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成 毛杰 +4 位作者 韩俭 张有成 周栋 王志强 苏云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及促进患者康复的机制。方法随机选择63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理论处理,术后6小时起用肠内营养液行E...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及促进患者康复的机制。方法随机选择63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理论处理,术后6小时起用肠内营养液行EEN,术日补充营养总量的1/4,术后第2日补充1/2,第3日补充全量,连续7天。对照组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给予普通流质。检验各组患者手术前和术后8天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LYM)和细胞因子CD4+、CD8+、CD4/CD8值及切口、尿路和肺部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IgA、IgM、CD4+显著升高,LYM和CD4/CD8升高,IgG接近术前水平,CD8+降低;实验组切口、尿路和肺部感染率均降低。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康复 外科手术 肠道营养 手术后并发症 免疫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0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苟云久 杨永珠 +2 位作者 赵静 张建华 李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88-989,共2页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30例,经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指引下穿刺股动脉或者股静脉,通过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分别于术...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30例,经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指引下穿刺股动脉或者股静脉,通过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分别于术后24 h、1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通过TTE、心电图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疗效.结果1例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膜部VSD)因选用封堵器直径偏小导致封堵器在释放即刻脱落至主动脉弓部,用抓捕器通过股动脉回收成功,二次置入直径较大的封堵器,封堵成功.其余29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defects,A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膜部VSD均一次置入成功,术中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手术时间20~90(38±16)min,X线曝光时间5~45(18±10)min,住院时间3~7(4±2)d.结论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适合于继发孔型ASD、膜部VSD及各种类型的PDA的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膜部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斌 张建华 +3 位作者 高华 苟云久 杨永珠 高秉仁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25-427,共3页
目的:比较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并发症和手术时间。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79例,同期开胸手术治疗33例,比较两种疗法的主要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结果:介入... 目的:比较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并发症和手术时间。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79例,同期开胸手术治疗33例,比较两种疗法的主要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结果:介入治疗组技术成功率99%,并发血红蛋白尿1例,全组远期随访均保持优良生存,未成功的1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治疗。开胸手术组全部成功,并发症有: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2例,进行性血胸二次开胸止血1例,手术伤口感染1例,远期随访术后再通1例,肋骨骨髓炎1例,胸痛1例,均再次接受治疗。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优良,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远期疗效
下载PDF
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腔内游离癌细胞检查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成 周栋 +2 位作者 王志强 苏云峰 张有成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证明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68例无胸水肺癌患者进行了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于开胸后探查前冲洗胸腔,收集冲洗液后立即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本组168例患者中,胸腔冲洗液中... 目的证明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68例无胸水肺癌患者进行了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于开胸后探查前冲洗胸腔,收集冲洗液后立即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本组168例患者中,胸腔冲洗液中发现癌细胞者47例(28.0%),统计发现与肿瘤病理类型、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胸膜受侵程度和TNM分期有关,并具有腺癌>鳞癌、T4>T3>T2>T1、N3>N2>N1>N0、P3>P2>P1>P0、Ⅲ>Ⅱ>Ⅰ的特点。结论虽然术前未发现胸水但仍有一定比例的肺癌患者胸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游离癌细胞的存在通常与肿瘤病理类型、T、N、P因素及TNM分期相关,且预后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水 胸腔灌洗 细胞学技术 预后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四种吻合方式与吻合口漏和狭窄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雁山 曹学文 +2 位作者 姜君威 杨永珠 李牧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比较研究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4种常用吻合方式与吻合口漏和狭窄关系。方法对317例分别应用传统的食管胃吻合术(73例)、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67例)、食管胃黏膜、肌层分层连续吻合术(61例),机械吻合术(116例)的4组病人进行统计比较吻... 目的比较研究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4种常用吻合方式与吻合口漏和狭窄关系。方法对317例分别应用传统的食管胃吻合术(73例)、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67例)、食管胃黏膜、肌层分层连续吻合术(61例),机械吻合术(116例)的4组病人进行统计比较吻合口漏发生率、狭窄发生率。结果4组病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分别为4.1%、1.5%、1.6%、1.7%,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5%、2.9%、1.6%、3.4%,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常用吻合方法都可满足临床需要,均能将并发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吻合术 外科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CBP基因对肺鳞癌NCI-H520细胞生长侵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栋 杨勇 +5 位作者 王志强 王成 张建华 苟云久 李斌 苏云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94-1598,共5页
目的:研究CSK结合蛋白(CSK-binding protein,CBP)基因转染对人肺鳞癌NCI-H520细胞体外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CBP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CBP,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Western-blott... 目的:研究CSK结合蛋白(CSK-binding protein,CBP)基因转染对人肺鳞癌NCI-H520细胞体外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CBP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CBP,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Western-blotting和RT-PCR分别检测转染前后CBP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MTT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和Wound-healing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稳定转染CBP基因的细胞株有外源目的基因的整合和相应蛋白的高表达。MTT检测表明,pcDNA3.0-CBP转染组活细胞数低于未转染组和pcDNA3.0(-)空载体质粒细胞转染组(P<0.01)。细胞侵袭、迁移实验表明转染pcDNA3.0-CBP的瘤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外源性CBP基因稳定转染可抑制人肺鳞癌NCI-H520细胞增殖、侵袭的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P基因 肺鳞癌 转染 侵袭
下载PDF
E2F-1和Rb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牛荣 杨永珠 +2 位作者 柏启州 王志强 苟云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E2F-1和Rb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规律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5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2F-1和Rb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2F-1... 目的研究E2F-1和Rb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规律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5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2F-1和Rb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为7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黏膜中的36.0%(P<0.01),E2F-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R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阴性表达率为30.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2.0%(P<0.05),R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尚不能认为与分期有关。结论E2F-1和R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即E2F-1过度表达而Rb表达有一定程度缺失,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E2F-1 RB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3
8
作者 柏启州 杨永珠 +1 位作者 王志强 苟云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6447-6449,共3页
目的:在体外分离、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是研究组织工程食管的最基本环节。实验拟寻找适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实验于2007—05/11在兰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取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食... 目的:在体外分离、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是研究组织工程食管的最基本环节。实验拟寻找适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实验于2007—05/11在兰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取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食管长2.0~3.0cm,患者对试验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获取可用于组织工程的食管上皮细胞,常规传代培养。⑨实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20min,1~4d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DMEM+F12(1:1)中的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绘1~6d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90%以上细胞呈阳性,证明培养的细胞为食管上皮细胞。②正常细胞较大,呈球形悬浮于培养基中;约20min后开始贴壁,1d后大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并呈不规则圆形或多边形;2d后细胞开始成簇生长;三四天细胞达生长高峰,胞浆丰富,核大而圆。⑧培养第3天细胞生长达高峰,其吸光度值与第1,2,5,6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含血清培养基DMEM+F12(1:1)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方法简便,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食管上皮细胞 DMEM+F12 组织工程化食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斌 张建华 +3 位作者 高华 苟云久 杨永珠 高秉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6期623-625,628,共4页
目的:总结国产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近远期疗效,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ASD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ASD患者69例,手术后分别行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68例成功,技... 目的:总结国产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近远期疗效,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ASD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ASD患者69例,手术后分别行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68例成功,技术成功率98.6%。并发心包填塞1例,重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4%。随访X线胸片显示肺血较术前减少,心胸比率不同程度缩小。1年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室舒张末长径由(69.3±9.7)mm变为(58.5±5.5)mm(P<0.01);右室舒张末容积由(79.1±27.3)ml变为(53.6±21.3)ml(P<0.01);肺动脉收缩压从(51.3±13.2)mmHg(1mmHg=0.133kPa)变为(29.6±9.3)mmHg(P<0.01)。全组远期随访均保持优良生存,无因ASD而再次接受治疗者。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ASD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优良,是治疗ASD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随访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斌 张建华 +3 位作者 高华 苟云久 杨永珠 高秉仁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近、远期疗效,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69例,同期开胸手术治疗123例... 目的 对比分析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近、远期疗效,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69例,同期开胸手术治疗123例,比较两种疗法的治疗成功率、残余分流、并发症、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远期疗效等.结果 介入治疗组与开胸手术组治疗成功率及残余分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6%(68/69)、100%(123/123),x2=1.792、P〉0.05;残余分流发生率分别为1.4%(1/69)、1.6%(2/123),x2=0.009、P〉0.05];2组并发病发生率[分别为1.4%(1/69)、9.8%(12/123),x2=4.832、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70.6 ±19.3)、(132.3 ±39.9)min,P〈0.05]、输血发生率[分别为0(0/69)、75.6%(93/123),x2=101.2、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9±1.9)、(12.9±5.1)d,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法检验2组间累积优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优良,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经导管封堵术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源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行东 黄健 +5 位作者 魏世林 李鉴 翟科蓉 吴向阳 高秉仁 李勇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CS)的大鼠模型。方法 25只SD雄性大鼠(350±5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5只), CS组(10只)和VA ECMO组(10只)。5%七氟烷诱导麻醉, 16 G静脉留置针经口气管插...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CS)的大鼠模型。方法 25只SD雄性大鼠(350±5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5只), CS组(10只)和VA ECMO组(10只)。5%七氟烷诱导麻醉, 16 G静脉留置针经口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右侧股动脉置入22 G静脉留置针, 同侧颈静脉置入自制静脉引流管, 分别作为ECMO的动脉灌注端及静脉引流端。术中监测血压心率, 并在术前(T0), CS后30 min(T1)及停机时(T2)检测血气, 同时检测心肌酶学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VA ECMO组1只死于颈静脉破裂, CS组1只大鼠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停机时Na^(+)[(129.00±2.00) mmol/L]、红细胞比容(Hct)[(29.90±1.90)%]和血红蛋白(Hb)[(83.00±1.00) g/L]低于CS后[(139.00±3.00) mmol/L、(38.70±1.70)%、(137.00±3.00) 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25、20.362、11.417, P<0.05), 停机时K+[(5.60±0.30) mmol/L]高于CS后[(4.30±0.20) 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25, P<0.05)。VA ECMO组的肌钙蛋白I(cTnI)[(404.50±54.47) pg/ml], 肌钙蛋白T(cTnT)[(411.80±43.04) pg/ml]和肌酸激酶(CK-MB)[(4.72±0.79) ng/ml]均低于CS组[(657.40±78.23) pg/ml、(563.40±57.40) pg/ml、(5.72±0.51) 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2、5.980、5.154, 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的VA ECMO治疗CS的大鼠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VA ECMO在多种疾病下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心源性休克 大鼠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pcDNA3.0-CBP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肺腺癌SPC—A1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栋 魏万胜 +3 位作者 苏云峰 王志强 王成 苟云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20-1422,共3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CBP基因稳定转染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CBP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CBP,应用pcDNA3.0-CBP和空载体质粒pcDNA3.0(-),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G418(800mg/L)筛... 目的观察外源性CBP基因稳定转染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CBP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CBP,应用pcDNA3.0-CBP和空载体质粒pcDNA3.0(-),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G418(800mg/L)筛选出抗性克隆。Westem blot检测转染前后CBP蛋白水平变化,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和Wound—healing实验对细胞进行侵袭和迁移能力研究。结果转染CBP基因的细胞株有目的基因整合和相应蛋白高表达。MTT检测pcDNA3.0-CBP转染组活细胞吸光度(0.2787±0.0786)低于未转染组(0.5089±0.1301)和pcDNA3.0(-)空载体转染组(0.4804±0.1547)。pcDNA3.0-CBP转染组与两对照组吸光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侵袭实验表明pcDNA3.0-CBP转染组穿透滤膜数(3.52±0.77)明显少于未转染组(8.17±0.86)和空载体转染组(8.22±1.30),转染组与两对照组侵袭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迁移实验转染组细胞迁移数(71.30±7.68)明显少于未转染组(119.40±8.38)和空载体转染组(111.41±12.56),转染组与两对照组迁移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源性CBP基因稳定转染可抑制人肺腺癌SPC—A1细胞的恶性表型,可能通过对Src家族激酶(SFKs)的负反馈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基因转染 侵袭
原文传递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观察
13
作者 李斌 张建华 +3 位作者 高华 苟云久 杨永珠 高秉仁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总结国产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近远期疗效,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者93例,手术后分别行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 目的总结国产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近远期疗效,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者93例,手术后分别行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91例成功,技术成功率97.8%。并发血红蛋白尿1例,重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1%。随访X线胸片显示肺血较术前减少,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全组远期随访均保持优良生存,无因动脉导管未闭而再次接受治疗者。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优良,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P33^(ING1)和Survivin及Ki67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安平 杨永珠 +1 位作者 黄维坤 苟云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8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检测P33ING1、Survivin和Ki67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浸润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三种蛋白在食管癌不同病变区域中的表达及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33ING1、Survivin和Ki67蛋白在51... 目的检测P33ING1、Survivin和Ki67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浸润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三种蛋白在食管癌不同病变区域中的表达及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33ING1、Survivin和Ki67蛋白在51例食管癌大体标本中的不同病变区域的表达。结果P33ING1蛋白从正常黏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增生、浸润癌呈渐进性低表达,而Survivin和Ki67蛋白则呈渐进性高表达。三种蛋白在正常黏膜中的表达与不典型增生及浸润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33ING1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癌肿浸润深度(肌层至全层)呈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G1、G3)呈正相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33ING1蛋白在浸润癌中的低表达与Survivin和Ki67蛋白高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功能的激活、Ki67增殖及P33ING1功能的下调可能共同对抗细胞凋亡,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三者有可能为临床上食管癌早期诊断、相关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P33^ING1 SURVIVIN KI6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