,延迟期87 HU,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邻近肝组织明显受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15
作者 周青 韩蕾 +2 位作者 柯晓艾 王芙蓉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52-1752,共1页
患者女,20岁,因“左侧腹部疼痛伴肉眼血尿半月余”入院;半个月前于当地医院接受泌尿系增强CT检查,发现左肾下极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肾结核。我院实验室检查发现尿常规异常,pH 7.0,红细胞56.4/μl(正常范围0~25.0/μl),白细胞59.5/μl(正... 患者女,20岁,因“左侧腹部疼痛伴肉眼血尿半月余”入院;半个月前于当地医院接受泌尿系增强CT检查,发现左肾下极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肾结核。我院实验室检查发现尿常规异常,pH 7.0,红细胞56.4/μl(正常范围0~25.0/μl),白细胞59.5/μl(正常范围0~25.0/μl),上皮细胞28.9/μl(正常范围0~8.7/μl),红细胞计数10.2/高倍视野(正常范围0~3.0/高倍视野),白细胞计数10.7/高倍视野(正常范围0~5.0/高倍视野)。泌尿系CT:平扫左肾下极见类圆形不均匀稍低密度影,约3.7 cm×3.8 cm×4.0 cm,边缘模糊,内见条絮状较高密度影(图1A),CT值50 HU;增强扫描囊性成分各期未见强化,CT值约30 HU,实性成分皮质期轻度强化(图1B),CT值约65 HU,髓质期中度强化(图1C),CT值约77 HU;CT诊断:左肾下极肿瘤性病变,考虑囊性肾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术中病理检查考虑肾恶性肿瘤。术后病理:瘤细胞呈小圆形,密集排列,瘤细胞胞质稀少,胞核轻度增大、深染,核分裂象可见(图2)。免疫组化:CD99(+),Ki-67(阳性细胞数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探讨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骨病变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4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骨病变患者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择取本院五官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颌面骨病变患者,均进行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普通X线片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 目的:探讨分析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骨病变患者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择取本院五官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颌面骨病变患者,均进行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普通X线片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都较高,但使用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方式对颌面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显著优于普通X线篇片诊断准确性(P<0.05)。结论:在临床中,使用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方式对颌面骨病变患者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准确性较高,可作为检查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 三维重建技术 颌面骨病变
下载PDF
右侧腓肠肌肌间隙骨外骨肉瘤1例
17
作者 韩蕾 柯晓艾 +1 位作者 周青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53-1753,共1页
图1 右侧腓肠肌肌间隙骨外骨肉瘤 A.X线侧位片;B.CT平扫;C.CTA VR图像;D.病理图(HE,×100)患者女,44岁,体检发现右侧小腿包块,伴疼痛,行走时加重3月余。1年前有右侧小腿外伤史,轻微出血、肿胀,未予治疗。X线:右侧胫腓骨后方软组织... 图1 右侧腓肠肌肌间隙骨外骨肉瘤 A.X线侧位片;B.CT平扫;C.CTA VR图像;D.病理图(HE,×100)患者女,44岁,体检发现右侧小腿包块,伴疼痛,行走时加重3月余。1年前有右侧小腿外伤史,轻微出血、肿胀,未予治疗。X线:右侧胫腓骨后方软组织内见放射状、斑片状高密度影,局部软组织肿胀,右侧胫腓骨骨质未见异常,未见骨膜反应(图1A)。CT:平扫见右侧腓肠肌肌间隙内团块状混杂密度影,约67 mm×61 mm×72 mm,边界较清,肿块密度低于同层肌肉密度,病灶中心见点状、片状钙化影(图1B);CTA示肿块压迫右侧胫后动脉,致管腔变窄,胫后动脉分支为病灶供血(图1C)。行右侧小腿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腓肠肌肌间隙,镜下肿块内见分叶状软骨岛,软骨基质丰富,软骨陷窝内瘤细胞核轻中度增大,核异型、深染(图1D)。病理诊断:骨外骨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 骨外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君 周俊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1-624,共4页
本文对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流行病学、病理、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梳理,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传统影像学表现为位置表浅,肿瘤呈团块状,密度/信号不均匀,钙化是其主要特征,可囊变,出血、瘤周水肿轻,增... 本文对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流行病学、病理、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梳理,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传统影像学表现为位置表浅,肿瘤呈团块状,密度/信号不均匀,钙化是其主要特征,可囊变,出血、瘤周水肿轻,增强表现呈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同时要与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脑炎、脑梗塞做鉴别;Ⅲ级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常表现为坏死、囊变、出血、瘤周水肿明显,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应与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转移瘤鉴别。全面掌握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影像诊断要点,有助于术前分级诊断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最小ADC值对后颅窝不典型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瑞 赵志勇 +3 位作者 周青 柯晓艾 韩蕾 周俊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后颅窝不典型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以对两者做出准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后颅窝不典型髓母细胞瘤与24例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在DWI表... 目的探讨后颅窝不典型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以对两者做出准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后颅窝不典型髓母细胞瘤与24例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在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测量两者的minADC值并进行比较。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平均最大直径)的比较,通过Welch检验进行两组minADC值的比较,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in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由组内相关系数(ICC)确定;所有病例的minADC值诊断结果均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minADC值为(0.48±0.08)×10-3mm2/s,病灶最大直径为(4.1±0.8)cm,患者平均年龄(15.2±5.6)岁;室管膜瘤的minADC平均值为(0.68±0.16)×10-3mm2/s,病灶最大直径为(5.3±1.9)cm,患者平均年龄(34.1±9.7)岁。不同级别室管膜瘤的minADC值与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min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间变室管膜瘤的minADC值较室管膜瘤的minADC小,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好,ICC值为0.976。以minADC值0.50×10-3mm2/s为阈值诊断不典型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1.7%、72.8%,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行一致性检验,不典型髓母细胞瘤重复测量的Kappa值为0.89,室管膜瘤的Kappa值为0.92,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minADC值可以作为一种量化工具区分后颅窝不典型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室管膜瘤 不典型髓母细胞瘤
原文传递
能谱CT多参数在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与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小红 赵志勇 +1 位作者 周青 周俊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多参数在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与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临床意义)。方法搜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2例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与18例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前均... 目的探讨能谱CT多参数在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与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临床意义)。方法搜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2例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与18例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前均行能谱CT皮质期与实质期扫描,采用双盲法记录所有病例的能谱CT参数,包括70 keV(HU)值、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所有肿瘤均行手术切除,切除标本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后对所有病例进行影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透明细胞癌70 keV(HU)值高于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质期:104.80±14.72 vs 84.36±9.72,P=0.001;实质期:92.77±9.75 vs 72.57±4.75,P=0.004);高级别透明细胞癌NIC值高于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质期:0.58±0.14 vs 0.52±0.08,P=0.003;实质期:0.52±0.08 vs 0.36±0.49,P=0.045);高级别透明细胞癌能谱曲线斜率值高于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质期:4.82±0.57 vs 3.82±0.57,P<0.001;实质期:4.34±0.47 vs 3.84±0.49,P=0.029);肿瘤出血、肿瘤包膜、肿瘤形态、肿瘤边界、淋巴结转移、栓子形成、肾盂侵犯、肿瘤钙化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个数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皮质期,NIC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77.0%。结论能谱CT参数对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与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 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 能谱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