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保护和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永刚 刘文忠 +2 位作者 王栓科 董平 任小军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1-6,12,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6只Wistar雌性大鼠(体重2603^00 g)随机选取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6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于T<sub>9-11</sub>节段椎管制作大鼠急性SC...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6只Wistar雌性大鼠(体重2603^00 g)随机选取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6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于T<sub>9-11</sub>节段椎管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生i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各30只。分别于术后1、3、7、14、21、28 d采用Rivilin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后处死收材,每组各时相点5只,以HE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SCI的修复情况。结果术后7 d,Rivilin斜板试验和Tarlov评分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B组。术后28 d:HE染色示A组大鼠SCI处无明显空洞和瘢痕组织,有各种形态细胞形成,部分细胞有明显分化特征;B组SCI处被瘢痕组织填塞,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并有较大脊髓空洞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A组各时相点微管相关蛋白质-2(MAP-2)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阳性细胞数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I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与MAP-2及ChAT的表达呈一定相关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通过增强SCI后MAP-2及ChAT的表达保护大鼠受损后脊髓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大鼠 脊髓损伤 神经元 保护和修复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内置法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明聪 魏攀登 +6 位作者 胡旭昌 王振山 陈宝 张苍宇 杨同群 万麟 张谦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IN-FIX(internal-fixator,外固定支架内置法)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IN-FIX技术复位固定18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2~62岁,平均... 目的观察IN-FIX(internal-fixator,外固定支架内置法)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IN-FIX技术复位固定18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2~62岁,平均44.8岁;道路交通伤11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2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评估骨折复位质量,通过Majeed评分系统评价功能状态和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4个月。手术时间35~50min,平均42.7min。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5.1周。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其中1例最终恢复正常,另1例运动完全恢复,感觉恢复欠佳。1例出现术后尿频,去除内固定后恢复正常。结论 IN-FIX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肯定,但应注意避免医源性损害导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神经损伤 髂骨螺钉 外固定架内置法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忠 陈永刚 +2 位作者 王栓科 董平 马延超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进脊髓损伤(SCI)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8只体重为240~260 g的SD雌性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T_(12)节段SCI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ATP+BMSCs联合移植组)、...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进脊髓损伤(SCI)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8只体重为240~260 g的SD雌性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T_(12)节段SCI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ATP+BMSCs联合移植组)、B组(BMSCs移植组)、C组(ATP移植组)、D组(空白对照组)。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1、3、7、14、21、28 d采用Tarlov评分评价后肢功能恢复程度;28 d处死大鼠后取材进行SP染色观察SCI修复情况。结果术后各组大鼠均出现后肢瘫痪症状,2~3周开始有不同程度恢复,以A组为最快,B、C组次之,D组最差。术后14、21、28 d各组改良Tarlov评分除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 SP染色观察显示,A、B组可见存活的BrdU标记阳性BMSCs,A组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未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结论 ATP对BMSCs移植修复SCI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肢体功能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在骨重建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军伟 李争争 +1 位作者 孟会强 汪玉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4期94-97,100,共5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里唯一一个负向参与骨骼重建的膜蛋白,并与一些骨骼遗传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FGFR3的结构、功能及参与的骨骼重建的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FGFR3 骨重建细胞因子 骨折
下载PDF
VEGF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股骨干骨痂形成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安福 王永刚 +4 位作者 刘文忠 张先 王东敏 汪静 孙竹监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期129-131,135,F0003,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在脊髓损伤伴骨折中骨折愈合速度增快的原因.方法 来自甘肃省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的12周龄大鼠40只,使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脊髓损伤伴股骨干骨折20只,对照组为单纯股骨干骨折20只,制作股骨干骨折与脊髓损伤的模型.... 目的 探讨大鼠在脊髓损伤伴骨折中骨折愈合速度增快的原因.方法 来自甘肃省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的12周龄大鼠40只,使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脊髓损伤伴股骨干骨折20只,对照组为单纯股骨干骨折20只,制作股骨干骨折与脊髓损伤的模型.术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给予X线摄影,及每周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各5只,截取骨痂,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X线摄影显示,实验组骨痂形成较对照组骨痂的形成在同一时间点早且数量增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1 ~4周骨痂中VEGF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与脊髓损伤后VEGF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骨肉瘤细胞生长的自分泌和旁分泌调节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杜少文 刘翔(综述) 叶凯山(审校)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9-244,共6页
骨肉瘤(osteosarcoma,OS)为骨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具体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证明,OS细胞在肿瘤发展阶段表达不同的细胞因子(cytokine,CK)及其受体,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使其能够自主生长并赋予转移能力。参与作用... 骨肉瘤(osteosarcoma,OS)为骨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具体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证明,OS细胞在肿瘤发展阶段表达不同的细胞因子(cytokine,CK)及其受体,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使其能够自主生长并赋予转移能力。参与作用的CK主要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趋化因子5、白细胞介素-8,它们可调节肿瘤微环境,有利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本文对CK的作用、作用方式及其与OS细胞的生物学相关性作一综述,以期为OS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新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自分泌 旁分泌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Ski在大鼠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赵鑫 寇江力 +6 位作者 郭永强 蒲彦川 周开升 南伟 汪静 伍亚民 张海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8-974,共7页
目的:探究Ski在大鼠正常及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提取大鼠大脑皮质,分离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采用LPS刺激和细胞划痕损伤2种方法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个时点2种活化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探究Ski在大鼠正常及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提取大鼠大脑皮质,分离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采用LPS刺激和细胞划痕损伤2种方法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个时点2种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Ski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情况,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ki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GFAP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固有表达,LPS活化和划痕损伤后表达均上调。Ski在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1 mg/L LPS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后,Ski表达开始增加,4 d时表达量最高(P<0.05),6 d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未活化组;细胞划痕损伤后Ski蛋白表达情况与上述情况高度一致。Ski在正常及LPS活化6 d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主要集中在胞核,LPS活化后2和4 d时在胞质中出现明确的Ski表达。结论:Ski蛋白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并在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上调。由此,我们推测Ski蛋白可能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I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瘢痕
下载PDF
携载壳聚糖/rhBMP2缓释微球的NiTi合金的制备及体外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立虎 韵向东 +2 位作者 陈元哲 安丽萍 夏亚一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8,共5页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联合溶解法在NiTi合金表面制作疏松多孔的聚丙烯酸(PAA)和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复合有机层,在该有机层表面进行壳聚糖/骨形态蛋白2(BMP-2)涂层处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逐层处理后合金表面结构变化;用接触角检测仪检测材...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联合溶解法在NiTi合金表面制作疏松多孔的聚丙烯酸(PAA)和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复合有机层,在该有机层表面进行壳聚糖/骨形态蛋白2(BMP-2)涂层处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逐层处理后合金表面结构变化;用接触角检测仪检测材料表面亲水性;利用BMP-2ELASA试剂盒检测在模拟体液中rhBMP-2的释放情况;经过修饰的材料分别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检测不同时期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经盐酸溶蚀后PAA/PAH涂层广泛形成纳米至微米级的孔洞结构,经壳聚糖/rh-BMP-2溶液浸泡后孔洞被填充覆盖。改性后NiTi合金表面亲水角明显降低,在模拟体液中rhBMP-2释放的时间逐渐延长。改性后NiTi合金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后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说明改性后的合金亲水性显著改善,在模拟体液环境中rhBMP-2能够缓慢释放,具有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 骨形态蛋白 缓释
下载PDF
ERK5信号通路与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澍 宋建民 夏亚一 《甘肃医药》 2017年第3期176-179,共4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是一类介导细胞反应的重要信号系统,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MAPK家族发现较晚的转导体,可以被许多胞外刺激因素激活,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是一类介导细胞反应的重要信号系统,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MAPK家族发现较晚的转导体,可以被许多胞外刺激因素激活,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诱导细胞发生相应生物学变化,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最近研究表明,ERK5可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并对肿瘤细胞生长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总结ERK5信号通路的作用原理及相关研究,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5 MAPK 恶性肿瘤
下载PDF
TRPM8通过cAMP-PKA/UCP4信号调控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宏维 周斌 张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5-1270,共6页
目的探究TRPM8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神经元PC12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建立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模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PM8、UCP4和c AMP、p-PKA、Bax、Bcl-2的... 目的探究TRPM8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神经元PC12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建立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模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PM8、UCP4和c AMP、p-PKA、Bax、Bcl-2的表达变化;向PC12细胞分别加入AMTB(TRPM8阻断剂)和转染UCP4质粒,western blot检测c AMP、p-PKA、UCP4、Bax、Bcl-2的表达水平;抑制PKA信号,检测UCP4、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导致脊髓神经元PC12细胞发生凋亡,TRPM8过表达,UCP4表达下降,抑制c AMP-PKA信号。抑制TRPM8表达,则细胞凋亡减少,c AMPPKA信号被激活,且UCP4的表达有所恢复。抑制TRPM8和c AMP-PKA信号,UCP4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结论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中,PC12细胞TRPM8过表达,且通过c AMP-PKA/UCP4诱导神经元PC1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TRPM8 cAMP-PKA/UCP4 凋亡
下载PDF
含氟、锌、银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有应 耿彬 +2 位作者 王金清 夏亚一 汪静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2年第2期267-269,共3页
以四水合硝酸钙、五氧化二磷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利用六氟磷酸、六水合硝酸锌、硝酸银作为氟、锌、银的引入剂制备出含有特定比例的溶胶液。采用浸渍-提拉法,利用上述溶胶液在钛合金表面形成均匀的液相涂层,然后在150℃干燥15min,... 以四水合硝酸钙、五氧化二磷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利用六氟磷酸、六水合硝酸锌、硝酸银作为氟、锌、银的引入剂制备出含有特定比例的溶胶液。采用浸渍-提拉法,利用上述溶胶液在钛合金表面形成均匀的液相涂层,然后在150℃干燥15min,600℃反应15min后自然冷却,成功制备出含有3种微量元素的羟基磷灰石(HA)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表征发现:所得到的新材料中,羟基磷灰石为其主要的无机晶体结构,3种微量元素均匀分布于羟基磷灰石涂层内,对羟基磷灰石的形成未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MiR-144通过靶向抑制GRK5表达促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宏维 周斌 张海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9-1255,共7页
尽管miR-144与细胞活化、增殖有关,但其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究正常和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组织和细胞中miR-144表达,以及miR-144能否通过靶向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上调脊髓星形胶质细胞... 尽管miR-144与细胞活化、增殖有关,但其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究正常和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组织和细胞中miR-144表达,以及miR-144能否通过靶向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上调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实时定量PCR(RT-q 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揭示,与正常的组织/细胞相比,miR-144在脊髓损伤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GRK5的表达升高;脊髓损伤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大鼠,而GRK5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大鼠;MTT分析结果显示,转染miR-144可显著提高脊髓损伤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但对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酶活性分析发现,miR-144显著提高SOD和GSH活性;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证明,miR-144能靶向结合GRK5,下调GRK5表达。miR-144 mimic转染或miR-144 mimic与pc DNA-GRK5共转染脊髓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后,我们发现,miR-144转染可通过激活NF-κB通路消除GRK5对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miR-144通过靶向抑制GRK5促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脊髓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miR-144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
下载PDF
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明轩 王栓科 +3 位作者 陈秀锦 汪静 胡旭昌 丁明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176-1181,共6页
[目的]对比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 [目的]对比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于本科行单节段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资料,其中接受PLIF患者77例,接受TLIF患者59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手术邻近节段腰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变化。[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55个月,平均37.2个月。P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TILF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植骨融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良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手术邻近节段均未出现腰椎失稳现象。[结论]PLIF与TILF手术均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方法,短期内对邻近节段稳定性干扰较小。但TLIF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经后路椎间融合 腰椎退行性病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RIPK4、β-catenin和P-gp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移志刚 蒲彦川 +4 位作者 王兴文 李争争 陈永刚 汪静 王栓科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6-1012,共7页
目的 :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4,RIPK4)、β-catenin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骨肉瘤和15例骨软骨瘤组织中RIPK4、... 目的 :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4,RIPK4)、β-catenin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骨肉瘤和15例骨软骨瘤组织中RIPK4、β-catenin和P-gp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RIPK4、β-catenin和P-gp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75.0%和61.1%,均高于这3个蛋白在骨软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7%、20.0%和0.0%)(P值均<0.05)。RIPK4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以及Enneking分期相关(P值均<0.05);β-catenin的表达与Enneking分期相关(P<0.05);P-gp的表达与Enneking分期和转移相关(P值均<0.05)。RIPK4与β-catenin(γ=0.634,P<0.01)、β-catenin与P-gp(γ=0.461,P<0.01)、RIPK4与P-gp(γ=0.468,P<0.0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RIPK4、β-catenin和P-gp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均短于阴性表达组(P值均<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Enneking分期、转移、RIPK4和P-gp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时间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证实,年龄、转移和P-gp蛋白的阳性表达可作为骨肉瘤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子(P值均<0.05)。结论:RIPK4、β-catenin和P-gp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骨肉瘤的病理特征相关;三者在骨肉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 Β-CATENIN P糖蛋白 预后
原文传递
沉默RIPK4基因表达可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 被引量:5
15
作者 移志刚 王兴文 +6 位作者 蒲彦川 周开升 陈永刚 安江东 马静琳 汪静 王栓科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7-1113,共7页
目的 :探讨沉默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4,RIPK4)基因表达对骨肉瘤U-2OS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特异性针对RIPK4基因的si RNA转入骨... 目的 :探讨沉默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4,RIPK4)基因表达对骨肉瘤U-2OS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特异性针对RIPK4基因的si RNA转入骨肉瘤U-2OS细胞,构建RIPK4基因沉默表达的U-2OS细胞系,随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IPK4表达的变化。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沉默RIPK4基因表达后对U-2OS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最后,釆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U-2OS细胞中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RIPK4-si RNA转入U-2OS细胞后,RIPK4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RIPK4-si RNA转染组U-2OS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值均<0.05);U-2OS细胞的形态由间质形向上皮细胞形转变。RIPK4-si RNA转染组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沉默RIPK4基因表达可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EMT的发生,并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 上皮-间质转化 RNA 小分子干扰
原文传递
带浅动脉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宝 张苍宇 +2 位作者 邢帅 党跃修 万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7期774-775,共2页
目的探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7-01采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的17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以第1、2伸肌支持带... 目的探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7-01采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的17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以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为中心切取植骨块,尽量确保移植骨切取的大小和植骨受区大小一致,移植骨以蒂部与关节囊及周围骨膜相连。将带血管的移植骨块横行植入新鲜化的骨折区,用1枚Herbert螺钉固定植骨块及骨折。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6~24)个月。16例骨折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囊性变区域骨质密度增高;1例骨折不愈合,植骨吸收,骨折断端密度降低。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平均97.1分,其中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采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第1 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 桡骨远端骨瓣 HERBERT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在失神经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卓 赵敏 +5 位作者 王永红 汪玉良 汪静 马靖琳 张波 刘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083-2088,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失神经后大鼠胫骨骨折愈合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在失神经骨折愈合过程中发生的规律及意义。[方法]将96只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建立T10脊髓完全性损伤状态下大鼠胫骨骨折模型,对照组行单纯胫骨... [目的]通过观察失神经后大鼠胫骨骨折愈合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在失神经骨折愈合过程中发生的规律及意义。[方法]将96只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建立T10脊髓完全性损伤状态下大鼠胫骨骨折模型,对照组行单纯胫骨骨折术,分别于术后3、5、7、14、21及28 d取材(每个时间点n=8),于骨折断端上下各5 mm处剪断胫骨,经脱钙及固定后,制成6μm切片。切片应用TUNEL法原位观察细胞凋亡的时间分布。另外还包括动物行为学观察以及术后7、14、21和28 d拍摄X线片。[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两组均可见凋亡细胞,实验组的凋亡指数在术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具有时间分布的特点,两组均以术后7 d出现高峰,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减小。[结论]细胞凋亡是脊髓损伤后重要的病理变化,机体通过凋亡机制控制细胞数量并清除无用的细胞,以利于失神经状态下的骨折修复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失神经 骨折愈合 脊髓损伤 TUNEL法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8
作者 盛晓赟 许田恩 +5 位作者 赵良功 徐立虎 滕元君 张成俊 夏亚一 吴萌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收住的7例骨关节炎患者单侧TKA后感染病例,其中1例为急性感染,5例为亚急性感染,1例为慢性感染。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收住的7例骨关节炎患者单侧TKA后感染病例,其中1例为急性感染,5例为亚急性感染,1例为慢性感染。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为有持续的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或有切口窦道,且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增高;排除标准为有持续的疼痛但ESR、CRP均低于正常值。男性1例,女性6例,年龄54-70岁,平均(63±6)岁,其中2例行膝关节融合术,4例行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术,1例行Ⅰ期清创垫片更换术。手术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RP、ESR、中性粒细胞比率(NE%)等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2例Ⅰ期关节融合患者与4例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术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术前、术后CRP(t=6.87,P〈0.01)、ESR(t=3.75,P〈0.05)、NE%(t=8.34,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疼痛明显消除。7例患者翻修术前膝关节平均屈曲度为(73±18)°(45°-90°),伸直平均角度为(177.86±3.93)°(170°-180°)。末次随访4例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患者膝关节平均屈曲度为(75±15)°(60°-95°),平均伸直角度(178.75±2.50)°(175°-180°),2例膝关节行关节融合术,关节无活动度。1例Ⅰ期更换垫片患者于术后4个月再次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并再次培养出细菌,感染未能完全控制。结论CRP、ESR、NE%可作为诊断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指标,膝关节融合术及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术均可有效控制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但前者牺牲了膝关节功能,Ⅰ期旷置、Ⅱ期翻修在治愈感染的同时保留了膝关节的功能,可以作为此类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诊断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膝关节置换术后加压包扎减轻肿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荟萃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睿 杨信信 +4 位作者 马崇文 张小辉 姜金 吴萌 夏亚一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加压包扎减轻膝关节肿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搜集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加压包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0月。采用Stata... [目的]系统评价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加压包扎减轻膝关节肿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搜集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加压包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0月。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GRADE pro3.6软件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6个RCT,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TKA术后下肢常规包扎组相比,下肢加压包扎不能降低膝周径[MD=0.10,95%CI(-0.79,0.99),P=0.832]、大腿周径[MD=0.18,95%CI(-1.01,1.38),P=0.763]、小腿周径[MD=0.05,95%CI(-0.77,0.87),P=0.904]、术后第1 d VAS[MD=0.21,95%CI(-0.28,0.70),P=0.396]和术后第2 d VAS[MD=0.04,95%CI(-0.22,0.30),P=0.496]。证据质量评价显示:3个关键结局指标为中等质量,2个重要结局指标分别为中等质量和低质量。[结论]当前证据显示TKA术后下肢加压包扎并不能有效减轻膝关节肿胀和疼痛,反而会增加病人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加压包扎 改良罗伯特琼斯绷带
原文传递
自体髂骨联合胫骨骨板移植治疗前臂骨不连25例
20
作者 党跃修 陈宝 +1 位作者 王栓科 王秉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1期1087-1088,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联合胫骨骨板骨移植、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对前臂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前臂骨折不愈合行自体髂骨移植,胫骨骨板、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的情况。结果本组获随访6~60个月.24例前臂骨折不连(除l...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联合胫骨骨板骨移植、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对前臂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前臂骨折不愈合行自体髂骨移植,胫骨骨板、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的情况。结果本组获随访6~60个月.24例前臂骨折不连(除l例术后并发感染外)均获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应用Meod标准评价前臂旋转功能:优15例.良6例,可3例。结论自体髂骨移植,胫骨骨板、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能有效治疗前臂骨不连及恢复前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骨不连 髂骨 胫骨骨板 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